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200000003

第3章 方剂精选(1)

一、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无汗煎服之。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本方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故汗一出,则痛止喘平,热退身安,各症皆愈。

【临床应用】

(1)治疗感冒重症无汗者,症见恶寒高热,头痛身酸,脉浮紧而数。

(2)素患气管炎及喘咳者,若突感风寒,恶寒无汗,喘咳加重,脉象浮紧,用该方一剂可解。可于方中加紫苏子、橘红各10克。恶寒身痛,喘满心烦,舌苔黄白兼有,证属寒热夹杂者可加黄芩、生石膏。

(3)慢性关节炎患者,因感风寒湿气而使症状加重,症见发热无汗,脉浮弦者,可用麻黄汤加白术治之。

(4)本方合四物汤加减治疗小儿银屑病有一定疗效。夏少农等用此方加减治疗10例小儿银屑病,其中痊愈者2例,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1例。

【注意事项】

(1)本方发汗解表作用较强,故体虚外感、表虚自汗和贫血的患者应慎用。

(2)疮痍、淋证、失血、产后及各种血衄者禁用。

(3)本方不可过服、久服,一服汗出即不必再服。

二、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或加葛根治项强,或加大黄表里通。

【组成】桂枝、生白芍、生姜各10克,甘草6克,大枣12枚。水煎服,服后进少量热稀粥或开水,盖被取微汗。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身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应用】

(1)常用于治疗一切外感证久不愈者。一般服用一两剂,即获隔夜之效。

(2)治久逸突劳,出汗较多,致使全身疲劳,肌肉酸痛,口燥咽干症。此系由于暂时性的营卫失调,气血不和,服桂枝汤一剂,往往疲劳诸症很快清除。

(3)治妊娠反应之全身疲劳,困倦嗜睡,胃脘嘈杂不适,遇冷则寒栗,遇热则烦躁,情绪无定。可服桂枝汤加陈皮、半夏、白术二三剂,既能缓解妊娠反应症状,又利于胎儿发育生长。

(4)治自汗(营卫不和)。病人不因内脏任何病变引起的出汗,这种出汗只是阵发,有的患者一日之内多至数十次,用止汗、剑汗之法无济于事。虽为小疾,但时长日久也颇能影响健康。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营卫和则汗自止。

(5)治项背强痛。项背强痛,原为风寒之邪侵袭于太阳之经。经久不解,致本经气血不得疏畅,故疼痛不休。症见项背疼痛,能俯不能仰,有时背部恶寒或汗出,感受风寒后尤为严重。以桂枝汤加葛根25克解太阳经之邪,甚为有效。

(6)治痢疾(有表证者)。痢疾初起时发热自汗而下痢,此是因外邪侵入体内而引起的下痢,往往外邪解后下痢即随之而解,治疗当以桂枝汤。但应注意药量的配合,方中白芍、甘草(以生甘草易炙甘草)的用量须超过桂枝量的1倍,这样就改变了桂枝汤的性质,方可奏效。

(7)治慢性眼病。某些眼病,干涩羞明,视物不清,体质较差,面色萎黄,白睛微红不肿,脉象偏弱。此乃营卫失调,气血不和,使目失所养。应用本方,可促进恢复。

(8)慢性疮痍,创面薄浅,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均不明显,只有少量渗出液、缠绵日久不愈。

本症系全身营卫失调,抗病能力降低,疮灶失养,修复能力低下所致,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可促使早日愈合。

(9)重症恢复期,可促使早日康复。各种重症疾病的主要病痛已去,但机体气血、营卫尚未恢复,如能及时服用桂枝汤数剂,可使身体早日康复。

(10)治神经衰弱疗效很好。现代医学所称的神经官能症,与中医的心肾不交、脾胃虚弱、气血不和相类似,都是营卫失调所致。如有的患者体质素弱,食欲不振,少眠多梦,心悸乏力,自汗脉弱,经查无器质性病变,最好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促进其生理功能的恢复。

(11)治风湿性关节炎。本方宜重用桂枝,加姜黄、细辛、威灵仙;手足麻木不仁,或胀或痛可重加黄芪,并配当归、白术、鸡血藤、威灵仙等。

(12)治流行性感冒。叶氏以本方加黄芪为主,辨证加减治疗流感95例,平均3日而愈。本方加附子、桔梗各5克,当归、杏仁、藿香、佩兰各10克,收效良好。

(13)治荨麻疹、多形性红斑、湿疹、冻疮等多种皮肤病,均获满意效果。

(14)过敏性鼻炎。本方加葶苈子、蝉蜕有良好疗效。来春茂共治20例,治愈14例,疗效不显2例,复发4例再用本方治之仍效,并认为葶苈子、蝉蜕有良好脱敏作用。

(15)治急性腰扭伤,本方加地龙、泽兰;肩背扭伤,本方加当归、红花、姜黄。屡用屡验。

(16)原因不明性低热,林宗广治疗营卫不和之低热58例,投以此方皆速收功效。

(17)治偏瘫。营卫失和、外风入中之偏瘫。武长安以本方加红花、防风治疗24例,收到满意效果。临床治愈15例,显效5例,好转3例。

(18)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桂枝加术附汤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多为周围神经病变,尤其是感觉神经障碍,有效率94%。

(19)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本方(桂枝12克,白术18克,炙甘草、生姜各10克,大枣10枚)加附子5克,白术15克,党参12克,五味子10克,牡蛎20克,收效良好。

(20)治疗鼻出血。本方加附子6克,治疗鼻出血,服寒凉止血药无效者,多以本方收效。应用标准是:脉微细软芤迟,苔白溲清。若脉数身热,口燥唇焦,便非所宜。

【注意事项】本方对阳热素盛或阴虚阳亢而咽喉肿痛,口干舌燥,或酒后面赤,湿热内盛及急性出血者均应忌用。

三、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组成】麻黄6克,生白芍10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五味子6克,干姜6克。水煎服。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症见恶寒发热不渴,无汗,水肿,身体疼痛(重),胸痞,干呕,咳嗽,脉浮等。

【临床应用】

(1)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喘满,冷胀,水肿,若兼有热者加生石膏25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15克。

(2)治疗感冒并发气管喘息,咳、嚏、干呕、痰多薄者,其效甚捷。

(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肿兼喘者。

(4)治疗流行性感冒,喘咳明显、痰液清稀者。

(5)治疗小儿喘、满、呕、肿症,以该方原量酌减,用之极效。

(6)支气管炎患者,肺气肿患者,若兼有轻微水肿喘息者,可用小青龙汤主治之。主症已去,可继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2~3剂。

(7)治哮喘。对哮喘发作先兆或已突发,能起顿挫作用。治本病属于寒证者,有效率在80%以上。有表证者,可改干姜为生姜,加防风、荆芥,恶风寒痰稀白者,用炙麻黄、生甘草,改桂枝为肉桂,加陈皮、紫菀。

(8)百日咳。本方加杏仁、桑白皮,疗效迅速而显著。所治500余例,均收速效。又载本方加乌梅、天花粉、南沙参治疗102例百日咳,其中98例症状消失。

【注意事项】

(1)本方对痰热内蕴而见咳吐黄痰及阴虚干咳少痰,盗汗口燥,脉虚者忌用。

(2)本方辛温偏燥,不宜久服。

(3)本方用于发表为主者用量宜轻;用于温里行水为主者,用量可稍大(麻、桂、辛、味用量可灵活掌握)。

(4)对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动过速者,不宜用麻黄,可用肉桂代替。

(5)不宜久煎,以防止失其药效。

四、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杏石甘汤法良,四药组合有专长,

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宣泄效力彰。

【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25克。水煎服。

【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或鼻扇,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者。

【临床应用】

(1)治疗肺炎。本方可加金银花20克,桑叶10克,痰多咳喘,可继用上方加葶苈子12克,紫苏子10克,桑白皮12克。

(2)治疗鼻窦炎。本方加辛夷12克,细辛1克,饭前服。亦可酌加地龙10克,症状减后可隔日1剂。

(3)治疗荨麻疹。本方加蝉蜕12克,牡丹皮10克,白蒺藜、白鲜皮各12克。水煎饭前服。3剂可愈。如系慢性者,嘱其每月初服3剂。

(4)对麻疹身热烦渴,咳嗽气粗(麻疹合并肺炎),不论疹透与否,有汗无汗,均可使用。但麻黄用量应视疹已透否而增减,并宜加清热解毒之品。

(5)治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用本方加黄芩、桔梗、紫菀、金银花、连翘。麻黄用量应视有汗无汗,体质强弱及季节不同而增减(冬重、夏轻)。生石膏用量视肺热、体温的高低而增减,高热、口渴汗出、苔黄可重用,并加知母、瓜蒌实等。

(6)咽喉炎(烂喉痧)。咽喉肿痛,本方去甘草,加马勃、桔梗。

(7)治小儿夏季热。本方加蝉蜕、僵蚕各5克。所治25例,治愈20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80%。

【注意事项】风寒实喘、肺虚咳喘应慎用。

五、白虎汤(石膏知母汤)(《伤寒论》)

石膏知母合成汤,再加甘草粳米襄,热蒸汗出兼烦渴,气耗津伤人参尝。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温服。

【主治】阳明经热盛,症见壮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恶热,大汗出,脉洪大有力。

本方所治乃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邪传入气分的实热证。四药共用,具有清热生津之功。或烦渴不止,汗多,脉浮大无力,属气津两虚者。本方加人参,谓人参白虎汤。

若关节肿痛,骨关节烦痛,脉弦数者,属风湿热痺。本方加桂枝,名白虎桂枝汤。

【临床应用】

(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于本方加桂枝、薏苡仁各15克,亦可酌加白芍15克,意在解热通痺。

(2)治疗产后高热。凡发病高热,始有恶寒、身痛、汗出、烦渴、脉洪大无力等阳明热盛、气津两虚之症,可立投本方加人参汤治之。

(3)治疗小儿脑炎。高热,项强,头痛,抽搐者,可于本方加金银花15克,连翘6克,地龙6克,水牛角10克,钩藤15克,配合西药治之。或本方加板蓝根、大青叶或银翘。

(4)治肺炎。症见发热,咳嗽,胸痛,痰多黏稠者。本方去粳米合薏茎汤(苇茎、桃仁、冬瓜仁、薏苡仁)以清肺化痰。或本方加金银花20~30克,鱼腥草30~50克,桔梗10克。

(5)本方合导赤散去粳米,加麦冬、天花粉、青蒿、板蓝根、玄参、儿茶,治疗急性口腔炎(疱疹性,溃疡性,膜性)。

(6)治糖尿病。适用于多食善饥属胃热者,可酌选加天花粉、芦根、麦冬、沙参、生地黄、石斛、五味子、山药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作用。

(7)治牙龈炎。本方加两面针12克,蝉蜕12克,葛根15克,赤芍12克。由于肺热及胃炎炽盛而见口渴、发热、便秘者,可加大黄10克,以泻热通便,引热下行。

(8)治急性肠炎、腹泻脱水者。本方加粳米50克,山药20克,黄芩10克,煨葛根20克。

如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脾胃虚弱而吐泻者,本方加党参15克,姜竹茹(姜汁炒)10克,焦山楂10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以健脾利湿,消食导滞。

如因气候改变,外感风寒而致腹泻不止者。症见发热腹泻,肠鸣腹痛,咳嗽流涕,头晕目眩,舌淡苔白。本方加藿香10克,青皮10克,煨豆蔻1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以疏风散寒,行气止痛。

(9)治肺热鼻出血。本方加侧柏叶10克,大蓟20克,麦冬15克。

(10)治产后发热。凡产后感染高热,只要符合白虎汤证(四大证),均可加减使用本方,且无害而有利。

(11)本方在使用中不一定要“四大”俱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才能投以此方,凡无形热炽的急性热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小儿麻疹、钩端螺旋体病、伤寒、恶性肿瘤高热等病的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1)表证未解,邪未传里,未出现身热汗出、烦渴、脉洪大有力等阳明经症状时,不宜应用本方。

(2)由于阴寒过盛,表现真寒假热,即虽有发热口渴、手足躁动,但发热却喜穿衣,口渴却不喜饮,手足躁动却神怠安静,脉洪大却无力,应禁用本方,以免寒上加寒、雪上加霜。

(3)煎制时生石膏宜先煎数十沸,然后再入他药同煎,其用量应视热度高低而增减。只要认症准确,且热度很高,张锡纯指出可放胆使用,哪怕加至250克,也且用无妨。

六、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阳发热皆能康。

【组成】麻黄、细辛各6克,附子9克。水煎服。

【主治】素体阳虚,感受风寒。症见恶寒较甚,无汗,脉不浮反沉。此系阳虚不能鼓邪外出,故须助阳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此方此证正是阳证阴脉之范例,用之得当,常可救治

同类推荐
  • 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

    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

    医学人类学是研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中,人们如何解释“疾患—健康”的原因,他们所信赖的治疗类型,也研究这些信念与实践,如何与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变化想联系。
  • 养老护理日常照护技术

    养老护理日常照护技术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实用奇方名药

    实用奇方名药

    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偏方、验方、秘方都是这个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的历史悠久,内容浩瀚,包含了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为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偏方、验方、秘方流传于民间,它对疾病的防治作用不可忽视,有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本书包括医案集与医话集两部分内容,医案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在肾病的治疗经验与临床案例,医话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的学术观点。
  • 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本书为医学科普读物。这是一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读上一篇的有趣的医学科普书。“每月医事”、“医生博客”、“往事”等,其间,据报社编辑、记者反馈,许多文章很受读者欢迎,专栏文章也一直持续到现在。几年来,专栏文章积累起来已有百余篇。读者需要就是动力,也是原因,本选题内容便是作者从已发表的文章中(也有一部分从未发表过的)精选出来的具有科普意义的作品的集结。该书稿主体内容由50个左右小主题组成。每个小题目都是选取自医学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非医学专业读者也都知道一些的医药科技发明、事件等作为切入点,成为一个选题。根据内容特点,书稿分为史海钩沉(事件)、科技的脚步、工具寻踪、另类医史等几部分。
热门推荐
  • 统御诸神

    统御诸神

    简介:九荒大陆,一个诸神统御的世界,凡尘小子,披荆斩棘一步步走上成神之路……!修炼等级灵动、灵轮、灵湖、玄府、万象、神魄、融天、踏天、星空、神劫、周天正神、周天神使、周天神将、神王
  • 似锦年华,终为梦!

    似锦年华,终为梦!

    青春本就黄粱一梦,“青春”这一词也许是一场繁华似锦的梦吧!梦终究是一场梦,终归会回到现实。而对于我来说青春就是——活在当下!
  • 有女不寻常

    有女不寻常

    盛元初年,摄政王晟明渊是深受百姓爱戴的战神。战神手下一支修罗卫,征战沙场所向披靡,被传为降世神兵。晟元八年后的今天,摄政王晟明渊是狼子野心天下皆知的乱臣贼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其手下的修罗卫便是那无恶不作的恶霸之流。朝臣言,那人朝上与陛下平起平坐,朝下乘坐帝王规格的车辇。贵戚言,给王爷送礼,多多益善。百姓言,摄政王府里没女眷,一府的幕僚,实则皆为男宠,听说他喜欢京城百香楼的花魁娘子肖玉儿。这样一个人,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大红喜袍,领着乖得像群哈巴狗的修罗卫,打京城开道,红妆绵延,直往大晟南方一个破落小山村而去,迎娶一名寻姓小村姑。天下万民言,哪来这么个厉害女娃?吓死宝宝了。
  •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刘贺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物色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迫不得已,将之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刘病已在霍光病逝以后,非但没有感激霍氏的提携之恩,反而高悬利剑,一下子将霍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 邪王宠妻:特工狂妃很诱人

    邪王宠妻:特工狂妃很诱人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冷血特工,意外穿越,直接入冷宫。肚子里多了个小包子。咱不怕,咱有金手指。金手指一开,财富滚滚来,美男,你咋也来了,而且咋还这么多呢?某人黄衣贵金邪魅无边∶我是你的丈夫,你应该和朕走,朕是皇上……秦沫雯不屑一顾∶皇上有什么了不起的?既然把臣妾打入冷宫,那就是恩断义绝。超凡脱俗的某王爷暧昧地凑近∶还是和我一起吧,我们是同盟……秦沫雯躲开∶同盟?同盟就一定要在一起吗?紫衣飘飘的异国王子理直气壮∶你必须和我在一起。我是你的救命恩人……秦沫雯嗤之以鼻∶救命恩人怎么了,你救了我,我就要以身相许啊?好像没有法律规定这一点吧。众人∶你到底选哪个?秦沫雯∶我要独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夕阳缘如梦

    夕阳缘如梦

    他是家族集团的的继承人,肩负着重镇家族事业的重担,他帅气、细心、体贴!不甘愿接受家族安排的一切,但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在坚持自己跟家族事业中艰难地平衡着...她是来自乡村小镇的烂漫青春女,大学本科刚毕业,回到家乡做小学老师,缘分让他认识了豪门继承人,从相识的美好,到一路的磕磕绊绊,到中间的猜疑?她一路坚持对她的爱...他说:小夕,今后你的生命里,有我在,我会永远陪着你走过所有的路,牵着你走过所有的桥,拉着你翻过所有的山,然后我们一起看日落!他们这样悬殊的相爱他们走过了怎么样的路?他们的背后的家族各自发生了什么不平凡的事情?
  • 难再婿

    难再婿

    讲述双李家胞胎姐姐雅晴和严家双胞胎哥哥俊杰本是小学、初中、同班同桌同学也算青梅竹马,自从移居后就一直没见面过,十年后一次偶然机缘的巧合再次相逢,严俊杰和李雅晴双方因此结下缘……。由于姐姐的缘故李雅欣和严俊文的缘分就此拉开。李严两家本是有许多解不开的恩怨,因为女儿们的婚姻化解了李严两家恩怨。
  • 给老婆的一封情书

    给老婆的一封情书

    这是一篇关于爱的文章,没有奇思妙想,没有任何虚伪夸张,真实的流露一种心情,一种真性情
  • 我的101分女神

    我的101分女神

    “战神计划”失败了,实验中所有人都死去了,只有童扬活了下来。因为某些原因,他带着仿佛已被燃尽的灵魂再次回到这个噩梦开始的地方,当他再次面对那个伤他最深的‘101分女神’时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梦想与现实交织,泪水与笑容交替,这...就是生活。------适度意淫,轻微暧昧,至死不种马。
  • 气色何来

    气色何来

    化妆品拯救不了你!只有会吃的女人,才能娇美如花!独家揭露众明星食疗保养秘笈,下一个拥有完美容颜的明星就是你。本书精选了近300例具有润肤养颜、祛皱抗衰、乌发美发等功效的营养食谱。保证营养合理、膳食平衡,同时,力求变换花样,调剂口味,既能享受到佳肴的美味,又能获得如花容颜的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