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诉讼案件,李先生向王先生借了3万元钱,后来,王先生由于家人有病,等着用钱,便向李先生讨要。但王先生多次找李先生,都被其以各种理由推托了,王先生十分着急,便发火了。李先生也急了,一把抢过借条,撕得粉碎,从窗口扔了下去,并对王先生说,现在好了,谁也不欠谁的钱了。王先生急忙跑到楼下,拾起了那些已经被撕碎的借条,并一片一片粘了起来。可是,李先生根本不认账,最后,王先生只好把李先生告到了法院。
在法庭上,李先生却说,自己已经还了钱,所以才撕了借条,弄得王先生百口难辩,法庭一时也无法判断到底是谁在讹诈谁。最后,王先生提供了一通录音电话,说明王先生曾在向李先生讨要欠款时发生过争吵,法院才宣判李先生败诉,并归还王先生的钱。
可以说,故事中的李先生本来就不是善良之辈,他在人际关系博弈中,从开始就想赖账不还。生活中,如李先生一样的小人并非鲜见,令人防不胜防。但是,如果你选择的是和王先生一样的做法,与“李先生”们吵起来,那么,或许不但讨不回公道,还气坏了自己。
博弈论中有一种博弈叫做负和博弈。与合作共赢的正和博弈、损人利己的零和博弈不同,负和博弈中,双方都得不到好处,结局只能是“大家都受伤”。可以说,负和博弈是博弈中最不明智的选择了。
其实,在婚恋中,在企业管理中,人与人之间总是免不了矛盾,也就免不了争吵,而争吵的最后,大多都以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作为结局。
争吵只会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使博弈双方在情绪激动中丧失理智。故事中的李先生将借条撕碎,而生活中的争吵导致恋人分手、夫妻离婚、上下级翻脸,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些,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负和博弈。
如果争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为什么还要争吵呢?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误会、有分歧,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对小人,要搜集证据,以不变应万变,斗智而非斗勇;而对恋人、对家人、对老板,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多一分理性与礼让,心胸开阔,相互体谅,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出现——甚至,你的宽容也许能换来对方的理解,还能收获互利共赢的正和博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