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2300000198

第198章 高尔基(4)

1918年8月,列宁被社会革命党人刺伤。高尔基在震惊中认识到自己所支持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软弱和错误,他当即去电慰问列宁,随后亲往看望,承认自己是一个“迷过路的人”。高尔基主动恢复了与列宁的友谊,也走出了精神危机,积极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

1918—1921年,高尔基以卓越的宣传才能和组织才能,全力从事恢复高等学术机关、团结知识分子、保护文物、出版普及读物、组织科研等工作,为刚刚创建的苏维埃的文化事业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在工作的间隙,他在《共产国际》上发表了很多政论,并写出了《回忆列夫·托尔斯泰》,以娴熟高超的技巧,再现了矛盾的巨人的风采。他还写出了这位一语千钧的泰斗对自己的否定:“再讲您的语言,它很巧妙,但过于做作,这是不行的。……您在戏里把自己的话说得太多了,所以您的戏里并没有人物,所有的人物全是一样的。您大概不了解女人,您没有写成功一个女人,连一个也没有!”高尔基就是这样一个纯洁而坦率的人。

事业丰碑

1921年,因肺病严重恶化,高尔基在列宁的力劝下,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意大利治病,后来住在意大利的索伦托。治疗期间,也是他一生总结性的创作时期,高尔基写出了《我的大学》(1923)、大部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史诗性的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前两部1926—1928)以及大量回忆录、短篇小说。

《我的大学》是自传体三部曲之三,写阿辽沙喀山时期的生活,结构似乎不如前两部精致,但风格还是与前两部一致的。总的说来,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不愧是俄罗斯文学史上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

列宁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天,听人读了这部小说。36年前,列宁也在喀山,他正是年轻的阿辽沙所要寻找的那个人。但是,在他逝世后,高尔基才真正找到他。

早在1894年,柯罗连科就预言高尔基:“您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可同时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高尔基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理想的英雄人物,一个“大写的人”。在列宁逝世之后,在回忆这位同自己的关系几经风雨而友情弥笃的逝者时,高尔基终于找到了这个“长着苏格拉底式的前额和一双洞察万物的眼睛”的英雄。他数次修改写列宁的回忆录,终于塑造了一个极富艺术魅力的“大写的人”。

《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是26年前开始的以《福马·福马杰耶夫》为起点的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探索的总结,它通过阿尔达莫诺夫一家三代的历史,形象地说明了俄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描绘了农奴制改革后、十月革命前的半个多世纪的俄国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历史风貌。小说中最成功的人物是第一代伊里亚这个“建设者”兼“贪财者”,罗曼·罗兰称伊里亚是一个“刻画得不朽的形象”。这部小说是高尔基晚年的一部力作。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分四卷,第三卷完成于1933年,第4卷没有最后完成)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是高尔基探索知识分子心灵和生活道路的总结。作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四十年间的动荡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塑造了一个高度概括的个人主义的资产阶级市侩型知识分子,萨姆金这个“孤独人群中的一个孤独人”的形象。正像“阿Q精神”是中国民族劣根性的代名词一样,在苏联,“萨姆金精神”也成为知识分子特别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劣根性的象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骂高尔基:“知识界差不多用自己的乳汁喂壮了高尔基这条毒蛇,而他现在却用布尔什维克的牙齿来咬破这只乳房了。”然而,克里姆·萨姆金可以毫无愧色地走进世界著名文学典型画廊。这部作品是高尔基一生的压轴之作。

高尔基的一生是探索型的,他的小说也主要是沿着对人物的精神的探索来谋篇布局。对人物的心理的细致描写是高尔基小说的特征之一。在心理描写手法上,他受到了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影响,注意描写人物的心灵律动和梦幻。同时,早期的漫游培养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在小说中,他往往用自然景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生活。这一点,与屠格涅夫相似。

另一方面,高尔基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题材和主题,他第一个将无产阶级作为主人公带进了文学,生动而富含洞见地表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替世界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他堪称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但丁。

笔耕不辍

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受到了英雄凯旋般的欢迎。他回来后立即拜谒了列宁墓,默默站了很久才离去。

1928年3月,高尔基六十岁了。高尔基本人虽然这时不在国内,但庆祝他的六十周年诞辰的演讲和文学,其热烈的程度,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他在意大利的索伦多接到了各方面的祝词和各报以及各种著名周刊为他寿辰所发的专号……他出于诚意,虽对此铺张的庆祝行为并不赞赏,但在他三十五年的文学工作努力之后,对大众对他的如此认识感到欣慰。大众对他的祝贺,不仅仅把他看做作家,并且把他看做是朋友。他和世界上的许多名人一样,受到了国家、公共机关,以及各种民众团体和个人的崇敬和祝贺。

1928年春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高尔基回到了久别的祖国。祖国的人民非常隆重地欢迎他,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及其每个城市的车站上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迎接他。

高尔基投入了苏维埃的新生活。他经过那些四十年前步行经过的土地,在他所经过的每处都更加清楚地看到,苏维埃国家正在迅速地成长和壮大着,在这里,聪明代替了愚昧,勤劳代替了懒惰,新建工程代替了满目疮痍,新辟的良田代替了贫瘠的土地……

高尔基回到祖国以后,他掌握了苏联文学生活的舵轮。高尔基进行着广泛的通讯工作,莫斯科邮局的第六十九分局派出一个特别的邮递员为高尔基服务。他创办并且编辑了几种杂志,发起编印《工厂史》和《内战史》。

1931年,他完成了《耶戈尔·布列乔》这一剧作。

1932年9月25日,为了纪念这位六十四岁还在继续创作的伟大作家的功绩,苏联举行了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盛大的庆典。

1934年,高尔基主持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做了题为《苏联的文学》的报告,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他对访问他的年轻人说:

“生活的意义在于为革命服务”——高尔基用这话来教育苏维埃人民,鼓励年轻的文学工作者。在他的论文中,在他所组织的苏维埃作家代表大会上,他说道:“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天才所照亮的国家里,在约瑟夫·斯大林的铁的意志不倦不怠与神奇地工作着的国家里,生活和斗争是欢乐的。”

1925年到1936年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写成了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说反映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到1917年间,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民粹派的破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它对形形色色敌对思潮的斗争、1905年革命风暴、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等。高尔基在他的最后十年里,写了大量的随笔和论文。

高尔基在《英雄的故事》里,描写了最普通的人物:红军战士和男女集体农庄的农民,表现出他们为建设新生活辛勤劳动的高度热情。

高尔基以自己的真挚情感,在作品中号召苏维埃的全体人民热爱祖国,以创作性的劳动建设自己的新国家。他写道:

“在这样一个国家里生活和斗争是十分愉快的,在这里,党的伟大智慧和党的领袖约瑟夫·斯大林的钢铁意志,永远使人类摆脱了旧日万恶的习惯和偏见。

同志们,大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吧,热爱你们第二个母亲,我们的强大社会主义祖国吧……”

高尔基晚年所写的一系列的政论文是刺向形形色色的敌人的匕首和投枪。

他在自己的论文里,谈到纸醉金迷的欧美富翁和饿得要死的失业贫民,他揭穿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奴役人民的真相以及资本家如何妄图阻碍殖民地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尔基愤怒地抨击兽性的、血腥的法西斯主义匪徒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杀害罢工工人、压迫黑人的罪行。

高尔基也因此引起了苏联一切敌人的憎恨。托洛茨基、布哈林一伙决定迫使高尔基沉默。他们认为只有死才能使高尔基沉默,所以决定杀死他。

1936年5月高尔基病发,他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全国人民关注着高尔基病情的发展。然而敌人派遣的凶手医生,却在慢慢地杀害着这位伟大的作家。

6月8日,斯大林、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到医院去看望病中的高尔基,不料,这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会见。

6月12日,高尔基倾听着这天播出的斯大林签发的《宪法草案》。他说:“现在在国内……连石块都唱歌了。”眼中闪烁着欢欣的眼泪。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逝世了。莫斯科苏维埃大厦上插上了丧旗,噩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同类推荐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泰戈尔 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泰戈尔 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猎妻成瘾:萌妻哪里逃

    猎妻成瘾:萌妻哪里逃

    "心爱的人劈腿并与富家千金闪婚,她心字成灰,深夜买醉,误入他人客房,云雨过后本想天涯陌路,却从此抬头不见低头见。无心栽花却又得知意外怀孕,种是他种下的。一个为了孩子要娶,一个为了孩子愿嫁。婚后两人各种摩擦,她却对他情愫渐生。却在某天,她挺着大肚子在医院的妇产科看见他将别的女人拥在怀中……"
  • 囚仙之天地寻缘

    囚仙之天地寻缘

    她,一个经历家破人亡的落难小姐,一次阴错阳差促使她踏入寻仙之途。一路上与友人一起惊奇历险。他,皇家少子,却不甘一生富贵,隐藏身份,誓要成为一名合格捉妖师。他,本是魔界之首,却隐藏于民间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一句话简介:落魄女主上位记。
  • 长河风·文汇集

    长河风·文汇集

    《黄土谣丛书》作品立足宁夏、纵横西北、放眼黄土高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赞美了家乡,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本书编选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评论、评介、随笔、诗词等,是一部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朴实的著作。
  • 异世:血煞归途

    异世:血煞归途

    他是六界之人无不恐惧的血煞,上神,魔王,在他眼里不过是取材料的仓库,圣女,妖姬不过是胭脂俗粉,他不是无上的存在却可轻易让万物消失殆尽,他便是血符师......她是一介菜鸟,家族中最败类的象征,她既没有强大的血脉也没有灵宠,她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当曾经的血煞变成了羔羊又会如何呢?且看猪脚如何用最不想用的人物角色在异世大陆闯出一片天。
  • 重生不朽

    重生不朽

    神秘的老师,不朽的传奇,重生回到自己还是胎儿的时候......
  • Essays on Suicide and Immortality

    Essays on Suicide and Immortali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盗仙冢

    盗仙冢

    李问天是清河镇外百里丹霞谷下一名不具备灵根的外门弟子,被一个自称来自地球的大忽悠蛊惑之下,从此踏上了盗取仙墓的不归之路。仙道至上,凡人可证。
  • 煌典

    煌典

    命运伸出手来,我们无能为力,但至少我们还有选择的权利!“恶少、废物....”呵呵,不过是浮云而已,一次意外的重生,踏入了应该全新的世界,征途、王座,会是谁登顶?一部与游戏联盟息息相关的煌典,一个异世探寻的路程,会散发怎样的光?
  • 锦年可期

    锦年可期

    师父不要我?哼,我嫌弃你太老;太子想要我?哼,你逗我玩呢。萧绯云是犀牛山寨的小霸王,本该天真浪漫的长大,却因身世之故,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奔走他乡,寄人篱下。少女最初的春心,被师父无情的扼杀;无端示好的异国太子,给她带来的是何等际遇?阴谋、权谋随着身世的曝光一步步朝她紧逼而来,身负灭族血仇,杀父弑母之恨,孑孓一身的孤女,如何在江湖朝堂的沉浮中觅得一席之地?且看她素手纤纤,自主沉浮,定下一桩独属于她的锦绣良缘。
  • 金焰圣王

    金焰圣王

    华虚界,身怀大日金焰的厉上玄被各路高手追杀,末路之时,自爆身躯,没想到居然在圆灵界复活,还因缘巧合凝结了元晶,于是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