后来,当山姆的妻子再去修剪草坪的时候,山姆主动提出要陪妻子一起去修剪草坪。他的妻子显然没想到他会主动要求陪自己,显得很高兴,两个人就在一种很愉快的氛围下一起修剪了院子里的草坪。
自此以后,山姆就经常和妻子一起修剪草坪,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夸奖妻子勤快,说妻子很厉害,能把院子里的草坪修剪得与水泥地一样平。虽然山姆的夸奖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却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这是因为山姆学会了为别人着想。
能多为别人着想,为对方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肯尼斯·吉德在他一本叫《如何使人变得高贵》的书里有这样的话:暂停一分钟,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你对有些事情兴趣盎然,对另外的事情却漠不关心?你将会知道,世界上任何人都有使他感兴趣的事情,也有他漠不关心的事情。感兴趣和漠不关心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多想想,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你和别人的思想沟通了,彼此就有了理解。
中庸的艺术
《周易》中曰:“物极必反,否去泰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则无理可续言。做任何事,进一步,也应让三分。古人说的“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也是这个道理。
批评别人时,要给对方留些脸面
你无论批评谁,谁都不会好受。
在座无虚席的公交车上,上来了一位老先生。一个年轻人前后张望了一下,然后起身给老人让座。
老先生坐了下来,一声不吭,没有向年轻人道谢。
年轻人俯下身,装着倾听的样子,然后问老先生:“您说什么呢?我没有听清,麻烦您再说一遍好吗?”
老先生很奇怪,他抬起头,疑惑地说道:“我刚才根本就没说话呀。”
“我还以为您说谢谢呢!”年轻人笑着说。
年轻人说完,车上有人发出浅笑。但是,当老先生说出下面的话之后,浅笑立刻变成了哄堂大笑。
“年轻人,我误会你了。我还以为你是一位尊敬老人、不讲条件的模范青年呢,看来,我看错人了,我检讨。”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先不去评判他们谁是谁非,单就他们互相批评的方式来看,双方的表现的确称得上机智。他们用机智的话语,既指正了对方的错误,又给对方留足了面子。在生活中,这种机智的批评,在被批评对象听来,虽然有一种被讥讽的小小的不舒服,但比起承受那种不留情面的批评,还是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善意的。
用间接委婉的方式指出对方过失,不会让对方感到太尴尬,因此,也不会遭到对方的反感,并且,对方在体会到你的善意的同时,会很乐意接受你的建议。
纽约一家大百货公司的老板弗兰克,平时就很喜欢采用间接委婉的批评方式,对犯错误的员工进行教育,并且,总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为了很好地掌握自己公司的动态,弗兰克每天都会去百货公司“巡视”一次。有一回,他一走进公司,就看到一位女顾客站在橱柜前,四处张望,然而,却没有一个营业员主动上前提供服务。弗兰克觉得奇怪,向四周一看,原来,她们都凑在一个角落处,嘻嘻哈哈地在开玩笑。
弗兰克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当即教训她们。他快步走到那位女顾客面前,微笑着为她介绍起她所看中的商品的特性,然后把她挑选好的商品交给营业员包装,接着,一言不发地离开了。营业员看到这种情景,都非常惭愧,马上各就各职。
从上边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弗兰克这种只以自身行为为榜样,而不进行语言批评的教育方式,比任何谆谆教导都更具有震慑力。
中庸的艺术
如果你想使自己的批评收到自己所期望的效果,首先就得让对方把你的建议听进心里去。而那种不顾对方的感受,任由自己一吐为快的批评方式,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运用间接委婉的方法批评对方,既可以照顾到对方的自尊心,为对方留足面子,又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
给人戴高帽要谨慎
可以给人戴高帽,但帽子别太高,否则戴的人会不舒服。
赞美分为三六九等不同质地。上等品被称为“戴高帽”、“赞扬”、“赞许”、“称颂”等,下等品则被贬为“讨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献媚邀宠”。
赞美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谓的“拍马屁”、“阿谀”、“谄媚”,都是技艺拙劣的高帽工厂加工的伪劣产品,因为它们不符合赞美的标准。在现实的交往中,大凡向别人敬献谄媚之词的人,总是抱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他们自信不足而自卑有余,无法通过名正言顺的方式博取对方的赏识,就只好采取一种不花力气又见效益的途径——谄媚。
过分粗浅的溢美之词只会毁坏了你的名声和品味。不论用传统交际的眼光看,还是用现代交际的眼光看,阿谀谄媚都是一种卑鄙的行为。君子鄙弃它,小人也不便明火执仗应用它,就连被人称为“拍马行家”或“马屁精”的,也会对此行为嗤之以鼻。孔老夫子有话:“巧言令色鲜矣仁。”可见,阿谀谄媚者,不仁不义、俗不可耐。
上等的赞美无论真假总令人乐于信服,它不仅不着痕迹,不动声色,气味芬芳宜人,远离点头哈腰,使人浑然不觉,而且富有新意,尺寸恰当,份量适中,正中下怀。
给人戴高帽的做法虽属上等品,但却常为人所不齿,主要是因为:一来做高帽子不费力,可以日产万顶;二来品味低俗,常常令人生厌。
可见,戴高帽看似简单,实则困难。上下之分在于品味,奥妙之处存乎于心,不一而足。要想脱开令人生厌的廉价低俗,又不能过于提高成本,没有好的生产技术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当小心谨慎、全力对待,否则非常容易弄巧成拙。
高帽尽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规格才行,滥做过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赞扬招致荣誉心,荣誉心产生满足感,但人们发现你言过其实时,常常因此感到他们受到了愚弄。所以宁肯不去赞美,也不宜夸大无边。
如何才能给别人戴好高帽呢?
首先,赞美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
人总是喜欢奉承的。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赞美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
其次,背后称颂效果更好。
罗斯福的一个副官,名叫布德,他对颂扬和恭维,曾有过出色的见解:背后颂扬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更为有效。
这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在人背后称赞人,在各种赞美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兴的,也最有效果的了。
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某人在我们背后说了许多关于我们的好话,我们会不高兴吗?这种赞语,如果当着我们的面说给我们听,或许反而会使我们感到那是虚假的奉承。而间接听来的,我们便会觉得那是实实在在的赞语。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了拉拢一个敌视他的属员,便有意地当着别人的面赞扬这个部属,因为他知道那些人听了以后,一定会把他说的话传给那个部属。
再次,别像一个暴发户花钱那样,大手大脚地把高帽扔得到处都是。
对于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谈。要等你找出他喜欢的是哪一种赞扬,才可进一步交谈。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恭维别人,有的人不吃这一套。
中庸的艺术
高帽就是美丽的谎言,我们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便不能像把傻孩子说成天才那样的离谱;我们要保证它美丽高雅,就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既糟蹋自己也让别人倒胃口;我们要使它有特色,便不可过白过滥,不动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