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上,对于神志不清、颜面潮红、两手握固、脉象按之如弓弦有力的患者,可给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在温水中烊化灌服或鼻饲。有的人用鲜大蒜一头捣烂后敷在两脚中心,然后包扎上,也有辅助疗效。对于非出血性中风,必须尽快使脑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可将患者头放平,用温水洗头;还可给予硝酸甘油片0.4毫克含在舌下。为保护血管可口服维生素C,每日3次,每次50~100毫克。
对于安静而不烦的患者,可用韭菜1撮,捣烂,用净布包上挤汁,滴入鼻孔,也有一定效果。还要注意应及时送往医院。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康复
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很高,据统计约为86.5%。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和精神障碍。因此,中风患者的康复主要包括瘫痪肢体功能的康复、语言障碍的康复、精神与心理障碍的康复。通过康复训练和治疗,使中风患者的后遗症减轻或完全恢复体质,尽可能使患者做到生活自理,重返工作岗位,回归社会。因此,中风后遗症患者应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3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但对病程长者,其潜在的功能恢复力也不容忽视,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也可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
根据临床经验,在发病后2年内,如果康复措施得当,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中风后遗症属难治病症,综合康复治疗被认为是当前的最佳方案。中风患者多为老年人,机体的各种功能本已趋于衰退,如不及时康复就会致残。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中风患者一般在发病2周后即应开始训练,视患者的能力坚持肢体活动锻炼。康复医疗是以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回归社会为最终目的,功能恢复训练只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中风的康复医疗是以神经系统功能的康复为重点,它不但能促进健康的恢复,而且还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减少残疾率,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复原,减轻或消除躯体和精神上的功能缺陷,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对生活充满信心。因此,康复对患者、家庭、社会是极其重要的,是中风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阶段和手段。
中风患者的康复包括以下内容。①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电针、超声治疗、穴位磁疗、中药或西药的直流透入等。②作业疗法: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本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业劳动动作等的训练,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求。③运动疗法: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有现代医疗体操及中医传统疗法。④语言训练:对失语患者施行语言训练,尽可能恢复其说话能力。⑤心理康复: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智力状况,运用心理疗法使患者在功能及精神上均能早日康复。⑥休闲娱乐:休闲娱乐不但有助于身体的功能改善,还可振奋中风患者的精神和情绪,避免产生孤独寂寞感。如听音乐,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进行奏乐、缝纫、绘画等有益的休闲娱乐活动。⑦天然药物康复治疗:对半身不遂者,在软瘫期多使用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加减;在硬瘫期多用有养血平肝熄风活络作用的四物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对语言障碍者常用有祛风化痰作用的解语丹加减;肾虚者合用左归饮加减。老年痴呆者常用益脾肾补脑髓化瘀豁痰开窍的河车大造丸合安脑丸。
中风患者的康复需要医师、家庭与患者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针灸、按摩、理疗等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康复训练与指导,使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表达功能尽可能恢复,消除心理障碍。
中风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中风病的功能训练是以神经系统的功能康复为重点,通过患者功能的重新训练,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使大脑皮质可塑性发展。它不仅能促进瘫痪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的恢复,而且还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减轻或消除躯体或精神上的功能缺陷,使中风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增强生活的信心。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宜尽可能早地进行。
因为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从发病数日开始的1~3个月内进步最明显,6个月后仍有进步的可能性,但其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就不如头3个月理想了。
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中风后遗症患者一般在发病2周后即应开始训练,视患者的能力进行肢体活动锻炼。康复训练的原则是抑制异常的病理运动模式,建立及发展正常的运动模式;抑制肌痉挛,促进精细、技巧性活动的重现;尽早做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及按摩,防止关节挛缩及足下垂。中风患者发病后2年内都是恢复期,此期间均应坚持言语功能、生活技巧的训练,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国外学者于1963年首先提出的,用于观测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接受。它指的是一个人为了独立生活而进行的最基本的,每人每天都必须去做的一系列身体动作或活动,如进食能力、起居移动能力、个人整洁卫生能力、二便控制能力等。
(1)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肌力训练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根据瘫痪肌的肌力与全身情况选择训练方法。对于瘫痪重的肢体,肌力在2度以下者(肢体不能抬离床面),可做被动运动锻炼肌力。肌力恢复至3度以上(能克服地心引力),可做徒手体操、功能锻炼。当肌力恢复到4度以上,可做主动运动。年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说来,年龄较大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较差。年龄因素对步行功能的恢复影响显着,而对上肢和手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小。中风病的病程长,中风患者要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既要对恢复健康充满信心,也不能过于急切,切忌出现沮丧、失望、愤怒等不良情绪。
(2)中风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语言障碍是中风的后遗症之一,患病率占中风患者的70%~75%。语言障碍不仅损害患者的劳动与生活能力,而且因为不能与外界交流沟通,造成中风患者的巨大心理负担,易使患者产生急躁、消极等不良情绪,极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中风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一般在中风后3~6个月内自然恢复,在中风早期恢复明显,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完全恢复。在患者恢复的早期就给予积极的治疗,不仅能帮助患者尽早提高语言交流技能,而且对患者的精神也是极大的鼓舞。影响语言交流功能康复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病灶的范围与位置,患者的年龄、智力与文化水平,患者的态度,周围的环境等。在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治疗前,医护人员要全面了解患者听、说、读、写的障碍程度,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患者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那么治疗的重点和目标应首先放在口语康复的基础训练上。在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要配合相同内容的朗读和书写,以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喜好设计训练内容,循序渐进。医护人员要积极创造好的语言环境,以激励患者的语言交流欲望和自信心。
缺血性中风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一般说来,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越早,预后越好。急性期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损害症状不再发展就可开始康复治疗,通常发病后第4天就可开始,这一点对防止肢体瘫痪、关节僵硬、肌肉挛缩,促使肢体功能的恢复在某种意义上说比药物还重要。康复治疗的持续时间要长,患者患病后动与不动的结果很不一样,有些患者患病后一直卧床,不注意康复治疗,1~2个月后就可出现肢体僵硬挛缩。
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应用各种手段以预防和矫治各类神经功能障碍,提高和加强躯体自我控制的能力,改善和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首先要使肢体和关节保持在功能位置,并定时变换体位。缺血性中风患者第2天即可由家属或陪员对患者进行瘫肢的被动运动,如按摩肢体肌肉,活动关节。以后可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如洗脸、更衣、洗澡、进食、排便、行走。其原则是循序渐进,先坐后站再行走,先易后难,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从事简单的家务训练和室外活动训练,并逐渐加大力度。有资料显示,70%~80%的中风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治疗可达到生活上能自理的程度。
当然,在缺血性中风的后期还要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如癫、脑心综合征、低血压并抑郁症和痴呆等,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细心观察,及时和耐心地诊治护理,以免影响进一步的康复。
中风患者如何恢复上肢功能
早期护理时就要注意做到瘫在床上姿势的正确摆放,如上肢在不同的体位时应有不同的位置。健侧卧时,在胸前放一个枕头,患肢前伸,肘部伸展,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患侧卧位时,使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将患肢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头上,肩关节前伸,手臂伸展、外旋、稍抬高。但对于已有上肢痉挛的患者不应长时间仰卧,要学会患健侧卧位。
待患者能够活动时,帮助者可通过口头诱导,被动活动患肢,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等诱发患者的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促使患侧肌力、肌张力的恢复,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但同时应注意掌握好利用这些粗大运动诱使肌张力出现的时机,一旦肌力、肌张力开始恢复,就应立即终止这种治疗,以免因迫切恢复肌力而错误地训练和形成错误的痉挛模式。
患者上肢的肌张力较下肢恢复慢,有些患者虽已达到了站立水平,上肢却仍处于软瘫状态,肩关节囊松弛常伴有半脱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拉患者臂或过量活动必定会造成肩关节损伤,使肩关节疼痛加重。
患者在坐位训练时,常常出现向患侧倾倒的现象,要逐渐学会伸展患肢支撑床面,以练习患侧肢体的负重能力。这个过程要逐渐进行,帮助者应站在患者的前面或患侧,以防止患者由于患侧上肢的支撑困难而跌倒及恐惧心理。
肩胛带的活动是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部分,当肩胛带的活动不再有阻力时,可逐渐加大肩关节屈曲的角度,直到疼痛刚好不出现为止。
患侧上肢可以被伸展,可以被动举过头时,同时要诱发手指的伸展运动,上肢的屈曲运动诱发手指的屈曲运动。日常手里可经常放2个核桃做旋转运动或握一个橡胶圈来练习手的关节,也可在进餐时练习用筷子和匙子等,平时也可学着用患手握笔写字、梳头、解纽扣、刷牙等,通过这些逐步的训练使手的精细动作得以恢复。
一次的练习内容不宜过多,以免使患者感觉刺激松散,不利于巩固患者的学习成果。只要按上述方法及原则进行系统正规的训练,患者的上肢功能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中风患者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①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请医师给予处理。②对肌肤、口腔、大小便、心理、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是关键,若护理质量高,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以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③中风患者常表现为意志消沉、情绪不稳、容易激动,易产生变态心理。所以,护理时要耐心、热情地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创造一个安静、轻松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应绝对保持安静,在发病后1~2天内尽量不搬动患者,房间要安静,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直接吹风。尽量减少探视人数,防止患者情绪激动及交叉感染。如无呕吐,头部可稍垫高,发热者枕部放置冰袋或冷水袋,足部放温水袋(热水袋要有布套,以防烫伤)。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头部,转头时要慢、轻、稳,以防再次出血。一般应卧床4周左右。缺血性中风待血压和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活动锻炼。
对于神志不清、吞咽困难或呕吐频繁的患者应禁食、禁水,营养则由静脉输液补充。如3天后仍不能进食,必须由医护人员经由胃管灌注牛奶、豆浆、米汤、果汁等营养物质及药物。对于神志清醒、无吞咽困难,但因瘫痪不能自己吃饭者应由别人喂食或协助吃饭喝水。
由于中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异常低下,消化功能不良,所以要合理安排饮食。
神志清楚的患者应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昏迷的患者每天用棉球或纱布块浸温水清洗口腔2~3次,以防口腔感染。注意皮肤清洁。大小便后应擦洗干净。应保持大、小便通畅。可热敷或轻按摩下腹部以助排尿。无效可请护士导尿。对尿失禁的患者应耐心训练患者定期排尿时间。
给患者服药时,对于鼻饲者或进流食者可将药溶于水中(药片要捣碎),灌入或慢慢喂入即可。由于服药是治疗的一部分,作为患者家属应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心理因素对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何影响
许多人认为心理因素对肢体及各种功能全面康复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