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宽容待人是福。以佛心宽容待人,必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开阔。佛说,做人做事要谨言慎行。禅是严谨的,以禅心谨言慎行,才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祸端,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容忍
一次,佛陀给弟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尤翁,在城里开了一家典当铺。有一年年底,他忽然听到门外有一片喧闹声,便整整衣服到外面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门外有位穷邻居正和自己的伙计拉拉扯扯,纠缠不清。
站柜台的伙计愤愤不平地对尤翁说:“这个人将衣物押了钱,却空手来取,我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您说,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
门外那个穷邻居仍然是气势汹汹,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门口。
尤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我明白你的意图,不过是为了度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争得这样面红耳赤吗?”
于是,他命令店员找出那位邻居的典当物,加起来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
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御寒不能少。”又指着外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急用,还是先留在这里,等你有钱再来取。”
那位穷邻居拿到两件衣服,不好意思再闹下去,只好离开了。
谁知,当天夜里,这个穷汉竟然死在别人的家里。
原来,穷汉和别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因为负债过多,不想活了。但是,死后他的妻儿将无依无靠,于是他就先服了毒药,故意寻衅闹事。他知道尤翁家富有,想敲诈一笔安家费,结果尤翁以圆融的手法化解了,没傻乎乎地成了他的发泄对象,于是他就转移到了另外一户人家里——和他打官司的那家。
最后,这户人家只有自认倒霉,出面为他发落丧葬事宜,并赔了一笔“道义赔偿金”。
事后有人问尤翁,难道是事先知情才这么容忍他。尤翁回答说:“凡是无理挑衅的人,一定有所倚仗。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容忍,那么灾祸就会立刻到来了。”
最后,佛陀说:“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容忍。”
不可否认,很多灾祸都是有一点小事引发的。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容忍他人,斤斤计较,那么灾祸往往就会立刻到来;如果在小事上,能够容忍他人,不计利益得失,灾祸自然找不上门来。
佛禅小故事
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
“怎么啦?”老和尚问。
“写不好。”
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
“我就是觉得不好。”小和尚继续哭,“我是完美主义者,一点都不能错。”
“问题是,这世界上有谁能一点都不错呢?”老和尚拍拍小和尚,“你什么都要完美,一点不满意,就生气,就哭,这反而是不完美了。”
宽恕他人的过失是自己的荣耀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领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看见到自己的茅屋里有一个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景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人人都会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蔫”。宽恕别人的错误,给别人一次机会,有时能免得事态恶性发展,甚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灵魂,这是我们的荣耀。
宽容能使人改过自新
有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
这位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惶失措,木鸡般地僵立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但是,更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就这样,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一定知错明过,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以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可是禅院里所有的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做人要有度量,要懂得宽容。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训斥并不一定能起到作用,有时宽容一下,给别人提供一个冷静反省的空间,反而会使其改过自新。
佛禅小故事
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
苏东坡和秦少游经常在一起谈学论道。因为两个人都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所以,在争论时互不相让,每次都能争得面红耳赤。
这天,两个人在一家小饭馆吃饭,刚好有一个乞丐从门前经过。这个乞丐蓬头垢面,身上脏兮兮的,还爬满了虱子。
苏东坡看到了,就随口说:“这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
秦少游听了,反驳道:“虱子不是从污垢中长出来的,而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是污垢里长出来的!”
“是棉絮里长出来的!”
苏东坡生性好强,秦少游不甘示弱,二人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最后,他们约定由佛印禅师来做个评定。
禅师见他们到来,知道准又碰到难题了。禅师认真地听完了二人的叙述,对他们说:“你们先坐下,听我慢慢地更你们说。”
苏东坡信心十足,秦少游胸有成竹,两个人都以为胜券在握,放心地等待评判的结果。
没想到禅师却长叹一口气,说:“可惜呀,你们谁都没有说对。虱子的头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脚却是从棉絮中生出来的。”
宽容是最有效的教育
有一天,一位法师去某个地方,正要开门出来,却没有想到迎面撞进了一位彪形大汉。这位大汉由于使的力气过猛,只听得“嘭”的一声,正巧碰到了法师的眼镜上,而眼镜又把法师的眼皮碰青了,然后跌碎在地上,镜片摔得粉碎。然而这个满脸络腮胡撞人的大汉,却没有丝毫无愧疚的表情,反而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法师心想:这世间的事情大多都由因缘合和而生的,有善缘,当然也就有恶缘,解决恶缘的办法,只有以慈悲相待。所以,他就以一种欢喜豁达的心胸接受了这项事实,并没有和那位大汉讲什么道理。
大汉见法师以微笑的面容来回报他的无理,心里觉得挺奇怪的,于是就问:“喂!和尚,我把你的眼镜碰碎了,你为什么不生气?”
法师微微一笑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即便是生气也不能使破碎的眼镜再重新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立刻消失,消除痛苦。再说了,生气只会把事情扩大而已,如果我生气,对您破口大骂,或是打斗动粗,必定会造下更多的恶缘,甚至会伤害以身体,可是仍然不能把事情化解。以世间因缘果报来看这件事情,我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都可以避免相撞,而我们却撞在一起,或许这么一撞就化解了我们过去的一段恶缘。所以,我不但不生气,反而还要感谢您助我消除业障!”
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问了许多佛法及法师的称号,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去。转眼间这件事过了半年,有一天法师接到一封挂号信,内中附有五千块钱,原来正是那个大汉寄来的,信中是这么写的:
师父慈鉴:
非常感谢您,那天撞了您,却救下三条活命,事情是这样的——
我年轻的时候本来不知道用功也不知道什么进取,毕业之后,在事业上一直是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常常自怨自艾。结婚之后,也没有善待妻子,还常常拿妻子出气。有一天,我外出上班,忘了拿公事包,于是又回家去取,没有想到却发现妻子和一个男人在家中谈笑。我看见了非常生气,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想杀了他俩,然后自杀。可是,当那个男人慌忙回头的时候,脸上的眼镜碎落地下,突然之间,我想起了慈悲的师父。就是师父的那句:“生气不能解决问题”使我冷静下来。我想:妻子越轨,我必须负全部的责任。因为,过去我实在不该冷落她,经过这件事,我悟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想再也不会暴躁及莽撞了。更重要的是,我误会妻子了,那个男人原来只是她的表弟!目前,我们一家和乐相处,在工作上更得心应手了。师父的开示,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让一生受用不尽。为了感谢师父的恩德,我寄去五千元,两千元赔偿师父的眼镜,三千元为我和妻子做功德,我惭愧以往不知修福,反而造下不少恶业,还请求师父为我们祈福化解,消除业障……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当一个人犯错误的时候,不要告诉他怎么样做是对的或是错的。有时候,宽容一个人的错误,更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这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
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
从前有座大山,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小和尚十分聪慧,颇具慧根。老和尚博学多才,把自己所学全部教给了小和尚,想让他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
一天,小和尚下山化缘,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了,于是留在了尘世,没有回庙。
20年后,小和尚得到了很多世俗之物,功成名就。
一天,当他看着窗外的流水、天上的浮云时,他想起了老和尚,猛然醒悟!
于是,他又放弃了一切,回到了庙里,跪在老和尚面前,请求原谅。
小和尚没有回来,老和尚以为他被人拐卖,痛苦万分。老和尚走遍了大半个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可是今天,小和尚竟然回来了,请自己原谅,老和尚愤怒了!
老和尚看也不看小和尚,一边采着蘑菇,一边指着胸前的念珠,说道:“我能原谅你,可佛祖会原谅你吗?要我原谅你可以,除非这佛珠也能长蘑菇!”说完,拂袖而去。
佛珠上怎能长蘑菇?小和尚知道师父不能原谅自己,于是他又失望地回到了尘世……
第二天,老和尚睡醒了,一睁眼,就看到胸前的念珠,还有木板床上,都长着大大的蘑菇。
老和尚顿然醒悟。
可是,小和尚已经下山了,老和尚悔恨不已……
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原谅别人是最美的境界,原谅别人不仅成就了别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原谅别人,会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原谅别人,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也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超脱怨恨束缚的机会。
佛禅小故事
时刻看着脚下
夜色中,法演禅师和佛果、佛眼、佛槛三位弟子在一座亭中闲话。这三位弟子号称“三佛”,禅功不相上下,都很得法演的赏识。此刻只听他们纵论滔滔,相当热烈。
不觉夜气已凉,几人裹紧袈裟,准备回寺休息。
归途中,忽然一阵风吹过,把走在前面佛眼手中提着的灯吹熄了。四周一片昏暗,法演不失时机地对几位弟子说:“快把你们此刻领悟的心境说出来。”
话音刚落,佛槛答道:“彩凤舞丹霄。”黑暗和光明并没有分别,此刻在禅者的心里,也像是五彩斑斓的凤凰翩翩起舞于红霞明丽的天空。
法演把头转向佛眼,佛眼说道:“铁蛇横古路。”只要心地空明,没有什么能阻止求法者的脚步。
轮到佛果了,佛果指指路面:“看脚下。”
法演这才点头叹道:“能够胜过我的,只有佛果了。”
此时,佛眼手中的灯又亮了,把四个重重叠叠的影子拖得老长老长。
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
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
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但刚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又让樵夫过了桥。
而后,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却又赶来了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
不甘心再次回头的绅士,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
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
话不投机,两个人就争了起来。
这是河面上浮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个人便不约而同地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经给很多人让路!”
和尚说:“既然已经让了很多次,何不再让农夫一次——这样虽然过不了桥,但起码保持了你的绅士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脸孔涨得通红。
和尚又问农夫:“你真的很急吗?”
农夫答到:“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
和尚说:“你既然着急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给别人让路也就是在给自己让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