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7100000019

第19章 俗语故事(3)

唐朝时,有一个地方官为了表达对皇上的敬意,派了一个叫“缅伯高”的人,到长安给皇上送一只非常漂亮的天鹅。

因为是给皇上送礼,缅伯高格外小心谨慎。他一路跋山涉水,十分辛苦。路过沔阳湖时,他看到天鹅因经历一路风尘,身上特别脏,就想给它洗一下。不料,他刚刚解开天鹅,用手抓着准备洗时,天鹅趁他不注意,挣脱了他的手掌,飞走了。他急忙伸手去抓,可只抓到一根天鹅的羽毛。

缅伯高拿着天鹅的一根羽毛,不知如何是好。他想,给皇上进贡天鹅,结果让天鹅跑了,这么大的罪过怎么能承担得起呢?他想,何不把这根鹅毛献给皇上,并向他说出实情,也许能够得到宽大处理。

他到长安后,就把鹅毛献给了皇上,并写了一首诗: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听了他讲的情况,看了他写的诗,深为其忠诚和深情所感动。不但没有怪罪他,而且还赏赐他许多礼物。

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134

临时抱佛脚的由来

临时抱佛脚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皇求救。这句俗语是东汉时由外族人传入中国的。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小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进了一座古庙。

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座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的肩头正好和佛像的脚面取平。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用磕头表示忏悔:“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正在这时,追兵赶到。兵丁差役见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后,不敢做主,马上禀告了国王王,国王笃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和所产生的惯用语“临时抱佛脚”带入中国,成了人们常用的俗语。

135

鲤鱼跃龙门的由来

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是,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

“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的,从空中摔下来的鲤鱼,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后人经常以“鲤鱼跃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还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136

有眼不识泰山的由来

“有眼不识泰山”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据说,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名叫泰山的年轻人,学了好长时间,技艺也没什么长进。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带了几个徒弟去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工非常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请问,这些竹制家具是谁做的?”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摊主打听。“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摊主提高了嗓门回答。

鲁班听了,不觉大吃一惊。想想当初自己把泰山辞掉,而今泰山却如此大有作为,鲁班深感惭愧,长叹一声道:“唉,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后来,人们便用“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

137

一不做二不休的由来

小朋友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不做二不休”这个词,其意是:不做则已,做了就索性做到底。这个词出自唐·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张光晟是陕西周至人,唐代中期北方军人。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在与叛军的一次交战中,朝廷方面的大将王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毙。就在他处境危急的时刻,张光晟把马让给他,使他脱离了险境。

安史之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官。但是,他没有忘记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光晟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此,张光晟的官越做越大。

当时在位的唐德宗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引起了各地节度使的不满。建中三年(782年),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建中四年(783年)10月,唐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唐德宗逃到奉天。

兵变获得了暂时的成功,叛军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以为唐朝气数已尽,便依附了朱酢,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次年,唐军将领李晟等率领大军迫近长安,攻打朱酢的军队。朱酢将5000精兵交给张光晟,命他驻扎在九曲一带抵御唐军。

张光晟见朱酢大势已去,对自己当初背叛德宗深悔不已。于是,他暗中派人与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酢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酢逃远后,他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

此后,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宾客们对此非常反感,有的当众发作,表示不愿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将张光晟看管起来,等待朝廷发落。不久,唐德宗颁下诏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救命,只好执行,将张光晟押赴了刑场。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一不做二不休”的来历。

同类推荐
  • 数学:追踪数学发展

    数学:追踪数学发展

    本书分为数学历史、数学成就和数学名家等三部分,介绍了数学的萌芽与奠基、数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古典数学发展的高峰、发现并证明勾股定理、发明使用0和负数、内容丰富的图形知识等。
  • 奇怪的触电

    奇怪的触电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读本,通过案情分析、追踪线索、谜案推理等内容来提高青少年读者的逻辑推理能力。
  •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功能,发挥人的潜力,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
  • 必知的生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生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我的人生是虚幻的,我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失去信念的少年,因一场灾祸离开了人世......“孤独的微笑。”命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当一切重新开始时。他终于找到了信念,活着的信念......“不愿逃避,不愿失去生存的意义。”“是你告诉了我活着的理由,并让我找到了它。”然而,当他遇到了心中的羁绊时,却失去了她。“生命消失的意义。我的幸福全部被夺走了。”他哭了————“与神对抗的少年。”......命运轮回
  • 恐慌制作者

    恐慌制作者

    我们有七情六欲,因为大恐惧,我们害怕鬼,我们想不劳而获,所以信神。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鬼神之说深入人心,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发酵,人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这些言语。就像某种奇特的信仰,鬼神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许多怪异之事无法解释,人们往往就归功于鬼神上面来。佛经上有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令人难以理解的怪事时有发生,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总有一些人要弄清这些怪事的来龙去脉,给世人一个科学的解答。
  • 至死方休:一世宠爱

    至死方休:一世宠爱

    故事一:她站在门外,听到他郎笑:“我只留有利用价值之人。”他没有说谎,只是她是例外。故事二:她身下鲜血淌了一地,可她拼命笑,双眼再无一滴泪:“我永远都不会承认,这个孩子是你的。”她成了他一辈子的绝望。故事三:他浑身鲜血跪在他面前,他说:“我曾经想把皇位传给你,然后带着她,云游天下。只是,没有来得及。”
  • 词徵

    词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黑合璧:夫妇虐渣手册

    双黑合璧:夫妇虐渣手册

    九年后的宋云禾,身残体破,心仍旧与九年前一样,像被荆棘裹得死死的,血一直在流,怎么都结不了痂。她一直无望的活着,凭着体内的血海仇深维持着寥寥无几的生气。她一直想亲手料理了自己苦难的根源,却苦于没有机会。万历十九年大雨瓢泼,宋云禾坐在小坟包前,突然感受到由衷的疲惫。她的灵魂飘飘忽忽的飞上天,最后回头看见她捡来的男人抱着她的尸体绝望大哭。宋云禾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儿,没及想,再睁眼,却发现她回到了鲜衣怒马的少年时节。
  • 异域魔魂

    异域魔魂

    同一段平行线上,存在在无数不同的空间,平时互不干扰,但是...上官风,魔门最后的传人。究竟是死亡,还是重新,完全在一念之间。人生在世,为了什么,金币,权利,欲望...人和魔兽最大的区别就是:魔兽永远都是魔兽,但人有时候却不是人,魔兽有情,人类无情,到处都充满了尔虞我诈。他们,是铁杆兄弟,而她们呢,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没有永远的敌人,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是有时候被自己蒙蔽了双眼而已。能够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才能藐视一切,指挥一切,然而为了达到目的需要付出的是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恶魔与天使在一线之间的叛逆少年

    恶魔与天使在一线之间的叛逆少年

    夏伊在一次微妙的相遇中,认识了有权有势的吴少—吴然杰。遇到他后,夏伊的运气全没了,初吻丢失,迟到了与洛甜甜的赴约总之·····她就是倒霉透顶了!让人无法接受的夏伊竟然是吴然杰的青梅竹马,小时候就定下了娃娃亲!我真为笔下的夏伊感到怜悯!遇到恶魔,你安息吧!
  • 鹿晗之影后妻太野

    鹿晗之影后妻太野

    “duang~”“你想干什么”李小苒冷静的看着他,“我想要你给我生小鹿”悦耳的声音在李小苒耳边回荡,鹿晗重重的鼻息落在她耳边,他却一把抓过李小苒,抱住她,“继续睡,今天不拍了,谁敢找你麻烦?”
  • 重生之豪门女管家

    重生之豪门女管家

    上一世赵安唯被一绿茶婊联合众渣贱所害,走不出大山,上不了大学,嫁不了好男人,最后惨遭折磨致死。重生后她励志走出大山,上名牌大学,不当男人的附属品,成为优雅的白富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走向人生制高点。赵安唯:“挡我者,死!!”这是一篇圣母玛利亚迷途知返复仇文,也是一篇励志逆袭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