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专家——青蛙
青蛙头上有两只圆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舌头很长。身体的背上是绿色带有深色条纹,腹部是白色。身体下面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脚趾间有蹼。青蛙是两栖动物,能在地上跳,也能在水里游,会发出“呱呱”的声音,雄的叫声响亮。
蛙声阵阵
从前的都市郊区和乡村都有一片片宽阔的水塘,那里是蛙类生息的乐园。然而几乎是一夜之间却被都市的蔓延所吞噬,一些残存的青蛙成了真正的井底之蛙,它们虽然有幸生存下来却不幸失去了田野,失去了禾苗,失去了活动的天地和自由,甚至只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怯生生地发出几声鸣叫,轻轻地,缓缓地,似乎怕惊扰了都市瑰丽的梦幻,又似在一声声地呼唤着远离它们的同伴。但它们越来越多的同伴也正在城市的另一些角落更为绝望地哀鸣!一双双贪婪的手把它们从田野捉来,又被一双双麻木的手将它们买去,它们还来不及瞧一眼陌生的都市,就活生生地成了家家案俎上的肉食!相比于那一双双或贪婪或麻木的大手,它们的反抗显得是那样的软弱和乏力,它们只有发出一声声凄惨绝望的哀鸣!
丑陋的朋友——蟾蜍
蟾蜍,别名癞蛤蟆、癞刺。分大蟾蜍中华亚种和黑眶蟾蜍两种。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从它身上刮下的蟾酥和脱下的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行动缓慢笨拙,不善于跳跃、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
被贬下凡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王母娘娘的后花园内恰遇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鹅仙呵斥并状告至王母娘娘处。王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嫦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蟾蜍(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王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璧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
鸣声远大的动物——牛蛙
牛蛙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褶皱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经济实用
牛蛙具有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是名贵食品。也可以出口创汇。其皮还可制革,脏可制药。牛蛙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鲜美,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高级营养食品。蛙皮可制作高级皮革,其草皮薄、柔软、坚韧,是制造上等钱包、皮带、领带、皮鞋、乐器、外科手术线的优良原料;蛙内脏可以药用;蛙油可制作高级润滑油。
青蛙奏鸣曲——泽蛙
泽蛙,俗称“梆声蛙”、“乌蟆”、“虾蟆仔”。外形似虎纹蛙而体形小,体长50-55毫米。趾间半蹼,吻部较尖,上下唇有6-8条黑纵纹;两眼间有“V”字形斑,肩部一般有“W”字形斑,有的还有宽窄不一的青绿色或浅黄色脊线纹。背面灰橄榄色、深灰色或棕褐色,有的杂以赭红、深绿色斑;无背侧褶,有许多分散排列、长短不一的纵肤棱。雄蛙有灰黑色单咽下外声囊,鸣声响亮,生活在稻田、沼泽、菜园附近。
在高纬度地区,秋季开始冬眠,4月出蜇后产卵,产卵期可延至9月份。在南方,1只雌蛙年产2-3批卵。卵大都产于水层较浅的静水域中,一般沉入水底。在产卵时,抱对的雌雄泽蛙先将头部潜入水中,仅肛部露于水面。排出20-70枚卵以后,雄蛙用足猛然将卵蹬离肛部。这样的产卵动作一般连续6-7次。卵小,卵径约1毫米。蝌蚪背面橄榄绿色,有棕褐色麻点,尾细弱,末端尖细,尾鳍上下缘有若干黑色短横斑。卵和蝌蚪适应能力强,水温40℃时仍能正常发育,且速度很快。一般35-45天完成变态,有的在3周内完成。泽蛙主要以有害昆虫为食,因而对消灭农田害虫起积极作用。但有时也捕食少量有益的动物。
金色蛙王——金线蛙
金线蛙,体型大型肥硕,头长约等于头宽,吻端钝圆。鼓膜大而明显棕黄色,颞褶不显着。背部绿色杂有一些黑色斑点,有两长条褐色斑,从吻端一直延伸到泄殖腔口,形成明显的绿色的背中线。体侧绿色有些黑斑,两侧各有一条粗大的褐色、白色或浅绿色的背侧褶。皮肤光滑,但在背部及体侧有些疣粒。腹部光滑,黄白色带有一些棕色点。前肢指细长无蹼。后肢粗短有黑色横带,趾间蹼发达为全蹼。股部内侧黑色有许多小白斑。雌蛙体型比雄蛙大很多。雄蛙有一对咽侧内鸣囊,第一指有婚埝。分布在1000米以下的开垦地草泽环境,数量及分布范围逐渐减少中。
金线蛙是水栖性,喜欢藏身在长有水草的蓄水池或者遮蔽良好的农地,例如飘着浮萍的稻田、芋田或者茭白笋田。繁殖期以春天及夏天为主。生性隐秘机警,多半藏身在水生植物的叶片下,仅露出头来观察四周的动静,若受到干扰马上跳入水中。雄蛙叫声很小,很短促的一声“啾”,不容易听到。平常也栖息在水域,以水生动物为食。卵粒小,卵径约1毫米。每次产卵约850粒,聚成块状。蝌蚪褐绿色,有许多深褐色斑点。
为什么青蛙能长期冬眠而不死?
1946年7月,在墨酉哥的石油矿床里,一位石油地质学家挖掘出了一只冬眠着的青蛙,这只青蛙被埋在2米深的矿层里,挖掘出来时它的皮肤还是柔软的,而且富有光泽,出土2天后才死去。
那么,这只青蛙冬眠的时间有多久呢?
科学家通过测定,这个矿床是在200万年前形成的,这只青蛙只能在矿床形成时被埋在矿层里,这就是说青蛙在矿层里已生存了200万年之久。
这真是一个奇迹!青蛙为什么会有这种本领呢?
生物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封存在矿层中间的青蛙,没有温差变化,这是它能长期冬眠而不死的重要原因。它在永久保持“恒温”的状态下,受不到雨、寒、热等天气变化带来的刺激,相当于把生命给贮藏了起来,几乎不进行新陈代谢,不消耗能量,所以能长期“不吃不喝”而不死。
为了进一步揭开这个秘密,美国一位科学家曾做了多次试验。他把几只快要冬眠的青蛙降温,发现在零下2℃时青蛙体内的水分开始结冰;在零下6℃时,青蛙体内35%的水结了冰;如果在零下6℃的环境中将青蛙放一周,然后再给它慢慢地提高温度解冻,结果青蛙能活动了。这时,他取出青蛙的肌肉,检查它的成分,发现肌肉中有甘油存在,于是,他得出结论,钻进地下冬眠的蛙类之所以能生存而不死,是由于蛙在冬眠时体内自然形成了甘油的缘故。
婴儿般的哭泣——娃娃鱼
娃娃鱼头部扁平钝圆,上嵌一对小眼睛,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身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而扁,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稍有蹼。尾侧扁,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黏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栖息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石缝裂隙和岩石孔洞甚多的溪河中。觅食不是主动出击,张开大口,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水中精灵——东方蝾螈
东方蝾螈耳腺发达,眼部后方无红斑。外观虽与日本红腹蝾螈酷似,然而本种却为全长90毫米的小型种。即使变态为成体,体侧仍残留有侧线器官。栖息于山地池塘或水田等静水域,以及山溪流中流速较缓的水域。春季时,会在每一水草上各产下1颗卵。幼生发育至全长35-40毫米后,即可进行变态。
泥土共享者——土鳗
土鳗体长60-70厘米,多达100厘米左右。身体圆柱状,鲵形。成体有3对外鳃和3对鳃裂;有肺,毛细血管占60%并参与呼吸。无上腭骨,腭部由角质鞘代替牙齿。眼小,无眼睑。无后肢和骨盆;前肢短小,具4指。尾短而末端尖细。体背暗灰绿色,腹部色淡。
生活于水池的泥沼中。经常到水面呼吸,偶尔也到陆地活动。平时隐蔽在水生植物风信子的根部。能翻控泥浆,使自身埋藏在泥下而度过干旱期,此间皮肤失去粘滑性。以昆虫等为食。雌性每次产卵300多枚,大小为7-9毫米,刚产出的卵巴完全发育,加上卵呈分散排列,故推测它们是体内受精。但由于雄性没有泄殖腔腺,不会形成精囊,同时雌性也无接受精子的精袋,因而又猜测它们是体外受精。产下的卵依附在水生植物上及其根部,几个星期后,原在卵内已发育的、长达5-10毫米的幼体开始孵化出来。
皮肤杀手——火蝾螈
色彩艳丽的火蝾螈是在陆地上度过成年的时光的。它们身上黄色和黑色的图案警告说:它们的皮肤有毒。这样当它们寻找食物时,会使敌人离得远远的。火蝾螈生活在森林里和其他潮湿地区。它们夜里出来,通常是在雨后去捕食象蚯蚓这样的猎物。它们在陆地上交配,但是雌性火蝾螈在池塘和溪流里产下幼螈。
中国角怪——髭蟾
髭蟾体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也有的为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
成蟾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白昼隐匿在石隙、土洞、杂草或树根下。夜出觅食,多以蟋蟀、蝗虫、蝽象、叩头虫等为食。
髭蟾又叫胡子蛙。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1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
彩色杀手——箭毒蛙
箭毒蛙是一种个体很小的蛙类,它的整个体躯也不超过五厘米,也就是说只有两个手指那么大,可是它在背上藏着的毒液,足可以使任何动物活活毙命。箭毒蛙的皮肤内有许多腺体,它分泌出的剧毒黏液,既可润滑皮肤,又能保护自己。箭毒蛙的毒性非常强,冠于一切蛙毒之上。取其毒液一克的十万分之一即可毒死一个人;五百万分之一克,可以毒死一只老鼠。任何动物只要去吃它,只要舌头粘上一点毒液,就会中毒,以致死亡。
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智利等热带雨林中,通身鲜明多彩,四肢布满鳞纹。其中以柠檬黄最为耀眼和突出。举目四望,它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丽,又像警告来犯的敌人。除了人类外,箭毒蛙几乎再没有别的敌人。
许多箭毒蛙的表皮颜色鲜亮,多半带有红色、黄色或黑色的斑纹。这些颜色在动物界常被用作一种动物向其他动物发出的警告:它们是不宜吃的。这些颜色使箭毒蛙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它们不需要躲避敌人,因为攻击者不敢接近它们。最致命的毒素来自于南美的哥伦比亚产的科可蛙,只需0.0003克就足以毒死一个人。
四角怪物——大凉疣螈
大凉疣螈,雄性全长18.6-22厘米,雌性19.4-23厘米。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平切而较高,近于方型。尾基部较宽,后段甚侧扁,尾背鳍褶薄,腹鳍褶厚,尾末端钝尖。体尾褐黑色或黑色,耳后腺部位、指趾、肛裂周缘至尾下缘为橘红色;体腹面颜色较体背面略浅。
栖息于海拔1390-3000米植被丰富、环境潮湿的山间凹地。成体以陆栖为主,5-6月进入静水塘、积水、洼地、稻田以及缓流溪沟内繁殖。卵单粒,分散产于水生植物间或水底。非繁殖季节为夜行性动物,以昆虫和环节动物为食。
心宽体胖——肥螈
肥螈,体长155-190毫米。头部稍扁平,吻端钝圆,吻棱不显。犁骨齿形。舌大而相连口腔底。躯干粗壮;四肢较短;尾长与头体长几相等。尾侧扁而基部粗厚。皮肤光滑,颈褶清晰。背面及体侧棕黑色,腹面橘黄或橘红色。通体具棕黑圆斑,一般躯背有圆斑10-15排,腹面圆斑较少。
栖居于海拔800-1700米山丘的溪流石隙处。5-6月间产卵,卵乳白色,卵单生或相连,一般为30-50粒,成堆贴附在石块下,卵胶囊外径7.5毫米。晚期胚胎有外鳃、平衡枝和前肢芽。幼体全长70毫米时已完成变态。捕食蜉蝣目、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以蚯蚓、象鼻虫、虾、小蟹、螺类等为食。
群众曾捕钓食用。色泽鲜艳且易饲养,可作观赏动物。以往曾有批量外销。取其内脏晒干研末,以酒或开水吞服,可治疗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