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病因学说的比较
中医的病因学说根据中医理论体系提出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不内外因的观点。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异常的气候因素,它是根据邪气作用于人体后反映出来的不同临床表现,按中医“司外揣内”“取聚化类”的思维方法推论出来的中医称之为“审证求因”,这是中医认识论中的一个特点。
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它本来也是人们原来就有的情绪,只是情绪过极才发展成为致病因素。中医又认为不同的情绪与不同的脏腑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不内外因既包括不属于六淫和七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可以损伤人体的因素,也包括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等可以进一步引起病理变化的物质,这里它包括第一病因所引起的第二病因,它们也是在病理功能态反应中认识到的。
西医病理生理学认为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以及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精神因素等,且对这些致病因素的研究,都主要是从宏观向微观的实体性的方面进行探索。
西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方法为尸体解剖及实验的分析还原法。西医认为人体是各个器官和组织、细胞的集合,生命的基本单元是细胞。所以,他们认为疾病的发生,首先是应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基础上找到它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上的异常变化,运用这些器官的病变去解释疾病的临床表现,研究造成这些器官改变的原因,并从头至足排列成了详尽的系统,从疾病的临床表现追索到器官或机体系统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从而建立了器官病理学。
同时西医病理学认为,即使疾病可表现为复杂繁多的种种形态,但是它的基础或本质却是人体细胞的损伤、修复或代偿与适应。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如果超出了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适应范围,便可以引起细胞的损伤,进一步便可表现为疾病。西医病理学从而建立了细胞病理学,其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
二、中西医疾病转归的比较
中医病理学除阴阳学说的应用外,又有正邪对立的观念,以正邪交争来认识疾病的过程。
所谓“正”是代表健康的因素、抗病能力等,“邪”是代表侵害人体的内外致病因素。邪盛正虚则病,正盛邪弱则复安。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时要兼顾的两个方面,但主次、先后、轻重、缓急,都取决于当时的正邪双方的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所以用心注意病理功能态的发展变化及正邪关系,是医生识别病情,考虑治疗方案和判断疾病转归的根据。辨证论治的大法可以规范化,而在具体的临床立方遣药中却又要随情况变化而变化,这也是中医的重要特色之一。
西医病理生理学认为,细胞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出现损伤的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地进行的,损伤同时机体也反应性地出现一种能动的积极的抗损伤的修复或代偿适应的过程。损伤与抗损伤形成疾病过程中一对基本矛盾,如果机体抗损伤占据优势,便有力量克服损伤使疾病好转向愈;如果机体抗损伤的能力不足,损伤不能修复并还在向前发展,则疾病必将加剧乃至导致死亡。
第六节中西药理学的比较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原理的一门科学。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规律,即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一方面研究在机体的影响下药物在机体内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药理学重要任务之一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达到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一、中西药理学发展史的比较
西方药物学在19世纪初发展形成药理学,这与当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实验生理学的兴起有密切关系。此后药理学得到了飞跃发展,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物,并且开拓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药理学新领域。
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速,药理学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免疫药理学、神经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相继建立。
中药药理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中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有效单体作用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中药功效和成分的复杂性、中药理论与现代医药学理论的差异性,中药药理学的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等都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善和发展。
二、中西药理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中药的药理学属于药性的范畴。中药药性有寒、热、温、凉,药味有酸、苦、甘、辛、咸之分;根据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可以分类归经:根据它们的作用趋向,有升、降、浮、沉;药物与药物间,又有相需、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配伍关系;多种药物配合使用,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药物要发挥作用,还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辨证论治,选方用药。
西药种类多种多样,作用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药物作用都共同遵循着一些基本规律,如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两重性、差异性和量效关系等。药物作用的机制分为非特异性作用机制及特异性作用机制,又有作用于受体、影响酶活性、影响离子通道或载体的物质转运、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等几种机制。
三、中西药理学指导思想的比较
传统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及中西医结合思想为指导,以药理学及其他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制和物质基础,中药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使人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的内涵,进而促进中西药理学的结合。西医药理学以现代医药学理论为指导。
第七节中西医药学方法论的比较
方法论是在正确哲学观指导下的人类认识世界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用不同的哲学观及方法论认识事物而得出的结论不同,甚至差别甚大。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客观存在的医学。
比较中西医药学方法论的异同、找到两种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从而促进两种医学取长补短,有机融合,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医的认知方法论
(一)构造自然观、结构中心论与解剖观察法。
(二)分析还原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
1.整体由部分构成,应当而且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生命的整体性能可以从它的组成部分的性能完全解释清楚。
2.生命运动是由较低级的物理、化学等运动组成的,应当而且可以把生命的高级运动还原为低级运动来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现象完全可以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
(三)证实、证伪与实验方法“求证”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求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为“证实”;二为“证伪”。在求证过程中,证实与证伪同时存在,相辅相成。
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科学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去“证明”。由于科学实验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条件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多种因素,使实验过程变成一个单因素函数的观察过程,从而能有效地揭示或验证因果规律。因此科学实验便成为“证实”或“证伪”最有效的实践方式之一。
(四)逻辑特征逻辑是构成科学知识的重要形式,西医的逻辑特征主要有:
1.重视还原方法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和方法去研究更高级运动形式的方法就是还原方法。正是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才有理由通过生理、生化、物理、化学等学科来研究人的生命。
2.形式逻辑严密(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进行论证和认知的科学)西医的概念准确而明晰。通过概念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西医学推理严密,判断形式只有真假两个判断。形式逻辑的一切规律均适用于西医学。
3.重视归纳法虽然西方也有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也有归纳主义与反归纳主义之争,但是西医作为一门对经验依赖性很强的科学却更多地依赖于归纳法。
二、中医的认知方法论
(一)有机自然观、功能中心论和司外揣内法
在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以元气论为核心的有机自然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这种观点,整个自然界和其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医从有机自然观出发,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气”的生化运动,而不是形。中医观察的重点是功能和气的运动,而不是形态。因此,中医学家不采用静态的解剖直观法,而采用动态的功能观察法。司其外而揣其内,不必解剖探查。
(二)系统论与朴素的系统方法
第一,它强调整体性,把握了人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特征,把注意的重点放在人的整体水平,把握了只存在于人整体水平的一系列“系统质”,注重的是“人”“人病”“治人”。第二,注重联系性。系统论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性能强弱关键不在于其要素的性能,而在于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医学所关注的重点也不是体内诸要素,而是阴阳、五行、正邪、天人等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三,着重稳定性。耗散结构论指出,远离热力学平衡的开放系统可以产生负熵,使系统有序性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医学自发地把人理解为开放的系统和耗散结构,用气化活动描述人的耗散活动和熵变化,用阴平阳发来表达人的有序稳定,各种“证”则是对有序稳定的偏离和破坏。第四,把握动态性。系统论认为自然系统是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完成的;生命科学证实生命是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的。中医学把握了人的这种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规律,强调恒动特性,主张养生知本、治病求本,注意遵循机体“阴阳自和”的规律,运用各种手段“调其阴阳之所自”,推动机体自我调节以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
(三)取类比象和逻辑特征
中医的五行、五脏、五音、五色、五气等研究及中药四性五味归经之论述无不得益于取类比象之法。
中医的逻辑特征主要有:
1.重辩证逻辑,轻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以比较、分类、类比、归纳和演绎等思维形式,揭示了逻辑思维的辩证本性。在中医的逻辑结构中,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根本不存在。中医的整个体系都充满了辩证逻辑。中医学的辩证思维是一种符合自然及生命规律的思维方式,它以其辩证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自觉揭示了事物内在矛盾导致的运动过程、发展和转化,是现代医学仍然应当弘扬的逻辑方法。
2.重演绎,轻归纳中医从反映普遍对立统一规律的太极图演绎出物质本原“气”的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以及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等。
【思考题】
1.中医和西医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医和西医各有哪些优缺点?
3.试述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