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700000019

第19章

瓦莉娅简直不认识弟弟了。他完全变了样。谢廖沙让姐姐坐下,便说:

“你参加共青团吗。不明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就是团的书记。不信?喏,给你看这个!”

瓦莉娅半信半疑。

“我能干什么呢?”

谢廖沙笑了。

“什么?干什么?姐姐!要干的事儿可多了。必须发动群众。得把大家召集起来,谈谈苏维埃政权问题,我也得讲话。可是,你知道的,我讲不好。唉,对了,你入团好吗?”

“我不知道。妈妈会生气的。”

“别管她了,瓦莉娅,她不懂。她光想看到孩子们围在身边。她是拥护苏维埃政权的,只是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打仗,这不公平。你还记得朱赫来是怎么说的吗?想想保尔吧,现在我们可以做主人。怎样呢?瓦莉娅,你应该入团的!你发动姑娘们,我做小伙子们的工作。克利姆卡那个红毛熊,我今天就把他拉进来。瓦莉娅,你参加不参加呀?瞧,我这儿有本小册子,就是讲这事儿的。”

他拿出小册子,递给姐姐。瓦莉娅望着弟弟,轻声地问:

“万一彼得留拉匪兵又来了,那怎么办?”

谢廖沙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

“我当然是跟大家一块儿撤走。可你怎么办呢?妈妈会伤心到极点的。”他不说话了。

“你替我报名吧。谢廖沙,不要告诉妈妈,也别告诉任何人,你知我知就行。我来帮你,这样妥当些。”

“可以,瓦莉娅。”

伊格纳季耶娃走了进来。

“伊格纳季耶娃同志。这是我姐姐瓦莉娅。她要加入共青团,不过不要让我妈妈知道,行不行?万一咱们得撤退,那我当然扛起枪就走,可她舍不得扔下妈妈。”

伊格纳季耶娃仔细听着,回答说:

“行。这样比较妥当。”

剧院里挤满了说个不停的年轻人,大部分是中学和高小的学生。制糖厂的工人管乐队在演奏乐曲。

他们感兴趣的与其说是开大会,不如说是看演出。

幕布拉开了。刚从县里赶来的县委书记拉金同志登上讲台。

他身体瘦小,长着尖鼻子。大家挺感兴趣地听他演讲。他俨然是位演说家,使用了那么多的诸如“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社会沙文主义”这一类术语,听众似懂非懂。他讲完,全场热烈鼓掌。下面轮到谢廖沙了。

谢廖沙脑子里一片空白。“讲什么呢?怎么讲?”

伊格纳季耶娃从桌后小声提示:

“你谈谈组织支部的事情。”

谢廖沙立即谈具体的工作:

“同志们,你们已经全听到了,现在咱们必须成立支部。你们谁赞成?”

全场静悄悄的。

丽达·乌斯季诺维奇过来帮忙了。她给大家讲述莫斯科青年建立组织的情况。谢廖沙站在旁边,很是尴尬。大家的冷淡态度,使他心里挺不痛快。

人们并没有认真地听丽达讲话。几位前排的高年级女生,鼻子扑着粉,正交头接耳地讲话。在角落里,坐着一群年轻的红军战士。谢廖沙发现,自己认识的那个机枪手也在那里。他正瞪着打扮入时的莉莎和安娜,她们正毫无顾忌地说笑。

丽达发现没人在听,便很快结束讲话,让伊格纳季耶娃接上来。伊格纳季耶娃讲得沉着从容,使听众们安静下来了。

“青年同志们,”她说,“你们每个人都认真想一想。我相信,你们当中会有一些同志积极地投身革命,而不是作旁观者。大门为你们敞开,希望你们进来。希望你们自己也来谈谈。想发言的就请讲吧。”

又是一阵沉默。

不多时,后排有人喊了起来:

“我要说说!”

米石卡·列夫丘们夫两眼微斜,像头小熊似的挤上台来。

“我报名参加共青团,谢廖沙了解我的。我要加入。”

谢廖沙眉开眼笑了。

“同志们,这下看见了吧!”他立刻冲到台中央,“米石卡是自己人,他爸爸被火车轧死了,米石卡是自己人。他虽然没念完中学,但是很快就理解了我们的事业。”

场子里议论纷纷。中学生奥库舍夫要求发言。这个药房老板的儿子精细地梳着高耸的飞机头。他说:

“同志们,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将来要干什么。搞政治吗?我们什么时候读书呢?我们得念完中学吧。搞政治,弄不好会杀头的。我想,还是算了吧。”

场内一阵哄笑。奥库舍夫跳下台。下面发言的是那个年轻的机枪手。他用愤怒的目光扫视一下全场,使劲地喝问:

“你们笑什么?”

他的眼睛几乎冒出火来,用颤抖的声音大声说:

“我叫伊万·扎尔基。我是个孤儿,要饭长大的,活着不如一条狗,跟他们这些少爷小姐不一样。红军收留我,把我当成亲生的孩子,给我衣穿,教我识字,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我成了布尔什维克,死也不变心。我知道它是为了我们,为了穷人,为了工人阶级的政权而战斗。你们不知道,就在这座城下,有两百个同志牺牲了……”扎尔基的声音响亮有力。“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我们的事业,他们献出了生命……在所有的战场上,都有人在牺牲,可你们却在起哄。同志们,”他突然一转身,冲着主席台说,“找他们来有什么用,他们知道什么?不!饱汉不知饿汉饥。刚才只有一个人站出来,因为他是穷人,是孤儿。”他冲台下怒喊,“没有你们,我们照样干。我们不会求你们的!”他吼出这句话,冲下台,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主席台上的人没有一个留下来参加晚会。当他们返回的时候,谢廖沙沮丧地说:

“糟透了!扎尔基讲得有理。咱们找这帮中学生只会惹一肚子气。”

“很正常。”伊格纳季耶娃打断他,“他们几乎全是小资产阶级或者是城市知识分子、小市民。必须在工人中间入手。你要特别注意锯木厂和制糖厂。不过群众大会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学生当中也有优秀的同志。”

丽达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宣传我们的思想与口号。我们要继续努力。我们将召开一系列大会。宣传列车近日到达,我们将把工作全面铺开。列宁说过: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千百万劳苦大众参加斗争,我们就不能取得胜利。”

深夜,谢廖沙送丽达回车站。临别,谢廖沙紧紧握住她的手,丽达浅浅一笑。

谢廖沙返回市区,顺路回家一趟。

任凭母亲怎样责骂,他都不作声,不反驳。但是父亲参加进来,他就积极地反攻:

“爸爸,你听我说,德国人在的时候,你们罢工,还打死押车的德国兵,你想到家了吗?想到的。但你还是干了,因为工人的良心使你这样。我知道万一我们撤退,那么为了我,你们会受迫害。可要是我们胜利了呢?那就翻身了。爸爸,你理解我吗?咱们讲和吧,妈妈也会好起来的。”他看着父亲,充满了期待。

扎哈尔·勃鲁扎克坐在凳子上局促不安。终于,他微笑了。

“小滑头,你来教育我吗?你以为挎上了手枪,我就不能抽你了。”

不过这语气并不严厉。他犹豫片刻,握住儿子的手,说:

“谢廖史卡,你继续干吧!我们不会拖你后腿的。只是别忘了我们,常来看看。”

夜晚,门半掩着,透出一道光亮,照在台阶上。大房间里正在开会。屋里有五个人:多林尼克、伊格纳季耶娃,戴着羊皮帽的肃反委员会主席季莫申科和另外两个革命委员会委员——铁路工人、身体魁梧的舒季克,机车库工人、鼻子扁扁的奥斯塔普丘克。

多林尼克盯着伊格纳季耶娃,嗓音嘶哑,一字一顿地说:

“前线需要给养,工人需要吃饭,可是投机商哄抬物价,他们不接受苏维埃纸币,只要旧币。今天咱们就规定一些价格。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的,他们会把货藏起来。那样咱们就搜,征购吸血鬼们的全部货物。我们绝不能手软,我们不能让工人挨饿。伊格纳季耶娃同志 警告我们别干得太过火,我说这正是她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你别生气。今天我得到一个消息,饭馆老板鲍里斯·佐恩家里有个秘密地窖,有些大商人藏了大批货物在地窖里边。”他露出嘲讽的微笑,瞧瞧季莫申科。

“你打哪儿知道的?”季莫申科吃惊地问。

他感到懊丧,这本是他的职责,却被多林尼克抢了先。

“嘻嘻!”多林尼克笑了,“老弟,我不仅知道这个地窖,还知道昨天你和师长的司机一道喝了半瓶私酒。”

季莫申科的脸涨红了。

“我是听谢廖沙讲的。他有个朋友,好像在车站食堂干过活儿。这个朋友听厨师们说起,以前食堂的所有需要,全由佐恩供应。昨天谢廖沙搞到了可靠的情报:肯定有个地窖,在一个不具体的位置。季莫申科,你带上几个小伙子,跟谢廖沙一同去吧。一定要在今天就搞个水落石出!成功了,我们就有物资了。”

半小时以后,八个武装人员走进了那个酒馆老板的家,两人留在外面看守。

矮胖的老板活像一只大酒桶,一条木头腿橐橐地响。他迎接进来的人,问:

“同志们。这么晚了有事儿吗?”

佐恩的背后站着他的女儿们。隔壁房间里,一身肥肉的老板娘在一边穿衣,一边叹气。

季莫申科只说了两个字:

“搜查。”

搜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没有发现秘密地窖的影子。

厨房旁边狭小的屋子里,饭馆老板家的一个女佣人正在酣睡,她睡得那么熟,有人进屋也没听见。谢廖沙小心地叫醒了她。

“你是谁?是这儿的佣人吧?”他问道。

她拉起被子,用手遮住电筒光,惊疑地回答:

“是佣人。你们是干什么的?”

谢廖沙解释了一下就退出去,让她穿好衣服。

宽敞的饭厅里,季莫申科正在盘问老板。他喘着粗气激动地说话:

“你们别浪费时间了,我没有别的地窖了。相信我吧,我是开过饭馆,可我现在一无所有了。那群匪兵抢光了我的财产,还差点儿打死我。我拥护苏维埃政权,可是我真的没什么东西了。”说着,他很无奈地摆摆手。

季莫申科烦躁地咬着嘴唇。

“看看季莫申科烦躁了!你还是讲出来吧?”

“哎呀,军官同志,您干什么呀?”老板娘插嘴,“我们自己也很惨呀!我们家的东西全给抢光了。”她很想哭一场,可是挤不出眼泪来。

“饿着肚子,却雇着佣人。”谢廖沙插了一句。

“嗨,算什么佣人!不过是个住在我们家的穷姑娘。她没地方落脚。让赫丽斯季娜自己告诉你们好了。”

“算了。”季莫申科不耐烦了,大声喊,“继续搜!”

同类推荐
  • 未完成的追踪

    未完成的追踪

    京城猝然出现一个卓然显赫而又神秘莫测的女人,有关部门即派出要员秘密跟踪来到滨海市。于是围绕这个女人及某些上层人物的权利与私欲,展开了一场充满壑智与狡诈、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暴的搏斗。当一切真相将在大白时,一个愈发令人困惑的疑轩降临了……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读后发人深省。
  •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收录了加斯通·勒鲁最负盛名的小说《剧院魅影》。《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故事以19世纪时法国巴黎的加尼叶歌剧院作为舞台,讲述一个躲藏在歌剧院地底的戴面具的怪人对年轻貌美的芭蕾舞女绝望、偏执的爱情。《剧院魅影》曾被改编成无数的舞台剧、电影或其他更少见的表演型式,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杰作。
  • 旷世奇才苏武(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旷世奇才苏武(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出使匈奴的苏武在内奸和美女间谍的诬陷下被扣押受审宁死不屈。汗血马咬死雄替苏武传送情报,匈奴女救活苏武历经凶险智斩内奸,另立归服西汉的新单于……
  • 戴手铐的火车头

    戴手铐的火车头

    本书稿收集了作者27篇优秀故事作品,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温暖的、传奇的、幸福的、伤心的那些事儿。此外,该书稿还汇集了许多热门题材的故事,包括玄幻爱情、天下奇案、推理悬疑等。该书稿写作方法灵活多样,在题材创作上有很多突破与创新。
  • 回到固城

    回到固城

    固城至今仍是一个人、神、自然矛盾交织又和谐共存的世界。赵殷尚写作《回到固城/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建立在乡村宗教文化之上的;其次源于土地上的繁花果实以及养育村民生存的粮食作物;我的记忆是每一个固城人的记忆,而且都是从村庄的神性开始的。因此,我对《回到固城》存有幻想,那些柳絮飞花、田间小路的尽头都去了哪里?动物、植物、土地、庄稼是否都有自己的道路与历史?逝去的老人是否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家的大柳树底下,是否真的还有一个固城村?那个固城村里是否还有另一个我?但是,童年的梦已经告诉我,不管时光怎样飞转流逝,时代如何变化莫测,固城村始终坐落在大柳树的根须上。
热门推荐
  • 特工穿越:霸气扑王爷

    特工穿越:霸气扑王爷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特工,一朝穿越成傻子。他,是星云大陆叱诧风云,战功赫赫的祁王。传闻他是个断袖,怎么可能???是谁弄的她夜夜睡不好,是谁弄的她每天腰酸腿疼,起不了床?只有一个可能,他男女通吃!作为一名腐女的沐雪很无耻的想到。某男压住某女,更无耻的说:“娘子,你又走神了,为夫该怎样惩罚你呢?”某女表示生无可恋。……………………有事联系:2056263510
  • 现代应酬心理学

    现代应酬心理学

    按照心理学家所说,应酬当是一种实现行为目的手段或工具。应酬的“峰巅效果”也就是是最佳效果,既在绝无强迫的气氛里,使对方按照你的意志去做。应酬的全过程,是把人你的一份意思传达给别人,使对方受到感应,从而自动地帮助你、迁就你或同意你的要求,接受你的思想意识的潜移默化。因此,应酬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心理概念,应酬的最终目标是为自己的群体营造一个实现目的的良好的通道。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失散的独行者

    失散的独行者

    青春梦里的我们总觉得自己是高傲的王者现实里的我们却是卑微的拾荒者只是倔强不肯低头,内心不愿承认但谎撒的越大纯真的爱恋,散了就越难追回来了
  • 轮回之问道传说

    轮回之问道传说

    我许你一世繁华你诺我一生相依现实渲白了发我给了你一场空你送了我一曲梦在时光的那头眺望岁月这头华年里是谁敷衍了谁的年华是谁沧桑了谁的等待
  • 筱若司灼

    筱若司灼

    男女主角从小青梅竹马,却因为父母的事业,分割两地,他们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
  • 被时光耽误的那六年

    被时光耽误的那六年

    你一定不知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我的书中,绝对不允许无病呻吟。
  • 化州苏建勇

    化州苏建勇

    广东化州,苏建勇Nick作品,也是以前写的旧文字。杜令功稣2015
  • 飞云骑士

    飞云骑士

    一个拯救世界的重任,却要交到一个小坏蛋手里!远古神器时代,先人遗留下来一本魔法秘笈,练成的人就是飞云骑士。恶魔每千年便苏醒一次,神奇的公元前11世纪、开创纪元的1世纪、多事之秋的11世纪、灾难频繁的21世纪……白云骑士和黑云骑士,将再度交手,上演世纪大战!
  • 你说,我祝你幸福可好

    你说,我祝你幸福可好

    也许,古思意一辈子都不会想要再见到苏夏,而苏夏或许也是如此想法。。。可是,当遇见的这一刻开始,就注定是两个人纠缠的开始,虽没有了长辈的阻挠,曾经如此相爱的人却再也回不到了从前。。。如果有来生,我再也不想认识你,再也不想遇见你,现在,你说,我祝你幸福可好,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