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产量日益扩大,周边市场已不能满足刘九生的需要。刘九生决定闯出湖南。自1993年开始,刘九生先后在义乌市、武汉的汉正街、成都的荷花池等地设立了办事处,为栏垅梳篦厂打开了一扇扇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办事处设立后,厂里的产品以高质低价迅速赢得好评,其销量几乎是一月翻一番,使企业的年产量迅速提升到上千万把。
刘九生同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新品种。栏垅梳篦厂还从选料、造型等方面进行产品创新,对于新产品开发人员,刘九生要求他们每个月都要有新构想、新创意。一经采用都给予重奖,有的开发人员一次就得到了上万元奖励。
到2002年底,他的“天天见”公司进入湖南省私营企业十大行业500强,刘九生被业内人士尊为中国的“梳业大王”。
不要小看两毛钱,刘九生就是靠每把仅赚两毛钱的梳篦起家的,虽然利薄,但市场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他的成功在于薄利多销。
看准市场,选择利润空间大的行业下手
如果某一行业的利润空间很大,而你又了解这个行业,觉得这个行业有发展潜力,不妨就从这个行业下手,这是一个创业的绝好机会。
姚林敬是安徽人,1981年,17岁的姚林敬考上了高中,仅仅是因为家里掏不出每月至少5元的住读生活费,不得不辍学。父母对此心有愧疚,便把他托付给一位远房的表叔学起了木匠。表叔的手艺不错,加上姚林敬肯钻研,能吃苦,没有多久就入了道,三四年后就外出闯荡。
1986年春,姚林敬用被子裹着一套木工工具,带上20岁的弟弟,每人怀揣80元钱,挤上火车前往深圳打工。
姚家兄弟在深圳人生地不熟,十几天过去了,一个活儿也没找到。兜里只剩下几元钱时,幸亏找到了一个工钱为20元的活儿。此生意是一个家庭的厨房改造,刚开始女主人对他们两个初来乍到的外地打工仔还有些信不过。姚林敬胸脯一拍:“这活儿交给我们干,不满意你可以分文不付。”结果在交工时女主人很满意,还多给了他们10元钱。这30元钱,便成了姚林敬闯荡世界淘到的“第一桶金”。
就这样,在市区干零工干了几个月之后,姚林敬谋得了一个到几家保龄球馆当兼职维修工的美差。那几年保龄球在国内刚刚热起来,因为设备贵重,动辄就是上百万元,所以一般人不敢动手。因为姚林敬有一定的木工基础,通过一个阶段的摸索很快掌握了其中的要领。两年下来,练就了一手维修保龄设备的绝活儿,俨然成了半个专家。当然,收入也相当可观。
一次在替一家保龄球馆更换荧光道板时,姚林敬无意中得知,就那么一块普普通通的胶合板做了一下镀膜处理,成本最多100多元,在这里却价值近2000元,仔细一问,是从德国进口的。当时姚林敬心里暗暗地想,我以后要是有了钱,就做这方面的生意。
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在北京办体育用品公司的亲戚邀姚林敬到北京去合股发展,于是,姚林敬带上这几年打工攒下的积蓄移师北京,成了这家体育用品公司的副总经理。同时,姚林敬还利用手头多余的资金,在北京丰台区办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型家具厂。
一切都在正常运转,似乎没有什么悬念。只是偶然的一个机会,一篇报道点燃了姚林敬创大业的激情。那是1993年的一个夏天,姚林敬在办公室里翻阅当天的报纸。有报道说,近来国内休闲娱乐业飞速发展,很多先进高档的设备都供不应求,并举例说,仅保龄设备,我国每年都要花费几十亿美元从国外进口。这个数字让姚林敬感到吃惊的同时,更让他看到了商机,他暗下决心,要凭着自己的努力,在保龄设备方面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上保龄设备生产线,没有上千万元的资金根本玩不转。于是,筹集资金成了姚林敬此后的第一要务。姚林敬采取的是“借鸡生蛋”的做法。1995年春,他盘下了一个濒临破产倒闭的国营席梦思床垫厂,当年扭亏为盈,创下了销售额1300多万元的历史记录,并以此业绩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银行贷款。1996年10月18日,姚林敬将这笔钱投到了北京大兴杨各庄工业区的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北京皇玛保龄设备有限公司”由此问世。
1997年2月,一家实力雄厚的美国保龄设备公司到中国来考察市场,听说北京有个“皇玛”,便特意登门造访。看后,这帮老外们根本没把姚林敬放在眼里,断言就凭这样的条件和技术,五到八年的时间能搞出合格的产品就不错了。而事实是,姚林敬带领几位招聘来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顽强攻关,仅仅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就开发出了更适合亚洲人健身的新型保龄设备,当年就创下了销售额高达4000多万元的佳绩。而那家没对姚林敬高看一眼的美国保龄设备公司,后来到底还是在北京开设了一家分公司,但除了经济实力强于姚林敬之外,发展速度和规模效益根本不行,几年间一直处于惨淡经营状态。2001年秋,面临关门大吉的这家分公司,被姚林敬的“皇玛”毫不费力地吃了过来。2003年底,皇玛公司的销售额首次突破9个亿,占领了国内同业35%左右的市场份额。
从80元到9个亿,姚林敬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之所以有如此的辉煌成就,是和他选对了经营的保龄设备这个利润空间很大的行业密不可分的。
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并逐步完成小目标
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不得不放弃。而聪明的人则善于分解目标,他们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并逐步完成每个小目标,而大目标也总有一天能实现。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分段实现大目标真可谓是经验之谈,这一思想甚至适应于所有的“行业”。
报纸上曾经报道过一位拥有100万美元的富翁,原来却是一位乞丐。我们心中难免产生怀疑:依靠人们一分一毛施舍的人,为何会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当然,这些存款并非凭空得来,而是由一点点小额存款累聚而成。一分到十元,到千元,到万元,到百万,就这么积聚而成。若想靠乞讨很快存满100万美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记者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不要半途而废,尤其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
没有人能一步登天,失败只是暂时的。不要因为暂时的失败而半途而废,尤其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拥抱成功。
一位烫衣工人住在拖车房屋中,周薪只60元。他的妻子上夜班,不过即使夫妻俩都工作,赚到的也只能勉强糊口。他们的婴儿耳朵发炎,他们只好连电话也拆掉,省下钱去买抗生素治病。
这位工人希望成为作家,夜间和周末都不停地写作,打字机的噼啪声不绝于耳。他的余钱全部用来付邮费,寄原稿给出版商和经纪人。
他的作品全给退回了。退稿信很简短,非常公式化,他甚至不敢确定出版商和经纪人究竟有没有真的看过他的作品。
一天,他读到一部小说,令他记起了自己的某本作品,他把作品的原稿寄给那部小说的出版商,出版商把原稿交给了皮尔·汤姆森。
几个星期后,他收到汤姆森的一封热诚亲切的回信,说原稿的瑕疵太多。不过汤姆森的确相信他有成为作家的希望,并鼓励他再试试看。
在此后的18个月里,他又给编辑寄去两份原稿,但都退还了。他开始试着写第四部小说,不过由于生活逼迫,经济上捉襟见肘,他开始放弃希望。
一天夜里,他把原稿扔进垃圾桶。第二天,他妻子把它捡回来。“你不应该半途而废,”她告诉他,“特别是在你快要成功的时候”。
他瞪着那些稿纸发愣。也许他已不再相信自己,但他妻子却相信他会成功。一位他从未见过面的纽约编辑也相信他会成功。因此每天他都写1500字。
写完了以后,他把小说寄给汤姆森,不过他以为这次又准会失败。可是他错了,汤姆森的出版公司预付了2500美元给他,这个人就是史蒂芬·金,史蒂芬·金的经典恐怖小说《嘉莉》也就这样诞生了。这本小说后来销了500万册,还被摄制成电影,成为1976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运用逆向思维,变危机为机遇
在每一个人一生中,免不了遭受许多危机,有的人因此消沉,有的人却从此飞黄腾达。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有的人能够运用逆向思维,将危及转变为机遇,并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成功打开了门窗。
很多取得成功的人们,他们原本的志向并不是企业家、美术评论家、歌唱家、演员或者作家,但是,各自都因为不同的情况而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可贵的是,他们在放弃的时候,重新向前望去,打开了另一扇新门,并全力拼搏,从而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如果你因某种原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时,不必悲观失败。因为“放弃梦想”或者“遭受挫折”反而大获成功的事例,在我们的身边不计其数。
卡耐尔·桑达斯是肯德基炸鸡的创始人。6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卡耐尔曲折的一生由此开始了。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补贴家庭支出,卡耐尔14岁时不得不退学。卡耐尔性子暴烈,遇事喜欢与人争吵,为此,他不得不多次变换工作。
卡耐尔讨厌被人使来唤去,开始自己经营一家汽车加油站,但不久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加油站倒闭。第二年,他又重新开张一家带有餐馆的汽车加油站,因为服务周到且饭菜可口,生意十分兴隆。谁料想一场无情的大火,把他的餐馆烧得干干净净。
卡耐尔没有消沉,而是振奋精神,建立了一个比以前规模更大的餐馆。餐馆生意再次兴隆起来,可是,厄运又找上门来。因为附近一条新的交通要道建成通车,卡耐尔加油站前的那条道路变成背街背巷的道路,顾客也因此剧减。65岁时,卡耐尔不得不放弃了餐馆。
然而,卡耐尔还是没有死心。他想到手边还保留着极为珍贵的一份专利——制作炸鸡的秘方,决定把它卖掉。为了卖掉这份秘方,他开始走访美国国内的各大餐馆。他教授给各家餐馆制作炸鸡的秘诀——调味酱。每售出一份炸鸡,他将获得5美分的回扣。5年之后,出售这种炸鸡的餐馆遍及美国及加拿大,共计400家。
当时,卡耐尔已经70多岁。1992年,肯德鸡炸鸡的连锁店在全美达5000家,海外达4000家,共计扩展到9000家。
我们从卡耐尔先生的生存方式中,能够学到很多很有用的东西。因为商店前的繁华街道突然间变为背道,迫使他不得不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餐馆。如果不曾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卡耐尔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程度吗?
那么,我们怎样来认识发生在卡耐尔先生身上的事情呢?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危机正是机遇”。只要时时刻刻不忘逆向思维,那么,即使陷入深渊,你也不会惊慌失措。
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就会发现将自己逼入死胡同的危机或挫折,正是发挥一个人潜能的绝佳时期。逆向思维具有魔法一般的威力,一旦谙熟,就会在任何一个方面快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任何成功都与成功者善于重新定位、调整战术相关。你在遇到“路障”时,应该明白这一点,并运用逆向思维,把自己从危难之中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