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因据说是为了辟邪求吉;也有说是怕新娘沾走了娘家的灰土,带走了娘家的福气;也有认为是解除新娘依恋娘家而不愿离去的需要;亦有说是为了表示高贵的身份。为了让新娘不踏地以达到辟邪等目的,上轿的办法有许多种,有的是把轿子退到房门口,由新娘的父兄或背或抱送进花轿;有的是让新娘在红缎绣鞋的外边再套上父兄的大鞋走着上轿,上轿后脱掉大鞋表示不沾娘家的泥土;有的是在地上辅上草席子或红毡子;有的民族干脆由娘家舅、兄等用红毯子裹住新娘,轮流背到新郎家。
中途坐轿辟邪。中国民间有“一好百好,一顺百顺”的俗谚,人们总认为开始的时候怎么样往往最终也会有相应的结果,任何事情的“始”总是被赋予带有某种征兆(兆头)意义的。在嫁娶中,一般把新娘子接上轿往新郎家抬去的途中便是一对夫妇始合阴阳之“始”。所以,这一段路被认为是带有兆示意义的。如果一路平安无事,没有触犯什么应忌避的事或东西便大吉大利,反之则不是好兆头。所以,途中坐轿应该采取一些辟邪的形式以祛祓凶患,确保平安无事。
在中原一带,汉族结婚行轿,有所谓“东来西走,不走重道”的习俗规约,即空轿来迎和坐着新娘的轿子回去的路不能一样,或许是怕走重道会重婚的缘故吧。在豫北民间有所谓“走回头路,夫妻不能白头到老”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怕一些恶鬼邪祟等在那轿来的道路上捣乱破坏,只有绕道走,那恶鬼邪祟的阴谋便落空了。很显然它是一种忌避的原则,是辟邪的需要使之。
据资料表明,在河南、山东、江西、湖南、台湾、云南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喜冲喜”的禁忌。所谓“喜冲喜”就是嫁娶途中两家迎亲队伍相遇,民间认为这不是好兆头,其缘由实基于人们头脑中的相克思想。所以必须尽量避免两家迎亲队伍在途中相遇。但是由于人们选择的吉日吉时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使得嫁娶相遇的事经常会碰到。为了避凶求吉,双方比赛相争甚至大动干戈的事屡有发生。但也有一些文明的方法可以逢凶化吉,达到避祸去灾的效果。比如可以由双方的新娘互换随身佩戴的金戒指,或者由迎亲队伍双方互换手帕、新毛巾,达到避免凶兆邪气的目的。回族嫁娶如果途中两家相遇,是以新娘互换腰带来补救的。台湾民间嫁娶若遇上这种情况,双方新娘就互换头上的簪花,据说如果不“换花”,必然会有一方要遭遇灾难,所以,在这里“换花”是辟邪之举,它与前述换戒指、手帕、毛巾、腰带同出一辙。
据《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中说:洛阳一带,“新娘轿前有两人先行,各持一红毡。每过庙,或大石、大树,均遮掩之,以为恐有触犯神明”。这说明,民间俗信认为神灵鬼祟不但会在庙中享受祭拜,而且更会隐藏在大石里、大树中、破庙内探头探脑,伺机作恶;所以,只有用红毡把它们同新娘子隔开,以避免新娘子冲犯了神明,防止鬼祟捣乱、作恶破坏。所以,这里的红毡子是为了辟邪祛恶的。
畲族新娘坐轿到婆家的路上忌避遇到孕妇,认为孕妇的血灾之光会冲了新娘的喜,而且邪魔也会附在新娘身上跟到婆家作祟。遇到这种情况,为了辟邪,新娘必须从自己随身带着的一个装满桂圆的小包里,抓出一把桂圆,往外一撒,就能把邪魔化解掉。大概是这些甜香的桂圆引得邪魔去争吃,新娘才得以摆脱它们。
下轿辟邪。按照汉族旧时的传统,新娘下轿时是要燃放爆竹的,爆竹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不但是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同时也是为了崩掉新娘子带来的煞气。藏族婚俗,新娘乘马到新郎家,新郎家的宾客迎接时,众人面对新娘要大吼一声,随之以五谷撒向新娘,使新娘惊恐受怕,此举被称为“吓魔”,这是一些民族认为新娘身上带有邪气煞气的缘故所致,此举亦意在辟邪。满族和裕固族新娘所坐的花轿至男家门前后,在下轿前必须使花轿从两堆旺火中通过,再平落院中;这时,新郎要以三支无镞的箭射轿门。民间认为,这是取“兴旺发达”、“驱邪避煞”之意。同不让新娘踏地相似,有些地方还不让新娘见天。为了不让新娘见天就用筛子或雨伞遮撑在新娘头顶上。不让新娘踏地见天,据说是为了避免新娘的煞气触怒了天地鬼神,其中也有不让天地鬼神伤着了新娘子的意思,很显然,它们是带有辟邪的意义的。
入门辟邪。汉族民间信俗认为人们的居处有许多神灵,其中门有门神,灶有灶神,床有床神,窗有窗神,甚至门坎也有门坎神。这些神灵各有各的用处和本领,一般人们是不敢怠慢它们的,要千般敬重万般礼待才是。一有触犯,这些神动起怒来,那就会兴风作浪,为邪行恶。所以,新娘子入门时绝对不能用脚踏在门坎上以免触犯门坎神。加上新娘子一般被认为身带有煞气和秽气,新娘若踩了门坎是煞气压了丈夫家的威风,甚至会妨死公婆。所以,忌新娘踏门坎带有辟邪去灾的用意。
在我国河南民间婚娶有以马鞍当门,使新娘骑之的“骑鞍”风俗。根据《梦粱录》和《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宋代就有让新娘跨马鞍和跨秤而入门的风俗。据说,这也是取辟邪去灾、平平安安的意思。可见,骑鞍也好,跨鞍、跨秤也好,都有辟邪的目的。
(三)婚礼仪式上的辟邪形式
这里的婚礼仪式是较为狭义上的,我们把它界定为新娘接回家后在男家举行的一些活动仪式,这段时间的活动及其仪式是婚姻的高潮,主要包括拜天地、婚宴和闹洞房。
拜天地,又名拜堂,是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典型的婚礼仪式之一。一般是在男家中庭设一香案(俗称天地桌),新郎和新娘在唱礼官的唱导下行交拜礼。拜天地的程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新郎的父母),三夫妻对拜。在拜天地仪式举行时,是忌小孩子、带孝的人和结婚多年无子女的人进入厅堂的,因为小孩子常常会哭,说不定在拜天地庄严而喜庆的气氛中小孩子又哭又闹,是令人败兴的;而带孝的人易使人想到死人和丧事,也是不吉利的。鄂伦春族人在此仪式上特别忌避寡妇,忌避与新郎、新娘属相相同的人。河南方城一带有扶持新娘拜天地的“搀客”。为了避免“搀客”克新娘,是忌讳生肖与新娘相克的人作“搀客”的,比如说新娘属猪就不能用属虎的作搀客,而新娘属兔就不能用属狗的作搀客。土家族和畲族为了避灾去邪,有忌讳结婚仪式花烛熄灭的习俗。比如,鄂西土家族在拜天地仪式开始前,新郎家要请两个儿女双全、肯劳动、善理家的人,在堂中同时点燃两支红蜡烛,插在神龛上,谓之“结烛”。若蜡烛燃得不旺或中途有一个熄灭,就认为新人有灾,不能白头偕老。反过来说,点花烛本身就带有驱邪避灾的含意。
婚宴就是民间所说的“吃喜酒”,是新郎家大办宴席招待来宾,一来为了答谢众亲朋好友,二来也以此凑凑热闹,增加婚礼的喜庆。
在婚宴过程中是有许多禁忌的,其中的某些禁忌的目的带有明显的辟邪去灾的性质。比如,办喜宴时,台湾忌吃葱,尤其是新郎更忌吃葱,据说有人理解为“葱”与“冲”同音,是不吉利的字眼;还有人认为葱象征着阳性,说吃葱会造成“倒阳”。据查,台湾民间元霄节夜间有一种习俗,即未婚女子要潜入人家的菜地里偷拔葱,认为只有这样,此女子才能嫁得好丈夫。所以葱确乎具有男性的特征,在婚礼上它就象征着新郎本人了。婚宴上吃了葱就意味着吃了新郎,新郎会有灾厄降临之虞。为了辟邪去灾,只有禁止吃葱。又比如,婚宴上如果有客人不小心打破了碗碟,也是冲犯了忌讳的。为了避凶求吉,只有将碎片全部收拾起来,放入石臼的圆心处,表示破了又圆。婚宴时气氛确实热闹,来往的人也很多,为增加婚仪喜庆之气,一般是人来得越多越好,但最忌有人上门要债、闹事,因为此等事将在新婚夫妇今后的生活命运中投下可怕的凶厄灾难的阴影,为给新郎新娘今后生活避凶去灾,只有禁绝有人上门要债、闹事。白族结婚喜宴时,按规矩由男女双方宗族头人公开宣布:今天是喜事,不准任何人要债、逼债或闹事。如违犯此禁,就会受到众人谴责或任由众人惩罚。
洞房,就是所谓的“新房”,是特意为新婚夫妇准备的寝房。民间普遍有“闹新房”的习俗。闹洞房又称“逗媳妇”、“闹房”、“吵房”,是对新婚夫妇的一种祝贺方式。闹洞房的习俗产生的原因据说也是为了辟邪。因为有一种说法认为洞房中有狐狸、鬼魅作祟,为了驱逐鬼魅,避开邪灵的阴气,增强人势之阳气,才有了闹洞房的活动,所谓“人不闹鬼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说法把闹洞房说成是为了辟邪。当然,对于闹洞房的原因,还有说是为了让新娘见见世面,通过打闹认识一下男家的亲友;也有说是亲友们担心新娘人生地不熟太寂寞的缘故,才到洞房和她开开玩笑、逗逗乐的。不过,在闹洞房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新婚夫妇日后不和睦,或避灾去祸,是不准寡妇、孕妇、产妇、戴孝者、婴儿和属虎的或生辰八字与新郎新娘相克的人参加闹洞房的。同闹洞房的习俗有些相似,中原一带,有些地方还有所谓“听新房”的习俗,忌讳新房没有人来听,有所谓“人不听鬼听”的说法。从这种说法里我们可以看出,“听新房”也是为了辟邪驱鬼。有时新郎的父母发现没有人在“新房”的窗下门前屋后听房,有意用一把扫帚披上一件衣服放在“新房”门外,为的是让鬼魅见后以为有人在听房而远遁,不再来捣乱作祟了。
(四)婚礼余绪——回门等仪礼中的辟邪要求
一般人都以为婚姻的过程或结婚的程序至闹洞房后即告结束,其实不然,婚姻的程序应该包括回门等礼仪,甚至还包括对新娘在夫家最早几天的规束要求。
汉族新娘入夫家之初有许多禁忌或规束要求,它们成为婚姻程序中的一个环节。其中的某些规束要求意在辟邪。比如,在新婚的最初三天里,有些地方的新妇甚至被禁止下炕、吃东西和大小便,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有污神明,会招致灾难和凶祸发生。在过去,汉族生活的许多地区流行“新妇三天不下厨”、“新娘三天不干活”的习俗,其意义并不是像我们今天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是为了让新娘子轻松一下、休息三天,实际上主要还是担心新娘子身上带有秽物煞气,为了辟邪,只有不让她沾上任何东西。所以那种认为是为了照顾新娘子身体不适让她休息和新娘初来乍到不熟悉各种家什摆设的位置而不让她下厨、干活的说法,只是后来男女平等时期人们对这一习俗的解释,并不是原始的深层的民俗信仰。民间还有禁止新娘子出门走动的习俗,如江宁一带就忌讳新娘子在最初一月内乱走动、乱串门。其缘由实本于新娘身上有邪煞之气的观念。若有误犯,要马上“斋百怪”以祓除不祥。据《清稗类钞》:“斋百怪者,须备香烛、纸马、牲牢、酒醴以往,且必男着女衣,女着男衣,夫妇双双顶礼,斋毕偕归。”
有些地区把婚后四个月内都认为是新婚,这期间对新妇有一套禁忌,其中有忌看歌仔戏、布袋戏和傀儡戏等一条,带有明显的辟邪目的,它主要是避免新婚夫妻中邪而生下有残疾的孩子。
回门是婚姻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程序。回门的节目结束之后,婚姻仪礼才宣告完成,新夫妇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回门又称“归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回娘家”。回门过程中有许多禁忌,其中也有某些禁忌的目的带有辟邪的性质。比如在回门的时日方面,规定新妇必须严格遵守往来之序,不该回门时一定不能回门,该回门时一定要回门,否则,不该回门而回,该回门而不回,都会有凶事发生。还有对所谓命犯“离窠”(夫妻离散)及“回头禄”(遭天灾)的新妇,都要在四个月后甚至是三年后才能回娘家。这里对新妇回娘家的时间规定显然是为了辟邪去灾,不过,回门的仪式比之于迎娶的仪式是简单多了,其中除了某些禁忌,是没有什么具体的辟邪活动和仪式的,这也说明了民间婚姻是重男家而不重女家的。
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多少人间悲欢离合表现在婚姻中。尽管汉族和其他一些民族都忌讳婚姻破败、夫妻离异,都认为夫妻白头到老、终身相伴是幸福、美满的姻缘,是人生天伦之乐,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多种因素的作用,再加上旧时男女婚姻关系往往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男方的意志,致使许多已婚女子遭人抛弃而造成离婚的事实,女子是丝毫没有反抗的权力和辩争的余地的。当然也有一些离婚案是由男女双方在比较公正基础上通过协议而造成的。离婚是人生的不幸,因而是民间普遍忌讳的;而再婚者一般是经过了一次以上不幸的婚姻的,因而再婚者也有许多讲究,以避免灾祸或不幸再次发生。
(一)离婚的辟邪仪式
人们一般认为离婚是最不道德、很不吉利的事。比如在台湾,忌离婚、忌在家中写休书。为了趋吉辟邪,所以写离婚书就多在废宅荒寺。俗谚云“休妻一片地,三年不生草”,民间是很忌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