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从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利箭般的棘刺,特别是臀部上的棘刺长得更粗、更长、更多,其中最粗者宛若筷子,最长约达半米,可以用来防御掠食者。豪猪每根棘刺的颜色都是黑白相间,很是鲜明。不同豪猪物种的刺有不同的形状,不过所有都是改变了的毛发,表面上有一层角质素,嵌入在皮肤的肌肉组织。旧大陆豪猪的刺是一束束的,而新大陆豪猪的刺则是与毛发夹杂在一起。豪猪身上原来也只有鬃毛,后来有的个体偶尔长出几根硬而长的角质化棘刺,在抵御大自然的强敌时,豪猪的棘刺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豪猪的后代就遗传了它的这种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豪猪的全身都长满了棘刺。豪猪身上的棘刺,是由鬃毛逐渐转化的结果。豪猪的刺非常锐利,但容易脱落,这些利刺会刺中攻击者。利刺长有倒钩,容易挂在皮肤上,很难除去。豪猪的刺长约75毫米,宽约2毫米。如果刺钩在侵犯者的内部组织上,在正常的肌肉运动下,倒钩会使刺插得更深,每日可以深入几毫米。曾有掠食者因被刺刺中感染而死去,在死去后刺仍会继续嵌入体内。古人相信豪猪可以掷出它们刺来攻击敌人,但其实是错误的。
豪猪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约有20多种。在东半球,豪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南部,大多生活在地面上,栖居在洞穴里,靠鼻子在地面上拱土寻找植物的根茎和落果为生;西半球的豪猪南北美洲都有分布,它们同东半球的豪猪不同,尾巴更长,脚掌上有毛,能够爬树。其中,最有名的是巴西树豪猪。它的个头很小,大多数巴西树豪猪的体重在12~15千克。巴西树豪猪腰部很粗壮,腿细长,脚趾有尖利长爪,能够一把抓住一根树枝,将身体悬空吊起,敏捷地进行攀缘活动。
在与猛兽搏斗时,豪猪身上的锋利棘刺能迅速地直竖起来,一根根利刺,就像颤动的钢筋,互相碰撞着,发出唰唰的响声。此时,豪猪嘴里还会发出噗噗的叫声。它这种特有的御敌绝招,能够把凶恶的敌害吓倒、吓跑。如果敌害在这种刀枪林立怒不可遏的情形下,仍不听警告继续向豪猪进攻,那么豪猪就会调转屁股,倒退着长刺向敌人冲去。豪猪在雄狮猛虎面前,还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对手。豪猪还有最利害的绝招,它能够巧妙地利用尾巴,猛击敌人的头部,使尾巴上短而粗的刺密布敌人面部。针毛上长着带钩的刺,敌害如果被刺中,针毛就会留在肌肉里,疼痛难忍。狼、狐狸和大山猫等碰上豪猪,都不敢轻易去惹它。
豪猪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它躲在洞里睡大觉,晚上则出来寻找食物。生活在森林、沙漠及草原,以栖树为主,在热带森林中最爱吃嫩树皮。特别是白杨树和桉树皮,更是它喜爱的食物。由于这一特点,使之成为森林的一大害物。豪猪也爱吃盐,会在人类栖息地寻找盐,以硝酸钠保存的夹板、油漆、手工具、鞋、衣服或其他有汗液的对象为食。从富有盐分的植物、活动物的骨头、树皮、土壤及有尿液的物体上,豪猪也可以获得天然的盐。
天气寒冷的时候,豪猪会聚在一起互相靠身体取暖,但是因为身上的刺,在它们互相靠近时,会刺痛对方,使它们立刻分开,然而分开后不久,因为寒冷它们又会靠在一起。靠在一起后因为疼痛又会分开,这样反复数次,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这就是有趣的“豪猪理论”。倒挂冠军蜘蛛猴中文名:蜘蛛猴分布区域: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森林中小时候我们应该都听过“猴子捞月亮”故事,故事里描写的那个顽皮、可爱的精灵就是蜘蛛猴。
蜘蛛猴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因为它们的身体和四肢都很细长,在树上活动时,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巨大的蜘蛛,因此得名。蜘蛛猴是悬猴科中的特殊成员之一,悬猴科动物有一根卷曲的尾巴,这根尾巴既有平衡身体的作用,又有抓拽食物、悬吊身体的功能。蜘蛛猴不仅身体瘦小,四肢细长,头部也是又小又圆,而且尾巴特别的细长,最长可达80厘米。这是根奇特的尾巴,尾巴末端近20厘米毛发稀少,朝下的那面甚至是裸露的,上面有一道道的皱纹,看起来就像波浪纹一样。这跟尾巴异常地敏感,缠绕和抓拽的能力特别强,它不仅能协助攀缘,还能紧紧地缠绕在树枝上,松鼠猴可以倒挂在空中。在休息的时候,松鼠猴也经常倒挂着睡觉,即使睡熟了,尾巴也不会松脱。蜘蛛猴的尾巴还可以像手一样灵活地采摘食物,动作相当地熟练,因此人们把蜘蛛猴的尾巴叫做它的“第五只手”。蜘蛛猴“手”还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尾巴里除了一般的血管以外,还有一条直接连结动脉管的中静脉。在天气炎热时,尾巴就成一个散热器,就像狗利用舌头散热一样。当天气转凉,动脉血可以不通过小血管直接回到体内。蜘蛛猴是靠它的尾巴来调节体温的。
蜘蛛猴的食物以果实和树叶为主,它善于树栖生活,敏捷好动。昼分夜合的家群组织方式比较特殊,蜘蛛猴群每群大约有20只。但在森林里,白天极少能见到这么多的家族成员聚在一起,通常是3~5只分散在一棵或几棵树上;傍晚,整个家族才聚在一起过夜。主要是因为蜘蛛猴身体重、食量大,而且其主要食物花和水果资源有限,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竞争激烈,蜘蛛猴只好采取这种“分”的方式来适应环境。夜晚,蜘蛛猴的群聚主要是为了防御树栖猫科动物的袭击。在白天,如果蜘蛛猴遇到敌害,它就像狗一样发出狂叫声,不断投掷树枝驱赶敌害。平时分散得远的话会不时用长长的嘶叫来保持联系,尤其是在早晨和暴雨来临之前,故而当地的土著有“蛛猴叫,大雨到”的说法。
蜘蛛猴的家族比较庞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南美热带森林就有10多种。还有分布在中、南美洲的褐蛛猴、赤面蛛猴、黑面蛛猴等,巴西还有著名的毛蛛猴,这种猴以特有的、浓密的长毛与其他的蜘蛛猴相区别。蜘蛛猴的毛相一般以黑色居多,也有褐色和灰色的,毛质比较粗糙,略似羊毛。
蜘蛛猴是所有新大陆猴中体型最大的品种之一,但是繁殖速度很慢,每2~3年生产一次,每次只产一仔,孕期大约为8个月,幼仔需要同父母一起生活1年左右。由于蜘蛛猴生性怕冷,所以只能生存在热带森林当中。
食梦兽马来貘中文名:马来貘英文名:Malayan Tapir别称:亚洲貘、印度貘分布区域:亚洲的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泰国南部和缅甸南部的丹那沙林马来貘在分类上属于哺乳纲、貘科。1996年,IUCN(International Unionfor Con Servationof Natureand Natural Resources)将其列入红名单(Redlist)之中,等级是Vu(Vulnerable),其与环尾狐猴大白鲨同级保育。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等地。
貘科保持着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是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目。貘样子像猪,长有能够伸缩的短鼻,游泳和潜水是它特有的技能。貘科现存仅貘属的4个种,分别分布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两地。
马来貘栖息在低海拔的热带丛林内、沼泽地带。因此,在人类的伐木及开发热带雨林林地(deforestation)以作为农工用地之时,便造成了马来貘栖息地被破坏、无法生存的后果。
马来貘喜欢在夜间单独或结小群活动。其嗅觉与听觉十分敏锐,但是视觉差,性格很机警,性情比较温顺,胆子很小。
马来貘也能奔跑,喜欢在泥中跋涉。平时,以水生植物的枝、叶与低矮植物上的果子等为食。马来貘是4种貘中体型最巨大者,貘的躯体粗壮,腿短。前足4趾,后足3趾,鼻部与上唇发育成厚而柔软的筒状物,可以用来钩住树叶送入嘴内。其貌“似猪不是猪、似象不是象”,故也有“四不像”之称,一般而言,马来貘体长为180~240厘米之间,站立高度有90~110厘米高,成体重量约在250~320千克,个别的可以长到410千克;雌性马来貘比雄性马来貘的个头大,其体浑圆可爱,皮厚毛硬,全身除中后段有如穿着肚兜、包着尿布的白色体毛外,其他部位皆呈黑色。这样的色彩搭配,能够使它在月夜的阴影中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迷惑敌害保护自己。
马来貘平均寿命约20~25年,但是不论是野生或在动物同类的马来貘,都有机会活到30岁。大约4~5岁性成熟,繁殖期不固定,约在4~6月,而怀孕期约390~400天,每产1仔,极少两仔,雌貘两年才会生一胎,幼貘的哺乳期为3~6个月,出生时幼貘约6.8千克重。小貘出生时,通体黑色,缀大量浅色斑点和条纹,更便于隐匿。
目前,全球各地的马来貘约有3200只,其中约有200只马来貘是在动物园内餐养,约3000只马来貘是在野外生存。
马来貘的鼻子很长,非常敏锐,能够侦测到食物、危险,在水里,它可以伸出鼻子进行呼吸。由于视力不好,马来貘平常以听觉及嗅觉为主,当马来貘受到威胁时,可以拔腿就跑,若是跑得不够快,还可以躲到水里,伸出鼻子。其实它们也可以靠有力的下颚及尖锐的牙齿来保卫自己。
马来貘平时喜欢独居,它拥有自己广大的领域。它以喷射尿液跟植物的方式与其他的同类划清领域界线,在与同类沟通时,它会发出高频的声音。而在雨林中进行缓慢的散步时,如果途经别的貘的领域,它也会留下自己特有的气味作为记号。马来貘只吃素,喜好植物的嫩枝芽、树叶、水果、草及水生植物,食性很广,能吃将近百种的植物。它们会在日夜交接时采食,因此虽分类偏向夜行性动物,却非完全的夜行性动物,是为黄昏性动物(Crepuscular),在深夜,马来貘也是会睡个觉的。马来貘喜欢在泥、沙中打滚,喜好居住在水边,一方面方便打滚、洗澡、游泳,一方面也比较安全。
马来貘被称为食梦兽,因为传说它能吃掉噩梦。此外,中国古代陵墓还常用马来貘作镇墓兽,以防止死者灵魂被恶灵带走。
林中泥牛——犀牛
中文名:犀牛
英文名:rhinoceros
分布区域:全世界
在陆地上,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哺乳动物是犀牛。犀牛的样子有点像牛,身躯又粗壮又庞大。犀牛的颈部很宽,四肢粗短,就像4根柱子在支撑着它们庞大的身体。犀牛个头很大,体长220~450厘米,肩高120~200厘米;体重2800~3000千克,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犀牛的角和一般有角动物的角不同,它不是长在头的两侧,而是长在鼻梁的正中线上,一般有一个或两个。
犀牛是惟一可以穿越大片荆棘植物丛而不会感到明显不适的动物。它们粗厚的表皮,可抵挡十分尖锐的刺。它们的牙齿和消化系统也很厉害,能毫无困难地将10厘米长的尖刺磨碎,吞进腹中。犀牛是一种会流汗的动物。但是,荆棘灌木丛植物的水分含量并不多。所以,为了弥补因流汗而丧失的水分,它们必须每天饮水,有时甚至一天数次。
犀牛能够做出很厚的“泥衣”。每天,犀牛都会到池沼或泥塘中洗澡,此时,它会在泥水中翻滚搅动,使全身涂上厚厚的泥浆,而且每涂一次就晒一次太阳,直到身上的“泥衣”有6~9毫米厚,它才会停止翻滚搅动。虽然犀牛皮很厚实,但体表褶缝里的肌肤十分娇嫩,而且血管和神经分布丰富,常常有虫子叮咬和寄生虫吸血,使得犀牛痛痒难忍,而泥衣正好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一举两得,还可以遮挡阳光的暴晒。
由于人们对犀牛的肆意捕杀,使犀牛的数量越来越少,现在,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苏门答腊犀牛5种犀牛已被列为珍稀濒危动物。
在现存的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原始。它的皮肤呈深灰带紫色,又硬又厚,上面还长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犀牛的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存在宽大的褶缝,因此,犀牛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雄性犀牛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坚硬,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大独角犀牛”。
凶猛“黑旋风”——野猪
中文名:野猪
英文名:wild boar
别称:山猪
分布区域:除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野猪又称山猪,是一种偶蹄目猪科猪属的动物。体躯健壮,四肢粗短,头较长,耳小并直立;野猪的鼻子是拱的,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其顶端为裸露的软骨垫,每脚有4趾,具硬蹄,仅中间2趾着地;尾细短;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野猪耳披有刚硬而稀疏的针毛,背脊鬃毛较长而硬;整个体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区而略有差异。野猪的皮肤为灰色,且被粗糙的暗褐色或者黑色鬃毛所覆盖,在激动时竖立在脖子上形成一绺鬃毛,这些鬃毛可能发展成17厘米长。雄性比雌性大。野猪分布范围极广,世界各地除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南极洲外均有分布。在不同的大洲有不同的种类,其中较为奇特的种类由非洲红河猪、须野猪、鹿豚、疣猪、西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