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200000006

第6章 方剂精选(4)

【临床应用】

(1)阵发性头痛。头项牵掣疼痛,时发时止,痛甚则四肢厥逆,面色苍白,终夜失眠,怕声畏光,胸闷不适,二脉俱细,此属营血久虚,肝不藏血,风寒伤及厥阴所致,用此方多能奏效。

(2)痛经。本方为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

此证可分两类:一为血实气滞,一为血虚寒凝。当归四逆汤治后者疗效显著。症见面色苍白,舌淡苔白,四肢不温,少腹冷痛,月经错后,经血初来色暗,继则色淡,腹痛牵及腰背。且头晕、心悸、倦怠。投之无误。

(3)寒性腹痛及寒疝腹痛。不论男女,凡见四肢清冷,小腹抽痛,绵绵不已,服止痛药无效者,服此方定效。寒疝腹痛于本方加吴茱萸5克,生姜10克,乌药10克,小茴香10克,良姜5克,木香10克,以温经散寒,暖肝养血。

(4)四肢麻木。本方治血虚寒凝之四肢厥冷麻木。

(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刘绍武以本方加减所治10例,除1例停药外,9例均获痊愈。

(6)末梢血管痉挛(如雷诺病)。于本方加黄芪30克,血芚20克。魏遇春治疗4例,均获良效。

此外,凡素日畏寒肢冷,或由此而引起的心悸、性冷淡诸症,服之数剂可愈。

(7)治冻伤。夏仲方以本方加减治疗冻伤6例,喜获佳效。

(8)治小儿麻痹(流行性脊髓前角灰白质炎)。

(9)治下肢慢性溃疡、下肢静脉曲张、多发性神经炎及睾丸炎等,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10)治肩周炎。当归15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葛根30克,细辛3克,鲜姜3片。水煎服,连服3~12剂。

(11)治急性苯胺中毒、肺心病、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阳痿等。

(12)治疗肥大性脊椎炎。以本方加味治疗24例,治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5.8%。

【注意事项】四肢厥冷而胸腹大热,舌红脉数,证属热厥者禁用,阳虚阴盛之寒厥亦非所宜。

十七、越婢汤(《金匮要略》)与胃苓汤

(一)越婢汤

越婢石膏与麻黄,甘草大枣并生姜,解表清热兼利水,表热阳水用之良。

【组成】麻黄10克,生石膏12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甘草5克。水煎服。

【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自汗出无大热。既有水肿,兼有表热证的阳水者。

【临床应用】

(1)急性肾小球肾炎。症见数日前恶寒发热,继而头面四肢水肿,腹胀纳差,口渴、心烦,待热去症减可与胃苓汤交替服用,可短期获愈。

(2)荨麻疹。治以越婢汤加蝉蜕9克,萆薢12克,白鲜皮10克,僵蚕6克,笔者常以此方治之,取效甚多。

(3)流行性红眼病。症见双目红肿,畏光流泪,疼痛难忍;具有很强传染性,往往一家一户相继而发,尤其在小学生中皆多发生,以本方加蝉蜕9克,往往一二剂可愈。笔者用此方稍施增减,治于邻里者皆多获效。

本方加白术,名越婢加术汤。除具有本方的功效外,还可以健脾以除外湿,兼治里水,故为表里通治之剂。

(二)胃苓汤

即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

【主治】

(1)肾炎水肿,湿盛吐泻,肝硬化腹水等。

(2)本方加砂仁、神曲、竹茹、枳实,名四正散,治夏季感冒,胃寒呕吐。

十八、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与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桂枝茯苓桃芍丹,芎归白术泽泻全,

两方合用效果好,用之妇女病可蠲。

【组成】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组成。当归芍药散:当归10克,芍药12克,川芎6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组成。

此两方都是治疗妇人妊娠杂证的方剂。但不论单独使用哪一个方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若两方合用,疗效高,治疗范围也广。以此复方治疗寒凝血滞、湿阻血行所引起的妇科多种疾病,如痛经、经闭、月经不调、崩漏癥瘕结聚等。

【主治】寒凝血滞,瘀血内阻,或湿滞血瘀者,症见:少腹疼痛拒按,下血紫暗,血中有块,血块下后疼痛减轻,遇寒则甚,得热痛减;或白带过多,腰困,下肢水肿等,皆有卓效。

【临床应用】

(1)习惯性流产。治以本方加川椒6克,阿胶12克(烊化)作汤剂,嘱妊娠期前5个月,每个月服2剂,5个月后,每个月服3剂。

(2)治妊娠妇女羊水过多。

(3)治子肿。妊娠七八个月之后,下肢或全身水肿,称为子肿多以血虚、血瘀、湿滞而论。

(4)痛经。痛经有虚实之分,瘀血内阻之痛经,属寒、属湿,多半痛在经前或经期,痛的部位始终不移,而且拒按,少腹或有痞块,经期推后,血色紫暗并有瘀块。可于本方加牡丹皮9克,延胡索9克,肉桂3克,使瘀祛痛止。

(5)治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痢疾,肺脓肿,痔疮。

(6)治崩漏。崩和漏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有轻重缓急之分。崩即出血来势凶猛,下血急迫,血量较多,不能停止;漏是出血量少,淋漓不断,绵绵不绝,病势缓慢,两者之间可互相转化。临床证明运用活血化瘀法来治疗血瘀引起的崩漏,不但没有加重出血,反而起到止血作用。这是一种祛邪的方法,一旦瘀血祛除之后就须停用,而改用健脾补血等法来滋养营血。因病日久,必耗气血,所以虚是本病的必然结果,一旦瘀血驱净,即可着手补虚,以巩固疗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故本方用于治疗寒凝血瘀之崩漏甚为适宜。

(7)治癥块。癥和现代医学的子宫肌瘤很相似,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认为是由于气滞血瘀久而成块。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以及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肌瘤较大时,可在腹部触及包块。但若癥块太大,积的时间过久,此方恐不能胜任,当考虑其他疗法。

(8)腹痛(放节育环引起者)。个别妇女放节育环后出现腹痛、腰困、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等不适应之症,投以本合方,效果良好。一般少则3~5剂,多则7~8剂,诸症都可消失。

(9)桂枝茯苓丸。加薏苡仁、当归、川芎、生地黄、大黄,治疗痤疮。

(10)胎位异常。妊娠第29~36周服用成功率最高。

(11)产后恶露不尽,不孕症,卵巢囊肿,妊娠腹痛,附件炎。

(12)治疗五官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声带肥厚、梅尼埃病、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等,皆可随证加减而取得满意疗效。

(13)治疗高血压、低血压、坐骨神经痛、运动性血尿、老年性痴呆、黄褐斑、阑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注意事项】

(1)此二方单用不如二方合用治疗范围广而效佳,两方合剂,可命名为“桂苓归芍汤”。

(2)因本方活血化瘀,以祛邪为主,故治妇科诸症,须严格掌握适应证,确有血瘀内阻者方可运用,而且一旦瘀血祛除,即须改用健脾补血之法,不可墨守成规,固执一方。否则,势必矫枉过正,复伤阴血,以致变症丛生。

(3)本方药性平和,治疗瘀血诸证,疗效可靠,服后无不良反应。

(4)急性病者可服汤剂,慢性者可制成散剂(每服3克)或胶囊剂内服。

十九、真武汤(《伤寒论》)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

少阴腹痛因寒水,阴虚水肿辨须详。

【组成】茯苓、生白芍、白术、生姜、附子各10克。

【主治】

(1)肾阳衰微,水气内停,肢体水肿,沉重疼痛,恶寒腹痛、小便不利,下利。

(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引起肢体震颤。

(3)用于脾肾阳虚引起的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等。

(4)亦治水肿与里寒的合而咳嗽。

【临床应用】

(1)小儿喘咳,水肿久不愈者。症见颜面黄而水肿,腹大,下肢肿满,频频喘息,咳嗽干呕,痰涎稀,纳差。以喘、满为主证者,先投以小青龙汤轻剂治之,继以真武汤轻剂治之,数剂可收全效。咳嗽重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

(2)慢性肾小球肾炎(属肾阳虚者)。症见水肿不消、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舌质肿淡、苔薄白、脉迟细等一派虚寒之象。治以真武汤、胃苓汤各3剂,交替服用。

(3)胃下垂重症。胃下垂多因素体虚弱,劳倦过度。脾靠肾阳温煦,故多脾肾俱虚。以真武汤为主治疗,可取佳效,呕者去附子,重用生姜。

(4)水肿(属脾、肾阳虚者)。各种化验检查不出任何病理改变的水肿临床常见。大都病程长,水肿顽固,反复不愈,手足不温,脉迟无力,唇淡口和。脾阳虚其下利者去白芍,加生姜。

(5)白带(属虚寒者)。带下质稀,状如蛋清,量多无味,少腹冰冷,月经后期,或手足冷而水肿,用真武汤加吴茱萸或桂枝,效果良好。但剂量加减应配合恰当。

(6)风湿性关节炎。本方加桂枝、党参等。

(7)心力衰竭。杨智孚用本方治心力衰竭2例,服药10余剂,使心力衰竭矫正,水肿消退;如加丹参行血通脉,则效更佳。

(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周连三医生,用本方加黄芪、党参、桂枝、干姜、甘草治疗血栓性脉管炎6例,除1例截肢外,5例均被治愈,平均服药10~20剂。

(9)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梅尼埃病、肠结核之腹痛下利、前列腺肥大等属于脾肾阳虚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10)梅尼埃病。本方加细辛、桂枝、五味子、川芎,治肾阳虚型者。

【注意事项】本方生姜用量不可忽视,应按比例使用。

二十、侯氏黑散(《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中的侯氏黑散,仲景列为治疗中风之首方,但多少年来没有被人重视,实际上已销声匿迹,实为憾事。根据本方的药物组成及药性分析,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往往可获得显著疗效。

侯氏黑散金匮方,归芎苓术牡干姜,

辛防参桔芩矾桂,重用甘菊降压良。

【组成】菊花40份,白术、防风各10份,桔梗8份,黄芩5份,细辛、茯苓、牡蛎、当归、干姜、川芎、人参、矾石、桂枝各3份。共14味。

本方菊花用量极大,为君药。具有散风清热、除烦、止头痛作用,清头目,治眩晕。该药与侯氏黑散中其他药物配合,具有清热祛痰,化浊活血,通瘀散温和扶正的作用。因此,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其疗效往往超过西药。使用本方开始以汤剂内服,每日1剂,待血压降至本病的最低水平(稳定在某一低水平后)改为散剂继服,每日服12~15克,以巩固疗效。

如病情严重,刻不容缓时,除配合西药降压外,可将此方水煎剂之菊花用量增至60克,其他药按比例类推。

二十一、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宜产后尝,芎归桃草炮干姜,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验彰。

【组成】当归2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炮姜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或酌加黄酒煎服(原方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主治】血瘀内阻所致的月经不调、小腹冷痛及产后恶露不行。

【临床应用】

(1)治疗妇女产后病。

①治疗子宫收缩期痉痛。痉痛轻者只服失笑散可愈。如疼痛不止,可拟生化汤、失笑散二方合剂治之;若疼痛甚者,可加肉桂5克,延胡索10克,此方必以童便为引,服之即效。此外,本方加红花治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明显优于麦角新碱。

②治下部出血不止所致的产后血晕,面白唇淡,气息微弱,头晕耳鸣,脉细无力者,于本方加阿胶12克(烊化),人参10克,童便为引治之。若产后血晕,恶露不行,唇焦面红,气息较粗,身有低热,甚者便秘,于本方加红花6克,牛膝10克,酒大黄5克,童便为引治之。

③胎盘残留。本方加五灵脂、蒲黄、枳壳、桂枝、延胡索各10克,红花6克,张淑惠以本方加味治疗22例,全部治愈。

④治妇女痛经。妇女在经前、经中、经后少腹抽痛,连及腰部,有的疼痛难忍,经血色黑或色淡,此多属血虚寒凝,瘀血阻滞。本方加香附12克,艾叶10克,青皮6克,柴胡10克,延胡索10克,五灵脂10克,一般在经前三四日,服2~3剂,多可治愈。

⑤产后发热,加柴胡10克,黄芩10克。

⑥治盆腔炎引起的月经不调。

(2)治外伤后遗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后遗症,如疼痛,憋胀,瘀肿,或值阴雨遗症加重。用生化汤与外科保元汤联合治之,以促进新血生、瘀血化、气血和、元气复。

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主要用于妇女产后诸症,在临床实践中引申其方加减变通,治疗其他妇科病证,亦收到良好效果。

(3)逆经鼻出血头痛。本方加羌活10克,牛膝10克,茅根15克,藕节10克。

(4)月经淋漓不断。色红有块,少腹冷痛,加醋炒五灵脂12克,炒蒲黄12克,炒芥穗10克,醋柴胡10克,白芍15克。

(5)经闭腹痛。脉迟无力,加小茴香10克,丹参15克,木香3克。

(6)少腹冷痛,肢冷恶寒,经色淡红,脉沉迟。加桂枝12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荔枝核12克,乌药10克。

(7)乳腺增生,乳房疼痛。加王不留行10克,白蒺藜15克,橘叶10克,益母草15克。

二十二、桃仁承气汤(《伤寒论》)

桃仁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

热结膀胱小腹胀,如狂蓄血最相宜。

【组成】桃仁、大黄各12克,桂枝、甘草、芒硝各6克。水煎服(即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组成)。

【主治】主治下焦蓄血。症见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自利,甚者谵语烦渴,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或涩。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中医针炙与按摩

    中医针炙与按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如何应对猪流感

    如何应对猪流感

    猪流感来了,气势汹汹。目前,已有墨西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多国确认有猪流感患者,并有多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眼下可能有更多的潜在病毒携带者正在全球范围流动,因而它具有在全球广泛暴发的可能性。迎战猪流感的警报,已经在全球拉响。
  •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主要内容分为绝代医宗、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章节。《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热门推荐
  • 等你到彼岸花开

    等你到彼岸花开

    相传,彼岸花,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而妖艳似火一般的曼珠沙华旁,站着肆意张扬却妩媚更盛的女子。见她伸手折下一枝花,映在似雪无暇的手上,火一般更加热烈的盛开,似乎要把生命全部献祭给眼前这位尊贵的主人,只期盼女子能看自己一眼。可女子清冷的魅眸却只是看黑暗深处,半晌,连曼珠沙华都无法比拟的妖媚笑容绽开,轻启朱唇:你终于回来了……
  • 校花的御用天师

    校花的御用天师

    左一凡是个捉鬼天师,接了个任务,保卫校花,可这个任务不应该是保镖去做吗?好吧,有薪水拿,做什么不是做。坑爹的是,做任务的第一天,校花的魂魄就被关在游戏里了;第二天,又不小心把校花看了个精光。对此,左一凡感觉,校花太危险了!
  • 寻求巅峰

    寻求巅峰

    洛阳古道上,一只睁着两只大眼,面无表情,貌似呆萌的老驴一位相貌普通,貌似淳朴的少年,一条摇头摆尾,有着水汪汪的大眼,貌似可爱的小狗三者顺着这条古路一直向前,他们的目标是传说中的洛阳学院PS:本书等级划分:筑基化气融合胎息宗师凝元合体分神出窍
  • 秦火漫漫

    秦火漫漫

    秦扫六国,天下归一,朝内有人从中作梗,公子扶苏力保六国上书,然。。。。。
  • 墨之恋六界君位

    墨之恋六界君位

    万年的恩怨,万年的争夺,万年的爱恋。血皇转世,圣女下凡。吸血鬼,堕血咒,玄冥之境,炼狱之岩,六界君位!一切的一切,只是争夺的开始。一步一步精心的算计只位那至高无上的权利。该是你的东西就本该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东西就永远都不是你的……
  • 狂妖记

    狂妖记

    一个从世上最黑暗炼狱中破空而出的少年,如魔龙出渊,他将给世上掀起怎样的风浪残存的龙魂能否找到新的身躯神仙姐姐情归何处超强魔兽布下天阵重生·竟然形成一处凶地神器之尊谁能挥舞这里是一处邪恶世界,写不尽的风流,说不完的激情,画不出的残忍,总之就是两个字=痛快
  • 樱奈绝恋

    樱奈绝恋

    她,孤傲冷僻,心被封锁;他,不喜人近,却只看上了她;他们之间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学月疯花

    学月疯花

    她,洛韵儿,可爱动人被人妒忌有他守护;她,洛紫儿,学院黑名单首要人物,天天打架有他暗护;她洛夙儿,外冷内热,美丽富有,失踪是由他找回;她,洛灵儿,温柔惹人爱,却易受伤,他为她挡尽风雪只为博得她的一笑......
  • 神仙奇侠

    神仙奇侠

    一代逆天少年横空出世,他在一次偶遇之下,得到了神秘小瓶,从此踏上修仙之路,看他如何从一名弱者步步登上顶峰强者。世人皆说他是仙,可他是魔,而不是仙,世人皆说他是魔,可他是仙,而不是魔,他亦仙亦魔,亦正亦邪,然而世人敬之,惧之,而最终看他如何笑傲三界。
  • 无限次元系统

    无限次元系统

    人一入世就带着一个谜团,你不能勘破,就得不停地穿越。翻过一层层的自我,从精神的雾障中寻找突破,人才能看清繁华的物有确实是一缕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