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2300000014

第14章 《铃木镇才能教育法》(1)

能力培养就像酵母发酵的过程一样,那一定是缓慢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铃木镇一

铃木镇一(1898-1998),日本着名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曾担任日本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着有《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铃木镇一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开发个人才能的教育方法,即“才能教育法”。他立志于对孩子进行天才教育,并通过才能教育法,培养出了大批天才儿童。

铃木镇一与才能教育

1898年10月7日,铃木镇一降生在日本名古屋的一个乐器世家,他们家拥有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小提琴厂。1920年10月,铃木镇一离开日本留学德国,跟随卡尔·克林格尔教授学习小提琴。1928年,回国后,担任日本国立音乐学校讲师并进行艺术实践。

铃木镇一不仅喜爱音乐,而且深知音乐的魅力。他认为,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应该接受音乐的熏陶。于是,他招收一大批年幼的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教学。在此过程中,他发现日本学校在教育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学校只关心孩子的学分,根本不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为此,1946年,铃木镇一通过教幼儿演奏小提琴开展起“才能教育活动”,创立了世界着名的“才能教育研究会”,创立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铃木镇一看来,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头脑构造相差无几。人刚出生时只会哭闹和吃奶,什么能力都没有。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学习、模仿,掌握各种能力,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他才成长为真正的人。这是普遍的规律,没有哪个人是出生伊始就会说话或唱歌。既然人出生时都一样,那么为什么长大后有人成了备受瞩目的天才,而有人却无所作为,虚度一生呢?

铃木镇一坚持认为,大多数无所作为的人仅仅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科学的教育,与生俱来的潜力没有被有效地开发。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后天接受教育的差异,人类才出现了普通和优秀的区别。

铃木镇一主张,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必须从小开始,而音乐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条通道。通过对儿童进行早期良好的音乐教育,会培养出个性优雅、才能卓越、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铃木的教育方针就是:“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敏锐的感觉和优良的能力。”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铃木形成了一套开发个人才能,使资质平平的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演艺精湛的音乐家的教育体系。铃木在他的着作中详细阐释了如何把能力欠缺的孩子,改造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如何将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改造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铃木镇一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听美好的音乐,并学着自己演奏,那么就可以将他培养成敏感、遵守纪律和有耐力的人,并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因此,铃木的教学法虽然是一种进行音乐学习的成功方法,但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教育,而是涵盖了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这或许就是铃木的才能教育法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原因所在。

20世纪50至60年代,铃木镇一的教育实践在日本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接受铃木镇一才能教育,从3、4岁起用小提琴演奏巴赫、莫扎特曲目的儿童超过了20万。同时,铃木镇一的教育理念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

铃木教学法已推广到全世界,并由原先只应用在小提琴上,推广到其他乐器,成为世界着名的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被认为是最符合人类学习原理的幼儿教育法。在世界各地,每年约有30万以上的儿童,在铃木才能教育法的启发和引导下,成功地开启了音乐之门。

1964年,铃木镇一带着十多位年幼的学生到美国巡回演出。这支由5-10岁的儿童组成的小乐队熟练地演奏了维瓦尔第和巴赫的着名小提琴曲。优美动听的乐曲和孩子们天才般的表演使美国人感到震惊,于是铃木的才能教育法很快就风靡全世界。

据统计,全美进入各大音乐学院的学生中,有70%的人接受过铃木才能教育的培育,这在当时被美国人称为莫扎特教育风暴。

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

一些父母认为,早期教育和才能教育的目的是将孩子培养成神童。铃木镇一明确表示,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

铃木镇一的学生丰田根二3岁时就能演奏诙谐曲,江藤骏7岁就能演奏协奏曲。这使得一些家长非常羡慕。一位家长带着3岁的儿子找到铃木镇一,他说:“铃木先生,麻烦您看看我这孩子,鉴定一下他是否具有音乐天赋?”这位家长的意思是,如果孩子有这方面才能,就让他学习,否则,就不必学了。

铃木镇一对这位父亲的态度感到愤慨,难道孩子要是不具备所谓天才,就不让他学习了吗?他认为,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即便对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效果也不会太好。也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导致很多神童的消失。

现实中,这种急功近利的父母非常多。铃木镇一的一个学生是个很好的孩子,他的音乐素质很不错,练琴也非常努力。有一天,他的母亲专门来拜访铃木镇一,她却说出这样的话:“请问铃木老师,我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成才?”

像这种问话铃木镇一已听过太多,因此,他想好好地劝劝这位母亲。

铃木镇一笑着回答说:“不,您的孩子不能成才。”

“啊!什么?您,您的意思是……”听铃木镇一这么说,那位母亲惊慌失措,话都说不利索了。

铃木镇一觉得,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这本来是对的。但在家长的这种想法里往往隐藏着功利主义的教育态度。如果孩子能学有所成,就让他继续学,不然就算了,干脆放弃,省得又费精力又费金钱。针对这种荒谬的错误,铃木镇一和这位家长开了个玩笑,看到她的反应,铃木镇一接着说:

“但是你的儿子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这样难道不好吗?如果儿子不能成才,就认为他没出息,就不让他继续学下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能不能成才的潜在意思,就是孩子将来能不能出人头地,说得更直接一点,其潜台词就是将来能否指望他光宗耀祖这种不健康的想法。您应该明白,他需要你的培养,而不像冰箱洗衣机之类的用品,越使用才显得越有价值。是这样的吗?”

“话是这么说,哎呀,不过……但是……”她还是没有想明白。

铃木镇一更进一步开导她:“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有美好心灵的人,能够给他指明一条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而不应该有别的要求了,你想想,一个人能健康成长,能拥有一条光明的人生道路,这还不够吗?反之,如果孩子在你的培养下,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是误入歧途,那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做父母的如果看到孩子无法得到健康和幸福,我们难道会觉得心安吗?”

她终于明白过来了,心悦诚服地说:“您说得太有道理了,铃木老师,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请原谅我。”

铃木镇一笑着说:“现在,让我来回答你刚才的提问。您儿子的小提琴学得很好,如果以后我们好好配合,一起精心地培养他,帮助他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他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铃木镇一坚持认为,父母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而高尚的人,要让孩子自己选择人生道路。

铃木镇一进一步补充,人拥有奇妙的大脑,无论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孩子的大脑得到发育,此外还应重视体育和德育。

让音乐帮孩子找到灵感

铃木镇一远赴德国留学期间,有幸认识了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个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爱因斯坦最擅长演奏巴赫的作品,特别是那首着名的《恰空舞曲》。《恰空舞曲》是一首很难的曲目,但爱因斯坦却能把它演奏得出神入化。在演奏中,他的手指如流水般轻柔地拉动,于是奇妙动听的音符就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

铃木镇一和爱因斯坦有着相同的兴趣,他经常到爱因斯坦家中拜访。爱因斯坦热情好客,常常留他一起进餐,共同欣赏音乐。虽然爱因斯坦从事的是理论物理学研究,但他有着非常高的音乐修养,并且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

一次,爱因斯坦兴致勃勃地告诉铃木镇一:“我是通过直感发现运动体的光学原理的,这种直感的源泉就是音乐,我从6岁时,父亲就开始指导我学习小提琴,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具有超常的第六感觉。我的很多发现都受到音乐世界第六感觉的启发。”

铃木镇一坚信,是的,培养一个人直觉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音乐。除爱因斯坦之外,另外一个例子也能说明这个问题。8岁的小女孩纪子正在念小学,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立志要成为一名文学家。为此,她在学习语言和写作上费了很大功夫。

可是,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在写作上,这个想当文学家的小女孩一筹莫展,每次作文考试,她都不能得到满意的成绩。

虽然她一直在不停地训练,把各种写作手法都掌握了,但在立意和想象力上却存在很大的不足。这让纪子的父亲伤透了脑筋。

一个偶然的机会,纪子的父亲和铃木镇一谈起了这件事。

“纪子梦想成为大作家,但是对于应该怎样去创作,她一点都不知道。为此,她难受极了,她担心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你训练过她吗?”

“唉,别提了。如果她没有受到训练还好一些,正是因为耗费了许多精力却没有收到一点效果才使她失去信心的。”

“你平时是怎么教她的呢?”铃木镇一问。

“我教她文法,让她造句、组词、阅读名着,什么都教了。”

“有什么效果吗?”

“还是有收获的,她的文字知识相当丰富。造句、组词也没有问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作文就是不行。”

“我明白了,她的基本功并不差,她缺乏的是想象力和对艺术的直感。她在这方面的训练一定很少吧?”

“没错,她就是缺乏想象力。可是,这些是能够培养出来的吗?这方面是要靠天赋的啊!”

“为什么不能?依我看,这不但可能,而且是理所当然的,这并不是一件难办的事。”

“是吗?请你告诉我,用什么办法来培养她呢?”

“很简单,学习音乐。”

“音乐?写作和音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音乐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艺术直觉的最佳手段。”

一开始,纪子的父亲对铃木镇一的话将信将疑,但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还是将女儿送到了铃木镇一那儿学习。于是,纪子开始跟铃木镇一学小提琴和音乐欣赏。

纪子非常聪明,她很快就掌握了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我从来没有想到音乐有这么美,要是我早点学习那该有多好啊。”

一个月之后,纪子的演奏有了令人吃惊的进步。不仅如此,还出现了另一个奇迹。

有一天,纪子的父亲兴冲冲地来找铃木镇一。

“铃木老师,真是太神奇了!”

“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

“纪子的作文进步非常快。你看看,这篇文章写得有多棒啊。”他边说边把纪子最近的一篇作文递给铃木镇一,那的确是篇好文章。

后来,为这事铃木镇一特地和纪子谈了一次话。

“纪子,你现在还在担心自己写作上没有天赋吗?”

“不,我一点都不担心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现在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了。”

“那么,你觉得是什么让你发生了变化了呢?”

“是音乐,是音乐给了我灵感。以前不知道要写些什么,但现在,我的脑子里有许多写不完的想法。”

“真的吗?这实在是太好了,恭喜你啊。”

“也不知为什么,学了音乐之后,我的头脑一下子变得灵活了。以前总是对稿纸发呆,而现在,随时都会有很多有趣的想法冒出来。这真是太神奇了!”

在铃木镇一看来,纪子的变化是很自然的。因为音乐训练的过程,对她的大脑产生了强烈而有效的刺激,从而培养了她的想象力和艺术直感。

挖掘孩子的潜能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其成长过程中的核心教育。毋庸置疑,如果家庭教育行之有效,就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甚至于天才。因为孩子的任何能力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非洲原始部落,还是欧美发达地区,任何地方的父母都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来培养孩子的。具体而言,不同地区的父母自身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家庭环境。于是,各异的家庭环境,培养出了千差万别的孩子。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的。但铃木镇一却认为,所有新生儿的大脑,都像一张白纸,如果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就必须依靠他们成长过程中来自生活的各种刺激。在这种刺激下,脑细胞会渐渐连接在一起,能力才得以形成。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因为新生儿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他们了解世界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和家人,特别是父母的日常接触而迈出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渐渐能分清善恶美丑,他们的能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得到提高,他们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气质和爱好。

同类推荐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本书阐述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得出结论: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全书共分十章,主要有:教孩子学会文明礼仪,重视品德修养,提高智商,成就“优等生”,塑造健康心理,朋友孩子的独立人格,挫折教育,促进孩子进步等。
  • 怪兽家长

    怪兽家长

    对孩子,家长从来舍不得,舍不得他们跌倒、舍不得他们失败、舍不得他们受伤、舍不得他们“认输”,事事为孩子强出头。这些年,孩子都走得比前人快,三岁已上网、五岁学会三种语言四种乐器、七岁懂得制power-point……但待人处事的应有态度,却被遗忘了、或者该说:被牺牲掉。金钟罩下,圈养出一个个没痂没疤的完璧孩子,也孕育了一群群张牙舞爪的怪兽家长。教育生态抓狂,怪兽家长横行,学校成了斗兽场。屈颖妍的新作,像一口清泉,文章风趣默之余,也让家长静静反思,时刻警醒,过分催熟孩子也是罪。
  •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陶红亮编著的《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讲述了:蒙台梭利从婴儿出生开始,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对其进行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引入我国后,受到了众多父母的推崇。《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内容力求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保持蒙氏思想原汁原味时,兼顾了可读性和实用性。选取的内容包括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日常生活教育、自然文化教育等。宝宝可以通过自我重复操作教具建构自己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能够得到很多能力方面的训练。
  • 儿童性早熟信号与对策

    儿童性早熟信号与对策

    儿童性早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预防性早熟刻不容缓。以问答方式介绍了儿童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性早熟的病因与危害、环境因素对儿童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儿童性早熟的信号与防范、儿童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合于家长和儿童保健人员、中小学老师阅读。
  •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本书深刻分析了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现象的种种原因,论述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对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的多种表现、招数进行了全方位地透视,为父母正确地应对孩子反常行为,提出了各种实用而有效的对策与技巧。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忆茗惊人

    网游之忆茗惊人

    小时候的一面之缘,他从未在意,她毫不知情。彼此都是歌坛独当一面的新秀,却从来关系浅浅。隔着一层网络,换了一个身份。直到在网游里相识、相知、相恋,她才后知后觉——原来,自己的第六感没出错,你们真是同一个人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功有约

    成功有约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出版的小说。这本书以书信体说理小说,书名人物为主人公的一个虚构了的自传性的故事。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土著人。由于当天是星期五,因而给该土著人命名为“星期五”。在经历了野人、俘虏之后,在岛上以总督自居,成为荒岛的统治者。后协助经过荒岛的英国航船平定叛乱水手,并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在进入文明社会后,鲁滨逊依靠巴西种植园的收入成为富翁,并娶妻生子,过起安定的生活。
  • 轩辕鸣鸿刀

    轩辕鸣鸿刀

    一把被人遗弃的千古名刀,一个背负着天命的少年因为一场梦,引发了一场浩劫。当浩劫来临之际,友情、爱情又该何去何从?太古之时的封神劫又是因何而起?由青衣为各位讲述继封神故事后的仙侠传奇故事……
  • 再见人类

    再见人类

    在保证了生存繁衍和基本的欲望之后,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作为智慧体,存在的意义又到底在哪里?如果一个物种,与人类拥有同等的智慧,并且通过学习习得了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与艺术……那么人类的含义是否需要重新定义了呢?所谓人类,难道仅仅只是一群直立行走、体表无毛的灵长类动物吗?如果一个物种在思想上与智能上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外表上的差异,那么它们与我们,究竟是同类,还是异类?今晚,无关风月,只关乎于,人类存亡。
  • 疫苗

    疫苗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也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主角被兄弟坑到了医院后,请假和兄弟出去旅游,就在他们走后。太宁县城,烈火熊熊的燃烧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遍地都是儿童的哭嚎声。满城的血渍告诉人们这并不是一场梦!丧尸的阵阵的嘶吼将所有人拉入地狱之中…………(新人新书,希望大家支持。)
  • 血欲龙腾

    血欲龙腾

    腾龙大陆上一个懵懂贪玩的孩童,身披荣誉世家的璀璨光环。却遭人一夜灭族。废人一个,看其如何立足于世。随着主角的成长,亲情、友情、爱情伴随着,隐形的仇人一层层的揭开。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武技魔法宠兽,新奇的事物层出不穷。令人心惊的场面跌宕起伏,大难之后的收获使之逐渐步入成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一切皆在《血欲龙腾》。
  • 西荒传奇

    西荒传奇

    桃溪村的一个好吃懒做的少年,祖上八代习武,最大的梦想就是给老爹考个状元回来。哪知天不遂人意,稀里糊涂的被人打晕了,带到另一个世界,开始了一段耍赖撒泼的传奇旅程。
  • 位面记

    位面记

    宇宙之中位面无数,高手如云。神,你们便以为是最强?
  • 神龙创世

    神龙创世

    为爱而生,为爱而战!被人天天欺负的少年,成就辉煌的人生,铸就不屈的人生!是运气?是命运?还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