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200000003

第3章 方剂精选(1)

一、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无汗煎服之。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本方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故汗一出,则痛止喘平,热退身安,各症皆愈。

【临床应用】

(1)治疗感冒重症无汗者,症见恶寒高热,头痛身酸,脉浮紧而数。

(2)素患气管炎及喘咳者,若突感风寒,恶寒无汗,喘咳加重,脉象浮紧,用该方一剂可解。可于方中加紫苏子、橘红各10克。恶寒身痛,喘满心烦,舌苔黄白兼有,证属寒热夹杂者可加黄芩、生石膏。

(3)慢性关节炎患者,因感风寒湿气而使症状加重,症见发热无汗,脉浮弦者,可用麻黄汤加白术治之。

(4)本方合四物汤加减治疗小儿银屑病有一定疗效。夏少农等用此方加减治疗10例小儿银屑病,其中痊愈者2例,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1例。

【注意事项】

(1)本方发汗解表作用较强,故体虚外感、表虚自汗和贫血的患者应慎用。

(2)疮痍、淋证、失血、产后及各种血衄者禁用。

(3)本方不可过服、久服,一服汗出即不必再服。

二、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或加葛根治项强,或加大黄表里通。

【组成】桂枝、生白芍、生姜各10克,甘草6克,大枣12枚。水煎服,服后进少量热稀粥或开水,盖被取微汗。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身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应用】

(1)常用于治疗一切外感证久不愈者。一般服用一两剂,即获隔夜之效。

(2)治久逸突劳,出汗较多,致使全身疲劳,肌肉酸痛,口燥咽干症。此系由于暂时性的营卫失调,气血不和,服桂枝汤一剂,往往疲劳诸症很快清除。

(3)治妊娠反应之全身疲劳,困倦嗜睡,胃脘嘈杂不适,遇冷则寒栗,遇热则烦躁,情绪无定。可服桂枝汤加陈皮、半夏、白术二三剂,既能缓解妊娠反应症状,又利于胎儿发育生长。

(4)治自汗(营卫不和)。病人不因内脏任何病变引起的出汗,这种出汗只是阵发,有的患者一日之内多至数十次,用止汗、剑汗之法无济于事。虽为小疾,但时长日久也颇能影响健康。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营卫和则汗自止。

(5)治项背强痛。项背强痛,原为风寒之邪侵袭于太阳之经。经久不解,致本经气血不得疏畅,故疼痛不休。症见项背疼痛,能俯不能仰,有时背部恶寒或汗出,感受风寒后尤为严重。以桂枝汤加葛根25克解太阳经之邪,甚为有效。

(6)治痢疾(有表证者)。痢疾初起时发热自汗而下痢,此是因外邪侵入体内而引起的下痢,往往外邪解后下痢即随之而解,治疗当以桂枝汤。但应注意药量的配合,方中白芍、甘草(以生甘草易炙甘草)的用量须超过桂枝量的1倍,这样就改变了桂枝汤的性质,方可奏效。

(7)治慢性眼病。某些眼病,干涩羞明,视物不清,体质较差,面色萎黄,白睛微红不肿,脉象偏弱。此乃营卫失调,气血不和,使目失所养。应用本方,可促进恢复。

(8)慢性疮痍,创面薄浅,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均不明显,只有少量渗出液、缠绵日久不愈。

本症系全身营卫失调,抗病能力降低,疮灶失养,修复能力低下所致,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可促使早日愈合。

(9)重症恢复期,可促使早日康复。各种重症疾病的主要病痛已去,但机体气血、营卫尚未恢复,如能及时服用桂枝汤数剂,可使身体早日康复。

(10)治神经衰弱疗效很好。现代医学所称的神经官能症,与中医的心肾不交、脾胃虚弱、气血不和相类似,都是营卫失调所致。如有的患者体质素弱,食欲不振,少眠多梦,心悸乏力,自汗脉弱,经查无器质性病变,最好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促进其生理功能的恢复。

(11)治风湿性关节炎。本方宜重用桂枝,加姜黄、细辛、威灵仙;手足麻木不仁,或胀或痛可重加黄芪,并配当归、白术、鸡血藤、威灵仙等。

(12)治流行性感冒。叶氏以本方加黄芪为主,辨证加减治疗流感95例,平均3日而愈。本方加附子、桔梗各5克,当归、杏仁、藿香、佩兰各10克,收效良好。

(13)治荨麻疹、多形性红斑、湿疹、冻疮等多种皮肤病,均获满意效果。

(14)过敏性鼻炎。本方加葶苈子、蝉蜕有良好疗效。来春茂共治20例,治愈14例,疗效不显2例,复发4例再用本方治之仍效,并认为葶苈子、蝉蜕有良好脱敏作用。

(15)治急性腰扭伤,本方加地龙、泽兰;肩背扭伤,本方加当归、红花、姜黄。屡用屡验。

(16)原因不明性低热,林宗广治疗营卫不和之低热58例,投以此方皆速收功效。

(17)治偏瘫。营卫失和、外风入中之偏瘫。武长安以本方加红花、防风治疗24例,收到满意效果。临床治愈15例,显效5例,好转3例。

(18)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桂枝加术附汤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多为周围神经病变,尤其是感觉神经障碍,有效率94%。

(19)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本方(桂枝12克,白术18克,炙甘草、生姜各10克,大枣10枚)加附子5克,白术15克,党参12克,五味子10克,牡蛎20克,收效良好。

(20)治疗鼻出血。本方加附子6克,治疗鼻出血,服寒凉止血药无效者,多以本方收效。应用标准是:脉微细软芤迟,苔白溲清。若脉数身热,口燥唇焦,便非所宜。

【注意事项】本方对阳热素盛或阴虚阳亢而咽喉肿痛,口干舌燥,或酒后面赤,湿热内盛及急性出血者均应忌用。

三、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组成】麻黄6克,生白芍10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五味子6克,干姜6克。水煎服。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症见恶寒发热不渴,无汗,水肿,身体疼痛(重),胸痞,干呕,咳嗽,脉浮等。

【临床应用】

(1)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喘满,冷胀,水肿,若兼有热者加生石膏25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15克。

(2)治疗感冒并发气管喘息,咳、嚏、干呕、痰多薄者,其效甚捷。

(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肿兼喘者。

(4)治疗流行性感冒,喘咳明显、痰液清稀者。

(5)治疗小儿喘、满、呕、肿症,以该方原量酌减,用之极效。

(6)支气管炎患者,肺气肿患者,若兼有轻微水肿喘息者,可用小青龙汤主治之。主症已去,可继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2~3剂。

(7)治哮喘。对哮喘发作先兆或已突发,能起顿挫作用。治本病属于寒证者,有效率在80%以上。有表证者,可改干姜为生姜,加防风、荆芥,恶风寒痰稀白者,用炙麻黄、生甘草,改桂枝为肉桂,加陈皮、紫菀。

(8)百日咳。本方加杏仁、桑白皮,疗效迅速而显著。所治500余例,均收速效。又载本方加乌梅、天花粉、南沙参治疗102例百日咳,其中98例症状消失。

【注意事项】

(1)本方对痰热内蕴而见咳吐黄痰及阴虚干咳少痰,盗汗口燥,脉虚者忌用。

(2)本方辛温偏燥,不宜久服。

(3)本方用于发表为主者用量宜轻;用于温里行水为主者,用量可稍大(麻、桂、辛、味用量可灵活掌握)。

(4)对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动过速者,不宜用麻黄,可用肉桂代替。

(5)不宜久煎,以防止失其药效。

四、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杏石甘汤法良,四药组合有专长,

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宣泄效力彰。

【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25克。水煎服。

【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或鼻扇,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者。

【临床应用】

(1)治疗肺炎。本方可加金银花20克,桑叶10克,痰多咳喘,可继用上方加葶苈子12克,紫苏子10克,桑白皮12克。

(2)治疗鼻窦炎。本方加辛夷12克,细辛1克,饭前服。亦可酌加地龙10克,症状减后可隔日1剂。

(3)治疗荨麻疹。本方加蝉蜕12克,牡丹皮10克,白蒺藜、白鲜皮各12克。水煎饭前服。3剂可愈。如系慢性者,嘱其每月初服3剂。

(4)对麻疹身热烦渴,咳嗽气粗(麻疹合并肺炎),不论疹透与否,有汗无汗,均可使用。但麻黄用量应视疹已透否而增减,并宜加清热解毒之品。

(5)治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用本方加黄芩、桔梗、紫菀、金银花、连翘。麻黄用量应视有汗无汗,体质强弱及季节不同而增减(冬重、夏轻)。生石膏用量视肺热、体温的高低而增减,高热、口渴汗出、苔黄可重用,并加知母、瓜蒌实等。

(6)咽喉炎(烂喉痧)。咽喉肿痛,本方去甘草,加马勃、桔梗。

(7)治小儿夏季热。本方加蝉蜕、僵蚕各5克。所治25例,治愈20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80%。

【注意事项】风寒实喘、肺虚咳喘应慎用。

五、白虎汤(石膏知母汤)(《伤寒论》)

石膏知母合成汤,再加甘草粳米襄,热蒸汗出兼烦渴,气耗津伤人参尝。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温服。

【主治】阳明经热盛,症见壮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恶热,大汗出,脉洪大有力。

本方所治乃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邪传入气分的实热证。四药共用,具有清热生津之功。或烦渴不止,汗多,脉浮大无力,属气津两虚者。本方加人参,谓人参白虎汤。

若关节肿痛,骨关节烦痛,脉弦数者,属风湿热痺。本方加桂枝,名白虎桂枝汤。

【临床应用】

(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于本方加桂枝、薏苡仁各15克,亦可酌加白芍15克,意在解热通痺。

(2)治疗产后高热。凡发病高热,始有恶寒、身痛、汗出、烦渴、脉洪大无力等阳明热盛、气津两虚之症,可立投本方加人参汤治之。

(3)治疗小儿脑炎。高热,项强,头痛,抽搐者,可于本方加金银花15克,连翘6克,地龙6克,水牛角10克,钩藤15克,配合西药治之。或本方加板蓝根、大青叶或银翘。

(4)治肺炎。症见发热,咳嗽,胸痛,痰多黏稠者。本方去粳米合薏茎汤(苇茎、桃仁、冬瓜仁、薏苡仁)以清肺化痰。或本方加金银花20~30克,鱼腥草30~50克,桔梗10克。

(5)本方合导赤散去粳米,加麦冬、天花粉、青蒿、板蓝根、玄参、儿茶,治疗急性口腔炎(疱疹性,溃疡性,膜性)。

(6)治糖尿病。适用于多食善饥属胃热者,可酌选加天花粉、芦根、麦冬、沙参、生地黄、石斛、五味子、山药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作用。

(7)治牙龈炎。本方加两面针12克,蝉蜕12克,葛根15克,赤芍12克。由于肺热及胃炎炽盛而见口渴、发热、便秘者,可加大黄10克,以泻热通便,引热下行。

(8)治急性肠炎、腹泻脱水者。本方加粳米50克,山药20克,黄芩10克,煨葛根20克。

如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脾胃虚弱而吐泻者,本方加党参15克,姜竹茹(姜汁炒)10克,焦山楂10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以健脾利湿,消食导滞。

如因气候改变,外感风寒而致腹泻不止者。症见发热腹泻,肠鸣腹痛,咳嗽流涕,头晕目眩,舌淡苔白。本方加藿香10克,青皮10克,煨豆蔻1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以疏风散寒,行气止痛。

(9)治肺热鼻出血。本方加侧柏叶10克,大蓟20克,麦冬15克。

(10)治产后发热。凡产后感染高热,只要符合白虎汤证(四大证),均可加减使用本方,且无害而有利。

(11)本方在使用中不一定要“四大”俱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才能投以此方,凡无形热炽的急性热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小儿麻疹、钩端螺旋体病、伤寒、恶性肿瘤高热等病的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1)表证未解,邪未传里,未出现身热汗出、烦渴、脉洪大有力等阳明经症状时,不宜应用本方。

(2)由于阴寒过盛,表现真寒假热,即虽有发热口渴、手足躁动,但发热却喜穿衣,口渴却不喜饮,手足躁动却神怠安静,脉洪大却无力,应禁用本方,以免寒上加寒、雪上加霜。

(3)煎制时生石膏宜先煎数十沸,然后再入他药同煎,其用量应视热度高低而增减。只要认症准确,且热度很高,张锡纯指出可放胆使用,哪怕加至250克,也且用无妨。

六、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阳发热皆能康。

【组成】麻黄、细辛各6克,附子9克。水煎服。

【主治】素体阳虚,感受风寒。症见恶寒较甚,无汗,脉不浮反沉。此系阳虚不能鼓邪外出,故须助阳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此方此证正是阳证阴脉之范例,用之得当,常可救治

同类推荐
  • 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由于人口的逐年增长及大量计划生育工作,妇产科门急诊工作任务繁重,临床医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诊断,且有效规范地进行处理。《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第一版出版以来,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为年轻妇产科医师的门急诊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 药理学

    药理学

    本书共分六篇,内容包括:药理学总论、神经系统药物、内脏系统药物、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化学治疗药物、其他药物。
  •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本书全面介绍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特殊性意外伤害共150余种。就每一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主要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简明扼要、条理分明,突出干预方法和防范措施,提供实用的自救互救技术。是家长、教师、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儿童安全宣教、防范和救治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参考读物。
  •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这本《看这本书巧治失眠》由李艳、慈艳丽主编,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质,从生活习惯、居室环境、工作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治疗失眠的方法。帮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真实面貌,确定自己失眠的类型,并根据失眠者自身失眠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摆脱失眠困境。《看这本书巧治失眠》适用于失眠患者及其亲属,以及社区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阴阳扶命师

    阴阳扶命师

    只要我不怕,百无禁忌。只要我向前,百鬼退让。只要我无声,万物皆休。只要我救人,无人敢挡。
  • 人生演艺系列

    人生演艺系列

    经历是每个人必然过程,人生演艺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不经意的进入神秘的洞里发现阴阳树,阴阳树变异成为怪兽,因为人的一种贪念,使得阴阳树外出,这样进行了一场大变化,这个信息在全国扩散开,阴阳怪兽在城市进行破坏,惊心的叫声是每个人都紧张,那样的一声声惨叫,撕心裂肺。人类到处混乱,失去了亲人的人们,加上怪兽的吼叫,那一幕幕,使人在不觉中落泪。是的呢会伤心,或许你还会放声大哭,在加上忧伤的音乐,我们都进入了
  • 四月栀子

    四月栀子

    他曾问她,为什么总要如此无情?无情到在几年时间里就将那段过往忘去,无情到即便回来也从不肯承认她还是爱他的。可他未必知道,那曾是她的一个险些打不开的心结。当许若安向温青辞解释了尘封的往事,季北城终于鼓足勇气向温青辞表白,温青辞,又将如何抉择?你知道吗?我多想牵起你的手,告诉你时光很温柔。
  • 踏魔成仙

    踏魔成仙

    一次造化,陷入了惊天的阴谋。一次屠杀,惊起了秦风无尽的报复。“魔修,我与你们势不两立”且看新人刀纵笔下的主人公如何踏着魔修的尸体成就仙道!
  • 岁月平平

    岁月平平

    生活在黄土高原甘志县大坡村一个叫肖菜的女孩子,为了改变无奈的生活,走进了她打心底里否认的学校。可命运的捉弄......
  • 重生黄金岁月

    重生黄金岁月

    上苍给了张嘉明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让他在九岁这个节点上重走一遍人生路,当他带着四十年的人生修为回到自己小学三年级的课堂时,那些尘封于童年记忆中的人和物全都鲜活的浮于眼前,他明白自己是带着领先于同龄人三十年的阅历再次踏入这条人生长河的,他的人生注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是赫胥黎193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在那个世界里,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下的人们都是被预先设定种姓,然后由试管和育婴瓶孵化出来。胚胎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种姓,接受不同的训练。低种姓者矮小丑陋,承担社会里最底层的工作;高种姓者高大漂亮,构成社会的上层。在新世界里,每个人都很快乐,所有人的快乐都是一模一样的。书中对技术发展的反思、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使得本书成为了二十世纪“反乌托邦”文学里的一面旗帜。
  • 龙血耀帝

    龙血耀帝

    一个少年,从小遭受侮辱,被人骂,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幸得龙族宝物,一次又一次的打败对手,为了爱情,杀上了天庭,续写传奇故事(求收藏,求推荐)
  • 大封神

    大封神

    进入全息网络游戏的任逍遥发现自己竟然比别人多了一个选项就是“读取进度”!网络游戏可以随意读取进度选择再次登录的时间和地点?那不就等于现实中可以吃后悔药吗?这样玩游戏怎么可能会输?犯错误没关系,重来!被人杀了没关系,重来!别人得了好东西没关系,重来!去抢!他在一次又一次刷新着做人的底线,独自一人的时候他也扪心自问:这样不要脸合适吗?
  • 巫事奇谈

    巫事奇谈

    内容简介:“巫”,古老而神秘诡谲的原始宗教,门派很多,魇术、幻术、医术、种蛊、练制山魈和阴兵、化伥鬼、魂灵穿越等等......。一位青年猎户因为机缘巧合,入巫门后,在一群红颜知己的帮助下,成就了一番事业。故事匪夷所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应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