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4200000014

第14章 厚脸皮定律

◇脸皮厚不是天生的,只要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就不会成为厚脸皮的人。

“厚脸皮”定律是指:人由于后天长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其羞耻感会逐渐降低,变得对别人的不尊重行为习以为常。其实,脸皮就像手心的肉,如果经常磨它,它就容易形成茧子,以后再磨、再磨,感觉就不敏锐了。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和羞耻感的。即便是婴儿,从6个月大的时候,也能识别“好脸”、“坏脸”。大人逗他笑,给他好脸,他会笑;大人横眉竖眼,大声吆喝,他马上会哭。可见人都有自尊,一个人只有受到别人的尊重,他才会有羞耻感,脸皮儿才薄。

厚脸皮定律一般被广泛应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老师的,无视孩子的自尊,动辄就当众辱骂、训斥,日久天长,孩子就会视辱骂、训斥为“家常便饭”,不再脸红,不再害羞,也就是变成了“厚脸皮”的人。那时候,不仅孩子的心灵受伤,你再想影响他,也不像先前那么容易了。在学校里,我们会发现,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反而经常犯错,甚至屡教不改;而那些极少受批评的学生,受到了一次批评,会难为情、内疚好几天,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厚脸皮定律同样可以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比如,一位员工不小心把公司的文件弄丢了,领导当着全公司所有人的面对他严厉指责,他频频地道歉,并下定决心改正自己粗心的毛病,保证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以后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可是他的领导无视他的诚意。非要拿他的例子给全公司的人予以警告,结果,领导见他一次说他一次,同事也一直在他耳边提醒他。导致他颜面尽失,工作起来诚惶诚恐,不断地出错。后来,他对自己也无所谓了,领导的警告成了耳旁风,同事们的善意提醒对他来说也能成了家常便饭。

试想一下,如果领导能够顾及他的尊严,看到他的悔悟之心,对他予以鼓励;同事们能够尊重他,不经常揭他的短,而是给予他理解和信任。他在吸取经验后努力工作,就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而不是一个厚脸皮的人。

同样,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指责也要小心厚脸皮定律的影响。有的男女朋友之间,刚谈恋爱时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彼此都很珍惜对方。但是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日子不像以前那么浪漫了,取而代之的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琐事。两个人谁也不愿让谁,做家务也会相互推诿。动辄为一点小事吵架,甚至后来升级为大吵大闹,都觉得对方的变化真大啊,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自己深爱的人了。

刚开始,俩人还觉得自己怎么能这样不文明,想要改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越积越久的大矛盾却没有办法通过文明的方式得以解决。这样,久而久之,吵架吵得多了,脑子里已经没有什么文明不文明的概念了。男人说,这个女的太不讲理,她失去了以前的温柔善良,变得不可理喻。女人说,这个男的以前是骗我的,他不再温和体贴,整天一副凶巴巴的样子,是他把我变成了泼妇。

其实这样的恶性循环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缺少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对方的心胸,他们没有发现交流的艺术,不知道沟通的重要性。最后俩人潜意识里都觉得破罐子破摔,反正自己就是粗鲁的人,根本就不用做出一副谦谦君子或是温婉贤淑的样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自己首先尊重了他人,才会赢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才能避免厚脸皮定律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关链接

“不要脸”与“厚脸皮”

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不要脸”是可以把自己的脸皮和尊严都撕掉,而“厚脸皮”则是一种状态,说明一个人不会为了一些别人的嘲笑而动摇内心,继续自己的个性。但不要脸和厚脸皮也有那么一点点的联系。

不要脸的人和脸皮厚的人在争执发生时,往往能占上风。不要脸者能将讲理的、不讲理的比下去,一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会经常使用。脸皮厚当然也有类似的功能,只是厚脸皮不像不要脸那么露骨,有时甚至可以为人所接受。向自己暗恋的人表露心声,勇敢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在陌生的环境里积极与人沟通……这些都是害羞的人所做不到的,而做不到这些事情的人注定要失去很多。所以说,为了达到成功,合理地使用厚脸皮,未免不是一个好策略。

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人是将厚脸皮当作一个贬义词来看的。因而人们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就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就会对自己本来就正常的行为加以改正。这样就造成了压抑后的羞涩,长此以往就真的失去胆量了。脸皮太薄,被东西轻轻一碰就可能流血,这样的人做起事来害怕别人会指指点点,自然会变得唯唯诺诺。

同类推荐
  • 做人不败的底线

    做人不败的底线

    本书叙述为人处世的学问,教人如何察人、成事、变通、交际、成己、忍耐、谦逊等做人之道。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 应该读点心理学

    应该读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从情绪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求职心理学、办公室心理学、推销心理学、经营与管理心理学方面入手,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论证了如下方面的问题:怎样了解人的心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收获幸福和快乐,以及怎样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人人都会遇到的心理陷阱》内容简介:我们都不希望被别人左右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却又强烈地想和生活,却又强烈地想左右他人。但事实上,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滑入对方精心没置的心理陷阱。当我们和大部分人交往愉快的同时,有时候也感觉和某些人交往很不舒服,甚至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似乎掉进了对方设置的陷阱之中。这样的人际交往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游戏”,即一系列的互补、隐藏式的沟通,会发展至一个明确的、可预见的结果。
  • 累从何来:别把心理疲劳不当回事

    累从何来:别把心理疲劳不当回事

    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心理疲劳的状态,心理疲劳对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书以此为主线,从解析心理疲劳出发,帮助人们认清疲劳之态,找到身心疲倦的原因,分析这种状态带来的后果,并提出最实用、最贴心的“药方”,帮助人们一步步走出自己内心的疲劳状态,找回工作的激情、家庭的和睦、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幸福。
热门推荐
  • 鹿晗:爱的迷途

    鹿晗:爱的迷途

    我。是个多么荒谬的字啊……我爱你。可能也就一瞬间。我喜欢你。不过就是一个儿时的记忆。谁知道……“长大”之后还记不记得。我,是谁?你,亦是谁?我是慕悦,我从女孩蜕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女王。谁知道之间的过程?鹿晗……请你放过我……爱情——我们已经迷途……
  • 星芒之塔

    星芒之塔

    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时代,也注定如此,能做的,只有活下去,挣扎,打破强权,打破所谓的永恒!我命由我!不再由命运之轮掌控!
  • 噢,我的女王大人!

    噢,我的女王大人!

    本来无所事事打算平淡一生的郑柯东在一个无厘头的夜里,巧遇到了徐美莱,随后在自己房间里发生了枪杀案,还没回过神来却又被中了抢伤的徐美莱带进了轿车之内,马上又是遭遇敌人的追踪,后来才慢慢知晓自己遇到的这个徐美莱,是一个世家的失忆女人,为了报杀夫和杀父之仇,把自己也拉进了这条船,无奈也只好成全的郑柯东,会和徐美莱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鬼王君临

    鬼王君临

    花开开彼岸,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人就踏着这红的指引通向幽冥之域。是红,是刺眼的血色。是无边繁华凋落后的在再一次盛开。盛开在那遥远不可触及的彼岸。花叶不相见。只见叶子不见花,再见花时叶以逝。那又是谁和谁立下的狠毒的誓言。不分离。可能吗?永不见,残酷吗?,,,,她爱他,为了她倾尽才华,将他推上帝位,却在一朝功成将她全族尽杀,,,
  • 大地的谎言

    大地的谎言

    《大地的谎言》是一部心理悬疑小说。被冤入狱的普通都市白领曾通被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密闭世界,与行为古怪另类的新来狱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然而监狱里古怪的事情不断发生。传说中可怕的莽扑,奇怪老头的不祥手势,人人都回避的话题,谁也没过却畏如蛇蝎的老舜,唯一的好友囚犯却神秘失踪,所有人矢口否认这个人曾经存在每个人似乎都在说谎,而每个谎言遮盖的真相竟又似乎相互矛盾,曾通将作出怎样的抉择。
  • 办公室保健小动作

    办公室保健小动作

    本书为读者提供一套独特的保健方法,帮助读者祛除疲劳和疼痛,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 别来无恙,你在心上

    别来无恙,你在心上

    “当你我重逢时,又会是一幅什么画面,是沉默,还是会互相诉尽衷肠.”去追随那些能使你安宁的东西我想来想去发现不过只是想要和你见一面......
  • 骑士风云录之南十字军远征(下)

    骑士风云录之南十字军远征(下)

    大陆历五百九十六年,在帝国宰相夫利斯的谋略和青龙、铁甲骑士团等帝国军主力的猛攻之下,索菲亚王国军遭遇到全面的溃败,就连国王诺兰德夫六世也丢掉了性命。从王都逃出的两个少年——索菲亚的王太子阿斯尔和利奥特大公爵之子莱恩斯,成为索菲亚复国的最后希望……
  • 路途之崛起

    路途之崛起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只是,路有平坦开阔,也有布满荆棘;哪有怎么样?脚步还是要迈出,还要抬起头!
  • 仙魔谕

    仙魔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