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慢性睾丸炎
(1)病因:慢性睾丸炎多由非特异性急性睾丸炎治疗不彻底所致,也可因真菌、螺旋体、病毒、寄生虫感染所致。
如睾丸梅毒较多见,有睾丸外伤史者,可发生肉芽肿睾丸炎,睾丸局部或全身性放射性核素磷照射,也可发生慢性炎症,破坏睾丸组织。
(2)临床表现:睾丸呈慢性肿大,质硬而表面光滑,有轻触痛,失去正常敏感度,有的睾丸逐渐萎缩,严重者摸不到睾丸,但附睾相对增大。双侧慢性睾丸炎可造成不育。
(3)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由非特异性感染引起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①主张让患者卧床休息,将阴囊托起,局部热敷,阴囊皮肤肿胀明显者,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利于炎症消退;②疼痛剧烈时用止痛药不佳者,可用1%普鲁卡因10亳升,患侧精索封闭;③全身用药选广谱或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头孢菌素等,同时,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注射;④有脓肿形成者,可做切开引流,对睾丸梅毒可做驱梅治疗,无效时如系一侧睾丸病变,可做睾丸切除术;⑤睾丸放线菌所致的慢性睾丸炎,用大剂量青霉素注射,每日200万~500万单位,分次注射,维持3个月以上;⑥睾丸丝虫病可做鞘膜外翻或全部切除术。
3.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
(1)病因: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病毒感染的疾病,潜伏期平均为18天。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可并发睾丸炎。
(2)临床表现:常为一侧睾丸肿痛(这种睾丸炎特别痛),寒战高热,有呕吐、腹痛,阴囊检查可见睾丸肿大如核桃或鸡蛋、鸭蛋大。触痛明显,质地中等。也有质硬如石,阴囊皮肤明显水肿,鞘膜腔穿刺有黄色积液。发病初睾丸肿胀迅速,可在1~2天达到极点,经10天左右肿胀消退,有1/3~1/2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睾丸萎缩。双侧睾丸感染时,部分患者可出现睾丸萎缩引起精子生成障碍而致不育。
(3)治疗:治疗上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①卧床休息、垫起阴囊或用丁字带托起。局部冷敷。1%普鲁卡因做患侧精索封闭,全身对症处理。
②可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也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③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可用清开灵或双黄莲、醒脑静静脉滴注。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快用快撤),可抑制炎症,减轻症状,连用1~2周。
⑤注射丙种球蛋白。
⑥己烯雌酚1毫克,口服,每日3次。
九、常见的阴囊病症
男性阴囊皮肤常见的病症有以下几种。
1.阴囊潮湿出汗阴囊皮肤薄而柔软,有丰富的汗腺,可以通过出汗达到散热的目的,调节阴囊内睾丸的温度,有利于生精,所以说阴囊潮湿是正常的。阴囊皮肤对外界温度变化很敏感,温度增高时,皮下的平滑肌舒张,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并使阴囊皮肤薄如纸,起到散热作用。外界温度降低时,皮下平滑肌收缩,汗腺和皮下腺分泌减少或停止,同时阴囊皮肤收缩如“橘子皮”,起到保温作用。有些人不懂得这一生理功能,也不保护这一功能。譬如:穿化纤紧身内裤,会使通气变得更糟。有些人经常洗热水盆浴,热水坐浴等。
这些都会影响阴囊的散热作用,使睾丸温度升高,阻止生精作用。
其次,如不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不及时更换内裤,再加上残留尿液,夫妻同房留下的女性分泌液和精液等污染,会使各种微生物孳生、繁殖,造成阴囊皮肤瘙痒,甚至感染,尤其是阴囊皮肤奇痒时,被抓挠可导致阴囊皮肤增厚,形成皮炎或湿疹样病变。
部队官兵在训练时,和执行特殊任务时,如抗洪、抗震及局部战争,生活环境差、潮湿、防空洞通气不好、帐篷闷热等情况下,广大官兵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要设法清洗会阴部,并注意勤换洗内裤,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阴囊及腹股沟周围发生病变。
引起阴囊瘙痒潮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局部的皮肤病变,如阴囊邻近的股癣、湿疹、皮肤玫瑰疹等。
(2)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等。
(3)由于食物(如海鲜、蚕豆等)造成的高过敏症。
(4)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
2.阴囊湿疹病变大多局限在阴囊部位,有时可延及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的皮肤,一般很少累及阴茎。有渗溢型和干燥型两种。渗溢型皮肤呈水肿肿胀,伴有糜烂、渗溢、结痂、间有皲裂。干燥型皮肤粗糙、纹深、皮肤发硬,色素增加,可伴有皮肤萎缩或出现色素减退斑。局部奇痒难忍,尤以闲暇之时和夜间明显。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
3.阴囊癣病系真菌感染,多由股癣蔓延而来,有时累及会阴部、臀部和耻骨部的皮肤。皮疹边界清楚,表面有细小鳞屑,早期与气候有关,常夏天发病或加重,冬天减轻或痊愈。如此长期反复发作,使皮肤增厚,色素增加,皮肤纹路加深,这时与慢性湿疹很相像。但在皮疹附近常有典型的股癣存在。
4.阴囊疥疮结节是由疥螨感染所致,有疥疮感染史,以在阴囊皮肤上出现黄豆甚至蚕豆大的,略高出皮面的暗红色的结节,表面较光滑,边界清楚,数目可多可少,但互不融合,局部奇痒。治疗可用5%硫磺霜和去炎松膏交替搽用,每日2~4次。
5.维生素B2缺乏症患者大多过集体生活,可因饮食不习惯,胃肠功能障碍,劳动强度增高或营养不足而引起维生素B2缺乏,有的还伴有舌炎、唇炎和口角炎等。阴囊皮疹大多对称地分布在阴囊中线的两侧,早期为轻度红斑,直径在2~4厘米,边缘清楚,以后表面覆盖灰白色鳞屑,以及在微红的基础上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偶有微痒感。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阴囊炎,阴囊出现红斑、干燥、脱屑、丘疹和结痂等变化,并伴有瘙痒。与此同时还可出现口角炎、舌炎及口腔溃疡等。由真菌引起的阴囊炎如念珠菌性阴囊炎,股癣累及阴囊,都可以引起阴囊瘙痒。
阴囊瘙痒以体力劳动者多见,尤其在夏天,阴部温度高、汗多、潮湿、透气差,阴囊皮肤受到汗液浸渍,内裤的摩擦等影响,产生瘙痒。穿过于紧身的牛仔裤,不吸水不透气的尼龙裤,也可以产生这种情况。
有少数男子穿上化学纤维衬裤,使用安全套或避孕膏后,阴部会出现过敏性反应,阵发性剧痒,非常难受。发生这种现象应立即停用有关物品,以后也应避免使用。可选用樟脑软膏、肤轻松软膏外敷。阴虱感染属于性传播疾病,阴虱在所寄生的部位,用口器刺入皮肤内吸血,吸血完毕后口器仍插在皮肤内,因此局部又痛又痒,搔抓后不仅会使皮肤破溃形成结痂,也有可能引起感染。
治疗时局部涂以中药百部乙醇浸剂,一般涂药1周痊愈。(75%乙醇100毫升,百部30克,浸泡24小时以上即可用)。同时应烫煮内衣、内裤、床单、被套等物。
固定药疹常因口服磺胺、止痛药引起,表现为阴茎龟头处圆形斑块,大小不定,中央呈紫红色肿胀,周围色红,局部瘙痒或有灼热感,严重者发展为水疱,破溃后形成湿烂面,发病后应停用有关药物,轻者外用抗生素软膏,内服抗过敏药物。重者请到医院诊治。
6.阴囊湿疹是常见皮肤病,对称发生,波及整个阴囊,患处奇痒、病程持久,反复发作,屡治不愈。急性期可有丘疹、小疱、脓疮、糜烂、结痂等多种变化。在慢性期则表现为皮沟加深、皮肤肥厚、阴囊皮肤粗糙如革,若迁延失治或治不得法,可出现急性期与慢性期相互转变,迁延多年,一旦出现阴囊奇痒、渗出、结痂、肥厚等情况,且久治不愈,均应想到本病所致。
本病最忌搔抓、揉搓、摩擦、烫洗等,凡热水、肥皂、盐水、碱水等皆不宜应用,也不宜外用碘酊、癣药水、大蒜等刺激性物品,只要能保证做到不抓痒、不刺激皮肤,很多患者可迅速好转。本病与情绪有关,保持心情舒畅、充分地休息及对疾病的必胜信心,也是关键环节。忌食辛辣发物,如葱蒜等。
药物治疗,急性期以冷敷为主,每次用净水3000毫升,或加明矾3克,不加任何药物。也可用10%黄柏溶液或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煎汤,待冷后湿敷,若合并感染,则加1克氯己定(洗必泰)化入3000毫升净水中局部湿敷,对阴囊奇痒、渗出效果好。
慢性期可外用青黛膏涂搽,加热烘疗法更好,有烟熏法或苦参汤药浴。西药以泼尼松软膏外用,用药至少1~2个月,早晚各1次,不需包扎,越薄越好,下一次涂药前不必清除前一次药物。有感染时可用抗生素药膏,对肥厚的阴囊湿疹尚可用5%煤焦油软膏。
7.阴囊坠胀阴囊沉重下坠或胀满不适,伴有隐痛。多数人认为这与性生活不当有关。其实,造成阴囊坠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疾病因素,也有非疾病因素。一些导致阴囊肿大的疾病,引起阴囊坠胀,像疝气、阴囊象皮肿、睾丸肿瘤、鞘膜积液等。亦有些阴囊肿大并不显著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
非疾病状态也会引起阴囊坠胀:主要有性生活不当。有的人一味恣情纵欲,性生活过频,而引起阴囊坠胀。反之,有的禁欲时间过长,精满而不泄,久之也会出现阴囊坠胀不适。手淫成习、使用不恰当的避孕方法、体外排精、尿道压迫等,使性器官处于经常充血、淤血状态,而诱发阴囊坠胀。
剧烈运动或情绪过于激动时,阴囊血液循环加快而局部温度升高,导致阴囊松弛,睾丸下坠而产生坠胀感。
长时间站立行走,会增加阴囊局部血液循环,还会使阴囊内的睾丸、附睾、精索等发生一定程度的淤血,引起阴囊坠胀。
经常穿紧身窄裆的裤子,尤以透气性差的紧身短裤,会使阴囊受挤压,影响血液循环畅通,且易引起阴囊温度升高,整日汗湿潮热,导致阴囊下坠胀痛。
年岁较大及体弱多病的男子易发生阴囊坠胀。
一般无须处理,针对病因治疗即可。严重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佩带阴囊带托。
8.阴囊鞘膜积液睾丸从腹膜后间隙下降时,有两层腹膜构成的鞘状突也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前后,上2/3的鞘状突完全闭合。睾丸部鞘状突形成一盲袋包绕着睾丸,被称谓睾丸鞘膜囊。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剂的作用,以利供睾丸活动。
如果先天性鞘膜囊内液量异常增多或鞘状突闭合反常,造成囊内液体积聚,就形成积液。此外,在鞘状突闭合正常时,由于睾丸、附睾感染,肿瘤、丝虫病或外伤等后天性因素引起鞘膜内液体量增多,也可出现鞘膜积液。
(1)临床分型及原因
①精索鞘膜积液:是鞘状突两端闭合,精索部分形成局限性鞘膜积液,与腹腔和睾丸鞘膜腔不相通。
②睾丸鞘膜积液:是最多见的一类,鞘状突闭合正常,而是睾丸鞘膜内液体积聚增多而形成。
③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完全开放,腹腔内液体通过开放的鞘状突通道进入睾丸鞘膜腔,液体随体位改变而流动,本型鞘膜积液要与腹股沟斜疝鉴别。区别在于鞘膜囊与腹腔间的通路狭小,大网膜和肠襻不能进入鞘膜囊,只有腹腔内液体能进入。
④精索睾丸鞘膜积液:鞘状突仅在内环处闭合,精索部未闭并且与睾丸鞘膜相通。
鞘膜积液多数只发生一侧阴囊,积液少时于体检时发现,无不适,积液量增加一定程度时,患者才会出现阴囊下坠,发胀及牵引痛等不适感。巨大形睾丸鞘膜积液时,患者的龟头可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及性生活。其行走和劳动时也感到不便。继发于急性附睾炎或睾丸炎的鞘膜积液局部疼痛明显。
(2)鞘膜积液的保守治疗: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及为何种类型的鞘膜积液而定。
①因婴儿及新生儿鞘膜积液有自行吸收的可能,除有严重感染或伴有其他病变者,可暂不处理,观察到1岁半以后再视情况处理(12~18个月)。
②原发性鞘膜积液病程短、积液量少,囊内张力低,无明显症状,无睾丸萎缩及男性不育者也不需治疗。
③患继发性鞘膜积液时,宜同时处理原发病,如继发于睾丸、附睾炎症,应控制炎症后再处理积液。局部可用热敷、理疗等促进吸收,不能吸收者再作后期处理。
(3)鞘膜积液的手术治疗
①穿刺抽液:用于青年人,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者,穿刺抽液多会复发,故需反复抽吸。
②手术治疗:切开鞘膜排出积液;切除多余鞘膜,翻转缝合鞘膜缘;交通性鞘膜积液,除切除鞘膜外,须在腹股沟内环处结扎与腹腔相通的鞘状突管;对于精索鞘膜积液,将积液部鞘膜仔细与精索分离,然后完整切除。
9.阴囊先天畸形阴囊的先天异常极其罕见,但确实存在。有以下几种情况。
(1)阴囊裂:阴囊裂的阴囊向两侧分开,无阴囊缝,囊内有睾丸,其中间为尿道。
(2)阴囊转位:又叫阴囊后阴茎,表现为阴囊转于阴茎之前,多呈分裂性下垂,由于阴囊的遮掩,阴茎多不能自动伸出,也不能直立排尿。
(3)阴囊移位:阴囊组织从正常部位完全移至身体其他部位,如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腹壁。
(4)圆饼形阴囊:是指阴囊超过阴茎的上方,将阴茎包绕在阴囊中间。
(5)阴囊发育不全:多见于隐睾患者,如单侧隐睾则隐睾侧阴囊发育不全,双侧隐睾则两侧阴囊均发育不全。
(6)先天性无阴囊:是指患者没有长阴囊,可见两性畸形患者,此病极为罕见。
十、精索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