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的霸王——鸵鸟
鸵鸟是现今所存最大的鸟类,成熟的雄鸟体高1.75-2.75米,体重60-160千克。头小,宽而扁平,颈长而灵活,裸露的头部、颈部以及腿部通常呈淡粉红色;喙直而短,尖端为扁圆状;眼大,继承鸟类特征,其视力亦佳,具有很粗的黑色睫毛。后肢甚粗大,只有两趾,与一般鸟类有三至四趾不同,是鸟类中趾数最少者,内趾较大,具有坚硬的爪,外趾则无爪。后肢强而有力,除用于疾跑外,还可向前踢,用以攻击。
鸵鸟是走禽类,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善奔跑,奔跑速度约每小时60公里,可维持约30分钟而不感到累;一步可达7米,且可瞬间改变方向,在迅速奔跑时两翼张开,用以平衡。沙漠中的食物稀少而分散,而鸵鸟是相当有效率的采食者,这都要归功于它们开阔的步伐、长而灵活的脖颈以及准确的啄食;鸵鸟的食物来源很广,食植物之叶、花、果实及种子等,也吃小动物,具有杂食性特征。鸵鸟啄食时,先将食物聚集于食道上方,形成一个食球后,再缓慢地经过颈部食道将其吞下。
鸵鸟的翅膀有什么用?
为什么驼鸟有翅膀却不会飞?这是因为鸵鸟为了适应环境,长期奔跑而导致翅膀退化了。鸵鸟的翅膀虽然不能飞翔,但是当它急速奔跑或转弯时,宽大的翅膀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臭美一族——绿孔雀
绿孔雀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100厘米。雄鸟体羽翠蓝绿色,下背闪紫铜色光泽;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冠;尾上覆羽延伸成尾屏,可达1米以上,羽上具有众多的由紫、蓝、黄、红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显得异常艳丽、光彩夺目。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无尾屏。
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以及疏林、竹林、灌丛附近的开阔地,多见一雄伴多雌活动。主要食蕈类、浆果、谷物种子、草籽等,也兼食昆虫、蛙类、蜥蜴等。2月中旬开始进入繁殖期,多在山脊和阴坡草丛灌木之间的低凹处筑巢,每窝产卵4-8枚,一般为5-6枚,卵为乳白、棕或乳黄色。雌鸟孵卵,孵卵期为27-30天。
漂亮的装饰
孔雀的美丽羽毛,历来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清代时,以其与褐马鸡尾羽配合制成“花翎”,以翎眼多寡区别官阶等级。孔雀的行止动作,宛若舞姿,民间模仿其动作编成“孔雀舞”,其矫健优美,令人陶醉。
“天国”里的鸟——极乐鸟
极乐鸟爱顶风飞行,所以又称风鸟。体长17-120厘米;嘴脚强健。大多数种类的雄鸟有特殊饰羽和彩色鲜艳的羽毛。鸣声粗厉。以各种果实为食,也吃昆虫、蛙、蜥蜴等。单个或成对生活。多在树枝上营巢,用细枝筑成巨大的盆状物。
约500年以前,当极乐鸟第一次被引入欧洲时,人们就被其羽毛的艳丽色彩深深地迷住了,西欧妇女就以它们的饰羽作为帽饰。
逆飞而行的鸟——蜂鸟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在所有动物当中,蜂鸟的体态最妍美,色彩最艳丽。精雕细琢的艺术珍品也无法同这大自然的瑰宝媲美。蜂鸟的羽毛一般为蓝色或绿色,下体颜色较淡,有的雄鸟具有羽冠或修长的尾羽。雄鸟中,绝大多数为蓝绿色,也有的为紫色、红色或黄色。雌鸟体羽较为暗淡。
蜂鸟居住的范围十分广阔,从高达4000米的安第斯山地一直到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有的蜂鸟生活在干旱的灌木丛林,也有蜂鸟生活在潮湿的沼泽地。雄鸟不参与筑巢,由雌鸟单独作巢,蜂鸟的巢是杯状的织物,通常悬挂在树枝上、洞穴里、岩石表面或大型的树叶上。蜂鸟一次产两个非常小的白色的卵,但是它们与蜂鸟的身材比起来还是比较大的。卵的孵化期通常为15-19天。
蜂鸟在阿兹特克的神话中被当作修兹罗皮契里(也称为呼兹洛波奇特里)——太阳神,也是战争之神。
天空精灵——鲣鸟
鲣鸟又叫结巴鸟,属鲣鸟科,全球大约有6-7种,是一类大型的热带海鸟。它们的翼展长度约在65-85厘米之间。红脚鲣鸟和蓝脚鲣鸟广泛地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蓝脚鲣鸟分布在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到秘鲁北面的太平洋地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常见到的为褐鲣鸟,羽毛呈深褐色,胸部白色。
鲣鸟的嘴比较长,身体像雪茄烟。翅膀狭窄但很长,有棱角。它们经常翱翔在大海的上空,寻找成群的鱿鱼和其他鱼类。一旦发现目标,就会笔直地俯冲下来,一头扎入水中捕捉。
笨鸟先飞
鲣鸟喜欢成群在一起筑窝。但是它们各有各的地盘,不容外来侵犯。雄的向雌的求爱的时候,会跳起优美的舞步,展开双翅,昂起头,发出悠扬的口哨声。雌鸟一窝可下两个蛋。
鲣鸟见到人很温顺,也不害怕,所以很容易被人抓住和杀掉,并因此而得了一个不好听的名字——笨鸟。艾博特鲣鸟已属濒危动物。分布在我国海南省的红脚鲣鸟,以及分布在我国海南、福建、广东和台湾的褐鲣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美丽的大嘴——犀鸟
犀鸟是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全世界共有45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南部。尽管犀鸟种类众多,体型各异,但它们都有巨大而下弯的嘴。犀鸟的嘴,上喙基部生有大型头盔状的突起,这种突起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长大,使它们嘴大的外形特征更加突出。犀鸟的脚趾较特别,外趾和中趾基部有2/3并合在一起,中趾和内趾基部也有些结合部分。这类脚趾叫并趾型,是善于攀缘生活的鸟类的脚趾特征。犀鸟的眼皮边缘长着长长的睫毛。睫毛在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但鸟类生睫毛是极为罕见的。
犀鸟生活在密林中,常十几只结成小群活动。大部分犀鸟体型较大,行动不太灵活。它们的飞行姿态很特别,先扇动几次翅膀,然后收拢翅膀滑行一段。飞行时,由于气流从羽毛间穿过而发出很响的声音,很远就能被人听到。犀鸟的鸣叫声是“嘎克、嘎克”的单调哑音,不太悦耳。犀鸟喜欢吃植物的果实,它们食性庞杂,大约吃62种植物的果实。犀鸟的嘴又大又粗壮,但在吃带壳的植物果实时它们从不用嘴咬碎果壳,而是把果实囫囵吞下去。很多犀鸟也取食昆虫或其他小动物,还有些犀鸟嗜食蛇类。
跳水冠军——翠鸟
翠鸟自额头至枕骨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灰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为背部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所以通称翠鸟。
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流清澈而缓慢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这些洞穴鸟类与啄木鸟一样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翠鸟羽毛美丽,可供作装饰品。
小课堂
中国的翠鸟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
恩爱夫妻——鸳鸯
鸳指雄鸟,鸯指雌鸟。身长约40厘米。雄鸟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额和头顶中央羽色翠绿;枕羽金属铜赤色,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长羽形成冠羽;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飞羽褐色至黑褐色,翅上有一对栗黄色、直立的扇形翼帆。尾羽暗褐,上胸和胸侧紫褐色;下胸两侧绒黑。镶以两条纯白色横带;嘴暗红色,脚黄红色。雌鸟体羽以灰褐色为主,眼周和眼后有白色纹;无冠羽、翼帆。腹羽纯白。
栖息于山地河谷、溪流、苇塘、湖泊、水田等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昆虫等小动物。繁殖期4-9月间,雌雄配对后迁至营巢区。巢置于树洞中,用干草和绒羽铺垫。每窝产卵7-12枚,淡绿黄色。
情侣商标
自古以来,在“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认识,我国历代都流传着不少以它为题材的,歌颂纯真爱情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
不祥之鸟——乌鸦
乌鸦体长400-490毫米;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乌鸦为森林草原鸟类,栖于林缘或山崖,到旷野挖啄食物。集群性强,一群可达几万只。除少数种类外,常结群营巢,并在秋冬季节混群游荡。行为复杂,有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活动性。鸣声简单粗厉。杂食性,很多种类喜食腐肉,并对秧苗和谷物有一定害处。但在繁殖期间,主要取食小型脊椎动物、蝗虫、蝼蛄、金龟甲以及蛾类幼虫,有益于农。
神话故事
古希腊神话影响了南欧洲的大部分早期文明,传说太阳神阿波罗与格露丝相恋,派圣鸟去监视格露丝的操守,一天圣鸟看到格露丝与其他男子往来,以为她与其他男子有染,就回来向阿波罗报告,阿波罗一怒射杀了格露丝。而后证实格露丝并未和其他男子私通,阿波罗又怒贬圣鸟,令其洁白的羽毛变成黑色,这便是乌鸦的由来,乌鸦由此背上了欺骗的恶名。
长寿的鸟——丹顶鹤
丹顶鹤别名仙鹤,体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睑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
在《诗经·鹤鸣》中就有丹顶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称颂对象。
哪种鸟在我国是长寿的象征?
丹顶鹤是鸟类中的长寿者,它能活到60多岁。在中国,人们把鹤和龟作为寿星之王,还尊称丹顶鹤为仙鹤。故宫里的雕梁画栋和各种器皿上都有鹤的图像,可见鹤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鸟中的神话——白枕鹤
白枕鹤属大型涉禽(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全长约140厘米。体羽多为蓝灰色。额及脸部裸露皮肤为赤红色;耳区有一簇黑色羽;头顶、颏、喉及后颈为白色,喉部白色羽毛部分,其宽度向下变窄,呈“V”字形。外侧飞羽灰色,内侧飞羽白色;前颈、下体、尾羽灰黑色。嘴黄绿色。脚暗红色。
栖息于浅滩、沼泽湿地、草甸、水田和耕地中。以植物种子、草根、谷物为食,兼食甲虫、鱼、虾、小型软体动物等。每年3月,白枕鹤从南方飞回繁殖地,以家庭形式成小群活动在将要营巢的地区。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在产卵前三四小时筑起浅盘状简陋的巢,每窝产三枚灰白色带有棕褐色斑点的卵。孵化期间亲鸟表现不活泼,食欲下降,但警觉性高,每隔1小时左右翻卵一至二分钟。白枕鹤的孵化期为29-30天。雏鹤出壳前在卵内发出“唧、唧”的叫声。从凿孔到出壳有十四、五个小时,雏鹤3小时后就能蹒跚行动,8小时后即能进食。
头戴“皇冠”的鸟——东非冕鹤
东非冕鹤属大型涉禽。体长约127厘米。额部向外凸出,有乌黑色绒羽,枕部有由无数条土黄色绒丝向四周放射所形成的绒球状冠羽。眼睛后方的面颊有上红下白的斑块。颈长。喉部有红色肉垂。体羽主要为浅蓝灰色,翅膀上的覆羽为白色,飞羽栗色。嘴、跗跖、趾均为黑色。
其乐融融
栖息于沼泽地带,集群生活。以鱼、昆虫、蛙等小型水生动物和各种植物嫩芽为食。生性活泼,有时成双结对地跳舞,有时也围成一圈集体跳舞。开跳之前,一只只东非冕鹤总是先文雅地相互鞠躬,然后微舒双翅,轻挪双足,长颈不断屈伸,动作轻盈优雅,变化多端。它发出的声音有严格的时间性。据东非的动物学者观察,在黎明、中午和子夜时分,它“哦啊、哦啊”的叫声轻柔舒缓,清亮动听。在东非冕鹤的集中分布区,农家把它们的叫声作为准确无误的生物钟。繁殖期为每年9月至翌年3月。营巢于沼泽地或低平的树顶上。每窝产卵2~3枚,卵呈淡蓝色。孵化期为26-31天。雏鸟两个月就可长到和成鸟一样大。
东非冕鹤有美丽端庄的体态、能歌善舞的天赋、忠贞不渝的爱情品格,深受乌干达人民的喜爱和崇敬,被选为乌干达的国鸟。它的美丽形象绣在乌干达红黄黑三色国旗的中央和国徽上,成为国家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很多国家机关、学校、企业、旅店、球队以它来命名或以它为标志。在民间的花布、服装、雕塑、木雕等物品上也常见东非冕鹤婀娜多姿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