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5“土气”而保守的商业传统
早年,你如果漫步在河北省会石家庄街头,还会随处可见“白毛巾”。河北人“土”,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就略见—斑。所以曾经有人形容中国的农民“朴实得像一棵红高粱”,而河北的农民却“土”得像棉花,说的就是他们头上的白汗巾。
河北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总离不开土地,自然满身“土气”。对于那些外出闯世界的后生,老辈人为了防止其失掉本分总以“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古训来警示他们。可见,河北的农民乐于“土”,安于“土”,觉得“土气”才像农民,“土气”才会本分。
河北商人珍视‘土”气,不避讳“土”气。因此,与他们做生意时,应大力在“土”上做文章。
河北人除了穿的“土气”之外,还体现在嗜好方言土话上。
河北的地域方阔,地形复杂,南北方言的差别很大,有语字铿锵的张北话,有细缓绵软的邯郸话,有豪爽如山东音的沧州话,也有嗲声嗲气,柔中有刚的唐山话。河北商人对自己地方的方言有特别的钟爱,并且达到一种“土”到可爱的程度。
于是尽管同是“河北老乡”,河北商人也不喜欢操不同口音的。在他们眼里这些人都属于“外地人”,所以方言再“土”再难听,也不能有半分更改,这是他们身份的标志,没有这个标志他们甚至无法在宗族中立足。出外求学的孩子如果学了几句普通话回来,会被全村人耻笑为“忘本”,他们的家长也会因此抬不起头来。于是,许多走南闯北的河北商人都会两种语言:乡音和普通话。和河北商人做生意,会说河北土语,用方言与他们去打交道,这样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做生意中,河北商人也表现出较多的“土气”,他们不重视商品的包装,产品外形也是又大又粗,做工不细;在经商观念上,他们往往是以物的实用性取胜,例如他们出售自己产的苹果,常常是很少包装,纵使有个别的使用了纸盒子,也是色彩不艳,粗制滥造,但是他们讲究的是苹果的又大又甜,便宜好吃。于是商品要实用耐用,成为赢得河北商人信任的基础。
河北商人不但“土气”而且保守。纵观历史,在历史上的变革时期,河北人往往呈现出保守与创新、自信与自卑、求同与存异、求稳与改革等诸多复杂的心态。各种心态相伴而生,交互作用,但是,其中保守封闭的观念常常又是主流。
这种保守心理至今影响河北人,在现在改革开:放已是开花结果的时代,河北人还表现出许多封闭保守的做法和思想。比如你讲改革开放,他搞画地为牢;讲开拓创新,他搞无过是功;你讲效率至上,他搞平均主义;你搞内引外联,壮大实力,他搞“宁为鸡头,不当凤尾”;你讲尊重科学,重视调研,他搞拍脑袋,凭经验;你讲重视人才,任人唯贤,他搞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你讲大力发展市场,他仍对计划经济流连忘返等等。
今天的河北商人,既有与市场经济合拍的主旋律,也伴有留恋计划经济的不和谐音符;既有加大开放力度的呼声,也有不愿打破封闭格局的陈旧观念。他们做生意往往不i动,就摆上个摊儿,也是站在那对顾客爱理不理的,一付大老板的模样,至于讨价还价更是不屑一顾,要买就买,不买拉倒。保守的商业传统,造成河北人缺乏必要的商业训练,对市场理解不到位。在经商这件事上,河北人还有许多功课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