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34

第34章 辨证分型治疗验案(8)

诊查见面晦少荣,舌淡苔白润,脉紧而弦。辨证属风寒外来,寒邪阻滞。治法以温经散寒,解肌通阳。制川乌15g,桂枝12g,白芍40g,甘草3g,生姜5g,大枣15g,羌活12g,北细辛6g,川芎12g,白术12g,知母20g,白附子12g,僵蚕12g,蜂蜜60g。先煮川乌、蜂蜜半小时,再纳入诸药同煎半小时。温服,1日3次。二诊:患者服上方药3剂后,即开始逐渐减少西药剂量,至半个月后完全停用西药,守服上方药1个多月,病痛迄今未复发。

按:根据本病的部位及临床特点,与中医学的“头痛”“牙痛”有关。因寒滞经脉,“不通则痛”,龚老巧用乌头桂枝汤加味,出奇制胜。此方原为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为“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所设。

医案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龚去非》

验案4

王某,男,43岁。

初诊:左面颊肌活动不利而痛已1年,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下支痛,服西药未效,苔薄,舌红,脉细数,二便尚正常。证属营卫偏衰,风阻络脉,致左面颊不利而痛。治拟活血通络利窍。钩藤12g(后下),石菖蒲6g,远志4.5g,白附子4.5g,当归9g,川芎4.5g,桃仁9g,红花6g,仙半夏9g,地龙9g。5剂。二诊:病情好转,痛已大减,再以巩固为治。前方去钩藤,加鸡血藤15g。7剂。

按:因邪阻络脉、营卫不通而痛,经用归、芎、桃红、鸡血藤、地龙等活血通络为主,兼石菖蒲、远志通窍,白附子、钩藤上引头面祛邪,二诊后痛解。

医案出处:《上海市老中医经验选编——杨少华》

验案5

罗某,女,64岁。1964年7月12日初诊。左侧面颊阵发性剧痛已有2周,经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来发作次数更加频繁,每因吞咽或说话而引起剧痛,痛时闭目流泪,翘嘴咬牙,历10余秒钟可得暂停,旋止旋作,渐精神萎靡,头晕目眩,食饮皆废,脉缓大,舌上无苔,中见裂纹。拟以养血祛风法(药用四物汤加细辛、钩藤,僵蚕等),2剂乏效。乃改用芍药甘草汤。

芍药30g(酒炒),甘草12g(蜜炙)。

服2剂后疼痛若失,唯感痛处尚有麻木感。守原方续服2剂,诸症悉除。至今虽操劳家务,7个月来未曾复发。

按:此例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偏风证。肝主筋,肝血虚不能荣筋,筋失所养则拘挛而痛。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养血柔肝而缓解筋脉拘挛,所以服药仅2剂其痛若失。续服2剂,诸恙悉除。

医案出处:《经方临证集要——陈汉雄》

验案6

邢某,女,67岁。1975年12月18日初诊。

左面部疼痛,其后逐渐转为剧痛,阵阵发作,持续3年之久。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近日来疼痛加剧,痛甚时脸肿发亮,眼不能睁,夜不能眠,坐卧不宁,生活无法自理,微恶寒,无汗,舌质淡红,苔淡黄润夹白,根稍厚腻。

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偏头痛,风寒挟湿侵袭,无从达泄,法宜解表开闭,散寒除湿。以麻黄汤加味主之。

麻黄10g,桂枝10g,炙甘草18g,杏仁18g,法半夏15g。2剂。

二诊:服药2剂,疼痛明显减轻,余症亦随之好转。原方再服2剂。

三诊:剧痛消失,夜能安睡,精神顿觉清爽,多年痛楚若失,不胜欣喜。舌质正常,苔黄腻退。头部微觉恶风,头左侧尚有轻微阵痛。风邪未尽,尚有病后营卫不和之象。宜祛风解肌。桂枝汤和之,以善其后。

桂枝10g,白芍12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2剂。

服2剂,病愈,遂停药。嘱其免受风寒。观察约1个月,情况良好。其后,向其亲属追访,知病未复发。

按:临床治疗不拘于头痛偏侧多属少阳,或头痛日久多属内伤之常规,而从实际出发,按仲景六经辨证,辨属太阳经证,伤于风寒雾露,寒邪郁滞,邪无达泄之路而上扰,以致多年头痛不愈。用麻黄汤以开表、逐邪,继而以桂枝汤和之。

医案出处:《范中林医案》

验案7

王某,女,66岁。1992年12月16日初诊。

左面部刺痛间断发作2年余。1989年左颜面部刺痛,严重时则咀嚼、洗脸、触摸颜面部时均可诱发疼痛发作,说话时则痛甚,在某医院经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间断服中药及止痛药效果不显,近日左颜面疼痛又作。现症见左面部刺痛,头胀痛时流涎流泪,纳差,大便干,小便正常,神情、颜面、五官左右对称,无口眼斜及面部肌肉抽动,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细。

中医诊断为面痛(阳明经血虚风寒入侵面部,脉络闭阻不通,久而致瘀),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颧及下颌支)。治法以养血活血祛风寒。

当归15g,白芍40g,甘草10g,荆芥15g,防风15g,细辛3g,白芷15g,僵蚕15g,菊花15g,钩藤20g,丹参20g。

二诊:上方服4剂,唇痛、面痛均减轻,面部皮肤已敢触摸,可洗脸,已能进食,尚气短,下颌部疼痛亦减,食后腹胀满、呕逆已减半,舌苔黄腻已退,质稍红,脉同前。上方加厚朴10g,青皮10g。

三诊:上方服7剂,颜面疼痛大减;食欲佳,食后腹稍胀闷,尚有气短;大便干,2日1行;小溲正常;舌黄厚腻苔已退,质淡红,脉弦滑。面痛已解,再服上方7剂以巩固。加活心丹,每次1粒,每日3次,以舒气活血助其恢复。

按:本例面痛(三叉神经痛)证属阳明经血虚风寒入侵,久而致瘀血内停,脉见滑数细,舌苔黄腻。治法是舍脉从症,不管其舌红、苔黄腻、脉细数、大便干燥等一派血虚血瘀化热兼湿热之象,因其痛著,改而抓其疼痛这一主症。不通则痛,寒凝久瘀而痛。为解其当时之痛苦,而用归、芍养血和血,丹参活血,荆、防、细辛、白芷一派辛温祛风寒之药疏散外风,僵蚕、钩藤清搜内风,内外兼治,所以4剂药后就使达2年之久的面痛疾病得以缓解。

医案出处:《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

二、风热袭络

验案1

姜某,女,40岁。1979年12月18日初诊。

近1年来即头痛,以前额及眉棱骨疼痛尤为明显,痛时目不能开,且焦虑烦躁,易患感冒,口渴,鼻窍、口唇干燥,食欲不振,小便黄,大便干燥。曾按神经性头痛而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来诊。诊见面色赤,两颧红。舌质红,苔少微黄,脉象弦数。

证属风热外束,失于宣解,阳明受邪。治以疏散风热,清阳明之邪兼活血止痛。

生石膏40g,菊花15g,钩藤15g,蔓荆子9g,蒺藜9g,牡丹皮9g,天麻9g,白芷9g,细辛3g,乳香9g,没药9g,金银花20g,夏枯草10g。水煎,分2次服。

12月20日二诊:患者服药2剂,自述头痛及眉棱骨痛明显减轻,精神及食欲明显好转,小便色黄,大便调,舌苔微黄,脉象沉而少弦。前方继服。

12月25日三诊:患者继服上方5剂后,头痛、眉棱骨痛、口渴、失眠等症基本痊愈,精神及食欲复振,二便调和,舌苔白薄,脉象沉而少弦。守方继服5剂而痊愈。

按:本案属外感头痛,因素蕴虚热,风热外袭,少阳、阳明受邪,扰及头目,故以前额及眉棱骨痛为主。治以辛散轻扬,疏风清热,活血通络而效如桴鼓。方中石膏清热降火,治阳明头痛;菊花制火而平木,火降则热除,木平则风息;钩藤除心热,平肝风;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蒺藜、天麻祛风疏痰气,治诸风掉眩,同时蒺藜尚有散肝风、益精明目之作用;牡丹皮泻伏火;白芷祛风散湿治眉棱骨痛;细辛温散风邪治头痛;乳香活血调气,舒筋止痛;没药散结气、通滞血而定痛;金银花清热,佐诸药以制其辛燥之弊;夏枯草缓肝火,解内热。

医案出处:《袁正瑶医术验案集锦》

验案2

陈某,女,51岁。2000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平素嗜食辛辣,1周前因食辣肉面,突起面部及右牙疼痛,呈阵发性剧烈疼痛,偶见面部肌肉抽搐,伴头痛头晕,夜不安寐。现症见右面部及右牙疼痛,头痛头晕,精神萎靡,痛苦面容,纳食尚可,大便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属风毒之邪阻滞经络。治法以息风通络,清热解毒。

方1(内服):天麻15g,川芎15g,延胡索15g,蒲公英30g,菊花9g,白芷9g,枸杞子15g,全蝎3g,白蒺藜15g,石决明30g(先煎),藁本9g,僵蚕9g。

方2(外洗):蒲公英30g,野菊花30g,紫花地丁30g,桑叶30g,冰片6g。

方3(刷牙药粉方):熟石膏100g,食盐5g,荜茇9g,细辛9g,黄连3g,冰片5g。

10月17日二诊:服药后第3天右面部疼痛减轻,现无明显疼痛,舌淡红,苔薄,脉数。法再从前。内服方加羌活9g,独活9g,苍耳子9g。

按:据文献记载,刷牙疗法早在远古时期即以流行,它是中医的独特疗法之一。由于牙龈为阳明胃经循行部位,故刷牙药粉方中用石膏、黄连可以直折阳明经脉的火邪以清其源,佐以食盐、冰片清热解毒,配《圣济总录》之细辛汤止痛。合而组方,具有解热、消炎、镇静、止痛的药理作用。

医案出处:《秦亮甫临床经验集萃》

验案3

杨某,女,37岁。1976年6月7日初诊。

右侧面部疼痛1个多月。患者于1979年4月24日洗脸时突然感到右侧面部疼痛,继而右侧口角、牙及舌亦痛,流泪,言语不流利,纳食受阻,只能吃稀粥。随即到某医院门诊部就诊,经治疗20余天,拔掉1颗牙,疼痛仍未缓解。后又住院治疗,住院后曾给哌替啶100mg,每日1次肌内注射;氯丙嗪50mg,每日1次,口服。因效果不佳,拟将右侧牙齿全部拔掉,方可痊愈。患者畏惧拔牙而要求出院。

主症:右侧面颊上下颌部阵发性疼痛,疼痛发作时间2~3min或5min,右侧口角、牙及舌亦痛,耳胀痛,牙关紧,干呕,纳食不佳,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治以清热解毒,养阴,祛风通络。

生石膏120g(先煎),知母12g,金银花40g,连翘、蒲公英各60g,栀子12g,生地黄60g,麦冬15g,玄参60g,石斛15g,细辛1.5g,白芷9g,丹参15g,瓜蒌30g,大黄15g(后下)。6剂。水煎服。

6月14日二诊:服上方6剂后,大便通畅,疼痛减轻,其他诸症均有好转,苔脉同前。上方有效,原方加减继服。上方去瓜蒌、大黄,加甘草3g。6剂。

6月21日三诊:服上药6剂,右侧面颊上下颌、口角、牙及舌疼痛大减,二便正常,纳食欠佳,苔白,脉细略数。

生地黄30g,麦冬12g,玄参30g,石斛12g,白芍12g,沙参15g,金银花15g,生石膏60g(先煎),知母、神曲各9g,麦芽15g,甘草6g,鸡内金9g。6剂。

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属足阳明胃经循行分布的范围。本例系因胃中热盛,面部外受风寒侵袭,导致胃的经络痹阻,气血凝滞不畅而发病,同时病久热盛必然耗伤阴津,导致胃阴不足。整个治疗过程分三个阶段:一是以治胃热盛为主。方中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栀子清热解毒;瓜蒌、大黄理气降逆,通便泄热;生地黄、玄参、麦冬、石斛滋养胃阴;白芷、细辛祛风止痛;丹参、地龙活血通经络。二是腑气已通,胃热得减,阴液未复,故治守原方减去泻下药,加入一味甘草,益气调中,可防止过用寒凉药损伤胃气。三是疼痛消失,唯纳食欠佳,口干,治以养胃阴、健胃助消化为主,佐以清余热。

医案出处:《临证医案医方——杨一民》

三、痰浊阻滞

验案1

王某,男,成年。

初诊:罹患头面疼痛,诊为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痛苦异常,近日又作。诉其左侧头面、眼眶并及口周痛如烧灼,头眩而晕,痰多黏稠,不易咳出,大便燥结如羊屎状,小便短赤。察其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

辨其证属痰瘀阻滞,风邪外袭。先予疏风豁痰、通络止痛之剂。

白芷10g,川芎10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龙胆10g,白矾2.5g,法半夏10g,茯苓15g,厚朴10g,橘红10g,生姜5g,竹沥30g(分冲)。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5剂,疼痛稍缓,但余症如故,苔脉同前。细考脉症,虽有风寒,但苔黄厚腻,大便燥结不通,乃阳明腑实之证。胃火不降,逆火上冲,经气壅塞,故头面灼痛。痰饮内结,乃因于腑气不通,肺失肃降而致。腑实为本而痰浊为标,徒豁痰通络无异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遂于上方加减。入生大黄5g(后下),芒硝6g(分冲)。

三诊:药后下燥屎甚多,秽臭难闻,从而疼痛大减,头脑转清,舌苔消退,脉已不滑。燥屎已下,则不宜再攻。上方去芒硝,生大黄改为制大黄,取其清胃泻火之力以善其后。

按:本例确为胃火壅盛、腑气不通之证。但因其夹风痰壅盛于上,故初诊误以豁痰为主,未获显效。二诊加入硝、黄,以上病取下,通腑泻热,一举而面痛皆除。

医案出处:《谢海洲临床经验辑》

验案2

陆某,女,64岁。1983年11月28日初诊。

同类推荐
  • 艾灸疗法治百病

    艾灸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艾灸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艾灸疗法的作用原理与功用、适用范围,施灸材料与制作,灸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常用施灸穴位及注意事项等;下篇重点介绍内科、妇科、儿科、男科、骨伤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180余种常见病的艾灸治疗经验和灸疗保健术。本书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亦可供城乡家庭自疗保健之用。
  •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肺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肺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肺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材料简单,烹调方法易学,配料多样,为你呈上适合于肺病患者的美味。是药三分毒,尽量少用食疗有奇效,不妨多试。
  • 药物在左食物在右

    药物在左食物在右

    本书围绕“常见病”这一中心,结合中西医专家多年防治常见病的经验,从疾病认知、中西药治疗、饮食辅助、辅助疗法、预防保健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治疗60种常见病的最佳药物、饮食良方等,进行了阐述与指导。
  • 性冷淡的药膳疗法

    性冷淡的药膳疗法

    本书是“男科专家谈药膳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性冷谈的药膳治疗,在介绍各药膳的配料、制法、吃法的同时,重点突出专家提示,清楚指出药膳的出处、性味、归型、忌口、功效特色等。读了此书,普通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药膳可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在生活中选用药膳也更有把握;中医师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借鉴,在临床遣方用药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据此嘱患者配合治疗,选用某些药膳,把药疗与食疗有机结合起来。本书不仅具有临床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医药、饮食文化欣赏的特色,适合普通大众及中医从业者阅读参考。
  •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血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看透它的本质,去除根,是一门学问。据统计,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超过了2 亿人,每10人中就有2 个高血压病患者,并且每年正以相当快的速度迅速增加。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本书就是通过对高血压进行寻根溯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科学趣味的漫画,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高血压常识,以及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高血压的方法,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阅读本书,你还能学到一种健康态度,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热门推荐
  • 玛雅:丛林掩盖的神迹

    玛雅:丛林掩盖的神迹

    本书研究了玛雅文化史,内容包括“失落了的和发现了的”、“从文字说起”、“宗教:无所不在的撒旦”、“作为政治史的玛雅”等。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命道途

    天命道途

    本想成为美女绝世保镖的小司机,没想到第一次执行保护任务,就被乱刀砍死。一个修炼门派的小门主,被妻子背叛,被仇人追杀,最终无奈自爆身亡。一块神奇的阴阳太极玉佩,让平凡的小保镖变成了叱咤风云的美女杀手。炼尸控尸,蛊毒巫术,道门玄发,神秘的守护家族,界中界的秘闻,自重生后,一桩桩事情,像是事先一定好的一般,相继发生在墨纯的身上,命运长河中的鱼儿,能不能超脱命运的安排,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彼岸......
  • 独霸九霄:冰女轻狂逆天下

    独霸九霄:冰女轻狂逆天下

    一朝穿越,血族之王,独霸九霄!一袭男装,绝世俊颜,轻狂逆天!前世纠葛,今生复来?世间独有的废柴?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这绝世鬼才乃何人?没有狂傲的资本?那我就让你瞧瞧我到底有没有资本狂傲!强者之路,寻亲之途,迷雾重重,揭开迷雾,惊霸天下!奈何再强之人,亦会被情这一字跌入万丈深渊!爱恨情仇,纠葛万分,缠缠绕绕,是因是果?“我不要离开他”女主悲伤,却依旧感动不了血誓的无情,前世立下,生生世世就要断绝情爱!“你没有选择的权利”爱恨,纠葛,因果...初露的血月,身世之谜再次展开,我到底是何人?黑夜的迷茫,相拥的两人,注定分开?却只能在黑夜中彷徨,徘徊,寻找着对方残留的余温...
  • 神赎之身

    神赎之身

    最后沉静的祈祷,坚定不移的信念。我本有罪之身。“神啊,请宽恕我!”
  • 英雄临时工

    英雄临时工

    我叫王权,只是守护者联盟中一名普普通通的临时英雄……什么?俺的英灵是心目的大女神蒂法·莱因哈特?什么?黑雪姬竟然是我的大老板?什么?小龙女竟然是国教的秘密武器?什么?许仙竟然是唐僧转世?什么?祝英台竟然是无尽深渊的顶级兵种月光碟?什么?就连静静竟然是心魔界的新生代女王……?!
  • 重生随想录

    重生随想录

    没做过的、失望过的、求不得的……我统统都想要,只是到了最后才发现,生活依旧是咸鱼躺比较舒服,那么这时候做一个幕后老爷爷感觉也蛮好的,
  • 天阙苍穹

    天阙苍穹

    一页废纸,将萧云推向死亡。冒牌重生,再创人生辉煌。昔日敌人,今朝有仇必报……
  • 天道神位

    天道神位

    两个不同的世界,两个相同的心愿。一个坚韧不拔但出生卑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难展拳脚。一个天赋异禀,却被雪藏命不久矣。当一颗流星划过,他们的命运轨迹发生了那么一瞬间的交集。他能否继承遗志,创造一个属于他的时代?一切尽在天道神位!
  • 邪帝绝宠:废材二小姐

    邪帝绝宠:废材二小姐

    他,是高高在上的邪帝;她,是穿越而来的废材。一次救命,一个封印,一股力量。使他们达成互相利用的共识。废材惨遭邪帝调教,马上变得不是人。魔武双修的鬼才还是十项全能?!十级魔兽被她当成地毯踩于脚下。上古神兽?于她手上代步工具。要的就是这态度,她要让全天下人知道花儿那样红是她用鲜血染的……爱悄然来袭,调教成调戏。兄妹师徒恋?关他们什么事?!他节操掉一地爱她,她却毒舌打击他,到底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