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对人体有何危害
有机溶剂一般化学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正常的条件下其蒸气压较高,在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中这些物质经常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调查表明,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常用的化学物品均可释放出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对家用化学品,如化妆品、涂料、油漆以及除臭剂的检测结果发现,苯、三氯乙烯、三氯乙烷和苯乙烯的检出率最高,室内装修后壁纸、涂料产生的甲醛等有害挥发性物质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危害。挥发性有害物质主要用于溶剂及生产原料的有醇类、醛类、醚类、卤代烃、苯及其衍生物。有害气体的种类很多,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战争中的化学毒气等。
有机溶剂种类繁多,如烃类中的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卤代烃中小分子的卤代烷、卤代烯,醇类中的甲醇、乙醇,酮类中的丙酮、环己酮,以及乙醚、二硫化碳、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用途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经常用其作为溶解、加工、清洗、萃取等过程之中。
有机溶剂的共同毒性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皮肤及黏膜的损害。高浓度有机溶剂的接触都有麻醉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不同的有机溶剂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精神错乱、昏迷麻痹和惊厥等,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或心脏停跳而死亡。这表明有机溶剂的毒性不是因为其代谢引起的,而是有机溶剂与神经系统细胞的直接作用。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有机溶剂也可引起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和轻度慢性中毒性脑病。由于有机溶剂的去脂作用,可使皮肤产生干燥、皲裂和角化从而引起感染。
不同的有机溶剂对人体器官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四氯乙烯、四氯乙烷、二氯乙烯和乙醚等可对肝脏造成损伤;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甲烷、丙酮、氯乙烯和异丙烯等可引起肾病;四氯化碳、甲苯等对肺,甲醇、甲醛等对眼睛可造成损害;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和二硫化碳可引起女性月经紊乱。在实际应用时,有机溶剂经常混合使用,近年来发现混合有机溶剂会产生一些协同作用,使有机溶剂的毒性增强或相加,如乙醇可增强三氯乙烯的肝毒性、氯乙烯的致癌性和苯的血液毒性。
环境中的氰化物从何而来
氰为无色气体,有苦杏仁臭味,极毒。氰化物其实是含氰基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氰化氢是无色气体。氰化钠和氰化钾均为白色易潮解的晶体。硫氰在常温下为黄色液体,易被水分解。丙烯腈又名乙烯基腈,是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
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和有机氰。无机氰化合物又可分为简单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简单氰化物有氰、氰化氢及其金属盐类如氰化钾、氰化钠等;络合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包括脂类、氰酸脂类、异氰酸脂类等。氰化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水体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工厂排放的含氰废水,例如电镀废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冷却水、选矿和矿石冶炼废水、合成纤维工业和某些化工行业的废水等。在含氰化物的水溶液中,在pH≤7.5时,一般99%以上的氰化物呈氰化氢形态。另外,氰化物与酸性物质例如溶于水的二氧化碳作用,可产生气态氰化氢,造成大气污染。氰化物可被黏土吸附,但吸附力很弱。受污染土壤中的氰化物易转入地下水,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氰化物有何毒害作用
最常见的是氢氰酸、氰化钠和氰化钾。氰化物对人和动物是一种剧毒药物。可以说,只要用舌头舔它一下就会中毒。人们在电影或电视上不止一次看到,间谍在被捕时突然咬一下衣领中预藏的氰化钾,立即就会死去。这并非戏剧夸张,一般人只要一次误服0.1克左右氰化钠或氰化钾就会中毒死亡,敏感的人甚至吃进0.06克就可以致死。这种急性中毒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猝死。因而,氰化物被称为“谋杀者毒药”。
氰化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机体。进入机体的氰化物产生或代谢出氰离子,氰离子能够对机体内的多种酶产生抑制作用,其中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最为敏感。氰离子与氧化型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力强,影响三价铁的生理功能,从而妨碍细胞对氧的利用。最敏感的中枢系统是氰离子中毒时的重要靶器官,它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缺氧,产生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当大量吞入或吸入高浓度氰化物时,中毒者随即倒地,意识丧失,瞳孔放大,迅速死亡。吞服氰化物较少者,开始感到咽喉紧缩、强烈恐惧、胸内抑闷、眩晕、呕吐、眼睛凸出,肌肉痉挛、脉搏快而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前后不过20分钟左右。摄入体内低浓度的氰化物,一部分转化成硫氰酸盐随尿排出体外,一部分逐渐在体内蓄积,久而久之,引起慢性中毒。患者头痛失眠、四肢乏力、容易疲劳、胸部与上腹有压迫感,血压下降。许多植物也含有氰化物,例如,在杏、桃、李、枇杷、樱桃、梅等核仁中,以及在木薯、嫩毛笋、茅膏菜及嫩高粱叶中,都含有一种叫氰甙的物质,可使人中毒,最常见的是吃苦杏仁中毒。
环境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三废”,也有含氰的杀虫剂或药剂污染的,但以前者为主。氢氰酸是制造丙烯腈的原料,每生产10吨丙烯腈约排放50~100千克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用于金属电镀、矿石浮选、染料,制药、铂金精炼等工业。显而易见,水域一旦被氰化物污染,其后果不堪设想。
丙烯腈是高毒化合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其毒性除了可释放氰离子外,丙烯腈还有自身的毒性。空气中丙烯腈浓度达300~500毫克/立方米时5~10分钟可出现中毒现象。工作场所丙烯腈的最高允许浓度为45毫克/立方米。临床上丙烯腈中毒与氰离子中毒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发病较缓慢。中毒主要表现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外,还可并发中毒性肺水肿、心电图或心肌酶谱异常等症状。丙烯腈还是一种呼吸系统刺激剂和抑制剂,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麻醉作用。除此之外丙烯腈还能对心脏、肝脏和血液系统产生毒性。与丙烯腈毒性相近的有机氰化物还有乙腈、丙腈、丁腈和苯乙腈等。
丙烯腈中毒发病快,于接触丙烯腈后1~2小时内发病;个别病例发病较慢,在14~24小时内发病。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度中毒者表现头晕、头痛、乏力、手足麻木、烦躁、恐惧感,或出现短暂意识蒙眬;呼吸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脉搏快,汗多,颜面潮红或苍白,咽部充血。重度中毒者出现四肢强直性、阵发性抽搐或昏迷,口唇发绀,呼吸减慢、不规则,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皮肤接触者表现为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疱疹及脱屑。愈后留有色素沉着。
发现丙烯腈中毒时,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服。受污的皮肤可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彻底冲洗后,再以硫代硫酸钠溶液反复湿敷。切忌未做处理就转送医院。经口中毒者,尽快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呼吸和心跳骤停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压术等综合性的心肺复苏术。立即应用解毒药。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后,紧接着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液20毫升,必要时可反复应用;或3%亚硝酸钠5~15毫升加入25%葡萄糖液20毫升静脉缓注,并立即在原针头中静脉推注50%硫代硫酸钠液20毫升;或4-二甲基氨基苯酚肌内注射后即静脉推注50%硫代硫酸钠液20毫升。经抢救,中毒症状消失后,仍须临床观察48小时,以防复发。
环境中的甲醛从何而来
甲醛又名蚁醛,常温下为无色有辛辣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0%的水溶液称为甲醛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甲酸,为原浆毒。吸入甲醛主要发生支气管和肺部损害。
甲醛是生产树脂、塑料、人造纤维、橡胶、炸药、染料、涂料和药品等的生产原料,鞣制皮革时常用甲醛作为防腐剂和脱臭剂,纺织、造纸工业用作漂白剂等。由于甲醛沸点低,又易溶于水,在甲醛生产和应用的工厂废气或废水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甲醛,并由此排入环境。空气中通常含有少量甲烷,甲烷氧化可转化为甲醛,这是大气环境中甲醛的重要来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尾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会引起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由此也会产生甲醛而进入空气。甲醛是空气中光化学烟雾的组成物之一。此外,液体燃料燃烧不完全时也会产生甲醛。
在刨花板、密度板、涂料、油漆等生产过程中,为达到防腐、防蛀和快干等目的,常向这些材料中添加甲醛。新装修的居室地板、家具、塑料贴面等都可能散发甲醛气体,造成居室污染。据调查,装修后的房间甲醛含量一般为2毫克/立方米左右,使用107胶为黏合剂、脲-甲醛泡沫树脂作为隔热材料的房间,空气中甲醛含量最高可达13.4毫克/立方米,甲醛从中可持续释放3~15年。纺织工业生产时加入甲醛,可防止衣物皱褶,在酸或碱存在的热水洗涤条件下,甲醛又会缓慢分解而重新释放出来,也可渗入皮肤或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吸烟的烟雾中含有甲醛,可被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吸入体内。据估计,一支含500毫克烟叶的纸烟可释放出甲醛70~100微克。
甲醛在医药上被用作杀菌剂,又可用作尸体防腐固定剂及化妆品防腐剂等。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中含有甲醛,在工业上主要被用作还原剂。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高利润,在加工海鲜、米粉、面条、虾仁、豆芽等食品时掺入吊白块,以便使这些食品外观洁白或肉质结实。
甲醛有何毒害作用
甲醛可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接触等过程进入人体。甲醛可凝固蛋白质,对生物体有遗传毒性,同时也是一种诱变剂。甲醛能转变成甲酸,强烈刺激黏膜,也能形成甲醇而产生毒害。空气中的甲醛质量浓度达到12毫克/立方米可使人大量流泪,吸入60~120毫克/立方米甲醛的空气可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严重损伤。甲醛对神经系统,尤其对视丘有强烈的毒害作用。甲醛可使器官及组织中多种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能抑制核酸的合成,使维生素C代谢紊乱。
甲醛的急性毒性是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强烈作用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中毒主要表现为流泪、眼剧痛、喉痒、鼻炎、喷嚏、咳嗽、胸闷,可引发支气管炎,全身无力、多汗及头痛,有时发生眩晕、恐怖感、步态蹒跚、痉挛、颜面皮肤充血、眼睑及鼻黏膜充血、鼻出血,声带剧烈水肿及充血,夜间咳嗽及呼吸困难加剧,在24小时内可见到嗜酸红细胞增多。对婴幼儿的毒性则表现在气喘、气管炎、染色体异常、抵抗力下降等。经口摄入吊白块10克或甲醛溶液500毫克/千克体重,即可造成死亡。
在接触低浓度的甲醛时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降低、兴奋、震颤、视力障碍;颜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区疼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在甲醛质量浓度为0.02~0.07毫克/升的环境中工作的工人有食欲丧失、体重减轻、乏力、持久性头痛、心悸及失眠等现象。甲醛慢性中毒还可表现为触觉、痛觉及温觉障碍。甲醛可以引起职业性气喘。
甲醛可引起皮肤瘙痒、轻度充血及浸润,然后出现丘疹,搔破皮肤受损部位时,则生成脓疱。发红及浸润可形成脓肿及坏死,或者导致硬结性肥厚及硬皮龟裂。有时可发生浸润性湿疹,导致皮肤表面坏死,需较长时为了防止甲醛中毒,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尽量减少甲醛泄漏,保持生产车间通风良好。在进行居室装修时,尽量多用实木或不锈钢等材料,多使用水性涂料。装修竣工后,不要马上入住,要多开窗通风。夏季装修和冬季装修的房屋分别在两个月和半年以后入住为宜。对于外观特别白的米、面等制品要警惕掺假现象。发生急性中毒时,要多吸氧气,并注射葡萄糖以利于解毒。对黏膜受损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受损部位。
甲醛引起的刺激反应表现为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无异常发现。轻度中毒时有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可见结膜、咽部明显充血,肺部可闻呼吸音粗糙或干性啰音。胸部X线显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征象。中度中毒时可出现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肺部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可伴有体温升高。胸部X线显示间质性肺水肿或支气管肺炎征象。重度中毒时可出现喉水肿及窒息;或肺泡性肺水肿;或昏迷;或休克。个别高度敏感者可有哮喘样发作或出现荨麻疹。甲醛液体溅入眼内可引起眼灼伤。甲醛接触皮肤可发生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发现甲醛时,要迅速脱离现场、静卧、保暖,必要时吸氧。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甲醛蒸气者,至少观察24小时,避免活动。皮肤和黏膜接触后,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洗涤。
环境中的酚类污染物从何而来
酚类是指苯环或稠环上带有羟基的化合物。酚类多为固体,少数烷基酚为液体。酚类化合物有2000余种,能与水蒸气一起挥发的酚叫做挥发酚。
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种,其浓溶液对细菌有高度毒性,广泛用作杀菌剂、消毒剂。甲酚有3种异构体,比苯酚有更强的杀菌能力,用作木材防腐剂和家用消毒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