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2300000033

第33章 爱迪生(1)

最伟大的发明家(美国1847~1931)

多问的孩子

1847年2月1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叫米兰的小镇上,一个长着圆脸蛋、蓝眼睛、淡色的头发的小男孩降生了。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伐·爱迪生。爱迪生祖居荷兰,父亲山墨尔是个勤劳耕作的农民,母亲当过乡村教师。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因此备受妈妈的宠爱。

爱迪生从小体质比较弱,后来在妈妈耐心周到的照料下,身体一天天壮实起来。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老爱问为什么,看见想不明白的事情就问,问了就转着眼珠想。“为什么锅上冒蒸气?”“为什么凳子四条腿?”“金子是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

小爱迪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得到了妈妈的充分肯定。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这个时候,爱迪生总是歪着大脑袋,睁大眼睛听着,听完后,还会有一大堆新的“为什么”从他的头脑中冒出来。

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于是找来一根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还有一次,那是六岁的时候。一天早饭后,妈妈正在做针线活儿,爱迪生“咚”一下撞开了门,连跳带蹦跑进来了,吓得妈妈把手都扎了。

爱迪生气喘吁吁地问:“妈妈,大母鸡趴在鸡蛋上做什么呀?”

妈妈笑着说:“在孵小鸡呀。鸡妈妈就是用自己的体温、用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将鸡娃娃孵出来的。”

“噢,原来是这样,太有趣了。”爱迪生拍拍大脑袋,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推开门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见爱迪生的踪影。妈妈很着急,一家人四下寻找。一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发现这个小家伙竟然在后院鸡舍旁边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几个鸡蛋,他正小心翼翼地趴在鸡蛋上,一动也不动。

妈妈看他专心致志的样子问:“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孵小鸡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想不到他居然饿着肚子,从早到晚趴在鸡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爱迪生一生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爱迪生一家不久就被迫离开了米兰。铁路的敷设导致了河运和运河运输的萧条,米兰也就失去了其原来作为粮食经营中心的作用,工商活动中止了。1854年,小山墨尔·爱迪生全家搬迁到休伦埠市,在那里开始经营粮食和木材。

爱迪生的童年就像他的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地在欢乐中度过。孩子们都喜欢在休伦埠巨大粮仓附近的码头上玩耍,但时常由于不小心而掉到运河里,通常他们总是由一些偶然的过路人救起,爱迪生也没有幸免。他很善于观察,从小就喜欢画画儿,而且画得不错。可以想到,他在孩提时曾做出了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大胆和不够谨慎的事来。但他在幼年所遭受的挫折,使他学会了谨慎和肯思索。他由于用火不小心,无意中把父亲的粮仓点着了,于是就在市场上当众受责打。他在用斧子截皮带时,把一个手指剁去了。他常进行非常危险的化学试验,而这些试验只是由于偶然的原因才没有以悲剧告终。因此,爱迪生在幼年起就逐渐接触“实践”,积累了对于他的发展极为有利的也往往是痛苦的经验。

爱迪生年龄越大,他对各种试验就越感兴趣,而对各种游戏和娱乐越来越淡漠。在爱迪生已成为著名发明家时,他父亲对他所作的评语是:“托马斯·阿尔伐·爱迪生没有童年。拨弄蒸汽发动机和机械就是他幼年的娱乐。”援引这一评语是很有意义的,即使这种评语有点过分渲染,但小孩子兴趣的总方向,在这里还是十分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艰难的经历

爱迪生对实验的兴趣一天比一天浓厚。渐渐地,妈妈给的零花钱已经不够用来购买实验药品了。这可怎么办呢?思来想去,爱迪生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小镇上刚通了铁路,许多人到火车上做买卖。爱迪生心想,我要是能去火车上卖卖报纸和糖果,既能到城里图书馆看书,又能挣钱买实验用品,该是多好的事啊!

于是,爱迪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

听了儿子的想法,妈妈有些心酸,可一想到爱迪生是这样懂事的孩子,又欣慰地笑了。妈妈千叮咛万嘱咐,才不舍的放儿子走了,爱迪生当时只有12岁。

到城里后,他先去报馆买厚厚一叠报纸,接着再去图书馆,找个座位,埋头看他心爱的书籍。饿了啃几口面包,渴了喝几口水。直到天快黑了,图书馆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才不得不离开。然后慌忙跑到火车站,挤上返回的列车。

车厢里,又响起爱迪生清脆的吆喝声:“看报!看报!看今天出版的新报!”

从此,12岁的爱迪生学会了自立。他用自己挣来的钱购买实验用品,每天晚饭后,就一头钻进他的小实验室做实验。

爱迪生在火车上跑来跑去又卖水果又卖报,渐渐地,和车站上的工人以及列车上的乘务员都混得很熟。他机灵勤快,大家都很喜欢他。

于是,他机灵一动,请求车长把他的实验搬到火车上来做。看到爱迪生这么好学,老车长同意了。

听了老车长的话,爱迪生高兴得不得了。他立刻跑回家,把他的那些东西搬上了火车。

过了几天,老车长到行李车上一看,哟,简直像新开的药店。各式各样的大瓶小罐,粗细不一的玻璃试管,以及里面装的五颜六色的液体、粉沫等。小爱迪生看看这个,拿拿那个,一会儿看看书,一会儿又摆弄摆弄他那些玩意儿,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老车长欣慰地点了点头,心想:有出息的孩子!

就这样,爱迪生在风驰电掣的火车上建成了他的实验室。每天,报纸和水果一卖完,爱迪生就乐滋滋地躲进行李车厢里,做他的化学实验。

爱迪生的学生时代特别短。他共上了几个月学,就由于他常提无数各种的问题而使老师们感到厌烦,同时由于他当时对学习表现得不特别努力,而被认为是不聪明和愚蠢的学生。他的学生时代,确切些说,就是那几个月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此后,就由母亲来教他。母亲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妇女,一位教师。由于母亲的耐心和温柔态度,爱迪生学会了识字和算术。他的字练写得工整秀丽,他养成了工整记笔记的习惯。他的“系统”教育,实际上只是这样。后来,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他常常感觉到他所受教育的不足,而不得不随时在工作过程中弥补这一缺陷。在这位发明家的以后工作中,很需要物理、化学、数学和电工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方面的不足,不能不给他的工作造成困难。当他需要深入和全面了解某一问题时,他就开始研究它,以此来弥补自己所受教育的空白。

从最小的办报人到漂泊的报务员

爱迪生从12岁就开始独立工作挣钱了。最初,他在来往运行于休伦埠和底特律间的火车上卖报纸、杂志、糖果和水果。父母没有阻挡他从事这些工作,而使他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不久他就开始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份在火车运行时印刷的报纸。在各中间站上,担任“本报通信员”的少年们给他送来了当地新闻。而有的消息则是他从车站报务员那里得到的。他这样小的年纪,在这里就第一次接触到电报,并对电报的众多优点和可以大加运用的范围作出了很高评价。

爱迪生这个小孩,就这样成了记者、编辑、排字工人、校对员、印刷工和报童。报纸的发行份数达到了几百份。该报不只是报导地方新闻而且还报道最有意思的世界时事(这时是美国1861年爆发的国内战争的前夜)。爱迪生在自己的报纸上,刊登了他从书中所摘抄来的技术资料,报道了各种技术和科学新鲜事物。

爱迪生在进行出版工作的同时,仍继续做生意。爱迪生在铁路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便在休伦埠开设了两个售货商亭:一个是出售报和其他刊物的售货亭;另一个是卖蔬菜、浆果、油等物品的售货亭。当国内战争开始时,爱迪生关闭了第二个售货亭,因为对报纸的需求量增长了,因此爱迪生赚得的钱也大大增多了。爱迪生后来就再也没有从事过写作和出版工作。因此,应把他的报业工作,评价为他少年时代就已有首创精神和踏踏实实要干一番事业的愿望的表现,而且他的这种首创精神和愿望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合理的商业性核算后才产生的。看来,他一生中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他熟悉了电报机并开始对电和电工技术感起兴趣来。

爱迪生称自己是化学家,而且说一向使他最感兴趣的是化学。每当爱迪生乘坐他的“印刷厂”所在的那个行李车厢去旅行的时候,他总是在那里进行各种不同的化学试验。一次,由于磷起了火,车厢里失火了,火被乘务员扑灭。而到下一个站上,爱迪生的所有试验用品被从充满浓烟的车厢里全抛了出来。试验者本人也随同试验用品一起被抛了出来。这是爱迪生青年时代最痛苦的时刻,直到很久,他也没有忘掉这一不愉快的事件。

在这件令人不快的但结局还比较满意的事件之后,年轻的爱迪生就很少从事化学试验,不久他就停止出版报纸,而改为学习电报业务,开始担任报务员工作。

虽然报务员这个工作在当时很吃香,但他总是在一个地方没干几个月就被辞退了。主要原因是:爱迪生在工作的同时,总是搞一些创造发明。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新知识,做各种实验,这在老板眼里无疑是“不务正业”。然而,爱迪生也并不满足于做一个电报员,他的理想是要当一个给人类造福的发明家。所以他也并不在乎在哪里工作,工作挣钱只不过是作为他搞实验的经费来源而已。

爱迪生在被休伦港铁路局解雇后,先在盛因堡做了两个多月的白班报务员,之后又通过考试,被西方联邦公司录用为白班电报员。

爱迪生的工作是白班业务,晚上他应该踏踏实实地在家里好好休息。偏偏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想多学一点儿。每天晚上,他都替换晚班的报务员接收通讯稿。这可是晚班报务员求之不得的事儿。

刚开始,爱迪生收发报的速度还能跟上对方。没过多久,对方换了一位高水平的人,他可就应付不了了。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连爱迪生拥有这么好的技术都有点儿招架不住了,怎么办呢?爱迪生发明创造的天分又开始蠢蠢欲动。

爱迪生想出了办法。他把两台接收电码的仪器安装在一起,一台按原来速度接收,另一台转换成他可以接受的速度,从而将速度降到大约一分钟25个字左右。这就是二重电报机。这一发明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可只能是暂时的,到关键时候可就出问题了。

那一年正赶上美国总统大选,有关大选的消息如同雪片般飞来,二重发报机招架不住了,爱迪生更是有点儿手忙脚乱。最让人着急的是消息都是第二天要发的,报纸正等着呢。新闻部门的人催了一遍又一遍,几乎踏破了门槛儿。

事情终于传到了公司经理那儿,经理大怒,他可容忍不了这既有损公司声誉又影响公司收入的事。就这样,随着二重电报机命运的终结,爱迪生又开始寻找下一个栖身之地。

他从事过电报业的地方有:斯特雷特福(加拿大)、休伦埠、印第安纳波利斯、新奥尔良、路易斯维、孟菲斯和美国的其他许多地方。实际上他是一个流浪报务员。他用莫尔斯电码收发的技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薪金微薄,但他紧缩日用必需品的开支,而把大部分薪金用于电工技术试验。爱迪生很少注意生活享受,对于他来说,电的研究和试验以及制造各种仪器和装置的尝试,越来越成为他生活中的主要事情了。

爱迪生的这种漂泊生活持续了5年。1868年,他迁徙到波士顿,在那里他在一家电报公司找到电工技师的工作。他作为报务话务员的生涯永远结束了。

早期的发明

由于亚当斯的帮助,爱迪生被准许参加美国最大电报业“西部联合电话电报公司”的招收职员的考试。一向不注重衣着外貌和刚刚从外省来的爱迪生,使所有参加者和列席者在测试爱迪生时都认为他必定名落孙山,更何况在测试线路的另一头坐着本公司一位最有经验的报务员。但爱迪生在收发报的质量方面超过了对方,出人意料地被录用了。

这个时期,爱迪生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他和亚当斯所居住的斗室里进行各种试验。他得到一本麦克尔·法拉第的著作,开始仔细地研究它。爱迪生喜欢这位天才的科学家、电学奠基人的著作,因为这些著作说得一清二楚,对于像爱迪生这样理论基础差的人来说没有难于理解的数学计算方法。研究法拉第著作及了解他的试验和推论,对爱迪生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当时他产生了要把电应用于各种实际目的的一个又一个想法。他特别敏锐地感到有必要进行某些设计,但他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能进行设计工作的工厂,因为他既无资金,又无地盘。

同类推荐
  •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4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王夫之的有关内容。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青焱传说

    青焱传说

    这是一个万火焚天的世界,在这里,火,是主宰,是世界的唯一主旋律。
  • 魑魅魍魉的世界

    魑魅魍魉的世界

    从夏初南走进白象高中的那一刻,恐怖因子已经开始降临,宿舍窗前的鬼眼,离奇的鬼打墙,军训时同班同学的离奇死亡,请笔仙询问真相,最后连笔仙都被灭口,这到底是惹上了什么鬼东西?三番四次救夏初南一命的女子到底是谁?冰冷沉默的少女又有何身份?突然出现的抓鬼天师又以什么目的来到白象高中?他是否能带领夏初南等一干同学逃出这死亡之校吗?这魑魅魍魉的世界等你来揭开
  • 重生之异界商铺

    重生之异界商铺

    张涛,一个普通二专的大学生,在一次车祸后重生了,重生后,张涛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个能沟通异界商铺的项链,传奇于是就这样诞生了。
  • 习惯影响一生

    习惯影响一生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心态、自信、应对挫折、培养成功、做人、做事、工作、学习等十个方面,论述好习惯的重要性,然后让你一步步地去认识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力量,然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招手即来,挥手即去的。
  • 也说项羽

    也说项羽

    成功者总有万千的人去捧其臭脚,失败的人最恨不得千脚万脚只为踩死。此即所谓“成王败寇”。我在做一件看似很二的事情,写一套关于“败寇们“的列传。历史本不应是枯燥无味的,他也可以很热血!以正史框架为纲,以散文演义笔法把历史写的更美、更热血、更人性。我写的是人性和反思,是国格和尊严。希望大家能从书中的文字间,找回哪怕一点——我们老祖宗们血液里曾经流淌过的东西,我的书也就达到了初衷。好了,第一个出场的人物——项羽!
  •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的专属十二颗星

    EXO的专属十二颗星

    火遍世界的两个组合:EXO和A.X.P,竟然发生了恋爱的关系,然而他们的恋爱故事会是怎样?
  •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1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1

    本书包括王公贵族、庶民百姓、妖魔鬼怪、动物植物等童话故事,其中具有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等名家名作,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分民间童话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相信这本《世界著名童话故事精选》,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良好的读物和收藏品。
  • 大般涅槃经-慧严

    大般涅槃经-慧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罂粟泪,碎琉璃

    罂粟泪,碎琉璃

    知道你是因为姐姐所以对我那么温柔,知道你是因为姐姐才对我百般纵容,知道你喜欢的人永远只有姐姐,知道你只是把我当作妹妹,对我只是对姐姐的承诺。。。可是还是喜欢上了你,就是那么喜欢你,愿意倾尽所有去爱你。我不介意你心里有姐姐,我不奢望能取代姐姐在你心中的位置,我只希望你的心里能有一点点我的位置就好。。可是为什么当我鼓足勇气向你表明心意,想要走向我想要的位置。你却。。。“是你害死你艾。。如果没有你,艾不会死。。为什么死的人不是你,你不该存在的,滚吧!你根本不配提小艾。。滚出我的世界,我不想见到你和小艾一样的脸。看到你我会恶心。。”发了疯的奔跑,胸口的痛楚让我的脑海只剩空白。不顾风闪雷鸣的天气,雨打湿了我的头发,湿透了我的衣服,脸上已经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我还能回去吗??我们已经到了尽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