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适当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粉、糊、丸、膏、饼),填敷脐中或在脐部进行艾灸或热熨等物理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它是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内达脏腑,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脐疗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根据民间传说及后世医籍的记载推测,脐疗法早在商殷时期便已开始应用了。
商殷时期,巫医盛行,有巫医太乙真人和巫医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防治疾病,养生延年。1973年在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肚脐填药、敷药、涂药及角灸脐法等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用热泥、瓦碗、瓦缸、人尿等温敷、热熨脐部的方法治疗中暑病人的事例。
晋代皇甫谧在其所着的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中,明确指出脐中禁刺,并运用灸脐法治疗不孕症、水肿、腹水、脐疝、腹痛、肠鸣、气上冲心等病症,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晋代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经开始运用常见的药物如食盐、人尿等填入脐部以治疗疾病。如救卒中恶死灸脐中百壮,治卒霍乱诸急以盐纳脐上灸二七壮等,这是隔盐灸脐的最早记载。
隋、唐时期,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等书籍中,广泛地记载了脐疗的方法。如《千金要方》治疗“少年房多短气……又盐灸脐孔中二七壮”“气淋,脐中着盐,灸之三壮”等,皆有实效。
宋、金、元时期,应用脐疗者更是不乏其人。在《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本事方》《扁鹊心书》《南阳活人书》等医籍中,对脐疗的记载颇多,其填脐药物应用之广,方剂之多,应用脐疗的医家之众,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宋、金、元时期,脐疗已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
明代,脐疗的应用更加活跃。如龚廷贤《万病回春》中载有“彭祖小接命熏脐秘方”和“益寿比天膏”,盛赞熏脐法“灸之百脉和畅,毛窍皆通,上至泥丸,下至涌泉”,能祛病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大量的脐疗方剂,用于治疗许多疾病。
张介宾《类经图翼》对脐的生理及重要性做了理论上的阐述,并载有一些脐疗验方,如隔盐、花椒灸脐治不孕症等。此外,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彭用光的《简易普济良方》、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书均有关于脐疗的论述或记载。这表明明代对脐疗的应用更加普遍,方剂日益增多,内容不断丰富。
清代的脐疗已经盛行,载有脐疗的书也较多,如陈复正的《幼幼集成》、陶承熹的《惠直堂经验方》、陈念祖的《医学从众录》等。最突出的是吴樽集外治之大成写出了《理瀹骈文》一书,使脐疗发展到了更臻完善的境界。在脐疗理论方面,吴樽对脐疗的作用机制、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辨证施治等方面,都从理论上做了系统的阐述,使脐疗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脐上为第一捷法”,此法可“转运阴阳之气”,因而“此法无论何病,无论何方,皆可照用”。在临床治疗方面,《理瀹骈文》中记载有贴脐、填脐、纳脐、涂脐、敷脐、掺脐、蒸脐、熏脐、灸脐等疗法的验方达数百首之多,并用以通治一切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脐疗在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不少发展和创新。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脐疗的优越性,有关脐疗的文献也越来越多,广泛涉及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100多种疾病的防治,内容丰富多彩,对脐疗的治病机制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一节操作方法
一、脐部疗法常用的器具与剂型
(一)器具
1.热熨毛巾、热水袋、水壶以及红外线、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仪器等。
2.拔罐玻璃罐、抽气负压罐、橡皮吸罐等。
3.艾灸艾条、艾炷以及隔物灸的葱、姜、蒜等。
(二)剂型
1.散剂将药物制成细末或细粉,使用时取适量填脐内,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2.糊剂将治疗所需药物先研成末或粉状,根据病情需要,酌情选用水、蜂蜜、醋、酒、油脂、蛋清、鲜药汁(包括姜汁、葱汁)、凡士林中的一种,与药粉调成糊状,进行敷脐治疗。
3.饼剂将药物研末后,加少许溶剂(多用水)调成饼状(比糊剂硬);或将药物研末后,加用一些鲜药(如葱白或其他新鲜植物药的茎、叶、根等)捣在一起,制成药饼,然后贴敷脐部。
4.膏剂先把药物放香油中浸泡,后入锅中加植物油(香油或色拉油)用文火慢慢熬炼,待药物焦黄,起锅捞去药渣,将炒过的黄丹加入,不停地搅动,待药液滴入布上成珠为度。然后将锅离火,加入病情所需之贵重药或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麝香、血竭、冰片等,然后将药膏摊于布上或纸上。用时稍加温使药膏软化,趁温敷肚脐上。
5.丸剂把药物研细末后,制成药丸(如水丸、蜜丸等),用时取药丸填脐内。
二、脐部疗法的常用方法
(一)药疗法
即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散、膏等)外敷于脐部的方法,是脐疗的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数法。
1.填脐法将药物填于脐内。多用散剂或丸、丹剂,用药部位一般局限于神阙穴(脐孔)内。如附子填脐法。
2.敷脐法将鲜药(一般用植物药或虫类药)捣烂敷于脐部,或将药末以水(或用蜜、酒、唾液等)调和成膏状敷于脐部。用药范围可适当扩大。
3.覆脐法将用量较多的药物捣烂或研末调糊,覆盖在脐部及脐周围。用药部位较大,不局限于神阙穴。
4.涂脐法将药汁、药膏、药糊等涂擦于脐部。如软膏涂脐法。
5.滴脐法将药汁(或煎汁,或捣烂取汁)或水根据病情需要,温热或冰凉后,徐徐滴入脐内,以达到治疗目的。如冷水滴脐法。
6.贴脐法将药物制成膏药贴于脐部,或将药物少许研细末撒于膏药上,外贴于脐部。
7.纳脐法将药物捣烂如泥状,或研为细末,用酒适量调和,软硬适度,捏成圆形药丸,纳入病人脐孔中,以手往下压平,使紧贴脐壁,外加胶布固定。
(二)灸疗法
灸疗是利用燃烧某些材料产生的温热,或利用某些材料直接与皮肤接触来刺激身体的一定部位(穴位)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灸用材料多为艾,在脐部运用灸疗的方法,称为灸疗脐部法。灸疗法又可分为以下几法。
1.悬灸脐法点燃艾条,在脐部上方悬起灸之,距离以脐部觉温热但又能耐受为度。根据手法不同,又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2.隔物灸脐法先在脐部或脐内放置药物,再在药物上放置艾炷或艾条(一般多用艾炷)灸之。脐疗常采用的隔物灸法,有隔盐灸脐法、隔姜灸脐法、隔附子饼灸脐法、隔葱灸脐法等,多用于虚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
3.日光灸脐法将艾绒平铺在脐腹部,在日光下曝晒。既有日光浴的作用,又有艾的药物作用,常用于虚寒腹痛、慢性虚弱疾病、小儿缺钙、皮肤色素变性等疾病的治疗。
4.温灸器灸脐法用专门制作的灸疗器械在脐部施灸。
(三)拔罐法
脐部拔罐法又称为角脐法。角脐法是通过罐内负压,使被拔的脐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角脐法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用镊子夹乙醇棉球1个,点燃后放罐内绕1~3圈(勿将罐口烧热),然后将火退出,并迅速将罐扣在脐部。
2.架火法用不易燃烧和不易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口朝上滴入95%乙醇溶液数滴,或放入1个乙醇棉球后,置于脐部,用火点燃,迅速将罐扣于脐部。
3.投火法用乙醇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趁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于脐部吸住。
角脐法可用于治疗荨麻疹、哮喘、胃癌、腹痛、腹泻等病症,但脐部拔罐时间不宜太长,脐部皮肤松弛者慎用此法。
(四)按摩法
按摩法是运用推拿手法刺激脐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即掌根部按于脐部或脐周,做轻柔和缓的回旋揉动。
1.摩法用手掌掌面或示、中、环指指面接触脐部或脐周围,以腕关节做环形的有节律的抚摩,摩动时要和缓协调,每分钟30~120次。
2.按脐法用拇指、示指或中指的指腹向下垂直按压脐部或脐周围(以有酸、胀、痛为度),一按一放,有节奏的按压100~300次。
(五)热熨法
热熨是将温热的物品或药物放在脐部,使热气或药气透入腹内,起救急苏厥、温通血脉、祛邪扶正的功效。
1.药熨法将熨料如盐、葱、药物等炒热,装入布袋中包好,放脐部外熨。熨料温度下降时应及时更换。熨料加温过程中还可加入酒、醋、盐、姜、葱等佐剂,以增加香窜作用。如平胃散熨脐法。
2.灸熨法将艾绒平铺于脐部,再盖几层布,用熨斗在上面熨之,可发挥热熨及艾的双重作用。常用于虚寒、痿、痹等证。
3.激光法激光疗法是将低功率激光功率束直接照射到脐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治疗时,接通电源,激光管点燃后,再调整电流,使激光管发光稳定,将光斑对准脐部,直接垂直照射,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第二节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脐部疗法的适应证十分广泛,现已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
二、禁忌证
1.脐部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者以禁用脐疗。
2.孕妇若非治疗妊娠诸病宜慎用脐疗,有堕胎或不良反应的药物更当慎用或禁用。
第三节临床应用
一、感冒
(一)方法一
1.处方荆芥、防风各2g,羌活18g,葱白适量。
2.用法前3味药共研细末,临用时与葱白共捣为泥,将药泥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用热水袋热熨2次,每次10~20分钟。
(二)方法二
1.处方金银花、连翘、蝉蜕、生石膏、薄荷、蔓荆子各10g,生甘草5g。
2.用法共为细末,取药末9g,用鲜大青叶汁调敷或用板蓝根30g煎水调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热水袋热熨10~15分钟。
(三)方法三
1.处方银翘解毒丸或羚翘解毒丸1丸,牛黄解毒丸1丸。
2.用法打碎药丸,以少量醋和水调成膏状,外敷脐部,常规法固定。每日1~2次。
(四)方法四
1.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升麻、柴胡各6g,生姜适量。
2.用法前5味共研细末,取药末6g,加生姜汁调敷脐部。每日1次,热水袋热熨20分钟。
(五)方法五
1.处方葱白20g,生姜10g,白胡椒5g,连翘15g。
2.用法共捣烂如泥,把药泥纳脐中,上盖纱布,包扎固定。待汗要出时,可喝热粥1碗或急饮热开水1杯,以加速汗出。
(六)方法六
1.处方板蓝根、生石膏、马勃、淡豆豉各15g,连翘、薄荷各10g,葱白5根,鲜生姜3片,蜂蜜适量。
2.用法前6味药物共研细末,筛过密贮。用时取药末15g,加入葱白、生姜片共捣烂,再加入蜂蜜适量共捣成膏状,取药膏敷于病人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二、咳嗽
(一)方法一
1.处方蜂房、罂粟壳各6g,杏仁、钩藤各9g,百部20g。
2.用法共研末,温水调为稠糊状,敷脐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
(二)方法二
1.处方苍术、陈皮、半夏、莱菔子各10g,皂角2g。
2.用法烘干,共研细末。取药末6g用白酒和水各半调敷肚脐或用药末直接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或2日1次,用热水袋热熨15~30分钟。
(三)方法三
1.处方白芥子、麻黄、肉桂各5g,半夏、细辛各3g,丁香0.5g。
2.用法共研极细末,将脐部用75%乙醇消毒后,取药物纳置脐内,用胶布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病愈。
(四)方法四
1.处方鱼腥草15g,青黛、蛤壳各10g,葱白3根,冰片0.3g。
2.用法将前3味药研为细末,取葱白、冰片与药末共捣烂如糊。用时取药糊适量纳脐内,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三、哮喘
(一)方法一
1.处方麻黄、甘遂、生半夏各6g,细辛2g,甘草3g,葱白1根,生姜汁适量。
2.用法将前5味药研末,取药末3g与葱白、姜汁共捣如泥,敷贴脐部,盖上塑料薄膜,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用热水袋热熨15~30分钟。
(二)方法二
1.处方紫苏子(炒)、葶苈子(炒)、白芥子(炒)、生半夏各20g,生姜汁适量。
2.用法将前4味药研为细末。取药末3g与生姜汁调为糊状,敷于脐上,盖上塑料薄膜,外用胶布固定。每1~2日1次,热水袋热熨10~15分钟。
(三)方法三
1.处方麻黄、生石膏、白芥子、甘遂、杏仁、白矾各15g,米醋50ml。
2.用法将前6味药共研为极细末,瓶贮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以米醋调和,捏成弹子大小,填入脐孔中,按压使紧,外以胶布固定之。填药后4~6小时可除去药丸。每日换药1次,1周为1个疗程。
(四)方法四
1.处方侧柏叶10g,麻黄、杏仁各15g。
2.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晚临睡前敷1g于脐部,外以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5日为1个疗程。轻者3日见效,重者7日可愈。
(五)方法五
1.处方拔火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