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晚年的投资银行一代宗师J·P摩根,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老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本和资金何者更为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性格。”
确实,翻开摩根的奋斗史,无论他成功地在欧洲发行美国公债,慧眼识中无名小卒的建议大搞钢铁托拉斯计划,还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推行全国铁路联合,都由于他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如果排除这一条,恐怕有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开创投资银行这一伟大开创性的事业。
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和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道:“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盖茨表示赞同。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凝土。
5.1成大事者必备的性格
坚韧型性格之人不乏具有雄心有大志之人,他们往往是以屈求伸之人,也是老成持重之人。这样的人往往是真正的成大事之人。因为坚韧型性格有许多其他人不具有的优点。
这样性格的优点有哪些呢?
5.1.1善于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种环境会随着为人与处世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好的环境有可能向坏的环境转变,坏的环境也有可能向好的环境转变。
如何转变,取决于在这个环境中的人。
人所处的环境大概用12个字就可以概括:宠、辱、安、危、疾、变、劳、苦、挫折、不遇。
一个人如能坚韧,就会延长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免去别人对自己不必要的怀疑和猜。猜忌不因受宠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不因受辱而怒发冲冠,偏行枉动。
一个人在安危之间,如能坚韧,就会居安思危,谨慎行事,小心为人,不以物喜,不以一时得意而松懈;居危乐观,积极努力,不沮丧而无为,不怨天尤人,大肚能容,容人容己。
一个人在疾病劳苦之间,如能坚韧,就能安心等待,静心视物,宽宏豁达,不计一时之得失,不计一时之成败,心如止水,志如泰山,善待自己,体谅他人,最终能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
一个人在挫折不遇之中,如能坚韧,就能笑对人生,不因一时之挫折而放弃,不因一时之不遇而逆友。坚持而忍耐,使自己更完善更完美。拨开阴霾,就会重见阳光。走出樊篱,便是一片海阔天空。
5.1.2善于避其锋芒,保存自己的实力
人之生存,就要参与有形或无形的竞争。人之一生,总是在不断地竞争中度过的。人在竞争中,总有实力不如他人之时,如果不能坚韧,逞一时之勇,必会遭到致命打击,元气大伤,永无还手之力。坚韧者,在实力不如别人的时候,会选择后退。后退,看似失败,而并非真败。
只有做必要的忍让和后退,才能更充分地积蓄力量,做更完善的准备,从而更快地进步,更加有把握地击败竞争对手。坚韧中的后退,是为了前进时的后退,为了更有力地进攻而后退。暂时退一步,日后可以进两步或者更多步,甚至可以为以后的快速前进奠定基础。
在竞争活动中,聪明者如果认为自己的实力大于对方,就会主动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奠定胜局;如果实力大不如人,便能坚韧,审时度势,以退为进,避其锋芒,退而积蓄自己的力量,并诱敌深入窥其弱点,然后主动出击,后发制人,挽回局面。
5.1.3能够迂回前进,悄悄地靠近成功目标
通往成功之路,没有一条是笔直而又平坦的,想成功的人如果想达到峰顶,必须要面对人为的障碍和天然的险阻。面对这些,只有坚韧才能使人以百折不挠的毅力行走于这种弯路,并可能走出弯路,跨过人为的障碍,战胜天然的险阻。
看看那些成功者,哪一位不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忍耐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最后才实现理想的。谁都想成功,那是因为成功不能垂手可得,也并不是人人可得。
在一个人实现成功理想的过程中,会面对许多荆棘与坎坷的。想成功的人既要不断铲除这些荆棘,超越这些坎坷,又要不断克服自己的缺陷。在迂回中养精蓄锐,磨炼自己,使自己能成功并能驾驭成功。
5.2成功者的性格特质
成功人士的性格标志是正直、成熟、勇气、心智。
正直。正直是把承诺付诸自己身上的价值观。我们如果清晰地界定自己的价值,每日积极主动地权衡轻重,排出优先顺序,并信守承诺,就能培养自知之明与自我价值。如果不能付诸实现,所有承诺都毫无意义。我们心知肚明,别人也不是傻瓜。当别人感觉到我们表里不一时,就会起戒心。
自信。自信是兼顾勇气与体谅之后的产物。自信的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信念,同时兼顾到他人的感情和信念。缺少自信的心智和情绪上的力量,就会试图借助地位、权力、年龄、关系、资格来影响别人。
勇敢。体谅着重体现在其他关系人的长期利益上,勇敢则着重得到最终的结果。自信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增进所有相关人士的生活品质和水准。
敏感。首先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大家都有份。这种敏感源自于丰富的个人价值感和安全感。它主张所有成员都应分享赞赏、利润和责任。它造就许多创造性的新机会,将个人的喜悦和充实向外传达;相信积极的沟通、成长与发展会带来无限的机会。
很多人为资源不够分配所苦恼。他们将生活看成是一块固定的饼,当别人拿了一片,自己的那一份就少了。有这种心态的人,不容易与人分享赞美、权力、利润或声誉。他们对于别人的成功,甚至家人或亲朋密友的成就,也不能引以为荣。当别人得到特殊的成就时,就像是从他们身上割下一块肉似的。
自信、勇敢愿意与人共享的人,势必拥有超出操纵技巧之外的真诚。这种人的性格魅力不断向四处散发、传送,因而很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
5.3扼住命运的咽喉
强烈的情感会导致你思维的混乱,会使你产生不理智的行为,造成时间和精力的不必要浪费。但是,另一方面,情感又向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又反过来帮助你更能从总体上去了解或理解他人和自己。情感是人类生存中比较真实的一部分。一个人应当体验和珍视自己的情感。但不能依赖它们来激发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让他们阻碍了自己的判断。
对自己的情感承担责任,意味着一个人能选择最佳的方式对某一情境做出应答。事实上,一个人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动机,自己就是自己的最好评定者和指导者。因此,一个人有责任知道自己的问题,有责任把握住完善自己的时机,应该对自己的力量、智慧以及潜力承担起责任。
没有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他是自己生活的见证人,最清楚什么能激起自己的动机,什么是自己的优势,什么是自己的弱点,自己最适合什么,以及自己实际上已经知道些什么。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绩、自己的潜力以及自己的目标,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更能自我评定,更能自我指导的人。当别人评定时,他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和意见,聆听他们的看法,但不要完全依赖他们来评定自己。一个人应发展和用自我赞许的能力,实现对自己的评定和指导,相信对自己的判断,这是保持自身尊严的重要条件。
“你站在领奖台中间那个代表最高荣誉的位置上,你听见台下响起一片欢呼赞叹之声。当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场中,响起国歌的第一个音符时,一切的骄傲与荣耀,与国旗一起在空中冉冉升起,你眼中充满兴奋与喜悦的泪水,心满意足。你是奥运金牌得主,一万个小时的辛苦准备,就为了等待这历史上光荣的时刻!”
成为奥运会冠军,是每一位勤勉的运动员心中的梦想,就如同夺得世界大赛与超级杯冠军,是职业棒球及足球选手的毕生志向一样。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不一定想成为奥运冠军。但你事实上也有自我激励的方式。也许你会令公司的老板,或你的朋友、家人,在你脖子上挂一面象征性的金牌,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成为世上最卓越的人。
韦里克的梦想,是始于多年以前:
“在某个节日的午后,父亲及祖父母曾带我们到圣地亚哥动物园附近,那里一座很漂亮的芭柏雅公园。我们乘坐于旋转木马上。穿着最节日的盛装,我们爬上那些上下起伏的斑马、狮子和老虎背上,随着音乐声,一圈又一圈旋转。四周全是炫目的镜子与耀眼的灯光。我们往往热切而又努力地伸展着小手,小小心灵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和其他人一样抓到金环,可以免费再搭乘一次。”
“年轻的读者,可能没听过抓旋转木马的金环这一回事。但是,在1950年以前,如果你一伸手抓到金环,不仅获得一次免费搭乘的机会,你的名字还会被扩音机宣布,其他孩子和父母全都会为你鼓掌。当然,所有的孩子也都热切希望自己是金环得主。”
“回想起这段童年经历,我渐渐明白。过去我确实认为,成功与获胜是必须自我突破,向人证明你的价值。你必须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去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如此,你才能夺得金环或奥运会金牌。”
平凡的人之所以一无成就,就是因为他太容易满足而不求进取,一旦得到一个舒适安逸的位置,他便混吃等死。这样,他一生只会盲目地工作,争取勉强温饱的薪金,以静待死神的光临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怕因为不满足而感到痛苦,所以竭力抑制自己的欲望,推卸自己的责任。
不该有的满足
伦敦《泰晤士报》的老板,英国新闻界的翘楚拿斯乐辅爵士,在刚进入该报时不满足于赚90元周薪的待遇,也不满足于人人称羡的《伦敦晚报》,但最后当《每日邮报》已为他所有的时候,他还妄想取得《泰晤士报》,不过最后他终于实现了他的目标。
他看不起生平无大志的人,他会对一个服务刚满3个月的助理编辑说:“你满意你现在的职位吗?你满足你现在每周50元的薪金吗?”当那位职员踌躇满志,答复已觉得满意的人,他马上把他开除,并很失望地说:“你应了解,我不希望我的手下以每周50元的薪金就已满足,而终止他前途的发展。”
不满现实,是进步的先决条件,惟有不自我满足的人才能不故步自封,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前进的路。不要满足于现在的自己,好还要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