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的变温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爬行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时间最长的动物,其主宰地球的中生代也是整个地球生物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那个时代,爬行动物不仅是陆地上的绝对统治者,还统治着海洋和天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类其它生物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
“洞”中精灵——鼠兔
中文名:鼠兔
英文名:pika
分布区域:亚洲、北美洲西部和欧洲
鼠兔是一类小体型、外形呈卵型的兔形目动物。它们的耳朵相对大而圆,四肢短,尾巴短得几乎看不到。它们活泼而又敏捷,经常在岩石上或者高山草甸里蜷起身子坐着,长而光滑的皮毛使它们看起来很像个绒毛球。
鼠兔的名字“pika”这个单词来自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所使用的试图模拟其叫声的一个方言词(peeka)。到今天为止,大多数的鼠兔只栖息于高而偏远的山上或者荒野地区,成为尚未开发的大自然的象征。
鼠兔一般在白天活动,只有小鼠兔主要在夜晚活动。它们并不冬眠,对它们所栖息的寒冷的高山环境适应良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美洲鼠兔能够整天都活动,而生活在低海拔(在那里它们的体温比较高)地区的仅在黎明或者黄昏从它们的藏身处出来活动;喜马拉雅诸种也表现出这种倾向。灰鼠兔在早晨和晚上活动,而火耳鼠生活在较凉爽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
鼠兔或者生活在岩石间,或者在开阔的草地、大草原中挖掘洞穴。阿富汗鼠兔和中亚鼠兔处于使用洞穴和不使用洞穴之间,但是它们的生命历程与那些挖掘洞穴的鼠兔十分近似。几乎在生物学上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把鼠兔明确地划分为岩栖类和打洞类。岩栖鼠兔的繁殖率很低,每窝产崽少而每年又只产很少的几窝。例如,大多数的美洲鼠兔每年大约只有1窝的2只幼崽能够成功地活到断奶。与此相反,打洞鼠兔的雌性堪称产崽“机器”有些种每年可产多达5胎,每胎最高可达13只幼崽。
尽管鼠兔偏爱那些蛋白质或者其他重要的化学物质含量最高的植物,但也能够利用它们洞穴附近或者它们布满碎石的岩质领地边缘的任何可用的植物。它们不能用前爪抓住植物,于是它们只好把颌部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吃草类、叶类以及开花的茎秆。在夏天和秋天,大多数的种类会花相当多的时间一口一口地采集植物,带到洞穴里去储存起来以供冬天食用。美洲鼠兔可能会拿出它们30%的活动时间来采集干草,口中衔满植物来来回回地奔波。干草堆极少用尽,因为鼠兔倾向于超量搜集,因此洞穴中往往有前一年留下来的类似垃圾堆的干草。
在冬天,鼠兔也会在雪中挖掘隧道以采集附近的植物。某些种类,例如灰鼠兔、火耳鼠兔以及黑唇鼠兔,生活在冬雪罕见的地方,因此它们并不储存干草堆,相反它们在整个冬天都寻食。
鼠兔与其他的兔类动物一样也产生两种不同的粪便:一种是小球形的,类似于胡椒子,另一种是暗绿色的、黏滞的软性排泄物。这种软性的粪便具有很高的能量价值(特别是维生素B),鼠兔会把它们直接从肛门处取来或者在排泄之后取来进行重新消化。
岩栖鼠兔与打洞鼠兔之间的重大不同在社会行为上最为明显。岩栖鼠兔领地比较大,而且会进行保卫,不论是单独的个体(北美诸种)还是成对生活的(亚洲诸种)。这导致其种群密度较低(每平方千米200~1000只),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动而保持相当的稳定。岩栖鼠兔极少发生互动,除非是击退一个侵入的邻居。即便是分享同一个干草堆的亚洲诸种也是单独度过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然而,这些明显缺乏社会活动的表现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起到误导作用,因为这些动物清楚地知道岩屑堆另一边所发生的事情。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打洞的鼠兔是社会性最强的哺乳动物中的一类。其群体占有公共的巢穴,而在繁殖季节的末期当地的密度每平方千米能超过30000只尽管这些数字会大范围地波动,无论是季节性的还是年度性的。在繁殖季节,群体由许多年龄不同的“兄弟姐妹”组成,而社会性的互动发生得更为频繁,可能1分钟1次。
鼠兔们会紧挨着坐在一起,摩擦鼻子,交际性地修饰皮毛,或者一起玩耍打闹。幼崽会在成年者的后面排成队通常是它们的父亲,就像一列微缩的火车一样。几乎所有这些友好的社会互动都发生在同一个群体内部,而涉及到来自于其他群体的鼠兔的互动则通常是敌对性的,大部分是成年雄性之间的显而易见的长距离追逐。
岩栖鼠兔和打洞鼠免之间的交流方式也不相同。大多数的岩栖鼠兔只有两种特别的叫声:一种短叫声,用以宣示它们在某个岩屑堆上的存在,或者用以警告其他个体有捕食者正在接近;一种长叫声,由成年的雄性在繁殖季节发出。某些岩栖种(例如火耳鼠兔和灰鼠兔)甚至连极弱的声音也极少发出。打洞鼠兔则拥有多变的叫声,包括警告捕食者来了的叫声(短、柔且快速重复)、长叫声(由雄性成体发出)、还有哀鸣声、颤鸣声、抑鸣声以及变调声。最后这两种通常由幼年的鼠兔发出,用以增进同胞之间的凝聚力。
打洞鼠兔还有一种不平常而又灵活多变的交配制度。在黑唇鼠兔相互毗连的洞穴里,能同时观察到一雄一雌、一雄多雌、一雌多雄以及多雄多雌制诸种成体结合方式并行不悖。
神秘“间谍”——鼹鼠
中文名:鼹鼠
英文名:mole
别称:地爬子
分布区域:欧洲、亚洲、北美洲
鼹鼠长有棕褐色的毛,细密柔软,并具有光泽,非常惹人喜爱。由于它善于打洞,因此被人称为“间谍”。在媒体报道中,人们经常可以见到“鼹鼠”的字眼。所以如果你听到说某某国家情报局安全部抓到了一只“鼹鼠”,可不要天真地以为他们是真的抓到了一只打洞的小老鼠。
鼹鼠除了以昆虫为食外,也捕食蚯蚓、蛞蝓、两栖类、爬行类、小鸟等动物。鼹鼠的种类繁多,产于欧洲和亚洲的叫欧鼹,产于中国的内蒙古、东北等地的叫麝鼹,又称为“地爬子”。
鼹鼠喜欢在地下掘土生活。它的身体特征完全适应地下生活。它的前脚大而向外翻,并长有有力的爪子,像两只铲子;鼹鼠身体矮胖,外形像鼠,耳小或完全退化,头紧接肩膀,整体看起来像没有脖子,整个骨架又矮又扁,跟掘土机很相似。鼹鼠多栖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间盆地、河谷地、丘陵缓坡的常绿阔叶林、稀疏灌丛林、农耕地和菜园地附近。营地下洞穴生活,主要以地下昆虫及其幼虫为食。鼹鼠是哺乳类动物,毛黑褐色,嘴尖,眼小.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白天住在土里,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它的尾小而有力,耳朵没有外廓,身上生有密短柔滑的黑褐色绒毛,毛尖不固定朝某个方向。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它在狭长的隧道中自由地奔来奔去。它的隧道四通八达,里面非常潮湿,很容易孳生蚯蚓、蜗牛等虫类,这方便它在地下“餐厅”进餐。
成年后的鼹鼠,眼睛深陷在皮肤下面,视力完全退化,由于不经常见阳光,很不习惯阳光直接照射,一旦长时间接触阳光,它的中枢神经就会混乱,各器官失调,以致于死亡。遇到危险时以尖叫震慑敌人,然后伺机逃脱。鼹鼠地叫声似蝉鸣又似鸟鸣。
由于鼹鼠喜好挖洞,伤害农作物,因此,对于对农业来说,极为有害。故为害兽。但从生物链的角度来看,鼹鼠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跳远冠军——袋鼠
中文名:袋鼠
英文名:kangaroo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大陆、巴布亚新几内亚
距今2500万年前,袋鼠就已经出现在澳大利亚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袋鼠的头很小,长得像鹿头,耳朵和眼睛很大。在它的上颌上,长着6颗门牙;下颌上,长着两颗门牙,向外突出。袋鼠看似温文尔雅,实则强悍好斗,澳大利亚人非常喜欢这种可爱的动物,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袋鼠也受到了青睐。
袋鼠作为优雅与力量的象征,成为澳大利亚国徽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此外,大袋鼠的形象被作为商标在澳大利亚出现也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
大袋鼠有着异常惊人的奔跑速度。最快时可以达到每小时65千米,就像一辆中速行驶的汽车。大袋鼠的后肢非常发达,善于跳跃。它们一跳能达2~3米高,6~8米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跳远高手。
袋鼠长相奇特,前肢特别短,后肢特别长,就好像一个滑稽演员。当袋鼠的四肢着地慢行时,总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但是当它们奔跑时,前肢缩起,后肢强有力地跳跃,真是既迅速又自然。这种结构可以使它们能高能低,根据需要随意地调整体态。由于其后肢细长,有非常发达的韧带与弹力,所以它们具有非凡的跳跃能力。
袋鼠的尾巴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平时可以为袋鼠提供支架,与后肢一起支撑身体,形成一个三角形,“坐”着非常稳定,就像一把能随身携带的椅子;奔跑时,尾巴还可以改变奔跑方向以及保持身体平衡。
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袋鼠每年生殖1~2次,在受精30~40天小袋鼠就会出生,个头非常微小,没有视力,少毛,生下后需要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1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在袋鼠妈妈的附近活动,以便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袋鼠妈妈可以同时拥有3只小袋鼠:一只在袋外,一只在袋内,另外一只待产。
小袋鼠出生4个月后,全身的毛就长齐了,背部呈黑灰色,腹部为浅灰色,非常漂亮。5个月时,小袋鼠就会悄悄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回袋里。小袋鼠变得越来越调皮,它的头被按下去后,腿又会伸出来,有时它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育儿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7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当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小袋鼠时,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但它仍然会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3~4年后,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160厘米、体重达100多千克的大袋鼠。此时,它的体力就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它能跳走65公里路;大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袋鼠大多在夜间活动。它们胆小机警,有灵敏的视觉、听觉、嗅觉。稍有异常声响,它们那对长长的大耳朵就可以听到,便于迅速逃离险境。当碰到非常强大的对手实在难以脱身时,聪明的袋鼠会突然转过身,迅速地绕过敌人,向反方向逃跑,袋鼠这种大胆的举动常常令追击者目瞪口呆。而在此刻,袋鼠早已跳到远处去了。
臭气专家——臭鼬
中文名:臭鼬
英文名:Skunk
分布区域:加拿大南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
臭鼬能释放一种刺激性的气味,至少人类的鼻子闻起来非常难受,不过,这种气味对它们自己却是无害的。臭鼬是一类主要靠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的哺乳动物,这在哺乳动物中是不多见的。
臭鼬有黑白分明的皮毛样式,是一种警戒色,可以起到吓跑敌人的作用。当臭鼬受到威胁的时候,就翘起尾巴,抬起后腿,发出尖锐的咝咝声,甚至用前腿支撑身体倒立起来,吓唬攻击者使之知难而退。如果这些招术失灵的话,臭鼬就会使出“杀手锏”,释放一种混合了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足以使得攻击者无法对它们下手。这种气体包含硫、丁烷和甲烷等化合物,气味很有刺激性。
除了加拿大极北部以外,臭鼬遍布于北美、中美和南美洲,它们栖息在林地内,而且只要有食物和居所,它们也常常出现于城镇郊区和市内。
正常情况下,臭鼬能在2米范围内释放臭气攻击目标,但是在顺风的情况下,人最远能够在1000米的距离内分辨出这种气味。臭鼬释放的气体能导致人情绪的极大波动,如果气体进入眼内,还能导致短暂的失明。在臭鼬的肛门两侧各有一个腺体,呈乳突状,臭气就储存在这两个腺体中,并且腺体侧面有肌肉,可以加强释放的力度。如果腺体内存满气体,可以释放5~6次,但是一旦释放完,需要48个小时才能补充上。
从体型上说,臭鼬介于鼬类和獾类之间。臭鼬前掌上有长长的爪,可以用来捕捉猎物,或者挖掘洞穴,以便平时休息、冬天蛰伏、生育和喂养幼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