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罗尼笑呵呵地说,“其中滋味,你们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有谁愿意同我一同上天?”
众人闻听此言,一个个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尝试上天的滋味。此时,一个青年人对马罗尼说:“我愿意跟你一同乘坐飞机。”
此人名叫威廉·爱德华特·波音,是耶鲁大学硕士工程师。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飞行顺利结束了。波音从此对飞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与好友韦斯特·维尔特,谈了自己想从事飞机制造事业的意愿,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利用当地廉价的木材来制造飞机。
1916年,第一架浮筒式小木飞机制造出来了。波音亲自架着飞机进行试验,取得了成功。他们就在西雅图郊区正式成立了“太平洋航空产品公司”,第二年公司改名为“波音”公司。
现在的波音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的“波音”飞机,几乎飞遍了地球上每个角落。
西方的筷子大王
有个加拿大的木材商人,名叫依恩·福得,他曾到日本和南朝鲜观光旅游。在尽兴地游览湖光山色之余,发现日本人和朝鲜人用餐不像西方人用刀叉,而是用筷子。而且筷子的消费量非常大,因为他们很讲卫生,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筷子,用过就甩进垃圾筒里了。他们只用木筷,不用塑料筷子。依恩又考察了日本的木材市场,发现日本的木材价格要比北美高出四倍以上,原来日本缺乏森林资源。依恩产生了这样一个灵感:在北美选一个地方,办筷子工厂,将筷子打进日本、南朝鲜以及中国这些巨大的市场,那肯定能赚大钱!
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论证,依思选中了美国的明尼苏达州一块地方作为厂址。因为该州盛产白杨树,用这种木材做出的筷子,洁白、光滑、漂亮,肯定会得到用户的青睐。
于是,他将自家的全部财产作为办厂的资本。可是,要使工厂正式投产,资金缺口较大。他便东奔西走,各处游说,多方筹措资金。一些银行、财团和公司,或是兴趣不大,或是疑虑重重,迟迟不肯贷款。只有一家大银行为他的热情和干劲所打动,派出副董事长随他专程去日本考察,终于明白他兴办筷子厂的计划是切实可行、有利可图的,这才答应给予支持。当地政府也认为依恩办厂既能提供就业机会,又能振兴地方经济,主动为他筹集了50万美元。
机器开动运转了。经过多次试验,光洁漂亮的筷子终于问世。投放市场,马上给抢购一空。
依恩的现代化筷子工厂于1987年10月投产,仅头九个月,即向日本出口筷子1200万双。至1988年底,产量达到12亿双,销售额为1400万美元,获纯利400万美元。
依恩的成功使亚洲一些筷子厂老板感慨万分。有人说,“真想不到啊,我们这些拿筷子吃饭的东方人,竟会给他这个用叉用餐的西方人抢走了不少生意!”
印度清洁剂大王
帕蒂尔是印度吉吉拉特邦的一个农民子弟。通过自学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在这个邦的首府艾哈迈达巴德市的机关里谋求到了一份药剂师的工作。
一天,帕蒂尔利用一些化学药品调制成了一种新型的清洁剂。这是一种微黄色的混合物,其效果显然比市场上的清洁剂要好得多。
帕蒂尔将新产品分送给亲戚朋友试用,得到了交口赞誉,他们成了新型清洁剂的爱好者,从而也更加激发了帕蒂尔的自信心。他就以女儿的名字“尼马尔”来命名新型清洁剂,可见他是如何看重自己的新产品。
清洁剂在小范围内取得成功后,他就聘用推销员,将产品推销到市场去。他的做法也很奇特,他的第一批推销员就是从试用过并且信任新型清洁剂的亲戚朋友中物色的。后来又不断从使用和信任清洁剂的用户中聘用第二批、第三批销售员。推销队伍越来越大,销售额也就越来越多。经过八年时间的努力,“尼马尔”成了公众心目中的名牌产品,他也成了印度的一个新富翁。
到了1984年,“尼马尔”的营业额已达到了10亿卢比,以后每一年都以50%的速度在增长,从而使他的清洁剂公司跻身于印度十大公司的行列。
伊仑中药吃茶社
1974年9月,东京新开设了一家伊仑中药吃茶社。它把中药和吃茶结合起来,为中药的推销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原来,伊仑产业公司是经营中药的,随着时代的演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喜欢见效快的西药,而对中药越来越冷落了。石川社长经商多年,对中药的作用有深刻的了解。他为了宣传推广中药材,所以就开设了这家中药吃茶社。
中药是苦的,比较难以上口,石川就巧妙地将药改淡。在药中冲入果汁和各种营养饮料,尽量改善了药味,同时也增加了养分。吃中药还会造成压抑和忧郁的感觉。吃茶社就特地将场所装潢成明快的格调,店里的桌椅是一律的绿色,四壁刷成白色,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室内还不时播放轻松悦耳的音乐,打出闪烁迷人的灯光。总之,使人赏心悦目,轻松愉快。
中药吃茶社的装饰和氛围吸引了许多青年男女,延年益寿、除病祛灾的中药吃茶法又符合了老年人的需求。所以这家店开张后,生意一直非常兴旺。
这件新鲜事在市面上广为流传,各报记者也闻风而来。他们免费为伊仑中药吃茶社作介绍。有的在杂志上刊登吃茶社的照片,有的登载专题介绍,有的发表顾客的感想和治疗效果,一时成了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不仅使得这家中药吃茶社顾客盈门,而且不少商户纷纷来订购中药,要求索取各种饮料的配方,使得伊仑产业公司积压的中药销售一空。
断崖攀登练习场
人们对大自然总是充满着一种依恋的情感,特别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他们举目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心里却想着能有机会去高原攀登一次险峻的山峰或是到大海里去作一次顶风劈浪的畅游。
日本太阳工业公司的董事长能村龙太郎揣摩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状态,就在东京闹市区建筑了一座奇特的十层高楼。这幢大楼形如断崖绝壁,上面布满藤苔花树之类,杂于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之中,原野风味十足,确实别具一格。能村董事长向人们介绍说:“这一建筑专为爱好冒险又精力过剩的年轻人设置的。使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中仍能享受登山的乐趣。”
人们好奇地问道,“你这座大楼叫什么名称?”
“这里是断崖攀登练习场。其妙处就在于有攀登断崖绝壁的趣味,又绝无攀登断崖之危险,经常练习,就不难征服任何高山峻岭。”
这座世界首创的人工“断崖攀登练习场”成了东京的一家新颖的游乐场所,吸引了众多的青年来享受登山的韵味。虽然没有原始山峰那种层峦叠障和云海飘浮的风情,倒也不乏千阻万险、惊心动魄的场景,满足了攀登者活络手脚,增强敏锐性,当个“勇敢者”的愿望。当一个个青年人登上“山巅”而又回到平地时,围观的亲友都会向他竖起大拇指加以称赞,这种快感是攀登自然山峰不能享受到的,更不是迪斯科舞厅和夜总会里能够领略到的。而且,虽然惊险场面很多,却从无伤亡事故发生,市政当局不予干涉,而市民们则为在大城市增一景观而大加赞赏。能村董事长的财源滚滚而来。
能村不愧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他还在“断崖攀登场”旁边开设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作为配套服务设施。专门销售登山鞋、背囊、运动衣、手杖等物品。因为他明白青年人的心理,虽然并非攀登真山,却必须样样做得“煞有介事”。断不能让自己的“登山”之举造成一点缺憾。所以这家体育用品商店生意非常兴旺发达。
能村董事长介绍说:“我的这种做法不过善于揣摩青年人的心理,迎合他们的爱好,如此而已,别无其它。”
顾客心理,是企业家必须认真研究的大问题。朋友,不知你对能村董事长的话和他的别出心裁的做法,有什么感想?
水上浮动纸浆厂
巴西的森林覆盖面很大,盛产木材,因此造纸工业非常发达。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速度发展,地价猛涨,生产企业由于找不到价廉而理想的盖房用地而大伤脑筋。巴西的一家公司想建造一座年产26万吨的纸浆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而迟迟不能动工。
日本的一家营造商获悉了这个情况后,就来到巴西,登门洽商承建大型制浆厂之事,说本公司愿意承建。
巴西人说:“不过时下地皮紧缺价格昂贵,所以此事还没有最后定下来。”
日本人说:“地皮不用担心,本公司将一并考虑,纳入营造成本之中。”
“噢,想不到贵公司还经营房地产业务。厂房地点合适吗?”
“非常合适。”日本人回答,“它既靠近木材产地……”
巴西人立即打断了日本人的话头,“靠近木材产地,我们将不予考虑了,那里地处偏僻,一片原始大森林,地价当然便宜,可是有谁愿意到那里去作工呢,再说,将产品运到销地将多么不方便。”
日本人笑笑说:“请听我把话讲完,厂地既靠近产地,又接近销地,而且可以不断变换地区,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实际上它是浮动的。”
“浮动厂房?”巴西人感到更加惊讶了。
日本人就原原本本地道出了他的构想。原来他的纸浆制造厂是一只大型工作船。利用巴西海运水利发达的便利条件,可开到森林附近取材制作,又可开到销地出售成品,工人们生活在船上,工作在船上,往返于各地,就像旅游一般,在船只维修时,他们可以回家同亲人团聚。既不要高价买地,又能使运输方便,还能让工人生活得具有特殊风味,真是一举两得。
巴西人采纳了日本人的建议,一座水上浮动工厂很快建起来了。这座工厂建在45米宽、230米长、16层高的浮台之上,吃水深度达145米,由两条16000马力的拖船牵引,从日本拖至25000公里以外的巴西亚马逊森林的查理河上,浮在原料产地附近,大规模进行生产。这家工厂现在已经运行多年,经济效益甚为良好。
沙漏玩具新用途
长期以来,马匹一直是作为活的运载工具的。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运载工具诸如飞机、火车、汽车运输的发展,马匹的运输功能渐渐消亡了。但人们并没忘掉马匹,将它转移到娱乐业上来。西方盛行的赛马之风,就是这种功能转移的结果,使马匹的身价比单纯作为运输工具时更为高昂。由此说明了一个产品用途的转移,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老产品会带来新利润。
在时钟发明之前,计时的工具是沙漏,它是一种装着沙子的容器,让容器里的沙子缓缓地流下,以此来计算时间。这种计时方法在如今已经绝迹了,沙漏也已进了历史博物馆。不过作为玩具,对孩子还有一些教育和娱乐作用。
日本的西村全助是一个制造沙漏玩具的商人,近年来,新颖的儿童玩具层出不穷,已经很少有人问津那种简单的沙漏玩具了。西村全助眼看自己的事业衰落,又无新的事业可做,为此感叹不已。
有一次他偶然看到一本书,书上就写着上述的马匹功能的转移,一下子触动了他的灵感,使他欣喜万分、“我何不将沙漏从玩具转移为别的用途呢?”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就细心观察,刻苦琢磨,终于找到了沙漏的新用途。
日本的电话计时法和其他国家一样,以每三分钟作为一次计算的,打电话的人不会也不易掌握时间,往往多说一句二句话就超过了一次的计算标准。如果正碰上硬币不凑手的话,打公用电话就带来了麻烦。西村全助就设计了一种小型别致的沙漏,将它配备在电话机上,算准每三分钟就能将沙子漏完,打公用电话的人一面讲话,一面看着沙漏上的沙子缓缓漏下,既能准确掌握时间,又觉得另有一番乐趣,改善了通话的单调感,使通话者精神得到适当的调剂。所以这种将沙漏作为计时标准的电话很受人们的欢迎,一经上市,月销量竟达3万多只。
同样以漏沙原理作为计时方法的沙漏,作为一般的计时方法早巳成为古董,作为儿童玩具也丧失了竞争力,但作为电话普及的日本,人们并不十分计较电话费的,但正因为电话是日常使用品,有了沙漏的帮助,使人们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人们还是乐意接受沙漏这个小玩意儿的。
产品用途的转移也是一种经营之道、致富之路。值得大家动脑筋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