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20年《伟大的复兴》一书终于出版了,那时的培根可以说是才第一次有信心地而且公开地接受了先知的衣钵。这本书是由十个项目构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著作。在我们考察它的内容以前,让我们先听他的秘书劳莱对他的意见:“我总是有这种想法,如果有一道知识之光由上帝那里落到现代任何人的身上的话,那就必然是落在他身上的。因为他虽然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大读书家,可是他的知识不是来自书本的,而是来自他本身的理由和见解的,不过这些东西他是小心谨慎地吐露出来的。他的著作《伟大的复兴》,据他自己说,是他的著作中最主要的。这本书一点也不是他的脑子里的无价值的空想,而是一个固定了的、考虑成熟的概念,是多年的辛勤的产物。我本人至少看见过《伟大的复兴》的十二种不同的本子,都是年复一年的修改过的,这书的结构、次序就是这样年年一遍又一遍的经过了修改、补正,然后才达到付印时的那个样子的。”
书名页告诉我们,这本书是英国大法官外如兰的弗兰西斯的《伟大的复兴》。这样便较以前寒微时代的“培根先生对学术的赞美”好像堂皇得多了。培根所要传之于世的“大义”到了公布的时候,能用这样显贵的身分来发表,当然对于过去那漫长的拖延可算是一种补偿,对于争取更多的注意的读者也可算是一种保证。书名页上的插图描绘的是当时的一只三桅船正在扬帆前进,要通过两根狭窄的柱子,一般解释为世界的尽头,即所谓“赫寇立斯的柱子”。不过这只是它们意义的一部分,作者在他的“序言”的开头几句,对它们有更充分的说明。他说,人们对他们的现状估价过高,而对于他们改善现状的能力却估计过低,这就是两根不祥的柱子,它们好像注定了要把人们封锁在一片被陆地包围的内海中,使他们永远不敢到知识的大洋上去遨游。在图片下面的铭语小框中用拉丁文写着从“但以理书”(第12章,第4章)里摘录的一句话:“必有多人来往奔跑,知识就必然增长。”在书的正文《新工具》第1卷,93页里解释说,圣经上的这个预言简直就是说,知识的增长将与因横渡大洋的航行而全球互通往来的时期相吻合。这幅插图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仔细选择用以尽量代表作者的寓意的。我们对于书名页底下的铭语小框中的题词——“教育促成进步”,已经作过评论了。
接着就是一个简短的说明,共约五六百字,是以培根在他的《几种想法与几条结论》一书中所试验的第三人称的体裁写的。在这里他把拉丁文“复兴”一字的意义交代清楚了。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意志和事物的交易恢复到原有的完善的程度或者至少有所改进。书中强调了为何不能凭借旧哲学来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宣布把科学、艺术以及人类的一切知识加以整个的改造的必要性。
以下就是致国王詹姆士的一篇书信体的献词。和谭尼森博士说的一样,培根着手了“一项需要一位千手千眼的人来和的工作”。他知道这不是一个臣民的工作,而是一位国王的工作。因为培根所打算做的并不只是一件逻辑方法上的改进而已,这是一个人可以担任的。他所要作的用谭尼森的话就是“是决定于一部清楚而全面的自然史的”。他希望国王能够提倡并资助一部关于自然及技术的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若没有这部书,他深知他的计划无成功的希望。同时他也知道他计划中的这样规模的一项著作只有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成百上千的人们在统一领导下通力合作若干年,甚至也许要若干代,才能编辑成功。
在“献词”之后就是“序言”,是一篇长约三四千字的非常有力的文章。正像“献词”是向国王进言的一样,“序言”是向人民说话的。文章里面有教育,有警告,有劝戒,还有诱导。对于那些相信旧逻辑的人他说:“逻辑学决不能精细到足以应付自然的地步。”为了鼓励别人,他谈出他自己的弱点。他说:“只有依靠神的援助,他才能坚定自己的意志以抵抗敌对意见的打击,和依神的援助,他才能坚定自己的意志以抵敌对意见的打击,和抵抗他自己本人私下和内心的迟疑和顾虑,更不必说那些天性中的不明智之处了。”他表示最主要的希望是工作要以仁爱的精神来作。“最后,我向大家作一个普遍的忠告,就是大家要考虑知识的真正的目的何在,希望大家追求知识既不是为了自娱心志,也不是为了争论取胜,或是为了凌驾他人,或是为财,为名,为权力,或是为了任何这些卑微的东西;而是要为了人生活的利益和用途;并且要以仁爱的精神充实和使用知识。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天使们被打入地狱是由于对权力的过分欲望,人类的被逐出乐园是由于对知识的过分欲望;但说到仁爱,那是永无过分之事的,也从来没有一位天才或者一个凡人因为仁爱而遭到危险的。”
这篇精彩的“序言”完成以后,培根就开始进行他所谓的“著作的计划”——就是如果《伟大的复兴》这本书能完成的话,他所打算包括在里边的六个部分的描写。计划中的这六个部分如下:
1.《各种科学的分类》。
2.《新工具》,或《关于自然的解释的指示》。
3.《宇宙的现象》,或《作为哲学基础的自然和实验的历史》。
4.《智力的阶梯》。
5.《先驱者》,或《新哲学的预测》。
6.《新哲学》,或《能动的科学》。
关于这六个部分,培根告诉我们第一部分还是缺少的,不过他的《广学论》第二卷可以被认为是能暂时补充了这个缺口。
这六个部分的第二部分是《新工具》,共两卷,构成现在所谓的《伟大的复兴》一书的主体。
《伟大的复兴》的六个部分中的第三部分原定为《自然和技术的百科全书》,他在该书中写了一篇关于这本书的简单描述,内有关于该书编辑的一些原则。这部分叫做“节日前夕”,培根意谓当这个伟大的“百科全书”编成的时候,人类将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一种安息日。
因为这个部分需要相当的时间,也许需要若干代,所以他又为《伟大的复兴》计划了第四部分,称之为《智力的阶梯》。这部分一点也没有印出来,不过它的目的已经很明白了。它是要表明在某种有限的但特别重要的领域内,逻辑学(《伟大的复兴》的第二部分)将如何用以解释在《百科全书》(《伟大的复兴》的第三部分)中所搜集的一些事实。
第五部分,即他称之为《先驱者》或《新哲学的预测》的部分,也是一点也没有发表过的。它的用意是要预示《伟大的复兴》完成之际行将属于人的新知识和权力的味道。这些令人先尝的“味道”可以说是在走向新哲学的道路上所拾起来的被风吹落的果实,既不可轻视,也不可把它们误认为是成熟的哲学所结的成熟的果子。
《伟大的复兴》的第六部分,即《新哲学》或《能动的科学》必须让培根本人来描写。“我的著作的第六部分是一个主要的部分,其他部分只是给它作准备的。它将显示出我所传授和准备好的一套合理的、纯洁的、严肃的调查研究方法所产生的那个哲学。不过要把这最后的一部分彻底完成是一件我的力所不及,也是我所不敢想象的事情。我希望我以前所做的,是一件不太微不足道的开端,结果如何将由人类的命运提出,这个结果也许是人们以他们目前的生活情况和他们的理解力不容易掌握和衡量的。因为问题所关系者并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而是人类幸福的真实性和人类行动的一切力量。我是大自然的助手和说明者,人的行动和理解只能用他在对自然进行工作和观察时所看到的自然的组织安排为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人是既无知识又无权力的。因为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打破这个因果的锁链,要征服自然,就只有靠服从它的规律这个方法。因此,这两个双生的目标,人类的知识和人类的权力,在最后是合而为一的。要是不了解原因,那么就要在行动中挫败。”
这就是《伟大的复兴》的计划。它的大部分当时还没有写出来。与整个计划相较,后来培根所写出来的也并不多。
《伟大的复兴》的宗旨不仅是对哲学文献作一个贡献而已,它还是生产革命的一张蓝图。《新工具》或《自然解释指南》是构成该书的逻辑学的部分的,和从来发表过的任何其他逻辑学的书不一样。如果把这书从《伟大的复兴》的设计背景里抽出,而只把它法作一本逻辑学的著作来看,那它是很难理解的。培根著作的编辑者们有时使这种混乱更加严重。例如弗勒编的《新工具》是已出版的培根著作中最精的版本,而这部书正就是犯了这样错误。弗勒列举了培根影响后人代的十条途径,只有在第八项中他才提到“人类的生活的改善以及对于人生的安适与方便的支配力的增强。”这就是说,弗勒把培根放在榜首的事情放在接近榜尾的地方了。但是除此之外,他还犯了曲解的过错。他以责备的口气说:“培根如何坚持一定要科学的研究服从实际的目的。这是一个严重错误。培根曾一再坚持科学的真理和实际的效用实质上的一致性。在实践上最有用的,在理论上就是最正确的。”(《新工具》第2卷,4页)“人的心智的改进和他的生活的改进是一回事。”(《几种想法与几条结论》)。
这部书其实主要公布了培根的庞大的工作计划,至于其完成则需要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人通力合作。培根写出来的仅是其中的第二部分《新工具》,即一种新的解释自然的方法。
《新工具》全书以箴言形式写作,第一卷有130条,第二卷有52条。第一卷的破坏性部分批判旧哲学的种种弊端,第二卷的建设性部分,培根提出了他本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哲学立场和他的科学方法的主张。
培根再次表现了他惊人的敏锐和三言两语就建立一门新学科的本领,他对语言与思想的关系的论述正是现代自罗素、维特根斯坦开始的分析哲学的中心问题。剧场假象“是从各种各样的教条以及一些错误论证法则移植到人们心中的”。这一类假象“不是固有的,也不是隐秘地渗入理解力之中”,一切公认的学说体系“只不过是许多舞台戏剧,表现着人们自己依照虚构的布景的式样而创造出来的一些世界”。剧场假象其实就是学说体系的假象,虽然比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更为紧凑和雅致,但却远离了真理。依其体系不同,培根将哲学家分为诡辩的、经验的和迷信的。
亚里士多德属于这样一类哲学家,他选取过于微少的实例为权威来做判定,他并不是从经验中构建原理,“而是首先依照自己的意愿规定了问题,然后再诉诸经验,却又把经验弯得合于他的同意,像牵一个俘虏那样牵着它游行。”他是诡辩的哲学家的典型,只从经验中攫取普通事例,不加核实和考察,“一任智慧的沉思和激动来办理其余一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