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3800000004

第4章 肝脏——承受不住(1)

“五兄弟”的折磨

近50年来,我国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天花早已被消灭,脊髓灰质炎也已经销声匿迹,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麻疹、流脑、乙脑等发病率明显下降。

然而,在这些“经典”的传染病中,惟独病毒性肝炎阴魂不散,成为当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一顶“肝炎大国”的帽子,重重地扣在我们的头上,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现已确认,病毒性肝炎主要有5种,即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

甲肝,与“生”俱来

乙肝,与“狼”共舞

丙肝,助纣为虐

丁肝,狼狈为奸

戊肝,病从口入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祖国医学对与肝炎类似的病症早有记载。2000多年前的《内经》即提到:“湿热相交,民病瘅(Dan,由于劳累而得的病)也。”其后,《伤寒论》中有:“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清《杂病源流犀烛》提到:“又有天行疫病,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古人已认识到肝炎病急危重,且有传染性。

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对病毒性肝炎逐渐有了清楚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不少美国士兵厌油、恶心、尿黄、全身发黄。当时称“军营黄疸”,并怀疑到发病与使用血液制品有关。

20世纪50年代,克鲁格曼在智力低下的“乞愿”儿童中进行实验性接种研究,发现有两种肝炎病毒。一种病毒经胃肠道传染,另一种病毒经血清注射传染,分别称为“传染性肝炎”和“血清性肝炎”。由于实验中曾出现儿童死亡事故,引起社会学工作者的大声疾呼和尖锐抨击,迫于社会压力,克鲁格曼停止了实验。

1970年,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在乙肝病人血清中,观察到直径约42纳米的病毒颗粒,称之为DanE颗粒(DanE为发现者,故以其命名)。以后证实它就是乙肝病毒。它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病毒,主要通过输血、血浆、血液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故应提倡严格筛选献血员,注射时应“一人一针一管”。由于乙肝E抗原阳性者的唾液、乳汁、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抗原,故密切接触(例如同用牙刷、性生活等)会传播乙肝。所以应提倡使用“公筷”进餐,分开使用牙刷等。孕妇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可经胎盘或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胎儿。对这样的新生儿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加以预防。1973年,在甲肝病人粪便中观察到27纳米的甲肝病毒。后来,在体外组织细胞中培养甲肝病毒获得成功。它是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简称RNA)病毒。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病毒从肠道排出,污染水和食物,经口传染。

2620世纪70年代中期,意大利一位年轻的胃肠病学者在慢性乙肝病人的肝细胞内,首次发现了一种新抗原,当时称DElta(德耳塔)抗原,其后证实它是丁肝病毒抗原。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联合感染时,常使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基本相同。1983年,在以前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

这一命名在1989年9月东京国际肝炎学术会上得到了认可。戊肝病毒是RNA病毒,其传播途径与甲肝病毒类似。1989年,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以前称“血源性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就是丙型肝炎病毒,这是一种RNA病毒。丙肝主要通过输血而传染。

总的来说,现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5种,即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为了对这5种病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将一一进行阐述。

甲肝,与“生”俱来

1988年,历史不会忘记。上海暴发甲肝大流行,短期内发病患者达30万之多,而实际感染人数估计超过150万,给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1988年1月2日至4日,上海出现了大量的甲肝患者,医院的肠道门诊居然排起了长队。从1月19日开始,发病患者人数更是与日俱增。至2月1日,每日发病者多达19013例。在1月30日至2月14日的流行期间,每日发病者均超过10000例。到了3月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4月以后发病率逐日下降。

这次甲肝暴发流行的特点是:来势凶猛,发病急。患者症状明显;大多数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都在1000单位以上,90%以上的患者出现了黄疸,85%以上的患者抗HA试验阳性。发病主要集中在市区,人群分布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的占83.5%。

那么,甲肝从何而来呢?根据患者自诉,即腹泻前2~3天大多吃过毛蚶,卫生防疫部门马上联想到1982年底至1983年初上海流行过甲肝,就是因食用毛蚶引起的。于是,便立即着手调查。

果然不出所料,因吃毛蚶而致甲肝的相对危险性要比不吃毛蚶的高28倍;吃过毛蚶的,腹泻发病率为23%,没有吃过的仅0.3%。

至此,引起甲肝的最大嫌疑犯,就锁定在毛蚶。

在卫生防疫部门的跟踪检疫下,判定这的确是由毛蚶携带的甲肝病毒所致。原来,在1987年10月,一些个体渔船在江苏启东近海海面捕捞海螺时,意外发现了一片丰富的毛蚶“矿床”。此“矿”面上约覆盖6厘米厚的淤泥,下面全是层层叠叠、白如水洗的毛蚶,足有1.5米厚,估计成“矿”已10年以上。当地渔民闻讯后,争相前往打捞,多时一天可有400~500只渔船。船民就地大便,粪便直接下海。

大家知道,启东是我国肝炎和肝癌高发区,这片毛蚶“矿床”紧靠启东东北角,恰恰肝炎高发区。可以想象,携带有甲肝病毒的粪便,污染了毛蚶“矿床”所在的海水,而毛蚶借滤水进行呼吸和摄食,必然要受到牵连,便成为甲肝病毒携带者。这批毛蚶于1987年12月25日至30日,由启东运抵上海。吃毛蚶的人为了追求“鲜”和“嫩”,仅用开水烫一下,半生不熟就大啖起来,结果以身试毒。

甲肝,与“生”俱来。可以说,生吃是患甲肝的源头。

“凶手”一找到,上海市政府立即做出了严禁销售、食用毛蚶的决定,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卫生知识宣传。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终于取得了显着成效。大批患者得到了及时的隔离治疗,甲肝防治知识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消毒措施得到落实,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

15年过去了,但上海甲肝暴发流行给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生产、交通,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迄今难以忘怀。那种“医院人满为患,住院一床难求,肠道门诊排队,随处黄色面孔”的场面,依然记忆犹新。上海对毛蚶至今没有解禁,就是一个好的证明。

甲肝是通过消化道来传播的,要防止甲肝流行,首先必须建立大卫生观念。甲肝的隐性感染者很多,这种人表面上与健康人一样,丝毫没有得病的感觉。但是,他们排出的粪便中含有甲肝病毒,如果污染了水源,不但会引起食物性暴发流行,而且还可能导致水源性暴发流行。所以,避免粪便污染水源,是预防甲肝的主要措施之一。

其次,要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毛蚶传播甲肝,仅仅是甲肝的传播方式之一,而且并不多见。常见的传播方式是日常生活接触,即甲肝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污染了食物、健康人的手和周围环境,然后病从口入。因此,越是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越容易发生甲肝流行。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要想有效地预防甲肝,只有在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上狠下功夫。这是减少包括甲肝在内的一切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具体表现在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不饮生水,等等。

第三,应大力推广、使用甲肝疫苗。目前,市场上的甲肝疫苗主要有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减毒活疫苗又根据对保存时间长短和要求条件高低的不同分为普通减毒活疫苗和冻干减毒活疫苗。甲肝疫苗有国产和进口的可供选择,从在人体内防病的效果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减毒活疫苗只需要接种一针。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次,中间相隔半年。对于需要接种甲肝疫苗的人来说,选择任何一种都可以对付甲肝病毒的侵袭。

另外,由中国科学院毛江森院士领衔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规范性甲肝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及策略的研究”,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研制出能保存5个月、含有稳定剂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和有效期长达18个月以上的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这两种疫苗分别经1.6万多人和8000多人接种,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十分良好,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的免疫应答还优于液体疫苗。

毫无疑问,对于没有免疫力的人群,接种甲肝疫苗,完全可以达到预防甲肝的目的。

乙肝,与“狼”共舞

目前,我国乙肝流行的情况十分严重。据调查,我国有6亿多人感染过乙肝病毒,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3000万人最终将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肝脏疾病。因此,与其说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倒不如说是一个“乙肝大国”更确切;要想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就必须先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乙肝对人民的健康危害极大。每年有1%左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将会发展为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90%将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一部分人进入成年后,又将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原发性肝癌,素有癌中“王”之称,可见“狼”性十足。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并不知道乙肝病毒(HBV)为何物,那时有肝炎流行只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两种,后来,医师们发现其中有的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有的是通过输血传染的,为了把二者区分开来,就把后者称为“血清型肝炎”,这种血清型肝炎是由什么引起的也不清楚。

直到1963年,美国费城癌症研究所有位学者,叫布鲁贝格,他先后收集到世界五大洲10万人份的血清标本,想研究一下某些种族为什么容易患某些疾病,进而找到一些规律。他用二位患血友病的人的血清与正常的澳大利亚阿博里金人的血清接触作用,结果起了反应,血清与血清接触的地方产生了明显的沉淀线,布鲁贝格就对这条沉淀线研究,认定在正常的澳大利亚阿博里金人的血清中存在另一种血清蛋白,当时他对这种特殊的蛋白质的性质还不清楚,就取名“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是因为这种血清蛋白质是在澳大利亚土着人阿博里金人血中发现的。1965年他将自己的发现写成论着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刊物上。

这篇论文发表后,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只有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的普林斯和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的大河内等人感兴趣,他们发现肝癌病人和血清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常常存在这种“澳抗”。

普林斯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患血清型肝炎儿童的血清中,有一种颗粒,叫“MS-2”颗粒,他认为这种颗粒是引起血清型肝炎的罪魁祸首,于1968年他发表这方面的论着,很快引起全世界科学家广泛关注,又经过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终于证明,这种颗粒就是“澳抗”,因为它与肝炎相关,被称为“肝炎相关抗原”或者称为“肝炎协同抗原”。

医学家们对乙型肝炎深入广泛研究,发现“乙肝抗原”只是乙肝病人血清中乙肝病毒的外壳,故在1974年WHO肝专家又有了新的命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表抗”,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布鲁贝格因发现“澳抗”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可见,HBV的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实际上是到了1974年才完善。“祖传秘方治乙肝”的说法太荒谬了,“祖传时代”没有发现HBV,也没有乙肝之说,何来祖传秘方?

那么HBV的有哪些特性呢?完整的HBV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双层外壳的圆形颗粒,直径约有42纳米。

一、HBV具有强大的抵抗力,对热、对低温、对干燥、对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都能耐受,在-20℃时仍很稳定,存活20年;在37℃时可存活7天,在55℃时仍然能存活6小时,酒精、来苏儿、碘酒等对它都不起作用。HBV在外界有顽强的存活能力,因而有较强的传染性。但是,加热100℃10分钟可使其失去传染活性,对0.5%过氧乙酸、3%漂白粉、0.2%新洁尔灭敏感。

二、HBV的嗜肝性。HBV一旦入侵人体,就要侵袭肝脏,并在那里定居繁衍后代,这就是它们的嗜肝性,嗜好、喜欢肝脏。据研究,这是因为肝细胞表面有一种“受体”的缘故,专门接受HBV。

大量HBV集中于肝细胞内,在其中复制,不断侵袭,诱发肝细胞发生免疫病理损伤,导致肝炎。

同类推荐
  •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是宁波继出版《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之后,关于血液保护的第三本书,也是《现代输血丛书》的首册。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自体输血的概念、认知、称谓进行统一,规范操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本书由严海雅编著,郭建荣审定。
  • 女性疾病

    女性疾病

    本书就女性常见病、孕产妇期间女性易患疾病、月经期女性疾病、乳腺病症、以及更年期女性常见症状等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方案。
  • 生物制药学

    生物制药学

    《生物制药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导学式和合作性学习理念融入到教材的编写中,在编写手法中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每个章节部安排了课前讨论及课后讨论。教材在内容方面做了全面、实用、浅易和前沿的兼顾。共分为4部分,前兰部分全面介绍三大类生物药物一生化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的类别、生产原理及生产工艺等;最后一部分介绍生物药物的研发和质量控制等相关知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求把最新的基因工程药物融入其中,同时避免传统生物制药工艺的简单罗列和介绍,结合工业化、规模化生产重点介绍代表性典型工艺,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热门推荐
  • 中华健脑菜

    中华健脑菜

    本书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众多健脑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以这些食物为主料烹制的多道家常菜肴。这些菜普均介绍了详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您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书中还阐述了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健脑原则和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您用科学的方法健脑补脑。
  • 同城村姑

    同城村姑

    上帝的杰作,上帝总是骚然我,于是我把上帝写成一本小说。上帝走门
  • 武道修炼系统

    武道修炼系统

    一次意外,地球青年白鹤来到了异界,开启武道修炼系统。获得神魔力场,勇闯凶兽丛林,横扫蛮荒天骄,八方神女膜拜!这一世,他要叱咤天下!
  • 岚幽

    岚幽

    我只是一个小宅女,为什么看个漫画都要穿越?异界大陆?我的天呀,我看到了什么?山河被人一掌劈开了,星辰被人一剑分成了两半。为什么我是一个孤儿?要知道,我这个人最讨厌麻烦了。
  • 穿越的衣柜

    穿越的衣柜

    一个技术宅的青年,在梦中邂逅了一个女孩。没想道,卷入了命运与时空?!
  • 妖魅天妻:腹黑夫君来袭

    妖魅天妻:腹黑夫君来袭

    一次绝杀,再度重生,她不再是她,高冷神马的都是浮云,妖魅才是她的菜,什么废材,本宫魅灵体质甩你三十二条街,呵!高等灵兽,我去,这么腻害,要不要我拿几只“低级”神兽来给你再腻害一点,可再怎么腻害也抵不过某只“禽兽”……某“禽兽”:“媳妇,我来啦……”“滚”某“禽兽”眼一亮:“我这就去躺好。”“……”
  • 记忆链动

    记忆链动

    (为纪念我挚爱的RPG重装机兵3而写的故事,多拉姆坎帅死了!^-^)公元204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席卷了整个大陆,在一种名叫“诺亚”病毒的感染下,无数电子生物、野生动植物在一夜之间裂变,成为凶残嗜血的怪物,整个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人类文明也近乎完全毁灭。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大破坏”时代。但人类毕竟是大陆上最高级的生物,他们很快适应了恶劣的环境,站稳了脚跟,组成联盟再次对诺亚军团发起了反击。他们驾驶着大破坏后为数不多的载具-坦克战车开始了冒险。于是,一个风靡世界的职业产生了,这种驾驶战车周游世界的人被称作赏金猎人。
  • 爆头狙神

    爆头狙神

    敌人?能爆头绝不吵吵!美女?能推倒绝不墨迹!我,就是这么一个简单而干脆的人。---末世?丧尸?机甲?基情?萝莉?熟女?爽文不废话!-----
  • 曼珠沙华.嗜血冰心

    曼珠沙华.嗜血冰心

    曼珠沙华,死亡的前兆、地狱的召唤。在黄泉路上,你,好吗?——她冷漠如冰,惜字如金;他寒冷神秘,拒人千里。她是嗜血无情的彼岸,而他却是朝开幕落的木槿,当她遇上他,嗜血的计划是否暂停?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那颗被冰封的心何去何从?
  • 万能的无限系统

    万能的无限系统

    章朗,一个18岁的少年。在学校操场上意外的捡取了未知的戒指,从此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伟大的成长历险,,,要钱?不好意思不缺!要美女?不要意思身边美女云集!要人?不好意思!狼组的人遍布全球各地!---欢迎加入交流群:320044544抱歉,以后每周一更我还是学生,没有备用存稿,请大家见谅。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