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美国纽约州阿蒙克市,公司1911年创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0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914亿美元。该公司创立时的主要业务为商用打字机,之后转为文字处理机,然后发展到计算机和相关的服务。
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
IBM创始人为老托马斯·沃森,后来公司在他的儿子小托马斯·沃森的率领下开创了计算机时代。
IBM目前仍然保持着拥有全世界最多专利的地位。自1993年起,IBM连续十三年出现在全美专利注册排行榜的榜首位置。到2002年,IBM的研发人员共累积荣获专利22358项,这一纪录史无前例,远远超过IT界排名前11大美国企业所取得的专利总和。这11家IT强手包括:惠普、英特尔、Sun、微软、戴尔等。IBM在2005年提出了2941项专利申请,虽然少于2004年的3248项专利申请,但是仍旧将第二名甩开很大的距离。
让员工拥有弹型的工作计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办公手段的日益完善,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已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固定的工作程序和规则只会限制员工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员工更好地成长。鉴于此,管理者进行工作设计时,应力争体现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特征,避免僵硬的工作模式,让员工拥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弹性工作计划包括弹性工作时间计划,弹性工作地点、工作分担计划,弹性的工作实施。具体地讲,也就是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者固定的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行采取可伸缩的工作时间,安排工作实施计划,以及灵活多变的工作地点,为员工营造一个自由发挥的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弹性工作计划使员工能更有效地安排工作与闲暇,达到时间和精力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1911年,IBM在美国成立。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今天的IBM已经成为计算机市场上的“大哥大”,它垄断了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大型计算机市场,领导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潮流。IBM的管理者认为,IBM的成功凝结着千千万万员工的辛劳和智慧。在他们眼里,每个员工都有着无穷的潜力。只要给他们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他们就能创造奇迹。每个人都有施展才华的欲望。
在实际工作中,有上进心的员工希望看到通过自己的工作设计完成工作,使公司得以健康发展,而不是在管理者指导下完成任务。后者容易使人把“完成工作”归功于管理者指导有方,前者却能充分展示员工的实际实力,满足员工的成就感,使员工深刻体会到个人价值。用一位成功企业家的话来讲,即“是骏马,给你草原尽情奔驰,是雄鹰,给你蓝天展翅飞翔”。为了激发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IBM公司采取了独特的激励方式,给予员工极大的工作自主权,使他们可以像公司管理者那样,自己确定自己的工作任务。
从1936年开始,IBM公司便取消了传统定额和奖金,取消了计件工资,代之以正式薪金。在决定正式薪金时,公司并不规定某个工人一个月或一年的产量应是多少,而是由工人自行确定一个月或一年的产量,并以此产量来决定其月薪或年薪。让员工自主安排产量,不但增加了员工对自身工作情况和能力的了解,还使员工摆脱了固定产量的束缚,有效地调动了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生产率。更为重要的是,员工们都自觉地学习技术,提高能力,进而使IBM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和利润不断上升。
让员工拥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对于高科技型员工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引爆他们的知识能量,让企业在人才竞争上赢得优势。相对于一般的员工,高科技型员工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具有特殊的技能,掌握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知识。这类员工对工作的自主性要求相对也比较高,他们不喜欢刻板的工作方式,不愿意受制于物,更无法忍受上司的监控和指挥。
因此,对于高科技型员工,管理者更应以弹性的工作计划来满足其需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只需对高科技员工知识需要的投入和产出进行控制,工作过程、标准、方法、进度由他们自己安排,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不要让他们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不要用刻板的方式来约束他们。过多的监督、控制和约束,只会扼杀高科技型员工的创造天性,束缚他们的个性张扬,不利于能力的正常发挥。
据报道,美国不少高科技企业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留住来之不易的尖子人才,纷纷为员工打造弹性工作的平台。才华横溢的乔治,在美国硅谷的一家网络终端公司供职。在那里,他有个好听的绰号——“快乐工程师”。3年前,乔治于斯坦福大学毕业。他非常渴望得到一份既能赚钱,又不耽误白天打高尔夫球的工作。乔治是个超级高尔夫球球迷,到网络公司应聘时,乔治明确地将这一就业愿望表白出来。该网络终端公司了解到这一切后,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乔治兴奋极了。到该公司就职后,乔治每天早晨10点左右起床,11点开始跑步,午饭后稍事休息便出去打高尔夫球,直到深夜他才真正开始工作,但工作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现在,出色的工作业绩已使乔治身价倍增,许多世界知名公司纷纷向他发出了“邀请函”。但乔治毫不心动。他说:“原因嘛很简单,在这里我有独立工作的自由,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而我需要它们,喜欢它们。是‘自由’给了我无穷的创造力。”
“管理中没有激励是万万不可的,但同样不存在万能的激励措施。”作为一名现代管理者,永远不要企图仅通过“弹性的工作计划”这一激励措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更不能企图用一个“弹性工作计划”去激励所有的员工。
在企业中,员工的能力良莠不齐,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制定弹性的工作计划不可等同划一,应因人而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管理者首先应从宏观上设计出合理、公正的组织激励方案,然后,再从微观上针对不同员工的特点和真实情况,灵活而综合地制定出“弹性的工作计划”。这样,“弹性工作计划”才能有针对性地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
“弹性工作计划”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下属一个自由空间,并给了下属一定的激励,它可以降低因工作时间过长而带来的感官疲劳,并且提高工作中的民主性。弹性工作时间计划的实行,使员工乐于在工作中接受更大的压力,使管理变得更加和谐,减少了与上级领导之间的隔阂。这是一种无“薪”的激励,这种无“薪”的激励,则更能体现出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着眼于结果,树立绩效意识
现代企业着眼于结果,实施结果管理,是评价员工创造价值和提升员工个人技能的有效手段。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对员工的行为和行动作出公正、合理并且令人信服的评价,从而依据评价结果作出晋升、降职、调动、开展培训和调换工作或辞退等决定。
工作结果考核不仅可以对员工的当前表现作出评价,而且还能影响员工以后的行动,使之树立绩效观念,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在向结果型企业转变的过程中,企业要想树立员工的绩效意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就需要在管理中以员工的执行结果为重点,运用考核的办法使员工改变低功效甚至于无功效的工作方式,踏踏实实地提高每一环节的工作效率。
在上世纪90年代,IBM的管理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管理者们只在形式上用几项无关紧要的指标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就作出了奖惩决定。没有一个员工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相反他们都在盯着那些干得更少而工资和福利并没有太大变化的同事,并毫不掩饰地向管理者表示不满。
由于当时IBM的薪酬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各级员工的待遇主要由薪水组成,此外还有很少量的奖金、股票期权和部门绩效工资,工资待遇级别很小而且过于强调福利,这就使得员工业绩的好坏无法体现在薪资水平上。
面对这种情况,新一届管理层首先对薪酬制度进行了改革。变固定工资为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另外加大股票期权和奖金在员工总收入中的比重,对那些认真完成工作、积极改进绩效的员工给予奖励。他还废除了家长式的福利制度,不认真完成工作、绩效差的人只能得到保底工资,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尽管没有完成工作,但照样拿到丰厚的薪水。
通过此举,公司打破长久以来的“大锅饭”作风,在绩效考核中加入了工作成果的内容,并把员工的工作成果作为薪酬水平的衡量依据。
为了使新的薪酬制度发挥更大的效果,新的领导层进一步调整了已经严重脱离现实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员工设计了切合实际的绩效目标,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使员工形成了一种只有切实地做好执行工作才有可能获得升迁机会的思想。
这样,IBM公司成功地改变了员工的行为方式,使他们更加注重业绩和结果了。员工的这种行为方式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IBM公司业务的发展。
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在绩效考核中加入执行结果的内容,还要在整个结果管理的过程中注意执行力的提升。只有在结果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倡导执行结果,企业才能更快更好地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使之改进工作业绩,提高绩效意识。
企业的管理者在整个结果管理的流程中,都必须深入到具体问题中去,真正指导员工改善业绩水平。只有管理者以身作则、注重实际,员工才会改变行为、注重执行,也只有管理者不断地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才会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