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5200000007

第7章 宽容他人,就是放过自己(2)

有句俗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一天到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一旦被小人盯上,后果难以估量。

历史上有个非常著名的小人以及丑人,名叫卢杞,他长得相貌奇丑,很多人看到他都忍不住失笑。当时郭子仪位高权重,为防小人嫉妒,行事处处小心谨慎。

有一次郭子仪生病,听说卢杞前来探望,连忙吩咐家人避开,不许在卢杞面前出现,然后独自来到客厅接待卢杞。卢杞走后,家人问他,怎么唯独这个人要让我们躲避?郭子仪笑着说,因为这个人相貌丑陋又内心阴险,如果你们看到他的长相不小心笑出来,他必然记恨在心,将来万一他掌了权,我们家岂不是要遭殃?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果然把从前得罪过自己的人统统除掉,唯独对郭子仪还比较尊重。因此,避免得罪小人,能够使自己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几乎所有的小人,都仿佛有着永不消退的偏执激情,你越是搭理他,他越是来劲。除非你处在绝对强势的位置,能够干净利落地一击就让他卷铺盖走人,否则,往还反复地和小人死磕,你就输定了。小人生来对使坏的事充满热情,他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跟你耗,能够不惜代价、旷日持久地纠缠极小的恩怨,而你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考虑,你现在可以还击,但跟他杠上之后,你能陪他耗多少个回合?

再者,小人对自己没有道德上的要求,他可以不受道德约束,不惮于使用任何下三滥的招数。如果和他较劲,你们遵守两套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你怎么玩得过他?或者你打算把自己降低到他标准吗?那么你不仅斗不过他,还会输得很难看,因为和你不同,对方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小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在别人眼里,也和他成了一路货色。

所以,对待小人最好能避就避,与其自找麻烦,不如给他让个道,不搭理、不回应,惹不起躲得起,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放下仇恨,放过自己

执着于仇恨,等于和自己过不去,原谅别人,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则“仇恨袋”的故事。

有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力士名叫赫格利斯,他从来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唯一的遗憾是找不到对手。有一天,他行走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眼。他对着那东西踢了一脚,但那只东西非但没被踩破,反而气鼓鼓地膨胀起来。赫格利斯恼怒了,挥起拳头又朝它狠狠地一击,但它依然如故,仍迅速地胀大着,赫格利斯更加暴怒,捡了一根碗口粗的木棒朝它砸个不停,但袋子却越胀越大,最后将整个山道都堵得严严实实。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之下,赫格利斯累得躺在地上,气喘吁吁。

这时,山中走出一位智者,对赫格利斯说:“朋友,快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如果你不理会它,或者干脆绕开它,它就不会跟你过不去。如果你非要和它较劲,它就会不断膨胀,挡住你的道路,和你对抗到底。”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误解乃至纠葛、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如果心中装着“仇恨袋”,就不能容忍一丁点的利益损失,越是想以牙还牙,就越是负重登山,举步维艰,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道路。学会宽容,化解矛盾,不只是饶恕别人,更是为了绕过“仇恨袋”,让我们自己的路畅通无阻。

我们总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让自己伤心、痛苦甚至愤怒的事,此时委屈和不甘就填满了内心,仇恨的种子也开始萌芽。仇恨是一种黑暗丑陋的情绪,是一种以别人的痛苦为乐的欲望。这也是自己身上难以言说的痛楚。伺机报复似乎更符合我们的本能,但是如果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重。并且,报复的快感也只出现在一瞬间,稍纵即逝之后只剩下无尽的羞耻和悔恨。

也许朋友一句无心的话伤害了你,也许父母的责骂和误解刺痛了你,也许情人的背叛击溃了你,但是,你要知道,在我们生命中的大多数时光,是他们给了我们温暖和宽慰,是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填满意义。只因为一次伤害,从前的一切都要被全部抹杀吗?难道他们曾经带给我们的扶持、理解、关爱、疼惜,所有的温言软语和实实在在的帮助都是假的吗?睁眼看看他们的好,记得他们曾经给你的一切,别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愤怒、心碎、不甘,甚至生出仇恨与报复之心也是人之常情,可是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他们值得原谅。

宽容并不仅仅意味着宽恕他人,更重要的是,你要放过你自己。你不能只想着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能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放不下。如果你心中一直紧抓不放,那么你无论你嘴上怎么说,内心的伤痕永远无法愈合、不能触碰,永远待在照不到光的阴影中。

放下仇恨,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就是释放自己的心灵,让它走出困境。当你能够真正放下仇恨,不用在仇恨的泥沼中挣扎难安,你才发现另一番开阔天地。苏轼曾有诗道:“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一位叫小楼的网友在歌词中给出了这样的回应:“此心若得一株雪,人生何处不清明?”你若内心放下了,世上便没有仇恨可言。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感受,换位思考是体谅与宽容的钥匙。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矛盾都是因误解而起,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深入体察对方的感受,或许就能体谅对方,也安抚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想人所想,将心比心,先从感情上触及对方,才能达成进一步的理解和和体谅。

有这样一个幽默的小故事。一天,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不停唠叨:“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忍无可忍,说:“你能闭嘴吗?我知道怎么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受如何。”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丈夫,懂得巧妙地置换立场让妻子理解自己的感受。其实体谅别人并不困难,只要我们愿意认真地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感受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中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就是说,在我们对别人提出要求之前,先假设如果同样的要求放在自己身上,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不愿意接受,就不应当要求别人接受。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和需求,就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他人的利益,也能尽量地减少“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引发的坏脾气。只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我们才能够互相理解、和睦共处。

有两名战士在森林中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十几天后他们几乎弹尽粮绝,就在饿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们打到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多熬过一些日子。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与敌人狭路相逢,经过激战他们巧妙地甩开了敌人,但意外发生了,当他们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忽然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士兵捂着肩膀倒了下去。后面的士兵惊慌地冲上前来,抱着战友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为他包扎伤口。当天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前面。他们都以为自己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

第二天,他们与己方部队相遇并获救。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士兵说:“其实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就是我的战友。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我当时怎么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原谅了他,因为我知道他要为了他的母亲活下来,于是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与他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他曾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但我没让他说下去,因为我早就原谅了他。”

一次理解和宽容,换来了一生的友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让我们恼怒,但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理解别人为什么要那么做,或许就可以体谅别人、宽容别人。当我们心怀怨恨,不妨暂且忍下一时冲动,先换位思考一番,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面临的问题。这样,一些看似无法调和的冲突也能轻易化解,当我们能做到更多地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与其指责,不如宽容

当别人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与指责相比,宽容会让对方更加懊悔。

责罚的目的无非是让别人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对再犯形成一种压力。但有的时候,宽容别人的过失会比责罚起到更好的效果。有时我们做错了事,觉得无颜面对别人,偏偏别人还轻易原谅了自己,这让我们更加难受,觉得还不如被对方尽情责骂,甚至被打一顿,心里也好过些。同样,如果别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宽容就比指责更令人难受,因为指责虽然让人难受,却同时卸下了对方的内疚,而如果我们原谅了对方,反而会让对方无法原谅自己。

春秋时代,有一次,楚庄王为庆功而大宴群臣,除了以好酒好肉款待众位将领,还将自己的一位宠妃招来席间为将士斟酒。酒酣耳热之际,将士们胆子越放越开,此时,忽然起了一阵风,把厅上的蜡烛全吹灭了,斟酒的妃子感到有人趁着黑暗在自己身上摸了一把。妃子急中生智,扯下了对方的帽缨,然后告诉楚庄王,只要把灯点燃,看谁的帽缨断了,谁就是趁暗调戏自己的登徒子。

听说有人调戏自己的爱妃,楚庄王当然怒火中烧,下面群臣也乱成一片,以为一定有人要遭殃了。但楚庄王转念一想,在场皆是战功卓著的得力将领,又是饮酒作乐的场合,多喝了几杯有些忘形也可以理解,不至于因此就小题大做惩罚功臣。于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楚庄王宣布:“点燃灯火之前,所有人都扯下自己的帽缨,违者受罚。”

当大厅再次被灯光照亮,群臣都已经拔去了自己的帽缨。调戏妃子的人自然无法查证,大家舒了一口气,宴会也在愉快的气氛中继续下去。

后来,晋国攻楚,一位将军勇猛无匹,数立战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道:“这次打仗多亏你奋勇杀敌,我们才能打败晋军。”这位将军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当年在酒宴上调戏大王宠妃的人。当时大王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仅不追究,还给臣解围。从那以后,臣就一直等待机会,只求能为大王效死尽忠。”

调戏君王的宠妃本来是对君王的侮辱,楚庄王却体恤军心、宽容忍让,还帮对方掩饰和解围,如此气度和胸襟,才最终成就了楚国的霸业。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本来可大可小、可有可无,每个人身上都总有几处污点,有的人盯着污点不放,心中自然充满憎恶,有的人却懂得容人小过,对污点视而不见,不仅自己心中平静,也用宽容赢得了人心。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预料外的情况,宽容便是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一种面不改色的潇洒。宽容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史上大凡有所作为的伟人,多数都能容人之过。面对批评,想想自己的过失,面对误解,想想对方的难处,甚至面对背叛,也能想想自己又看清了一个人。

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结,我们也没有必要让大家都不开心,多一些体谅和宽容,少一些指责和耿耿于怀,既是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面对别人的过失,用宽容的态度取代指责,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原谅无心的过失

连计算机都有出错的时候,更何况人?学会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因为我们自己也犯错。

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奉行终身的?”孔子回答说:“大概就是‘恕’这个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加诸于人。”所谓“恕”,除了原谅和宽容,也代表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体谅他人的意思。

实际上,正因为能够体谅他人,我们才能学会宽容。日常生活当中,别人也许因为无心的过失让我们受到伤害,但想想我们自己也曾有无心之失,如果不是故意犯错,还被人大吼大叫或怀恨在心,是不是感觉十分委屈?其实,很多让我们生气的事,也可以用一个微笑淡淡带过。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生活会温暖很多。

很久以前,有个理发师正为宰相修面,面修了一半,忽然手一抖,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剃掉了一半。理发师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但他急中生智,停下手中的剃刀,两只眼睛直直盯着宰相的肚皮看,然后傻愣愣地问宰相:“人家说‘宰相肚里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如何可以撑船呢?”宰相听了,哈哈大笑,拍着肚子说:“所谓‘宰相肚里好撑船’,是说宰相气量大,对各种小事,都能容忍,从来不计较。”理发师听了,立刻伏地跪拜,口中连连说:“小人该死。小人在修面的时候,不小心将大人左面的眉毛剃掉了,千万请大人恕罪。”宰相一听,一下恼了,身为宰相,没了半边眉毛多不体面,但自己刚刚才说,宰相的气量最大,从不计较小事,现在怎么能为了一道眉毛去治他的罪?想到这里,宰相只好说:“去拿一支笔来,将剃去的眉毛给我画上。”理发师就按宰相的吩咐,给宰相画上了一道眉毛。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许多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情看待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总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有外力相助,于是感叹自己的运气不好。孰不知成功者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便会有奋斗的方向。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具体到某一个人头上,并非就是那么回事。
  • 步步为赢:看菜鸟的敢想敢做

    步步为赢:看菜鸟的敢想敢做

    在当代社会,几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走进职场,在这里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本书着眼于职场人需要注意的种种要点,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该如何求职,初入职场后又该如何站稳脚跟,职场达人都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一个优秀的员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又该如何与同事搞好人际关系,想要在职场少走弯路的话需要注意避免哪些误区,若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应该如何表现,那些或明或暗的职场规则该怎样对待?这是一本能让职场新人迅速晋级为职场达人的”职场秘籍”!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时刻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才能创造一流的成绩。
  • 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总裁独家秘诀,职场版“宫心计”。《办公室攻略》是一部职场生存和发展的智慧宝典,引领您穿越危机四伏、五花八门的职场陷阱,在不断探索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文学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描摹,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艺术表现和思考,是一个民族的心灵之窗。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产品的一座宝库,她时贯古今,地连八方,浩如烟海,璀灿辉煌;在这里不是珍藏着一颗珍珠,而是各民族珍珠美玉的荟萃,踏入这座殿堂,你的面前会出现无数个新的领域,你可以从此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等也会透过纸缝,活跃在你的面前。文学作品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教育。文学也是人学,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作品,总是或多或少地阐述人生的道理,有的甚至有着深刻的见解,虽处异国异地,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启迪,爱到教育。·
  • 放下就是幸福

    放下就是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攥在手里、挂在心里的东西是该放下的!可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和思想,使我们无法获得自由,无法感受幸福。一个人若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执念,任凭欲望和贪念无限膨胀,最终会使自己不堪重负,人生也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无聊的游戏。为了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放下就是幸福》就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灵导师,教你找到让自己痛苦的根源,放下那些早已失去、从不曾拥有,却在心里挂怀不忘的东西,解脱心灵、释放自我,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幻世魂界

    幻世魂界

    人类为了和上天交流发现一种奇妙的能量称为灵力,拥有灵力的人自称为通灵者。在光印大陆上,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化身为传说里的人物,用自己的力量,唤醒属于这片大陆一系列的变迁。
  • 双面:女扮男装

    双面:女扮男装

    两个女孩,两个故事。双面的她,把流下的泪隐藏,优雅的她,把背后的痛留给自己。两个少女,两种身份。女扮男装的她,玩少不恭,女扮男装的她,一如既往的优雅。天使和恶魔,不过都是传说,但她们,会把传说变为现实,把虚空扭转。她是双重人格,而她,是孤独症患者。不会笑,不会哭,偶尔的小打小闹,已是最大的幸福。他们,闯进了她们的世界。会有变化吗?一切都只是个未知数。
  • 无间冥府空间

    无间冥府空间

    作为一个卧底我一直有一句话想说,我就是一个反派,你来打我呀!
  • 来自修真世界

    来自修真世界

    白棠在修真界呆了百年,最得意也是唯一的弟子原来是个大魔头。一朝回到现代,重生回到初中的白棠表示压力太大。总之,这就是一个穿越了修真界又重生回来的妹纸,努力过好普通人生活的同时又想重新修炼的故事。
  • 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兼具的长篇励志小说,分上下两册,110万字左右,作者历时6年、十易其稿写就。主要记述了一个七O后男性,在穿越青春校园之间,为爱情、事业、家庭孜孜不倦打拼的感人历程,其间的辛酸、坎坷、与痛苦自不待言,但结果却是那么出人意料,全书既有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又有惊心动魄的官场演义,还有一波三折的创业背书,更有人世界真善美、假恶丑的斗争与较量。小说以第一人称手法写就,文笔流畅、幽默、俏皮,读来亲切,真实感强。叙事、抒情、一定的议论为本书主要特色。相信,无论是与主人公同龄的男性女性,或是如今九O后、OO后占主体的新青年,读后都会有所收获,会获得一个全新的爱情观、事业观、价值观。
  • 鬼术门

    鬼术门

    姥爷带着一本《鬼术录》隐居莫家沟…可谁曾会想到?那一年,莫家坟地发生尸变,姥爷为了族人,不得不做一件惹众怒的事。也在那一年,姥爷死了。我…也被姥爷的族人赶出了莫家沟,从此开始了我的灵异生活。
  • 时光说,他忘了

    时光说,他忘了

    那些飞满我们童年天空的纸鹤早已散落在了风中,随着岁月的流淌羽化成了灰烬,我在那个单纯的像洁白的玉兰花瓣般的年纪,遇到了那个无缘无故牵动我所有喜悦与悲伤的身影,从此我的生活像碎了一地的玻璃渣,一粒一粒的扎在我的心上,,,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他于我而言只是一个梦,一个遥远的永远也不会属于我的梦~
  • 任诞

    任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师父带我去修仙

    师父带我去修仙

    他寻她五年,却不料她早已白发满苍天;她许他一生繁华,他许她一身伤;她许他一生安宁,他却许她永生孤魂。。。
  •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是谁?听到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他的挚友布莱希特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20世纪的学者中,没有谁像本雅明(和福柯)那样,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广泛阅读并适合于众多的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者。作为犹太人,本雅明难逃二次世界大战的劫数,作为杰出的思想者,他在哲学、文学等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通过梳理浩繁的相关文献,不仅构建出本雅明的一生记录,给人留下惊异和感叹;更透过他在本世纪初坎坷痛苦、随波逐流的生活给世纪末的人们以警醒: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文字清新,叙事生动,对本雅明思想气质的把握极为到位,堪称一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本雅明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