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800000027

第27章 家乡的英杰数不尽(3)

琼台书院掌门人谢宝

青少年朋友,你到过琼台书院吗?那里古树森森,红墙绿瓦,书香习习,是古时琼州府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是海南人士登科的必经之门。这个学府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具有300多年的历史,许多名人学者曾经在这里教书育人,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谢宝。

谢宝(1682—1742年),海口市龙岐人,清代海南著名教育家,琼台书院的掌门人,曾获甲辰科二甲进士,授肇庆府正堂。他为人正气刚直,无意仕途利禄,在琼台书院培养门生共100多人,不少人登科致仕。

谢宝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他从小才思过人,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终于考取清雍正甲辰(1724年)进士,居第七名,享誉海南士林。但因他的文章写得不够气派谨严,后来吏部认为不足以为吏,走不了官场,即调过礼部,派往广东肇庆掌文教。他因此十分气愤,只在职几个月,毅然辞职归里,决心献身家乡教育事业,掌教琼台书院。

谢宝以书院为家,研究教法,严格教规,以教好弟子为天职,勤勤恳恳,谆谆善诱,教育上很有成就。据奎星楼碑文记载:以前登科的人一次获隽者只不过一二或者空白。谢宝入主该书院后,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成绩优异,每届获隽者四五人。考中举人者不可胜数。由于他善于识别人才,利用人才,所以,时人书赞他有“藻鉴不爽”之美誉。现在琼台书院里还有他的一块“进士”匾额。书院正厅两侧的书柜里,还收藏着谢宝掌教用过的各种书籍。书院里还有谢宝的亲笔题诗:“树老花偏嫩,春融枝叶茂,客窗幽静处,明月与绸缪。”字体遒劲,显露风骨,字里行间表现了谢宝为培育桃李,造就人才的苦心和志趣。

在谢宝努力掌教下,书院人才辈出,名赫南国。他的声名也随之远扬,享誉一方。

近代著名历史人物

青少年朋友,进入了近代,海南岛与伟大祖国一样进入了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期间,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依靠坚船利炮纷纷入侵中国,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害,民族经济文化遭受摧残,宝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忧患起,英杰出。这时期的海南岛涌现出不少心忧天下、保国安民、矢志救国救民、不惜赴汤蹈火的英杰人物。他们或平定海盗,保国安民,或呼号救国救民,或不畏生命危险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或为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而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奋战且功勋卓著。这里主要介绍吴元猷、宋耀如、林文英、郭钦光、潘存、陈策等人物的事迹。

清代海南第一武官——“海疆镇将”吴元猷

青少年朋友们,在清代,我们海南曾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他征战粤琼海域,剿杀海盗,战绩辉煌,受到百姓的赞誉和皇帝的嘉奖。在对其功劳的评定上,清咸丰帝称其为“海疆镇将”,道光帝赞叹“削平海盗皆卿之力”,琼州府志赞其“有功粤海”,这位被人传颂至今的水师名将就是琼山人吴元猷。

吴元猷1803年出生于琼州府琼山县张吴图道郡村(现属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管辖)。幼时的他失去双亲,很小就替财主放牛、捡柴草。因不甘忍受凌辱出逃他乡,15岁就自己开荒种地。他魁梧壮实,练得一身好武艺。吴元猷入水师营后,经一年海上战术训练,因成绩优良被升为伍长。当时沿海的居民常遭海盗抢劫,吴元猷参与追剿,屡建战功,升任龙门千总,崖州副将。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正月初二春节期间,吴元猷只船单刀,西从天尾(新海)东至七星岭(铺前),乘风破浪追逐海盗石十六,吴元猷左臂挺刀,施展轻功,从船头纵身一跳,飞跃到石十六的贼船上,趁石贼惊慌失措之际,轻舒右膀,将石贼制服活擒,其余海盗见群龙无首,水师追兵已到,只好全降。吴元猷被宣召进京觐帝,道光帝赞叹:“今时洋氛未靖,赖卿选次征剿,不避炮火,遂能削平海盗,皆卿之力也!”吴元猷答曰:“微臣生长海边,不畏风涛。藉陛下之天威,故所至之处胥平。”龙颜大悦,赐景泰兰花瓶一对、纯银质餐具、酒具、茶具各一套。从此吴元猷威名大振。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海盗张十五大举入侵海口,吴元猷临危受命,筹备粮饷,英勇防守,会同黄开广等将领,日奋战、夜巧斗,打退张贼猖狂进攻,张逃至铺前海面时投降,受知府林鸿年招安。外沙一战得胜,商民送吴元猷“筹资御悔”、“得胜虎将”匾额,吴元猷的虎将大名因此而成。同治元年(1862年),海口商民为纪念此次外沙平贼胜利,要求琼山知府将“外沙”命名为“得胜沙”。

吴元猷是海南历史上唯一能授封正一品“建威将军”官职的武将,是清代海南第一武官,是近代以来深受海南百姓敬重的英雄,他追剿海盗、保国安民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第一位提出海南建省的人——潘存

青少年朋友,你知道历史上第一位提出海南建省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海南人,清代政治家、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潘存。

潘存(1817—1893年),文昌市铺前镇港头村人。潘存出身于书香门第,七岁读私塾,聪颖过人,年十二三就能操笔为文,滔滔不绝,被誉为神童,岁试名列前茅,咸丰元年(1851)34岁中广东省举人,题第55名。不久,应礼部试,循例捐户部主事、福建司行人等职务。潘存于京师为官期间,每逢闲余就研究经史,精于诗词、文辞。潘存还精通书法,凡汉魏六朝碑板,以及唐宋元明诸名家书法碑帖,收藏丰富,朝夕临摹,至废寝忘食。其所作书法作品,名士不惜重金争购,日本人也十分推崇。

潘存居京师30年,因秉性耿直,从未依附权贵,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政见。光绪八年(1882年),潘存66岁告别京师,返回原籍。光绪十年(1884年)时值法国帝国主义滋事,扰广西、福建、台湾等地。琼州西北与越南近邻,东北与福建海域相接,孤悬海外,为战略要地,是两广屏障。当时的广东总督张树声知潘存才德,推荐他为雷(州)琼(州)两郡团练,并论功赐以四品官衔。其时,潘存向朝廷提议“琼州改建行省”,亲自撰拟建省理由与方案,呈报两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对此建议十分重视,但因当时国事纷乱,不久张之洞调离,他的建议未被采纳。查阅历史文献,潘存是至今所知道的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海南建省的人。

潘存离开官场之后,就一心一意致力于兴学育才的教育实践活动,致力于“教育兴国”、“教育兴琼”。他先后在广东惠州丰湖书院和琼州府城苏泉书院、文昌蔚文书院掌教讲学,为惠州和家乡培养了大批人才。他发起复建奇甸书院,但因故未果,便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与雷琼道朱采一起筹款创建“溪北书院”(在今文昌市铺前镇),购置图书,教化后代,对海南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潘存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有论学26篇,诗词43首;研究了六书之渊源,订正了许多前人不准确的论述,著有《楷法溯源》一书,该书远销东洋。现存的遗著有《克己集》、《论学十则》、《楷法溯源》以及《赏花有感》等,由侨居新加坡的裔孙潘宾臣印行传世。

潘存逝世后,两广总督张人骏以潘存品行高峻,学识深远,奏请朝廷,将潘存生平事迹,学问德行,宣付清国史馆。宣统三年(1911年)国史馆总篡赖际煕、协修商衍鎏撰写潘存传略,以风于世。

潘存撰写的楹联很多,其中撰写于“五公祠”的楹联,长期为中外游客所称道。这副楹联这样写道:

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下几人才,置之海外。

道继前贤,教开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孙中山的好朋友、好参谋、好顾问宋耀如

青少年朋友,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被誉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父亲”、“宋氏家族第一人”,孙中山的好朋友、好参谋、好顾问的人士,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宋耀如。

宋耀如(1861—1918年),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原名韩教准,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12岁时,由姓宋的舅父带到美国波士顿当徒工。因为舅父无子便立他为嗣,从此他改姓宋,取名嘉树,又名高升,后改耀如,英文名字是查理·琼斯。青年宋耀如在美国一边管理店铺,一边上夜校读英文,先后当过水兵,上过“三一学院”预科,在范德比尔特大学神学院学习。在美国打拼了10年之后,他于1886年以一名传教士的身份回到了祖国。他一边传教,一边经商办实业,创办了华美印书馆,同时兴办儿童福利事业,改造孤儿院,兴建儿童乐园,设立医疗站,直接为儿童服务。宋耀如是集牧师、工商业者、革命党人三种身份于一体的传奇人物,孙中山说他“从事于教会及实业,而隐则传革命之道,是世之隐君子也”。

1894年,宋耀如在上海结识了正取道上海准备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的孙中山,两人一见如故。这期间,孙中山、陆皓东和宋耀如三人在宋耀如家里“屡作终夕谈”,宋耀如与孙中山等革命志士还经常聚集在宋耀如的印刷厂里通宵达旦地交换有关革命问题的意见。从此,孙中山成了宋耀如家的常客。

宋耀如不惜倾家荡产支持孙中山。孙中山躲在他家里写出“兴中会”章程后,宋耀如亲自驾车赶到他的华美印书馆,自己亲自排字印刷,连夜印刷几千份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他曾多次冒着砍头的危险,在他的华美印书馆以印刷中文圣经为掩护,秘密印刷反清和传播革命思想的宣传品。他还频繁往来于上海、南洋之间,为起义军筹措军费购枪械,在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中,宋耀如的捐助曾在较长时期内成为其重要的经费来源。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曾屡遭挫折,但宋耀如始终相信他,支持他。1913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在北洋政府的大肆追捕下,孙中山于8月逃亡到了日本。随后,宋耀如也被迫举家去日本避难,孙中山十分感慨宋耀如20年来不变的革命信念,他在《致李晓生函》中说:宋耀如乃“二十年前曾与陆烈士皓东及弟初谈革命者,二十年来始终不变……”并对宋耀如说:“查理兄,你真是我的好参谋、好顾问。”

宋耀如被人们称赞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父亲”、“宋氏家族第一人”。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教育。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打造了中国近代史上以“宋氏三姐妹”闻名于世的宋氏家族。他有三女三男: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6个儿女都到美国留学,都成为名人。

海南参加辛亥革命第一人林文英

1914年4月2日夜,在海南岛琼山府城第一公园(今琼山区工人文化宫),一位年仅42岁的海南籍革命家因宣传爱国思想,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被“短命皇帝”袁世凯派部属秘密杀害。他在临刑前高呼:“打倒袁世凯!”“拥护孙中山!”“反对帝制,拥护共和!”后来他被追认为辛亥革命烈士。人们在府城为他建碑,孙中山先生亲自敬题碑文“烈士林文英之墓”。他,就是海南参加辛亥革命的第一人林文英。

林文英是海南省文昌市清澜镇世坑村人,1873年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1903年,林文英自泰国赴日本东京留学,1904年在日本横滨经廖仲凯结识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毕业后,他返回泰国捐巨款创办《华暹时报》,宣传革命,协助孙中山筹款,购买万仑火船运军械回国接济起义,曾参加镇南关战役、黄花冈起义,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起义失败后,他陪同孙中山奔走南洋各地,发动华侨支持和参加革命。1909年,林文英奉孙中山之命回海南,在海口成立同盟会海南支会,发动青年学生和乡亲入会。袁世凯背叛辛亥革命、窃据总统职位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林文英因发表反袁言论而被通缉,他潜往上海与孙中山一起制订讨袁计划。在1913年讨袁的“二次革命”中,林文英跟随孙中山四处讲演,募捐筹款,支持革命。革命失败后,林文英同孙中山出国逃亡。之后,林文英又陪同孙中山回国,奉命再返海南,同陈子臣等同盟会海口支会会员在海口市西门外街(今新民路139号)创办《琼岛日报》,他自任总编辑兼记者,宣传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宣传爱国思想,宣传共和,并创办平民学校,向民众传播革命理论。在反袁高潮中,林文英得到孙中山亲赠的宝剑和红旗,经穗返琼与琼崖讨袁军总司令陈侠农共商讨袁大计,在海口市商会会长陈家富的资助下复办《琼岛日报》,宣传爱国思想,揭露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行,引导反袁斗争席卷全琼岛。

林文英的革命行动,触怒了袁政府,1914年3月29日,广东都督龙济光和琼崖督办陈世华奉袁世凯之命将林文英逮捕入狱。同年4月2日夜间,林文英被秘密杀害于府城第一公园(今琼山区工人文化宫),时年仅42岁。当时的国民政府接受海外华侨的建议和募捐,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碑亭以示纪念。感人肺腑的是他在就义时诵读了遗诗三首,其中的一首为:

溘然长逝去悠悠,竟把头颅换自由。

我不负人人负我,愿把铁血灌神州。

同类推荐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诗建设17

    诗建设17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17(2015年春季号·总第十七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 如果没有归途

    如果没有归途

    阿鹏叔将自己的生活、旅途、主张,通过梦境、恰好、素昧、如面着四个部分娓娓道来。他说,人生总有新的命题,出现在你顺流而下或逆风而行的时候,像是不可拒绝的任务,接受、执行、毫无余地,不等人回神。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外企到私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国企铁路工人到有声杂志创办者,他习惯于为自己贴上一个个标签,再逐一撕下;他自觉自己是个拧种,但从不后悔。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归途的旅程。如果没有归途,我们是否终将后会无期?
热门推荐
  • 独尊九界

    独尊九界

    修真路漫神秘的时间,神秘的地点,神秘的事件,神秘的人物冥冥之中似乎有着某种联系。炎帝之后,刑天之徒,吕布,关羽在体究竟创造怎样的旷世魔神?
  • 人物志一日一品

    人物志一日一品

    该书首先论述了人的才能的实质,提出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并由外及内,再由内到外,来察知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该书认为人的素质以“中和”为最可贵,主张神必须平淡、精必须坚刚、筋必须劲精、骨必须植固、气必须清和、色必须愉悦、仪必须肃正、容必须端直、言必须缓和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才能的人。
  • 百变王妃:刁蛮王妃II

    百变王妃:刁蛮王妃II

    她一直羡慕爹娘的恩爱,也希望将来自己也会如他们一样。七岁那年的相遇,让她认定了他,可他居然有了她还要另娶他人?不行,绝对不行,即使他是太子,也照甩!逃婚,那是必须的!
  • 穆游

    穆游

    未来的某一天验证了霍金预言:太阳将停止活动,地球进入小型冰河世界。主角为了拯救人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这时,怪兽出现了.....
  • 鸿蒙第一掌门

    鸿蒙第一掌门

    本书已经大改重发,创世侧《掌教至尊日记》,日常更新中。《网友三国之无尽幻想》交流群:277513917《掌教至尊日记》交流群已解散,有看书的读者可加入上方交流群。两书并用。
  • 未来创建者

    未来创建者

    乱世创造强者,强者创造时势,时势创造领袖,领袖创造时代,而林云创造时代的未来,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为何生存,意义又何在来到这个世界又背负了什么使命
  • 原来是格格

    原来是格格

    她的母亲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爱新觉罗·显琦,一朝落魄,所有家产尽数被最信任的丫鬟所骗......她流落街头受尽侮辱,早年对她情根深种的那个男人早已经是别家婿,怀胎十月她含恨而死,留下寄给女儿的十八年后的遗书......女孩初长成,她成了圣辰学校最受追捧的孤儿校花,命运恰似捉弄人一般让她结识了母亲当年的丫鬟的儿子风子逸,当年母亲情人的儿子夏子夙......三年的高中生涯晃眼过去,她被爱情伤的遍体鳞伤,可也终于能够拆开母亲的信笺。原来她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的女儿爱新觉罗·齐星......那一年她为母亲找回了失去的一切。
  • 唤龙诀之龙女青君

    唤龙诀之龙女青君

    红颜一怒为何?为了所爱之人。管你是神魔妖仙,爱便是爱了,你要龙丹给你便是,你要复仇帮你便是,你要的都会给你。只是为何,你的爱却是欺骗?“我龙女青君,以我最后一丝神魄诅咒,这世间若有谁敢在我死后伤十六夜分毫,便将形神俱灭,永无生机。”青君,为什么,为什么不听我说。并非仅仅是利用与欺骗,我在意,真的在意。这是对我的诅咒吗?这生生世世没有了你,我将孤寂的存活在这世间,直至忘川枯竭。谨以此文献给我我最爱的杀生丸殿下。
  • 娇宠小甜妻:坏坏老公是匹狼

    娇宠小甜妻:坏坏老公是匹狼

    初次见面,他把她当成了特殊服务人员,险些将她吃干抹净。她拼力逃脱,却发现自己怎么就和他同住一个屋檐下,成了他的贴身小女佣。与狼共枕,最终落入狼口难以翻身。看着他和未婚妻如胶似漆,她却只能做他背后的女人。好吧,他不许她明天,她就去勾搭一个更厉害的男人让他瞧瞧。多年后,等她华丽归来,身边站着的男人竟是他的小舅。“方晓悠,你活腻味了是不是?”他愤怒地几乎要掐碎她的下巴。“夏雨辰,准备改口叫我小舅妈吧!”她笑道。小舅妈?见鬼去!“好啊,小舅妈,我记得你好像很喜欢这样的姿势,要不要让小舅看看?”他一把转过她的身,紧紧贴着她的后背。夏雨辰,你这个魔鬼——注定,她就是逃不脱他的手心了,一辈子!
  • 腹黑邪女:倾国倾城

    腹黑邪女:倾国倾城

    ——《腹黑邪女:倾国倾城》简介——彼岸花旁的少女倾国倾城~风吹过那绝美少女的青丝,她无情,她冷血,她绝色倾城,她风华绝代,她很美,很美……她誓言:此生不为情所困。微微一笑天下风云乱。她的再次回归,倾尽天下。——可是,当她变成了她,还会如此冷血无情吗……当纨绔少女遇见禁欲系腹黑男,当狂傲不羁的少女遇见温润如玉的美男子,当高冷少女遇见小正太~会擦出怎样的激情火花。一次意外,她早已改变,她已断情绝爱。‘早知如今,何必当初’——最后的最后,他们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南柯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