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一些尿床孩子的家长来说,对孩子尿床或者尿湿裤子、被子倒不是那么在乎。他们最为担忧的是孩子尿床,久尿不愈,会不会闹出什么病来,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那么,孩子长期尿床不愈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呢?下面把相关的问题分别做一介绍。
长期尿床有病变潜在的可能性
前面我们讲过,现实生活中孩子尿床大都是有病无因的功能性尿床。
也就是说,尿床只是功能失调引起的,体内器官没有发生问题。但是,据有关专家观察统计,在尿床的群体中,也有5%~10%的尿床是由体内的病变引起的。就是说,他们的尿床,不是功能性、查不出原因的尿床,而是因为体内发生了某种疾病而导致了尿床,有的还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膀胱肿物等。如山西大同的一位12岁小女孩,从小尿床,等到七八岁的时候还尿床。父母以为孩子长大一点就好了,结果到了10岁以后还尿床,父母坐不住了,就带她去医院看病,结果一查是先天性隐性脊柱裂,需要手术才能解决。因此,当孩子患尿床症时,应该先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排除体内潜在的病变,特别是当遇有小孩平时不尿床,突然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以排除是糖尿病、尿崩症等常见病的可能性。
长期尿床有损泌尿器官
除去上述讲的少量尿床是体内病变引发的外,我们常见的小儿尿床是神经功能性的。那么功能性尿床是不是就对人体的器官没有损害呢?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尿液的直接管理者是膀胱,它的任务一是储存尿液,二是制约尿液,三是排放尿液。尿液又是靠肾过滤和输送的,膀胱的动力也靠肾支持,膀胱负担的轻重与肾密切相关。在正常健康的状态下,尿液的滤过、输送、储存、排放由肾和膀胱,在大脑的指挥下定时、有序、有节地进行。而尿床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致使肾和膀胱失控而产生的后果。对尿的控制能力的失常,必然累及尿液的滤过、输送、储藏等一系列过程。尿床次数越多,表明失控就越严重。如果这种失控状态得不到控制和扭转,久而久之,会使支配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功能紊乱,并累及肾脏,使肾脏发生病变。有关人员统计表明,长期尿床者其肾炎和膀胱炎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得多。
损精耗气影响人的整体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健康发育的三要素。同时认为遗尿是一种损精耗气的病症,其根据也是指它对肾的伤害而言。中医理论认为肾属水化气,又说肾藏精、精化气、气化神,这是人们健康发育的能源和动力。然而,只有在阴阳平衡、收藏排泄有节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精、气、神的转化生长。遗尿是一种不自主地、被动地排出尿液,打乱了人体自然调节的平衡,影响了精、气、神的正常转化。因此必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现代医学理论也认为,肾有滤过人体水液的作用,认为它的功能是把有用的物质重吸收回血液,把无用的液体排入膀胱。而严格科学地讲,肾脏滤过的水液在人体能动地或有节制地把它排出体外之前,不是完全没有用的。现代医学已研究证明,尿在排出体外之前,并不是一汪废水,它起着平衡泌尿器官功能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尿床是一种不该排时就排出的水分,是一种水分的流失。何况尿床又是在肾气不固的情况下发生的,其过滤的质量相对比正常情况下流失的精微物质更多。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我们在临床上也常见到一些长期尿床的儿童少气无力、精神萎靡、苍白无力。
尿床对智力的影响
关于儿童尿床会不会影响孩子智力的问题,这是做父母的十分关心的事。对于这个问题,医学上有不同的看法。有医学理论认为,尿床是泌尿器官的失常表现,与人的智能无太大关系,即使是神经功能性尿床,也主要是以血管升压素分泌的减少为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问题,而与大脑的发育开发影响不大,因此认为尿床不会损害智力。
传统医学的有关理论则认为,尿床主要是神智和肾气的问题,和人的智力有很大关系。特别认为长期尿床是对肾气的一种伤害,而且肾主气、主骨,骨生髓,脑为髓之海。因此,肾气损伤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因此也必定会影响智力。在临床上,我们常见到一些长时间有尿床表现,但仍然十分健康、活泼、反应迅速、聪明伶俐的小朋友;同时也常常见到一些尿床的患儿伴有言语迟钝、吞吐反应缓慢,10多岁还数不到100个数的情况。因此,从临床对比中,还不能轻易对尿床是否影响智力下结论。人的智力,有观察、思考、想象、判断、推理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它表现出一个人的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由大脑神经决定的。中医认为,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之海,亦主神智。从这点说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神经智能与泌尿器官的关系。因此,尿床是否影响智力的问题还有争议。
尿床对孩子心理的干扰
尽管孩子尿床是否对智力产生影响是有待探索的问题,但是长期尿床不同程度地给孩子带来心理障碍,这一点是肯定的。
天真、无邪、乐观、浪漫、好奇,这是少年儿童正常的心理状态。应该说这样的健康心理状态,是以健康的生理状况为前提的。而尿床不同程度地干扰了孩子的健康心理状态。其一,由于尿床,家长常常换洗被子、晒褥子等。给家长带来了麻烦,家长不自觉地就要责怪。时间一长,孩子就可能产生“都是我不好,我没出息”的自责感,使情绪受到压抑。其二,尿床会受到同龄或大龄孩子的嘲笑。讲“尿炕精,尿炕精,一天到晚湿淋淋”之类的话,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和无名火,有时还会助长报复心理。其三,由于长期尿床,使很多小朋友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总是觉得自己有短处,背一个大包袱,有时因怕自己尿裤子,提心吊胆,易造成怯懦心理,不利于勇敢、果断、向上品格的培养。尿裤子带来的心理干扰还有很多方面,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影响的确不容忽视。有一个叫磊磊的12岁小朋友,一次学校组织军事夏令营,要在部队住两天。别的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可他说什么也不去。同学说他不合群,老师说他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后来他含着眼泪悄悄地对老师说:“我也想去,可是我怕晚上尿床。”又有一个叫小兵的9岁小朋友,学习成绩好,又关心班集体,同学选他当班长,获得一致通过,他自己却站起来说:“我当不了,因为我尿床。”这两个值得思考的小例子说明,尿床的确在干扰着孩子的心理及思维。
尿床易造成家长与孩子的对立情绪
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尿床,不同程度地打乱了家庭的生活秩序,也干扰了家长的正常心态,有的家长也因此不间断地洗被子、晒被子,加之工作紧张、疲惫不堪,会导致产生焦虑、埋怨情绪,甚至会过多责备和惩罚孩子。而一些尿床儿童则产生悲观和抱怨情绪。认为尿床不是自己的过失和行为造成的,是“先天”带来的,他自己也不愿尿床。因此,他们对父母的责怪,抵触心理格外强烈。还有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般尿床的孩子夜间都要被叫醒,有的还要被叫醒几次,少年儿童夜间睡得比较沉,有的不好叫醒,家长就用强制办法。孩子睡得正香的时候常常被突然叫醒,不仅剥夺了他正常睡眠的权利,对他也是一种折磨。因此,被叫醒的孩子总是有股怨气,时间长了就对父母有种抱怨感。在一家医院里,我们曾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睡觉沉,又尿床,父母按别人出的主意天天半夜叫醒他,让他去排尿,每次他都很生气。有一次天下雨,父母半夜又把他叫起来,他一气之下推门出走了。父母不见他回来,便出去找,到天亮才发现他躺在离家不远的草地上睡了一夜。少年儿童尿床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的问题已引起了家庭心理专家们的关注,家长们也应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女孩尿床更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尿床对少年儿童产生不良影响,女孩重于男孩。因为一般来说,男孩子心胸宽、想法少,而女孩子心思重、心细、想法多。有的女孩患尿床症,极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学什么也没用了等。一些女孩,对别人议论尿床的事特别敏感,遇有讽刺挖苦的事便难以承受,易大哭大叫,有的甚至拒食、拒眠等。有一位12岁的女孩,突然连续4天只吃饭不饮水,家人非常着急,后经侧面了解才知道,是因为她自己尿床,奶奶给她晒被子时,被人问起了原因,她听到了。因此,她就下决心不喝水。她想这样就不会尿床了,后经家人反复劝说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为此,专家提醒家长,要特别关注尿床女孩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