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39

第39章 辨证分型治疗验案(13)

按:此证多因脾胃素虚,中阳不运,饮食肥甘而致痰湿中阻,上遏清阳而成。治疗常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以温运中阳而化饮,和胃降逆而止呕,中阳振面、痰饮蠲除则眩晕不复发作。

医案出处:《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5

陈某,女,66岁。1992年7月1日初诊。

发作性眩晕5年余。患者自1987年开始出现发作性眩晕,症状发作时如坐舟车,卧床不起,视物若旋转,同时伴恶心、呕吐、耳鸣,每1个月至数个月发作1次,每次持续时间1天至数天。耳鼻喉科诊为梅尼埃病。患者素体肥胖,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10余年。近2天来,由于气候潮湿闷热,胸闷憋气加重,心烦急躁而致眩晕再次发作。现头晕耳鸣,如坐舟船,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纳差食呆,胸脘满闷,舌质暗,苔白滑,脉沉细。

辨证属痰浊中阻,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治宜健脾和胃,化浊祛痰。方用旋覆代赭汤合温胆汤加减。

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20g(先煎),陈皮10g,半夏10g,茯苓20g,竹茹10g,生姜6g,磁石20g(先煎),沙苑子、白蒺藜各15g,熟大黄6g,火麻仁10g。6剂。水煎服。

7月7日二诊:患者服药2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减轻,可以下床;服用4剂,症状若失,大便通畅。此后,每于眩晕发作,均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服用,屡服屡效。

按: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病因不久,风火痰虚。本案素体肥胖,患病数年,多痰多湿,痰浊中阻,脾失运健,痰湿停蓄,胃失和降,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症状,故选用具有健脾和胃、燥湿祛痰、降逆止呕之旋覆代赭汤合温胆汤加减,正本清源;同时加磁石、白蒺藜镇眩清脑;因其浊阴不降,下焦不行,大便干燥,更致胃气上逆,又佐大黄、火麻仁导浊下行,俾中焦健运,胃气顺降而呕吐止、眩晕停。

医案出处:《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6

彭某,男,28岁。1979年9月29日初诊。

于1979年6月10日作左耳乳突根治术,术后情况良好,6月22日出院。此后曾4次突发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出冷汗,左侧耳鸣,每次持续4~5天。最近1次发作经治疗后已基本好转。既往无类似病史。近2个月来,感神疲乏力,时有头晕眼花,视物模糊,食纳不佳,口干口苦,梦多,喜嗳气,胸胁微胀不适,咳嗽有黏黄痰,量不多。无慢支及胃病史,不抽烟。检查:左耳乳突术腔干燥,已上皮化,无自发性眼震,瘘管试验阴性,快速轮替运动及指鼻试验阴性,头位左偏时有头晕感,舌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滑。诊断:左耳乳突根治术后(3个月);内耳眩晕症。辨证属肝郁脾虚,痰浊中阻。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

用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黄芩平调寒热,合欢花解郁安神。服4剂。病情无变化,续服4剂。

10月6日三诊:诸症如前,并有心烦,咳嗽似有加重,舌质偏红,苔薄黄微干,脉弦细数。辨证属肝阴不足。治拟养阴柔肝,条达肝气。用一贯煎加减。

生地黄、沙参、麦冬、白芍、枸杞子、郁金、麦芽、神曲、川楝子各10g,当归、菊花、栀子各6g。服4剂后,自感精神好转,口中知味,余症同前。续服4剂。

10月13日五诊:精力明显好转,饮食增进,嗳气减少,胁胀消失,口干口苦、心烦多梦减轻,仍有咳嗽、吐痰及头晕和位置性眩晕感,舌脉同前。治以养阴柔肝,润肺止咳。

生地黄、白芍、麦冬、枸杞子、白蒺藜、紫菀、款冬花各10g,当归、五味子、夏枯草各6g,生牡蛎15g。

连服8剂,诸症全除。随访半年,眩晕未再发。

按:本例肝阴不足为本,但一二诊误为肝郁脾虚,立法遣方皆错,以六君子合柴胡疏肝散,组成甘温辛散之剂,使已亏之肝阴愈耗,致病情有加。后因及时调整,用一贯煎养阴柔肝以培其本,并据证酌佐疏达、健脾、肃肺之品以善其后,终使病归于愈。究其误辨,主要是把肝阴不足之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视物模糊等症辨为脾虚血少、清阳不升;把肝阴不足、肺失清润之咳嗽吐少许黏黄痰误辨为脾虚生痰;其胁肋胀,纳差食少,嗳气,口苦咽干,当为木失条达,肝阴不足而生,是为虚,误辨为肝气郁结,从邪实认识。若仔细推敲,亦不难找出其误辨失于片面与严谨之处。然临床上,以似是而非的认识解释病状是辨证失误的主要原因,这并非少见。由此可见,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整体观是辨证的指导思想。只有全面地看问题,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综合,才能辨证准,立法稳。

医案出处:《中医临床家谭敬书》

验案7

某男,71岁。1976年5月8日初诊。

有眩晕史10余年,经常发作,甚则晕厥。昨起头晕又剧发,天倾地旋,立则欲仆地,胸闷呕恶,脉小滑,苔白滑,口干不欲饮。

证属脾虚湿阻,痰聚中焦,挟风上泛则眩。拟温阳健脾,祛痰息风。

制附子9g(先煎),生白术9g,制半夏9g,天麻4.5g,钩藤12g(后下),茯苓9g,白芍9g,炒川芎6g,陈皮6g,生姜3g。2剂。

5月10日二诊:头晕已减,呕吐亦止,形寒纳少,四肢欠温,口干不欲饮,脉小弦,苔滑。

证属阳虚之体,痰饮中阻,上逆则眩。再守前法续进。

制附子9g(先煎),炒党参9g,生白术9g,泽泻15g,天麻4.5g,茯苓15g,制半夏9g,江枳实12g,炒川芎6g。7剂。

5月17日三诊:头晕虽减未除,胸闷已舒,呕吐亦止,脉小弦,舌淡苔薄。仍守前法出入。

制附子6g(先煎),党参12g,生白术9g,泽泻15g,制半夏9g,天麻4.5g,钩藤12g(后下),炒川芎6g。7剂。

按:眩晕源由阳虚不运,痰饮中阻,挟风上泛而致,故方用真武汤温阳健脾而化痰饮,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祛痰息风。二诊时晕减吐止,易真武汤为泽泻汤加附子温阳化饮。张仲景的真武汤和泽泻汤皆能治痰饮眩晕。张氏于临床中,对兼阳虚呕吐者用真武汤;不吐者用泽泻汤,若兼阳虚畏寒者加附子,以增其温化水饮之力。此二方对阳虚痰饮之眩晕确有效验。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二、痰火上扰

验案1

张某,男,42岁。

初诊:患发作性眩晕2年余,近来病情加剧,1个月发作2次,发时视物若旋,如坐舟车,呕恶频繁,耳鸣(右耳尤著),动辄更剧。近因劳累而又发作。查见舌质红,苔黄薄腻,脉弦滑;左耳听力正常,右耳听不到手表声,双眼可引出二级水平震颤。未查得其他阳性体征。诊为梅尼埃病。

证属肝阳上亢,痰火上扰。治以平肝泻火,化痰降气。用加味温胆汤加减。

竹茹、法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各9g,枳实4.5g,葛根、丹参各25g,钩藤、生磁石各15g。4剂。水煎服,每日服2剂。

二诊:症状大减。原方10剂,每日1剂,另以参芪二陈汤为蜜丸,连服2个月收功。随访10年余,未发。

医案出处:《千家妙方——张笑平》

验案2

徐某,女,37岁。1964年11月18日初诊。

经常头目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突然发作。诊为耳源性眩晕。急躁易怒,头角胀痛。

证属肝胆郁热,痰火上扰。治拟平肝清热,降逆除痰。

当归、白芍、半夏、茯苓、代赭石各9g,天麻、龙胆各4.5g,陈皮、川牛膝、泽泻各6g。上方连服8剂而愈。

按:眩晕一症,其成因不一,风、火、痰、虚、水饮上泛均可致眩。由火辨治者,如刘河间以风火立论,王肯堂以为由火致眩,张三锡主张痰火成眩。本病多虚实夹杂,发作时以邪实为主,缓解后则主要是脏腑虚损。清代陈修园认为,此虚实夹杂之证,“言其虚者,言其病根;言其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故本病案虽表现主要为肝火痰热,各家清肝泻火、清化痰热之治,皆中病即止而转为扶正,其理一也。

医案出处:《吴少怀医案》

验案3

罗某,女,25岁。1975年3月24日初诊。

素患癫痫,经治未愈,每于情志不畅或精神受到刺激后发作。近半年来又罹患眩晕病,已发作3次。半个月前因情绪激动,眩晕又发。已用苯巴比妥(鲁米那)、苯妥英钠(大仑丁)、茶苯海明(晕海宁)等药未效。频频呕吐,呕出食物痰涎较多。诊为眩晕综合征。

症见形体肥胖,面色潮红,头目昏眩,两目不能睁视,睁则视物成双,天旋地转,耳如蝉鸣,口干而苦,胸脘痞闷,小便黄少,大便秘结、5日未行,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滑小数。

证属肝失疏泄,痰热上扰。治以清肝化痰,和胃降逆。

陈皮、旋覆花各6g,法半夏、枳实、生大黄各9g,陈胆南星、竹茹各5g,代赭石、磁石、礞石各12g,生姜2片。

3月25日二诊:药后泛恶已平,头晕仍甚,眼睑颤动,两耳轰鸣,大便未行,苔脉如前。拟原方加黄芩9g。

3月27日三诊:服药2剂,大便已行,呕吐亦止,渐思纳谷,仍头晕目眩,胸部痞闷,苔腻渐化,脉弦滑小数。胃气上逆初和,中焦痰浊未清。原方去旋覆花、代赭石、生姜,加白术、郁金、生大黄改熟大黄各9g。

3月30日四诊:诸症好转,惟夜寐较差。苔腻已化,脉小滑。上方去黄芩、大黄,加百合9g,首乌藤30g。

4月10日五诊:病情稳定,眩晕未发,饮食如常,夜寐亦酣,舌苔已化尽,脉弦细。拟和胃化痰以善其后。

太子参、白术、法半夏、苍术、茯苓、谷芽、麦芽各9g,陈皮6g,竹茹5g。

医案出处:《张泽生医案医话集》

三、痰瘀阻络

验案1

华某,男,49岁。1991年11月5日初诊。

患高血压20多年。2个月前左耳突发失听,伴以轰鸣及眩晕。经过各种治疗,诸症减轻,但爬楼梯、看电视仍有飘飘然感,听力未见回升,耳鸣音调有高有低,外来噪声大多由右耳传导到左耳,听到后有烦躁感。舌薄黄腻苔,舌质透紫气,脉劲而滑。

陈皮、红花、法半夏、赤芍、泽兰各6g,竹茹、当归尾、桃仁各10g,胆南星、石菖蒲各3g。7剂。煎服。

11月22日二诊:药已进14剂,看电视、下楼梯时的飘飘然感已消失,耳中轰鸣稍降低,拒绝外来噪声,似乎对高频的噪声好些。舌薄白苔,边有齿痕,脉弦。

胆南星、石菖蒲各3g,竹沥、陈皮、红花、天竺黄、泽兰各6g,丹参、当归尾、桃仁各10g。7剂。煎服。

12月6日三诊:药进10剂,鸣声又低沉一些,对外来噪声的反感已不若过去敏感,唯感这次进药不及初诊。舌苔白腻(自认有受凉感冒),脉大乏力。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参、当归各10g,天竺黄、白芍、红花各6g,川芎、石菖蒲各3g。7剂。煎服。

按:本案初诊取用“王隐君治耳以消痰,王清任治耳以破瘀”之法获效,似有方竿应桴之得;二诊时去疾务尽,即使矫枉过正,亦属无伤;三诊时虽有感冒,列御寇行云之感已一去而不复返,鸣响渐趋卑微,拒噪也不若往昔之过敏,证已由实转虚,治亦随证而呼应。

医案出处:《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

验案2

王某,女,30岁。1976年12月17日初诊。

劳伤过度,眩晕6日,卧不敢动,动则天旋地转,泛恶不止,呕吐清水,脘腹胀饮,胸膈满闷,周身觉热,心中觉冷,耳聋,心悸,失眠,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迟细而弱。

脾阳不振,寒饮内停,溢于膈上,心阳被遏,一经烦劳,虚火浮越,上扰清窍,故当温阳化饮,引火归原。

白术15g,茯苓30g,桂枝10g,干姜10g,陈皮15g,半夏15g,党参20g,白芍15g,甘草7.5g。3剂。水煎服。

12月22日二诊:眩晕减轻,已不呕吐,但仍恶心,周身不觉热,耳鸣,心悸,失眠。原方加藿香15g。继服4剂。

12月28日三诊:不再眩晕,亦不恶心,可进饮食,睡眠转佳,周身觉冷,手足不温。此为虚火下降之后则阳虚外露之兆,前方加减。

白术10g,茯苓15g,白芍10g,附子15g,干姜10g,党参15g,炙甘草10g。5剂。水煎服。

1977年1月15日四诊:诸症悉平,已经上班10日。近来形寒肢冷,嘱服附子理中丸,3盒而愈。

按:此为寒饮停于中焦,上下阻隔,虚火浮越于清窍,而发眩晕,故以苓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等加减进退,化寒饮,振中阳,使上通下达,虚火归原,眩晕得平。若以肝风论治,则谬之千里。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3

吴某,女,47岁。1982年3月20日初诊。

眩晕发作2周。诊查:有眩晕病史五六年,屡屡发作。此次发作已2周,经用平肝、化痰、补益诸法乏效。其特点是睡卧时晕作,房屋等外物旋转不已,站立、活动时晕稍减。舌暗红苔薄,脉涩。

辨证属瘀血阻络,清气不升,脑失所养。治以化瘀升清。

当归10g,川芎6g,白芍10g,桃仁10g,白薇10g,丹参15g,葛根15g,柴胡6g,牡蛎15g(先煎)。3剂。

3月24日二诊:药入眩晕有减,然卧床时仍不能过猛。前法既效,则效不更方,原方踵进。5剂。

4月10日随访,眩晕已止,起卧如常。

同类推荐
  • 杨力细说经络按摩

    杨力细说经络按摩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经络按摩解密、经络按摩的必修课、十四条“决生死,除百病”经络、经络按摩要对症等内容。
  • 血脂高了怎么吃

    血脂高了怎么吃

    本丛书通过精心的策划、合理的编排,分别介绍了“三高”的基础知识以及“三高”人群适宜食用的食材(附有营养健康的食疗菜例),为“三高”人群提供了一种健康、安全的日常饮食方案,增强“三高”人群及其家庭对日常饮食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减轻“三高”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 高血压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高血压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高血压饮食与防治:高血压的医疗常识、高血压的日常保健、高血压的饮食保健等。
  • 实用保健手册

    实用保健手册

    为了使人们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更便捷更高效地保持身体健康,我们特凝聚健康生活中的点滴智慧,编辑了此书。《实用保健手册》介绍了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的必要知识、常识、秘诀等。如“身体原理”部分简要介绍了身体各部系统及机能原理,“健康地图”部分介绍了身体各部疾病的信号;“健康习惯”部分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身体保养”部分介绍了运动、工作、日常生活时的一些身体保健知识;“身体减负”部分介绍了肥胖的原因、危害、治疗等;“远离误区”部分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不利健康的误区;“疾病预防”部分介绍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身体与性”部分介绍了健康性生活的科学知识。
  • 最有效的心理自助术

    最有效的心理自助术

    本书主要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描述心理问题的危害,指出健康心理的标准,然后分别描述了性格、情绪、压力、意志、人际交往、异常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
热门推荐
  • 王俊凯ing

    王俊凯ing

    方晴萱方晴伊尚萱涵一起来到重庆,转到了重庆八中,与tfboys会有怎样的邂逅呢?
  • 王俊凯你是我唯爱之人

    王俊凯你是我唯爱之人

    一个单纯可爱的女孩,遇上腹黑王子,该怎么办?{作者是新人,不太会写,想看剧情就看这本小说吧!}
  •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本书集纳了若干中学生英语作文的日常习作,按文章体裁分为日记、书信、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几个部分,并在每篇习作后附点评,在每部分后另附相应体裁文章的写作指导,以期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鼓励和帮助。
  • 独守青春的荒岛

    独守青春的荒岛

    2018年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花费上百亿的巨资,在中国一个神秘的角落处建立了一座【特警最高成秘密培训基地】上千个儿童在多家医院刚出生就无故失踪,引起了社会人民的轩然大波。上千个优秀血统的俊男靓女最后只成就了三个人,两男一女!张逸飞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还有上千人共同认可的另一个名字—————班长!!张逸飞爱上的女人却喜欢上了他的手下。三个人的舞台,三个人的戏。离开训练营的张逸飞会不会就这样独守着自己青春的荒岛!!!……………………………………………………………………………………………看了书就留个手印,收藏、订阅、推荐!谢谢~~群号【259893019】
  • 恶魔在身边:校草大人爱不够

    恶魔在身边:校草大人爱不够

    第一次遇见,她的狗把他的狗“欺负”了,他怒视着她,“是不是我把你强了,也是可以用道歉解决?”第二次遇见,她害的他的跑车和卡车相撞,危急关头,是她冲到车里救出了他。他是贵族学院的校草,万众瞩目;她只是一个吃着救济粮的穷丫头,备受鄙夷;遇上他,是她的在劫难逃,更是她的星光灿烂……“千雨荨,敢不敢和我打赌?”“赌什么?”“就赌我会让你爱上我。”当狂魅霸道的校草大人VS傻白甜还爱管闲事的灰姑娘,是一段令人羡慕的佳话?还是一场黑暗料理?
  • 真爱太浅,总裁要离婚

    真爱太浅,总裁要离婚

    ——正文已完结——她爱他入骨,将他在心底一藏便是二十年,为了巩固他的地位,将自己的身家全部转给他,换取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知道他不爱她,却仍旧选择与他商界联姻。然而,珍贵捧出的一颗心,却换来他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向她宣言,“请你离开。”人人都知他是他已经结婚,恩爱十足,完美好男人的形象深入商业人心。也就只有穆希自己才了解,这个男人的黑心如翟。“卡上有一千万,密码是你的生日,请你以后不要再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们结婚时,我转让的股份怎么也不止十个亿吧?别想就这么打发我,我不同意。”“你总有一天会同意的。”说罢,他决然离去,她却在黑暗中默默啜泣,直到天亮。*之后风雨不断,他的绯闻,她来挡,她的袒护,他误会,他的残酷,她品尝,他和心爱人的命,她舍身相救......无奈终是等不到花开。他公开宣布,他要离婚,她只得净身出户,消失在人海。*后来,他恍悟,原来时光深处,她在他的世界已无处不在,只是等他再疯狂的去寻找时,她已是三岁孩子的母亲,身边的男子还是他的旧情敌。“楚新离,咱们早已没有瓜葛,请你不要再来打扰我好么?”“不好,做过我的老婆,就永远只能看着我一个男人。”
  • 万物长生经

    万物长生经

    天地之初,大道不稳。各种天灾不断,世间哀鸿遍野。万物生灵皆认为上苍有灵,日夜祷告。直到有一天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卷玉简......
  • 坏小子的约定1

    坏小子的约定1

    韩依妍和她的姐妹宝儿一路过关斩将考上了韩国仁川最重点的重点中学,本来还期待着能变成学校里的重点人物,结果却发现自己非但一点都不重点,而且还与时代严重脱节;为了不被历史的车轮辗得粉碎,她决定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要变酷!要变炫!要变养眼!要到处打架!要拉风!要谈恋爱!(而且一定要和承原高中最帅的帅哥!)。而且成绩要最好!经过暑假的魔鬼式训练之后,我们的韩依妍小姐果然做到了,不仅如此,她更是在承原高中掀起了一场-------嘻哈帮事件!!
  • 绽放与蔷薇上的青春

    绽放与蔷薇上的青春

    校园青春,豪门家庭,八个人四段恋情,本文纯属虚构并非真实
  • 醉是五月花里情

    醉是五月花里情

    “因为不想让你不喜欢,因为不想让你为难,所以选择了守护。”因为这句话他与她擦肩而过,因为这句话他选择回国,因为这句话他放弃他乡的美好前程。她不是忘了他,只是时间不等人。忘了他的模样却还记得昔日好友的名字。那个名字她还记得,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