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就是有强烈的仇富心理。“仇富”心态在我们这个曾经是自然经济、农业文明的社会有着一定的“传统”,“为富不仁”、“不患寡而患不均”、“吾疾贫富不均,故为汝均之”就是其典型的表述。对这种心态加以正确引导和规制所产生的积极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没有规制、没有正确的引导的这种心态所造成的消极后果现在看来也是十分明显的:仇富现象在人与人之间制造对立与仇恨,破坏社会的安宁,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
据调查,中国富人只用了1/4世纪的时间,就积累下惊人的巨额财富。这让人们惊羡的同时,也对富人的财富来源提出质疑:“富人的钱,来的干净吗?”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调查,其中就有“您认为在如今社会上的富人中,有多少通过正当手段致富?”的问题,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仅有5.3%的人回答“有很多”。加之近年来,一些“问题”富豪纷纷落马,这更加印证了人们心中的疑问。
当然,仇富心态的产生,也有富人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势利的人爱财富爱地位,削尖脑袋去钻营。他们有了钱就恃财放荡、自我炫耀,显露出装腔作势的丑态,遇到有权有势的人就趋炎附势、卑躬屈膝,面对穷人则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而有些人的钱财未必都是以正当手段获得,他们聚集过多,而不帮助穷人,势必引起众人怨愤,这些就会引来某些穷人的仇视。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出租司机带着三个人,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去参观富人区。参观完了后,他先问美国人的感觉,美国人说:“他们很成功,很富有,但我经过努力一定会超过他们。”他再问日本人,日本人说:“我会好好向他们学习,以后也会跟他们一样成功和富有。”最后,他问中国人,中国人说:“这些富人的财富都是见不得阳光的,他们那么富,我这么穷,我恨不得把他们都杀了。”
三个人三种态度,我们见到别人的成功,应像故事中的美国人和日本人那样,怀有一种竞争认同的心态,虚心向别人学习,研究一下他们是怎么成功致富的?为什么他们能做到,我们就不能做到呢?
仇富心态的实质是用富人的成绩进行自我折磨,别人并不因此有何损失,自己却因此而痛苦不堪。如果以仇富的心态来推动自己赚钱的信念,只能长出仇恨,不但不会富,还会做出偏激的事情,葬送自己的前途。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摒弃仇富心态呢?
1.努力奋斗
即便我们是穷人,身无分文,但也要做一个胸怀大志的穷人。如果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不断努力地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努力。这样,我们就不会为一点小事而分散精力,去仇视富人,也不会顾虑有谁会赶上自己,因为那并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平衡心态
不平衡使得很多人始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整日牢骚满腹,不思进取。在工作中也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有甚者铤而走险、引火烧身,走向了犯罪的深渊。要想摆正心态,就要知道自己同什么人比、比什么这两个问题,而不是在抱怨中消磨时间。
3.自我宣泄
仇富心态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在这种发泄还仅仅是处于出气解恨阶段时,最好能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或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这能阻止仇富心态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如果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则可借助各种的业余爱好来宣泄和疏导,如听音乐、跳舞、运动、郊游等。
别在“羊群”中走路
如今,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多如牛毛,让人们应接不暇,有的人往往还不清楚个中状况,就仓促投资。一些人在做了投资后,就开始忙起来了:每天有时间就看财经新闻,听专家观点,还时不时学一些做技术分析。可是,很多人到头来还是亏钱:挣钱了心里开始贪婪,认为还会有新高;亏钱了又开始恐惧,往往卖在低位。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投资思路,有盲从、跟风心态:多数人的投资习惯是随大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有这样一则幽默,很好地说明了羊群效应。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座无虚席,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都纷纷向地狱跑去。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人们的行动。
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2001年,一朝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
“羊群效应”是指众羊不抬头看方向,只管跟着头羊走的现象。这在股市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在于中小股民身上。当大盘向好时,大家一窝蜂地涌入股市。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显示,仅一个月就有134万的新股民“生猛”入市。而当大盘跌时,最坐不住的也是这个群体。追涨杀跌,成了中小股民的看家本领。
然而,这样的本领在信息不对称和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上,往往成了“要命”的武器。追涨杀跌为投机者制造了把中小投资者置于风头浪尖上震荡,让他们低卖高买为庄家买单的机会。因为,只有机构和强势集团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和运用政策信息,中小投资者大多是噪音交易者——缺乏投资理性,很容易头脑发热,跟风跑庄,最终逃不了为庄家抬轿子的结局。
还有很多投资者是“专家控”,将赚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些投资专家身上。其实,整天上电视的专家们,他们自己投资的也未必赚钱。很多专家都在大盘上涨时候一致看多,认为还会有新高;大盘下跌后又会集体看空,但市场往往跟大多数人的观点相反。因此,投资时候听专家的,结果往往是赔钱。投资者去外面买菜还要精挑细选、讨价还价,而投资这么大的事情,只听别人的建议就去买了,是对自己的资产不负责任。
就如买股票一样,很多人都有追涨的心理,而不去理会那些看起来没有利润的股票,追涨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下跌。因此,跟在别人后面,是无法成为富翁的。
卡内基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获取财富的道路上他总能比身边的人先行一步。先行一步,就步步领先:当别人都在跑腿送电报的时候,他悄悄地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当别人都在当时最好的企业——电报公司兢兢业业地工作时,他却跳槽到了铁路公司;当大家都在辛苦积累时,他却大胆地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购买股票;当大家都在铁路公司拼命竞争时,他却毅然放弃;当摩根等人还在雄心勃勃地膨胀自己的事业时,卡内基却果断地出售了自己的企业。
不要盲从是针对很多人而言的,在理财投资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算盘,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像墙头草一样,左摇右晃,风吹向哪里就倒向哪里。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漫天而来,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并不一定就是真的。不管这样的信息有多少人在炒作,有多少人在劝你听信他们的建议,你都不要轻易就被他们“忽悠”,而是开动自己的脑筋,作出取舍。小品《卖拐》中有句这样的台词:“拐了啊,拐了!”在听到有煽动性的话时,在别人都说某种投资会赚大钱的时候,你要问一下自己:“我要被拐了吗?”
“别人的补品也许就是自己的毒药”,盲从跟随别人投资也许可以赚钱,但是持续盲从,“第一桶金”可能只剩下一个空桶。理财方式是因人而异的,理财品种的组合也只是表面形式,问题的关键是要独立思考,寻找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求人不如求己,不要在“羊群”中走路,自己探索出来的路才会走得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