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结构,共分为三级学科,即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一级学科包括8个门类,即基础医学,下设二级学科7个;临床医学,下设二级学科18个;口腔医学,下设二级学科2个;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下设二级学科6个;中医学,下设二级学科12个;中西医结合,下设二级学科2个;药学,下设二级学科6个以及中药学。对专业范围较宽的临床医学进一步划分,即为三级学科,如外科学又可分为普外、胸心外、整形、神外、骨外、泌尿外、烧伤、野战外科等亚学科。
本科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可分为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药学类,共8大类16个专业。另外,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可以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医学教育结构,除以上所提到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外,还有管理体制结构。因此,医学教育系统既有宏观结构体系,又有微观结构体系;既有纵向结构体系,又有横向结构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专业、多类型的立体网络结构。
四、医学研究生教育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后进行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学历教育,属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研究生: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经考核获准进入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机构接受本科后教育并从事科学研究,攻读更高级别学位或证书的学生。研究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写出学位论文并答辩通过,由招生培养单位(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机构)授予相应的学位和证书。
研究生教育是从研究生招生到研究生工作结束这一连续的完整的过程。其中主要包括:招生入学的各项考核、课题的选择、开题论证、课题研究、中期考核、论文书写、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对于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内的能力和素质,注重个性的发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要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一)研究生教育的分类
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种类不断丰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分类方式。例如,按攻读学位等级可将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博士生”);按学习方式的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按在学习期间提供经费的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托生”)和自费研究生;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类研究生。
(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尽管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多种多样,但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培养目标,即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具体说来,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把研究生培养成一个在个人能力、综合素质、个人品德等方面具有较高修养的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逐渐转变成培养应用型人才。我国198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于学位的认识侧重于学术标准,培养要求是针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培养目标基本是教学和科研人员。而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不只是科学家、大学教师,更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而且,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不仅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学位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而现阶段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本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生活质量却没有与此成正比例增长;相反,由于地球环境的恶化,大气、水资源的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身体疾病;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又产生了大量的心理疾病。总之,21世纪人类的疾病谱、死因谱都发生了变化,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观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等。这对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对以培养高级医学专门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医学教育委员会面向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战场,对全球医生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所以站在时代和国际的高度,我们都必须重视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我们的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拥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的医学人才;要培养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立志为人民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医学毕业生的质量是衡量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毕业生作为一名医学从业人员,必须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须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其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这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科学方法的掌握。
2008年,我国教育部为指导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患者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9.掌握中国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三)技能目标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内、外、妇、儿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8.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10.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2.能够对患者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六、专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专科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毕业后主要从事农村及基层卫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科人才。我国地域广阔,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匮乏,特别是西部地区。因此,从实际出发,逐渐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培养农村及基层卫生机构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成为我们最终的教学目标。
专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有其自身特色的教育层次。其定位为实用型技术人才,其特点在于岗位性和专门化,面向具体的岗位,按岗位要求培养人才而区别于本科教育。强调理论上够用为度,加强能力的培养,突出实用性、应用性,以毕业后能尽快胜任岗位工作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质量,而不在于知识理论的宽厚。
七、中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随着医疗卫生及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等医学教育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2001年,卫生部与教育部共同颁布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中提到,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是调整医学教育总体规模,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压缩中等医学教育,使其与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人力发展需要相适应。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中等医学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适时地调整中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分工的多样性和人才结构的层次性,培养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职业素质的,直接从事医疗卫生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重点培养生物-社会-心理-环境模式的全科医学人才。
第四节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高等医药院校是培养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基地,它负有教学、医疗卫生保健和科学研究的三重任务。
一、课程设置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教学上日益强调同社会结合,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医学课程的设置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当前国内外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大致如下:
我国和世界上多数医学院校仍普遍采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形式。这种课程设置的特征是,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性,把30余门课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陆续开设。所有课程可分为四大类。
(一)普通基础课
此类课程包括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体育、外语、医用生物学、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基础化学等。加强普通基础课的教学是医学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是医学人才成长的基础。
(二)医学基础课
此类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是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理论基础,也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这一阶段占用的学习时间最长。
(三)医学专业课
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该专业课也即临床课有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检查、检验、诊断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另一部分是学习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诊断、治疗、护理、预防等知识。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物理诊断学、化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性病学、口腔医学、核医学、预防医学等。
(四)毕业实习
这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以实践为主,讲课为辅。训练能力、发展智能、培养医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二、当代医学教学模式
医学教学模式是医学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的理论,这种理论体现为相对稳定的标准样式。它一般包含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和理论,如教学目标、教学条件与组织、教学程序与评估等方面。这些教学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医学教学模式现状看,医学教学模式或按学科或按教学方式分成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