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行动前进力,我们需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做法,但也应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一个人再聪明,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秘诀之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诗人但丁的这句名言从文艺复兴开始流传至今,被无数崇尚个性、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奉为金科玉律。“走自己的路”确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天空必然会有自己的精彩,老是羡慕别人的幸福和美好,随波逐流,永远都只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面。倒不如退出来,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
问题在于,谁能保证这条路就一定是正确的道路呢?没人能证明。如果一条道走到头了,才发现自己找错了方向,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精力和机会,等到时过境迁,再后悔也无补于事了。所以,我们既需要坚持自我,不因为别人的议论而轻易改弦更张,也需要广泛的听取不同意见,即使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也看看别人怎么说。
我国西汉文学家刘向在他的《说苑》中记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鲁哀侯丢掉了他的国家,逃到齐国。齐侯说:“您这么年轻,为什么这么早失去国家呢?”鲁哀侯回答说:“我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人们大多愿意向我提意见,可是我表面上接受,实际上却不采用;人们大多爱护我,可是我表面上喜欢他们,实际上却不亲近他们。这样一来,在宫廷里,我再也听不到任何意见,在宫廷外,我得不到任何帮助。这正像秋天的蓬草,枝叶虽漂亮,根基却脆弱,秋风一刮,就要被连根拔起了。”
鲁哀侯因为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付出了失去国家的代价,不知道如今那些习惯专断独行的年轻人,以后将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道理说起来总是简单,做起来却很困难,似乎没有什么比忠告更令人难以接受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或努力、付出的心血不被认可就已经够不舒服的,如果别人又咄咄相逼、得理不饶人,那更是令人难受。
相对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就能扩展视野、启发思维,从而获得群体智慧的力量,避免弯路而更加快捷的通向成功。与其说一个明智的人会懂得多闻阙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如说正是因为这样做,才让一个普通人逐渐变得明智。所谓多见者博,多闻者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倾听别人对自己的意见不失为提高自身素养、开阔自己心胸的一种锻炼。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说不准谁的一句话就会像阿里巴巴的咒语一样,让你在错误的泥潭里幡然醒悟,进而从中及时挣脱。退一万步,即便他人的言论谬误至极,你也可以在聆听的同时提醒自己,千万别犯和他一样愚蠢的错误,这也是一种收获。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固然充满豪情、彰显气魄,可要说最终一定能顺利到达一个好结局,却难以令人信服。而走自己的路,同时也看别人怎么说,才是更稳妥、更智慧、成功几率也更高的行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