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900000047

第47章  (1)

第二十二章 (1)

波顿:“咱们都会齐了吗?”

昆斯:“妙极了,妙极了,这儿真是给咱们练戏用的一块再方便也没有的地方。”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第三幕第一场。)

不用多说,读者就会想象得到眼前的景象使海沃德万分惊讶。埋伏着的印第安人突然变成了四脚动物,湖泊变成了海狸池,漫漫的湖水成了这种聪明勤劳的四脚动物建造水坝的好去处而一个可疑的敌人又成了久经考验的朋友,唱赞美诗的专家——戴维?盖姆特。他的出现为找到那对姐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希望,所以年轻的海沃德一下子便从埋伏着的地方窜了出来,朝这场戏的这两个主角站着的地方奔了过去。

隼眼简直不能抑制自己的喜悦心情。他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一把拽住戴维那软绵绵的身子,将他转了几圈,不住声地称赞休伦人真不得了,竟然把他打扮成这个模样。说着还使劲握了握他的手,祝贺他在新的环境中快乐。戴维这个安祥温和的人被隼眼的粗手攥得流下了眼泪。

“你刚才正要对着这些海狸亮亮嗓子,对不对?”隼眼说道。“这些聪明的东西对你的行当已经明白一半了,你不是听到了吗,它们还用尾巴给你打拍子呢。拍子打得也真是时候,不然,我一扣扳机,枪声就成第一个音符了。我认识一些能读会写的人,可同有经验的老海狸一比,他们就傻多了。要说尖声大叫,它们得算是天生的哑巴。你觉得这歌声怎么样?”

此刻有乌鸦的叫声传来,戴维用手拢着敏锐的双耳仔细听起来,而本来就知道这是暗号的海沃德也不禁抬起头,寻找起这只鸟来。

“瞧!”隼眼指着听到暗号便朝向这边走过来的那两个人笑着说:“这种音乐才有真正的功效,你看,引来了两枝好枪,更不用说刀子和战斧了。现在我们很安全了,你说说那姐妹俩的情况吧。”

“她们现在成了异教徒的俘虏了,”戴维说道,“虽然在精神上很痛苦,但肉体上还是很舒服,很安全的。”

“俩人都是这样吗?”海沃德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

“都是这样。虽然路很难走,食物也不够,但别的也没什么了。只是变成了俘虏被带到这么远的地方,精神上倍受折磨。”

“你说的这些话真让我感激不尽!”芒罗浑身颤抖地说道,“我的女儿就会回到我的身边了,还会像当初我失去她们的时候一样天真可爱、纯洁无瑕。”

“我觉得她们还不会马上回来的,”戴维疑心很重,“这些野蛮人的首领都中了魔,只有万能的上帝才能驯服他们。不管他们是醒着还是睡着,我都试过了。无论什么声音,哪种语言都不能触动这些人的灵魂。”

“那个恶棍现在在哪儿?”隼眼插嘴问道。

“他今天带着几个年轻人去打麋鹿了,我听说他明天要进入这片森林到加拿大的边境去。他已经把科拉交给了附近的一个部落,翻过那边的那块黑色山岩就到了。艾丽斯被留了下来,和休伦人的妇女在一起,她们住在离这儿不到两英里的一块高地上。那些女人没有战斧,是点起火来欢迎她们的。”

“艾丽斯,我那可爱的艾丽斯!”海沃德喃喃说道,“她姐姐不在,谁来安慰她呀 !”

“赞美和感恩的圣歌可以使受苦的灵魂得到安慰,有了这些,她不会受苦的。”

“她还顾得着圣歌吗?”

“虽然我不得不承认,不管我怎么努力,她还是哭的时候多,笑的时候少,但那确实是最庄严、最崇高的音乐。她哭起来的时候,我不用圣歌去勉强她,不过我们也有放声歌唱的时候,那时我们的心情非常舒畅,高亢的歌声使野蛮人感到十分惊异。”

“那他们怎么不看着你,让你随便走来走去?”

戴维摆出一副谦卑的模样,柔声细气地说道:

“我这样不足道的小人物是不配别人来恭维的。虽然赞美诗在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些血淋淋的战场上毫无作用,但却在异教徒身上恢复了力量,所以我就得到允许,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

隼眼笑了起来,他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前额,似乎对印第安人施于戴维的特殊优惠找到了更为满意的解释,说道:

“印第安人从来不迫害神经不正常的人。可为什么路就在你面前,你却没有踩着自己的脚印返回爱德华堡去报告呢?你的脚印绝不会像松鼠的那样难找啊。”

隼眼的性格顽强而坚毅,他这是按照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戴维去做无论如何他也做不到的事情。但戴维仍然尽量保持着那种谦逊的态度,温和地说:

“虽然我的心是十分愿意回到教徒们居住的地方,但脚却要跟着那两个被俘的、心情分外悲伤的姑娘,受人之托则忠人之事。即使踏入恶人的领地也不可后退半步。”

戴维的话有点绕弯子,但从他的眼神和表情不难看出他是十分诚挚而认真的。安卡斯靠近他的身旁,赞赏地望着他,而他的父亲则出于习惯高声喝起彩来。隼眼摇着头说道:

“上帝从没打算让他把全部的力量都放在嗓子上而不去发展其他的天赋。当头顶蓝天,身处美丽的森林之中时,他非但没有增长些知识,反而栽进某个蠢妇的手里。朋友,我本来真想拿你的这物件生火,可你却把它看成了宝贝,得了,你就拿走好好吹吧!”

戴维接过定调管,脸上露出了非常愉快的神情,他认为这种神情和他所履行的庄严职责是十分合拍的。他吹了几下,又唱了几声,觉得笛子没坏,便拿出我们已经提到过多次的那个小本,选了一首最长的,异常严肃地唱了几段。

海沃德急忙打断了他,接二连三地问他那姐妹俩当时和现在的情况。他问得有条有理,不像刚看见他时那样激动了。戴维虽然两眼不离他那件宝贝,可还得一一作答,特别是那位令人敬重的父亲也非常关切地问这问那。一有机会,隼眼也会插进来,问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虽然戴维不时地把定调管放在嘴里吹出几个刺耳的音调,但隼眼他们已经把重要情况摸得八九不离十了,这些情况有助于他们完成解救姐妹俩的重大任务。戴维讲得很简单,情况也并不复杂:马古亚在山上一直等到他认为没什么危险了才下了山,沿着霍里肯湖西岸向加拿大进发。这个狡猾的休伦人非常熟悉那一带的道路,而且也十分清楚身后暂时没有人紧紧追赶,所以走的很轻松,速度也不快。

从戴维毫无掩饰的叙述中似乎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印第安人对才分极高的人是分外推崇的,马古亚也不例外。但他虽不愿意戴维跟着一起走,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到了晚上,女俘备受关照,一来是怕她们在林子里受寒,二来是怕她们逃跑。到了泉水处,马被放了,这是大家都看到了的。虽然走得很远了,他们还是设下了上文中提到的种种圈套来消除地面上留下的蛛丝马迹。到了自己人的住地,马古亚就遵照惯例把俘虏分了开来。他把科拉送到暂时驻扎在附近山谷的一个部落里。由于对这些土著的习俗和历史一无所知,因此那个部落叫什么名字,他们又有什么特点,戴维就说不出多少来。他只知道他们没有参加上次对威廉亨利堡的讨伐,而且和休伦人一样,都是蒙卡尔姆的走卒。此外,由于过去的一个偶然的原因,他们同好战而野蛮的休伦人建立了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而且现在仍然维持着,所以在和睦相处的同时还保持着高度警觉。

隼眼和那两个莫希干人很认真地听着戴维那时断时续并且很不完整的叙述,很显然,他们越听越有兴趣。当说到那个部落的活动时,隼眼突然插嘴问道:

“你看到他们的刀是什么样儿的吗?是法国刀还是英国刀?”

“我一个心思地安慰那两个姑娘,没注意这种小东西。”

“早晚你会明白野蛮人用的刀可不是能够轻视的小玩艺儿。”隼眼说道,他脸上带着蔑视的神情,戴维的愚蠢和迟钝颇令他颇不以为然。“他们吃过玉米宴吗?你能说说他们的图腾是什么样子的吗?”

“玉米做的饭我们吃过很多次,这个时候,玉米浆是满满的,吃到嘴里很甜,咽下去也很舒服。我不知道你说的图腾是什么东西。如果是说印第安人有什么音乐的话,那就不要再问了。他们从不在一起赞美上帝,他们是最邪恶的偶像崇拜者。”

“你这可是胡说,就是明戈人也崇拜真正的活神。白人捏造说那些战士在自己制造的偶像面前顶礼膜拜,一说起这个,我都感到羞耻。的确,他们是想同恶神讲和,但在自己无法战胜的敌人面前,谁又不是这样呢?他们只向伟大而善良的神祈求恩典和帮助。”

戴维说:“这话也许不错,我看见他们身上画着一些古怪奇特的形象,对这些形象他们又喜欢又崇拜,而且还很自豪,特别对其中一种本来是丑恶无比的形象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是不是一条蟒蛇?”隼眼赶忙问道。

“差不多吧。很像一个正在爬的可怜乌龟。”

“嗬!”那两个神情专注的莫希干人同时叫了一声,而隼眼却摇了摇头,好像是有了重大的发现,可这发现又无法令人满意。接着,酋长开了口,讲的是特拉华语,他那平静而威严的神情一下子把就是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的人也吸引住了。说话时的手势有时显得很有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他把手高高举起,然后又放了下来,轻飘飘的披肩分开了,一个手指顶在胸前,仿佛要以此来更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态度。海沃德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动作,他看到在酋长那黑黝黝的胸膛上也有那么个动物,是浅蓝色的,画得很漂亮。他听说过本来是人口众多的特拉华族被搞得四分五裂,此刻这个传说又在他脑海里出现了。他非常关心目前的危险处境,迫不及待地想插嘴说几句。隼眼看出了他的心思,转过头来说道:

同类推荐
  • 东线

    东线

    本书描写的是发生在朝鲜战场的故事。小说描写了我军指战员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面。在朝鲜战场的东线,尚志英带领他的战士们正迎接敌人的到来。本书所描写的战争场面气势宏大,刻画人物的心理过程细腻深刻。在敌人和我军的一次次交锋中展现了我军战士的大无畏的精神。
  • 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

    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 血色·红

    血色·红

    这本书主要有回到江陵、初到葛覃等16章。有的人一生却可能变换几种血色。在 《血色·红》 里,柳应强、齐小海是“鲜红血色”的代表,他们或者愤世嫉俗,或者不谙世事,他们是这个世界里把棱角显露得最彻底的人。
  • 再婚

    再婚

    再婚在我国经历了先秦(现象普遍存在,儒家思想中禁止再婚)、秦汉(行为依然存在,但是限制思想进一步系统化)、魏晋南北朝(法规沿袭前朝,言论有所放宽)、隋唐(再次放松)、宋代(法律条文的固定少动和礼教思想渐趋严酷下社会风气的改变)、明代(较唐代更为宽松)、清代(妇女改嫁要受到强大的宗族阻力,法规也有刑法的规定)至国民时期(废止了关于妻子再婚必须服完夫丧的规定)的发展。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热门推荐
  •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社会上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家长的竞争。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犯的错误少了,孩子就变好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材,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反观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走进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家庭教育误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造成孩子孤僻冷漠、心理脆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致亲爱的自己

    致亲爱的自己

    "我们始终流连于某个故事,某段记忆,某个Ta。只是因为那里有曾经还不够坚强的自己。我们为了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改变着现在的自己。也在怀念,过去的自己。那些曾经固执地以为放不下事情,终在时光的年轮中被渐渐淡忘。仰望,是要让嘴角上扬。而我们,终于学会了爱自己。"
  • 十里相颂

    十里相颂

    他,身为一代首脑,被自己人亲自葬送了前程,她,沉睡醒来,来到了一个新的朝代,母亲早亡,父亲不爱,继母不善,家中姐妹不和。第一次婚嫁,无人支持,夫君不爱。第二次婚嫁,十里红妆,十里相颂。她要这天下,他兵马相候。她不问红尘,他陪她归隐。在这封建年代,一个男子灵魂的女子,能否引起轩然大波?
  • 总裁缠身,首席老公我爱你

    总裁缠身,首席老公我爱你

    “你这样逼婚是犯法的诶!”“你说什么犯法?。”男子冷冷的说了一句,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她,“我,我说,你长这么帅是犯法的。”“算你识相。”
  • 紫瞳蓝梦

    紫瞳蓝梦

    那一抹眼中闪过的忧伤,蓝紫的双色瞳。一座冰山为她而融化,一轮明月为她而照亮,一对妖花为她而倾城。谁能抚慰她的心痕,打开她的心扉。她又该如何抉择?
  • 龙戏人间

    龙戏人间

    世家子弟因天赋过人而遭嫉妒,落入乡村变孤儿,却巧合被医学世家纵脉传人收留,王浩,这样一个轮回觉醒者,也继承两大世家传承,从草莽开始崛起,最后一步步走向人类的顶峰…
  • 万域之巅

    万域之巅

    天地初诞之时,世间万族林立,无数妖魔鬼怪横行世间,个个强横无边,人族的生存空间,被世上的这些妖魔鬼怪压榨的十分有限。值此人族生死存亡之际,人族崛起出了无数拥有移山填海大能的圣人先贤,在天地间创造出来了数以万计的人间地狱,将世上的妖魔鬼怪们镇压、驱逐到了那些创造出来的地狱之中,又以高山、大海作为天然屏障,以此来隔离那些妖魔鬼怪重返世间。数万万年过去了,圣人先贤们都已陨落,世上无人知晓当年的真相!后人以讹传讹,将“地狱”传成“地域”!问苍茫万域,谁能站在万域之巅?
  • 意外的F君

    意外的F君

    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和他注定逆向世界线,你还会深陷其中吗?终究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抑或仅是蝴蝶的南柯一梦。
  • 绣楼里的女人

    绣楼里的女人

    《绣楼里的女人》是描写晋商家族的四代女子穿过跌宕的岁月,于冷暖和爱恨中一次一次重新认识,什么是女人。绣楼的文化标志如一道咒符,生死轮回的女人们或抗争或彻悟,寂寞地生,再寂寞地死,一如人类长河中所有昙花一现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