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的映射“重任在肩”的肝脏,是人体的多事之处,犹如处在漩涡中的岛屿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击和破坏。外界的毒物,体内自身的毒素,不断的涌入和产生,使得它难以堪负。尽管它使出浑身解数,但终因自身的支点失衡,而导致疾病“迸发”。
现代医学,鉴别疾病的常用尺度还是看重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处于潜伏状态的隐患,只要不发作,一般视为健康人。而一旦真的有了临床症状和体征,疾病可能已经很严重了。
小心呵护肝脏,明了它的信息符号映射,对于保护好您的“化工厂”具有重大的意义。
乙型肝炎可能有的“特殊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蛛丝马迹”
慢性乙肝癌变的五个信号反映
肝脏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符号
看“蜘蛛痣”和“朱砂掌”知肝病
隐匿性肝硬化的信号
原发性肝癌的信号
莫把肝癌错当肝炎
重型肝炎的早期发现
肝脏,在新陈代谢、解毒等许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保护好肝脏。保护肝脏可从以下9个方面入手。
1.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程长,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
关,预防甲型肝炎。输血和使用血制品以及注射、针灸时要严格消毒,防止传染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2.得了肝炎应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及运动,配合用药,尽快治愈,防止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切不可一味增加营养而又不愿活动,防止发生脂肪肝。
3.不要生吃淡水鱼虾,收拾、盛放鱼虾的刀、案板和容器要生熟分开。加工完生鱼的器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后再加工其他食品,预防肺吸虫病。
4.许多药物在肝内解毒,因此用药一定要听从医嘱,不可随意使用药物及加大用药量,尤其是对肝脏影响较大的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雷米封),对氨水杨酸、磺胺类、甲基多巴、帕吉林(优降宁)、利多卡因、氯氮(利眠宁)、伯氨喹、左旋咪唑、抗癌药、苯妥英钠、激素及内分泌药等,更不可随意使用。
5.砷、铅等重金属盐类及农药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炎,接触这些物品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6.烟、酒对肝脏破坏力均很大,应戒烟和少饮酒,尤其要少饮烈性酒。肝病患者应滴酒不沾。
7.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一定要预防这两种病的发生,以利于保护肝脏。
8.定期体检及化验肝功能。
9.发现食欲缺乏、厌油、肝区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在现实生活中,早期肝炎很容易被误诊。肝炎早期,由于黄疸、肝痛等症状还没有出现或不明显,此时往往会因其他某些症状较突出而误为其他疾病。常被误诊为:
1.感冒。肝炎和感冒均为病毒引起,因而早期肝炎病人可出现畏寒、发热、咳嗽、流鼻涕、全身酸痛而被当作感冒。
2.风湿性关节炎。有些肝炎病人开始时可仅有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常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而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3.溃疡病与胃炎。有些肝炎病人开始时上腹部疼痛较为明显,可伴有恶心、呕吐。如原患有溃疡病或慢性胃炎,常被解释为这两种疾病在发作。
4.消化不良。在那些以腹胀、厌食、恶心为主要表现的肝炎病人中,常被当作消化不良治疗。
5.肠炎。这主要是因腹泻较明显,大便稀烂,伴有厌食、发热等类似肠炎症状而被混淆。
6.神经官能症。肝炎初起即有疲倦乏力。有些人可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因而被误为此病。
7.妊娠反应。已婚青年妇女当肝炎发作,出现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特别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人,极易怀疑自己为妊娠反应。
8.因此,当出现上述这些情况,如治疗效果不好,应想到患肝炎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做肝功能化验。如为肝炎,应及时治疗。
乙型肝炎可能有的“特殊症状”
在肝脏疾病上,乙型肝炎是最为顽固的。乙型肝炎可能有如下的一些“特殊症状”。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常常以腹胀、纳差、大便稀散或干结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特征。但是,有些乙型肝炎却以肝外症状为主,容易误诊,以至延误治疗。
这些“特殊症状”包括:
1.心慌。心跳加快,自觉症状以心慌或心前区疼痛为多,也有少数患者心电图发生异常,呈病毒性心肌炎改变。
2.腰痛。少数乙型肝炎患者表现为双侧腰部隐痛,有的以右侧为主,化验小便可有血尿、蛋白尿,但肾功能无明显改变,血沉、抗“O”正常。
3.关节酸痛。肝脏病理变化使血液中白蛋白减少,关节腔内渗出液较多,使关节肿胀、酸痛。
4.皮疹。近年来“乙肝”皮疹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多在躯干部位散在性出现大小不等的皮肤损害,瘙痒,并出现色素沉着。
5.咳嗽。少数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症状,甚至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随后才出现肝炎症状。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特殊症状的出现,与“乙肝”病毒感染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某些部位沉积有关,一般不需治疗,会随乙型肝炎症状好转而自愈。但需定期做肝功能化验。
儿童免疫功能差易被病毒感染,有不少孩子患上病毒性肝炎后,其父母竟毫无察觉,直至病情“原形毕露”,才想到上医院,既贻误了治疗时机,也易传染给他人。如果父母能对孩子进行细致观察,就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性肝炎的“蛛丝马迹”。
病毒性肝炎的“蛛丝马迹”
一看精神。注意看小孩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如果原来一直天真活泼,顽皮好动,突然变得懒得动、疲倦、思睡,这就要引起注意。
二看食欲。观察小孩食欲是否正常。要和过去进行比较,看其最近吃饭香不香,饭量大小,是否下降;尤其是对油腻的东西,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那就应注意是否已患上肝炎。
三看面色。主要观察面部特别是巩膜和结膜是否发黄,继而是否有周身皮肤发黄。如见黄疸,应提高警惕。
四看大小便。如果大便不成形或时而腹泻,颜色变浅,如白陶土状;或小便呈深黄色,外观如浓茶水一样,有时尿液浸湿在尿布或衣服,留有黄色痕迹,这些都是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
五看上腹部是否疼痛。如果小儿肝脏肿大,可出现右上腹有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尤其以夜间为甚。个别患儿还可表现为脾肿大,并伴有脾区疼痛,常用手自觉不自觉地按摩上腹部。
六看发热状况。如体温在38℃以下,下午较上午低热明显,发热时,口、鼻、皮肤有灼热感,类似感冒,这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前期症状表现。如果又发现皮下出血或没有明确原因的皮疹,则更要马上带小孩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一旦出现了除第一条外的任何其他症状,也需去查肝功能。
儿童患肝炎,如能早期发现,不但可以预防肝炎病的扩散和蔓延,而且还能保证对肝炎的及早治愈。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在平时注意观察自己孩子的一些变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肝炎要想早期发现,首先须了解它的症状。急性肝炎的典型症状是疲乏、恶心、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等,发生率占肝炎病人的90%左右。其次,有半数人可有发热、黄疸、大便稀、右侧肋部疼痛等。然而,上述症状对不同的病人又可有不同的侧重。按发病时的突然表现,可分为流感型、消化不良型、隐匿型和较为少见的急腹痛与风湿热型等。此外,还有肾脏、关节、皮肤等稀奇古怪的肝外表现。
就一般的急性乙型肝炎来讲,其潜伏期较长,在黄疸出现前,先出现HBSAG血症(即乙肝带毒者),继之胃肠道出现不正常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还可出现低热,约有30%的病人出现关节痛。皮肤损害可伴关节症状或单独出现,常为红斑或丘疹,见于躯干或四肢,持续数日或1周。继之出现黄疸,发热减退,食欲好转,黄疸逐渐加深,1~2周内达到高峰。部分病人可有皮肤瘙痒,心脏搏动变慢,小便颜色加深,血清胆红素上升,肝脏肿大。但也有不少病人无黄疸或黄疸很轻。少数病人有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缺乏,厌油腻,上腹不适、肝区痛等。还可伴低热、多汗。如病程在6个月以上,可有明显的乏力、胃纳差、腹胀,面部色素沉着,此时即可被认为已转入难治的慢性肝炎了。
总之,肝炎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如排除了其他疾病所引起,应首先考虑是否患有肝炎的可能,及时去医院做肝功能和病原学的检查。不要轻易认为疲乏、发热都是因感冒而引起的;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都是因胃病而引起的;或认为是神经衰弱、胃肠炎等。有的人虽然没有自觉不适,但如果确有密切的肝炎接触史,在接触一个月左右,应去医院做一次肝功能检查,以防部分轻症肝炎的漏诊。
慢性乙肝癌变的五个信号反映
我国现有3000万慢性乙肝病人,他们当中大部分病人得到了正确治疗,肝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自理甚至可以正常参加工作;但还有一部分病人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病情反反复复,肝功能恢复较差,转氨酶一直不能正常,甚至不可避免地走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也有一部分发生肝癌。
慢性肝炎应当警惕肝癌,据专家们观察,有下列5种情况就不能掉以轻心了:
一、慢性乙肝病程多年,甚至十几年,病情不稳定。病程越长,危险性相对越高。
二、乙肝病毒在体内活动,有明显的复制,“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或者是“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阳性者更应注意。如果是“小三阳”,HBV DNA阴性者,提示乙肝病毒相对稳定,癌变机会少。
三、病人的转氨酶反复波动,但增高的幅度不大,抗乙肝病毒治疗又不能使转氨酶恢复正常,或者病人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大幅度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或者转氨酶(ALT)增高不明显,转肽酶(γ-GT)增高明显,γ-GT/ALT>10时,必须警惕肝癌的存在。
四、病人长期的低热不退,又找不到有感染的病灶,没有结核的发生,此时也要想到肝癌来袭击,不要认为是肝炎本身引起的发热。
五、肝炎病人应查甲胎蛋白(AFP),如果发现AFP明显反复升高,或者次递升高,其值长期大于400微克/毫升,更要注意肝癌。
慢性乙肝在经历5年的过程中有12%~25%将走向肝硬化,病程越长,发生肝硬化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说慢性乙肝和肝癌的关系非常“暧昧”的话,那么,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就是“十分亲热”
了。但这也绝不是说肝硬化就一定转为肝癌。
肝脏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符号
巩膜(即白眼球上的一层膜)发黄,是传染性肝炎的一种常见表现。祖国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肝开窍于目”的记载,认为肝脏与眼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各种各样的眼部表现都与肝脏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相关。
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眼睛可出现眼花、视力模糊、复现、黑影、眼睛胀痛等症状,这是由于肝细胞功能减退时会引起胆红素等化学物质的代谢障碍,这些物质作用于神经所致。
眼睛干燥可能是缺少维生素A的表现,更可能是所谓的干燥综合征的一种表现,慢性肝炎病人中有一部分存在着这种情况。
在开始时,病人常有挤眼症状,随后发生口、鼻、眼干燥。此外,暗适应力降低和夜盲也是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病常见的眼部表现。
当肝功能受损时,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乱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的吸收代谢异常,以致眼对维生素A的利用减少及视紫红质代谢障碍而引起夜盲。夜盲的严重程度,往往可提示肝脏受损的程度。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病。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病人角膜四周可见一条宽2~3毫米的环状带,呈黄绿色、蓝绿色或棕黄色带条。此为角膜色素环。此外,病人还可出现眨眼及眼球震颤症状,在停止活动时加剧。
肝脏疾病还可引起眼底变化,例如,慢性肝炎病人大多有视网膜静脉扩张和生理盲点扩大等,不过,这些变化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出,需借助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