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学生以为科学家都是“神童”,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神童”的注释是:从小爱科学,并且勤奋、努力、认真地研究科学。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从小立志造桥,他的头脑里几乎全部被桥占据。大人带他外出时,只要他看到桥,就会桥上桥下来回奔走,从桥面看到桥桩,兴致盎然、流连忘返。他读古文,只要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段落,就立即抄在本子上;看见有桥的图画,就像看见珍宝一样,收藏起来。长大后,他设计建造了很多有名的大桥,成为一代桥梁大师。
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远不如他的妹妹,在老师和父亲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还在一般智慧水准之下”。可是,他努力钻研,成了“物种起源”和“发展学说”的创始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即使是被誉为“当代科学巨人”的爱因斯坦,也并非“神童”。他3岁才会讲话,上学时成绩也很差。第一次考大学,就因法文、植物学、动物学都不及格,没被录取。但是,他孜孜不倦地学习让他创立了相对论,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这些故事说明,从小爱科学、对科学有强烈的浓厚兴趣,并为之努力,是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必由之路。小学生要想从小爱科学,就要适当地多读一些科普读物。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普故事是进入科学殿堂的“金钥匙”、“敲门砖”。
本书共分8章,分别为天文篇、地理篇、数学篇、物理篇、化学篇、生物篇、医学篇、建筑篇,是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科普读物,编者精心选取了小学生感兴趣的科普故事。
本书以启发小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思维方式为目的,从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到重大的科学发现,引导小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是谁用精湛的医术,使人“起死回生”?是谁用灵巧的双手,设计建造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建筑?是谁运用科学知识,解释了令人类迷惑的问题?是谁挑战权威,勇敢地提出科学新观点?是谁甘愿冒生命危险,用科学方法验证真理?华佗、鲁班、阿基米德、伽利略、布鲁诺……这些闪亮的名字,就像火焰一样,照亮了科学的夜空。在他们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本书就像一艘轮船,将带领小学生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畅游。翻阅本书,小学生可以品味每个故事中蕴藏的大智慧,理解每个故事中包含的科学真理,感受每个故事带来的感动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