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空袭任务海明威共参加了20次。在空中他幸运得很,没有撞上死神,倒是在地面,他又负了伤。一天夜里伦敦灯火管制,漆黑中海明威的汽车撞到街边一个水塔,翻了个儿,使他头部、膝部多处受伤,还留下脑震荡等后遗症。当时海明威的注意力全在战争上,这点伤他并没有在意。
1944年初夏,诺曼底登陆的日子即将来临,海明威迫不及待地以《柯里尔》杂志记者的身份来到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国陆军第三集团军。指挥员们认为随军记者是没用的累赘不让海明威参战,气得他长吁短叹、抱怨不休。终于,他成了巴顿军团的随军记者,而且乘坐的是第一批登陆艇,目睹了举世闻名的盟军诺曼底登陆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场面。
等到圣洛防线突破之后,海明威不待命令下来就参加了他喜欢的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他随同这支部队的士兵一起爬进滩头堡,避开炮火,后来又从沙滩爬进安全地带。这时德军飞机一直在他们身后沿锯齿形路线扫射。趁滩头登陆和闪电攻击战造成的混乱,海明威轻而易举地加入拉纳姆上校率领的第二十二团,成为步兵团的一员。
这是个以“连续作战”著称的英雄团。他们一仗接一仗,一直打到纵深的霍根森林。战斗进入最高潮,弹如急雨,尸骸遍野,鏖战二十天后,三千多人的部队壮烈牺牲了二千五。
海明威自始至终处在这场浴血奋战之中,他为生命垂危的伤员写家信,安慰他们的母亲。他在英雄墓前默祷,继而仰天诅咒,认为这次正面攻击伤亡太大,既愚蠢又行不通。然而军令必须执行。
突破了齐格菲防线后,盟军下一个目标是解放法国首都巴黎。巴黎,是海明威青年时代工作、奋斗过的地方,他热爱这座艺术之都。海明威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嫌盟军进攻速度太慢,决定自己干起来。
一次战斗中,在巴黎西南的小镇朗布伊埃,海明威接过了指挥一支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的任务,自封为这支地下武装的司令官。由于在西班牙的那段作战经历,海明威具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他带领游击队去保护交通要道,又向农村派出侦察队刺探德军火力。游击队员们有的打扮成农民,有的化装为神父或村姑,骑自行车四处活动,搜集了大量有关德军部队工事和火力部署的情报。他率领侦察队巧妙地跟踪溃逃的德国部队,居然还抓回了一群俘虏。在他的“司令部”里,海明威带着老式钢边眼镜,威严地坐在桌子后面用德语审讯俘虏,从他们口中获得了不少德军部队调动的情报。
一份份详尽的火力部署图和俘虏口供及时地送到了盟军勒克莱尔将军手中,对盟军装甲师解放巴黎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勒克莱尔将军对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海明威的贡献救了千百个法国人的生命并使他的作战时间表提前了大半。
这群游击队员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有的头戴贝雷帽,有的足登木屐。他们的主要装备是别在腰带或挂在肩上的一串手榴弹。有几个人配着轻机关枪、卡宾枪和左轮手枪,大多是从德国俘虏手中缴获的。别看他们其貌不扬,打起仗来毫不含糊。只要一声令下,队员们个个奋勇争先。海明威的勇敢和机智赢得了他们的爱戴,游击队员们对他忠心耿耿,毫无保留地接受他的领导。他们亲热地称呼他“将军”,年纪小的队员干脆叫他“爸爸”、“大伯”。海明威本人也很乐意接受这些称呼,“爸爸”这种称呼后来在他的朋友中间也叫开了。
随着向巴黎的推进,游击队的规模如滚雪球一样愈加壮大,人员增加到两百多。海明威还用正当和不正当的各种手段使他的部队摩托化。当盟军大部队在巴黎郊外与德军激战时,海明威的“部队”已顺着小路悄悄地攻入城中,与小股纳粹散兵游勇交火。在凯旋门附近他们打得很英勇,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进城。
巴黎,经过德国人四年的占领,从外表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海明威真不敢相信,自己又能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此刻他的心情犹如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巴黎解放了!手下的游击队员们也个个激动得泪流满面,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游击队员跑上来握住海明威的手说:“大伯……将军……你的仗打得太棒了……真叫我们大开眼界。”
走在巴黎的街头,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被视为凯旋而归的英雄,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街上到处插了法国国旗,成群的人在欢呼“法兰西万岁”。男女老少将他们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与他们亲吻、拥抱。吉普车上满是姑娘们扔来的鲜花和水果。走进每一家餐馆,老板总会笑盈盈地端上陈年的佳酿款待他们。那一天晚上,喝了数不清的美酒后,海明威醉倒在旅馆里,做了一个无比香甜的美梦。
海明威的军事行动不属于正式战争的组成部分,因为他不是奉命行事的。但这位传奇式人物已作为法兰西枫丹白露的保卫者而名垂军事史册。《法兰西义勇军报》在巴黎解放后的第一个星期刊登文章报道说:海明威先生给人们的印象“是个刀枪不入的硬汉”。
战争结束后,美国陆军授予他一枚青铜星奖章,表彰他的英勇,及“在朗布伊埃战役中提供情报的功绩”。带着几处新添的伤疤,海明威回到了古巴的田庄。此时玛莎已跟他分手,《时代》周刊的女记者玛丽·维尔什成了他第四任妻子。广大读者好几年没有读到海明威的新作品,他们在热切期待。放下枪杆,重握笔杆的海明威又面临新的挑战。
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到古巴的田庄以后,海明威又过上了他“钓鱼——写作”的生活。
一天清晨,海明威准备驾驶“拜勒号”出海玩一天,突然发现海滩上坐着一位老渔夫,他呆呆地望着大海,脸上流露出痛苦和失望的神情。
“嘿,老伙计,有什么要帮忙的吗?”海明威叫了他一声,顺手递过去一支雪茄。
“噢,我在想一件遥远的事。”
于是,老人给海明威讲起他出海捕鱼的一次经历……
他的每一句话,都让海明威回忆起他十几年前在基韦斯特度过的捕鱼的日子。于是他整整八个星期奋笔疾书,写出了《老人与海》。
这个故事以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三天三夜的捕鱼经历为中心:
老渔夫又黑又瘦,脸颊上长满被海上烈日晒出来的肉瘤,满脸堆积着深深的皱纹,双手留下了网绳勒出来的伤疤。
他已经连续出海打鱼84天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他的运气真是不好,他船上那张补了一些面粉袋的帆,看去真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但他有一双像海水一样蓝的眼睛,那双眼睛是坚强的。
头40天里,有一个名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起出海。可是过了40天没有钓到鱼,那孩子就被他的父母叫回去,安排到别的船上去了。老头儿只好孤零零地一个人出海。但曼诺林很爱老头儿,他见老头儿每天划着空荡荡的小船回来,心里非常难过,尽量帮他做些事情,给他一点安慰。
第84天黄昏,海边上别的渔船都是满载而归,可老头儿又是空着船回来。曼诺林帮他收拾好东西,请他到酒店去喝啤酒。酒店里很多人都取笑老头儿,但也有人在心里替他难过。
喝过酒后,一老一小回到老头儿住的茅棚里。这茅棚用大椰子树坚硬的树皮做墙,屋里只有一张床,一张饭桌,一把椅子,地上挖了一个烧饭的火坑。以前墙上还挂着他已过世的老婆的照片,他看了觉得凄凉,就取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