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5000000006

第6章 好品德,会让男生的形象高大许多(2)

作家见躲不过小男孩,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作家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作家等了很久,小男孩一直没有回来,作家只好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作家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进来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他。于是小男孩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作家问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作家震惊之余悔恨自己当初对小男孩的误解,“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作家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

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照顾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作家,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作家再一次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生父母都已去世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作为一个还不谙世事的小男孩能做到如此诚信,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令很多成人羞愧的。人与人交往需要的是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彼此的信赖,维系彼此的关系,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因为,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往往能给人以信任感,让人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反之,总开“空头支票”的人,再三的失信,必然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让人失去对你的信任。一个人可以没有出色的外表、出色的谈吐,但绝对不能没有诚信。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父母作为男孩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话说曾子和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跟母亲一块去。于是,母亲哄他说:“乖儿子,好好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好吗?。”儿子同意了,兴高采烈的跑回家,村里很多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没出去。

傍晚,孩子远远看见母亲回来了,就跑上前去高兴的喊:“有猪肉吃了,有猪肉吃了!”但是母亲却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猪吃呢?”孩子哭了,但是,这时曾子说:“也该给孩子补补营养了。”说着就真的去杀猪了。

妻子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他们现在没有分辨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如果父母欺骗孩子,孩子不仅不会信任大人,还会学会欺骗别人。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曾子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妻子随口许下的诺言,无疑,这个故事是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的典范。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生活在诚信的社会里,希望子女受人尊敬、事业有成。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缺乏诚信,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就必须重视他们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当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向他灌输什么是诚实与信任,尊重与真诚,宽容与爱心,勇敢与坚定,这样才能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播下行为之种。

父母要重视男生的诚信教育,首先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并且要及时有效地制止男生的不良行为,千万不要放任袒护,这样只会助长他的错误行为,比如,孩子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带回家,找各种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说谎等。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尚小,无关紧要,或者为了维护面子替孩子找借口,认为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往往会导致孩子是非不分,漠视行为规范,会使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没有诚信,不能言行一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作为,那么,父母就必须首先从培养孩子的诚信做起。父母要信任孩子,但是当他们有错误时要及时地鼓励他们改正,让他们逐渐明白真正的男子汉应该“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和支持,才有利于自己将来获得成功。

3.用自身行动,让男生懂得扬善抑恶

“铁肩担道义,巨手换新天”是男人力量的象征,生活赋予了男子汉许多珍贵的品德,那就是自信、刚强和责任感,所以,每个有男子汉气概的男生都应该懂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扬善抑恶,保护弱小,主持公正和正义。父母要以自身的行动,让男生懂得做一个弃恶扬善的男子汉是一种骄傲和责任。

每个人的人性中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自古就存在着争论,但是善良和邪恶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中都兼而有之的东西,任何人从娘胎里出来时还处于本能的状态,尚无善与恶的鉴别能力和行为能力,真正善恶意念的萌生是从幼儿阶段开始的。专家研究发现,两岁的孩子基本有了观察、判断善恶的能力,并尝试着自己的行为取向,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善恶和观念。所以,父母要教育男孩区分善恶就要从两岁开始。

因为孩子年龄尚小,涉世尚浅,善恶观念还没有定型,这时候对他进行教育是最有利的。但是,此时孩子还听不懂高深莫测的善恶因果说,也没有直观的善恶观认识,其本身的善恶举动大多是模仿他人,最直接的参照对象恐怕就是家长或者老师。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善恶观念。

有个小男生长得挺俊俏,又特别可爱,人见人夸,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他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充满了仇恨,开口总喜欢骂人,而且骂得很脏,不知让多少善意的长辈和小朋友受到侮辱而避之唯恐不及。有一次,小男生和伙伴在玩耍中发生了小摩擦,于是,他不依不饶,和伙伴大打出手,不仅抓破了伙伴的脸,谁拉架还骂谁。两位妈妈闻讯赶来,这小男生的妈妈不由分说,上去就给了人家孩子一巴掌,反身拖过自己的儿子破口大骂:“看你这熊样儿,你不往死里打,人家不欺负你欺负谁?!”

母亲如此教育孩子,难怪孩子的行为也如此凶狠歹毒。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一开始并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们很多行为都是受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正处于被动吸收、任人驱使的人生阶段,家长的很多行为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

要给孩子树立一种“扬善抑恶”的价值理念,家长首先必须从自身做起。比如,家长在与人相处当中要善意地对待他人,尤其当孩子在场的时候,更要给孩子做榜样;另外,在与人相处中还要最大限度的释放对方的善意,也就是说,对于对方的缺点、毛病,甚至恶的地方要做到心中有数,但同时还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和善处。不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弄得很阴暗,常常用敌意的心理看周围的人,这样只能是糟践自己,令自己活的不快乐,也会让别人不舒服。千万不要把男生教成那样。

善与恶的标准并不好评断,但是父母可以让孩子把“善”理解为宽厚包容、诚恳谦和、严于律已、助人为乐等等高尚的品行;把“恶”理解为阴险狡诈、伤天害理、欺凌无辜、损人利己等等摧残人性与破坏公德的行为。父母要引导男孩去追寻光明,明辨是非,承担责任,扬善抑恶。

现在很多媒体、舆论,甚至家长都有意无意地宣传一个理念——“凡事不要强出头”,“各人自扫门前雪”。社会不公平的事情有很多,你又能管多少?你又不是救世主,小心管闲事管得惹祸上身!所以,悲哀的是,你发现当有人掉进水里了,围观的人那么多,却眼睁睁地看着落水者被淹死,没有一个人出来救命;当小偷在公交或地铁上扒窃时,没有一个人敢提醒被窃者,揭发行窃者;当遇到拦路抢劫或者匪徒羞辱女生时,没有人敢和这些恶徒对抗……因为每个人此时都想到的是自己,想到自己会不会因此而受伤,受歹徒的报复。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彼此的信任和帮助,人心变得麻木不仁,社会缺乏正义和公理。

每个人都有自我本能的保护意识,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但是如果你换位思考,当自己的孩子有一天遇到同样的遭遇时你是希望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还是袖手旁观呢?行侠仗义、扶助弱小、扬善抑恶,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在不断繁荣,我们的精神力量却在不断地萎缩。

也许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一幕:上海一位青年女工,那天正好路过苏州河,发现有人失足落水,正在旋涡中挣扎。千钧一发之际,她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救起了落水者。与此相对照的是,当时岸上还有许多围观的人,其中还有不少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而她,却已经怀有五个月的身孕!

事后人们问她为什么要下水,她回答得简单又朴实,她说:“我见水中的人还有一口气,总不能见死不救,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

我们没必要纠缠围观者中有没有会游泳的人,问题的关键是:面对别人不幸的遭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麻木不仁,那么多大好男儿袖手旁观?懦弱不是善良,沉默有时是自私。社会需要彼此的温暖,需要正义和良知。父母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没有感情、没有爱憎、没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冷血动物。因为,这不仅是社会的一大损失,更是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后的悲哀。

父母要培养一个善良、富有正义感、扬善抑恶、敢于跟恶势力作斗争的男孩,这样才会对他将来的工作、事业、爱情、家庭以及人际交往有利,才会让他的男子汉的形象更加高大,才会对这个社会更有价值,才会让他活得更有自尊,更有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国起名实用大全

    中国起名实用大全

    本书共三编,内容包括古人改名趣事、依据什么理论来取名改名、取名改名的策略、26种取名改名艺术方法、取名改名禁忌、企业名称设计策略等。
  • 让孩子主动学习60招

    让孩子主动学习60招

    本书剖析中国家庭孩子学习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结合教育心理学及先进教育理论,用“案例+方法”的直观阐述方式,着眼孩子生活的点滴细节,总结出60个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帮助父母走出家庭教育的困惑和误区,帮助更多的孩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 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

    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

    “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光鲜的外表之下,安琪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孩。在农村疯跑,在城镇长大,父母也只是普通高中教师。直升落榜,竞赛失利,却屡仆屡起,愈挫愈勇。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背后,也有迷茫和失落。
  • 我们配做父母吗?

    我们配做父母吗?

    作者通过讲述其在海外的人文觉醒经历,并与其在中国的成长记忆相比,现身说法,揭示出人文营养不良不仅恶化了至少同龄一代人的生存质量,甚至直接威胁到我们做父母的资格。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提出了有切肤之痛的警示期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培养一上一代的情商上有所启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惨案,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少见。这都与父母的失职有关。这意味着,做父母是有资格问题的,只要你是家长就必须思考所提及的问题。
  •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应该从儿童抓起。本书便是对南老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诸多真知灼见的总结,书中不仅选录了南老推荐给孩子诵读的经典篇章,而且以生动鲜明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之永恒王冠

    重生之永恒王冠

    虚拟游戏纵横的时代。石峰带着重生十年的游戏记忆,一切重头再来。打造自己的游戏工作室,走出不一样的人生。游戏赚钱技巧!游戏副本攻略!游戏传奇任务!游戏装备出处!玩家所不知的战斗技巧!创造出自己的虚拟帝国。
  • 三生三世,无法改变的命运

    三生三世,无法改变的命运

    她唯一的朋友只有黑暗。他一步步的看着她成长,给她的生活带来希望,他是乐天派,他不想看着她那么痛苦,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她的心。突然,他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和她整天吵架斗嘴,成了一对欢喜冤家,他看着她,他感到她已经不需要他了。在一旁默默地守护着她即将到来的与别人的恋情
  • 帝后你去哪

    帝后你去哪

    她出生在神界,千万宠爱集一生,天生聪慧。各种法术在很小的时候就练的很熟,因在神界找不到人们说的情和爱,神界帝君特此让她去各界寻找。体验各界的酸甜苦辣,可在她去人界时,时空裂缝突然打开。让她进入另一个时空的人界,那时,她已14岁。而他出生在人界,但不是人界之人,而是另一个世界,在人界他是鼎鼎有名的异姓战神王爷。从未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只知道他冷酷无情,乃是天人之资,武学奇才,同时也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 野猫也有温顺的时候

    野猫也有温顺的时候

    他碰上了她,她长得很可爱可惜性格像野猫不温不顺,她和别的男孩在一起的时候似乎挑战着他的极限,但是这只小野猫一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
  • 至君

    至君

    神禽翔,真龙舞,至尊之道我为主。这是一个在家看小说却无辜惨死的倒霉青年,幸运的带着记忆穿越到玄罗大陆,君临天下的故事。身怀真龙血脉,掌握古老天功。纵横无敌,笑傲天下。我是吕君天,注定君临天下。
  • 子午流注针经

    子午流注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本狂妄:鬼帝的天才轻狂妃

    妃本狂妄:鬼帝的天才轻狂妃

    第一次见面,她对所有人笑,唯独对他一个人哭,从此结下梁子。第二次见面,在所有人都在找她的时候,她却爬到他怀里一言不合就耍流氓,从此缘分就此开始。小时候,许半生:“你知道我从哪里来的吗?”顾余生:“从阿姨的肚子里。”“错!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长大后,许半生:“我的愿望是吃吃吃,买买买,还有就是要睡睡睡服你,你能满足吗?”顾余生腹黑一笑:“我不仅能满足你,还能附上各种姿势。”许半生:“......”(甜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幻灭无间

    幻灭无间

    写人,写幻,最终写心。无间者,佛家谓地狱。本书借用,为心所惑求真,最终得到的也许会是迷惘!我心可比清江月,天然无尘道自在。路,需要走下去。心中有天地,洒脱如我,如诸道友!红尘万丈丝丝缕缕牵绊,纵心中豪气干云,不去追求终为空。追求的路,就是道。道在天,亦在心……人生有梦,看遍浮华无间。洒脱如我,走过,不染片尘!看小小少年从平凡中走出,踏破苍茫,最终屹立绝巅,只为找寻心中未知的彼岸……
  • 龙与少女

    龙与少女

    少女的”黑历史“始于某个逗比的节日,从此在二和吐槽的道路上一路撒腿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