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4700000003

第3章 投资谋略之独具慧眼,明察秋毫(2)

李嘉诚决不做“开发客”,冒险、投机非他所长,稳健发展方是英雄本色。他从用现金购买旧楼改造着手,地价低时大量买进土地,他看准了地价一定会上涨,因此并不急于把买到的土地和房产脱手。特别是大陆发生“文化大革命”时,香港进入了真正的黑暗时期,谣言四起,人心浮动,百业萧条,地产有价无市。许多目光短浅的人受到当时一些谣传的影响,纷纷逃往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把工厂、商店、酒楼、住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李嘉诚却独具慧眼,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大陆动荡的局面一定会好转,香港的困境一定会改变。

李嘉诚正是透过眼前的迷雾,看到香港灿烂的未来,毫不动摇,稳坐钓鱼台。他一面小心翼翼地严格控制财务开支,不致为银行所乘;一面又趁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充分利用经营塑胶工业时每年不下千万元利润的盈余,购买低价的地皮和旧楼。于是,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地产、物业的时候,他却胸有成竹地购买了一幢幢设备齐全的旧大楼,盖起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新大厦。

正如李嘉诚所预料的那样,风波过去了,香港进入了工业化大发展时期,还被国际经济组织列为十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一。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香港就成了亚太地区棉纺织品、服装、电子及塑胶玩具等几种轻纺工业中心。70年代则进入了“工业成熟期”,成为地区性的国际贸易中心、海空交通枢纽、金融旅游和通讯中心。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愈来愈大,而香港却是个海港,陆地山峦起伏,可供商业用地的面积仅占全港面积的1/8。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大陆许多人避难来到香港,人口激增,社会对工、商、学、住等各类楼房的需求急剧增加,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这种情况,香港当局实行了高地价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填海造地高价销售,另一方面垄断经营,实施了“价高者得土地”的方针,这就更加助长了地产业的狂热发展,一时间“炒”楼之风盛行,但也因此造成了地产业随着市场的波动起伏不定。一些人高瞻远瞩,广置地产,把握时机,大发横财;一些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下错了赌注,倾家荡产。

李嘉诚真不愧是一位“投资奇才”,他熟谙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善于掌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时而迂回前进,时而单刀直入,因势利导,为长江公司未来的大发展打开道路。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顺利地闯过各种险滩急流,在地产业几次大起大落中仍能稳步向前。

1972年,李嘉诚就已拥有楼宇面积35万平方英尺,1975年增加到510万平方英尺,1976年发展到635万平方英尺。这一年中国大陆打倒“四人帮”,政治开始稳定,昔日离开香港的大亨纷纷重返家园。

再后来,中国政府又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香港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香港。他们大开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就更加大了对地皮的需求量,使得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房地产价格的狂升猛涨。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聚敛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1977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1979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地产业虽有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平稳上升的。1970年,每平方米工业用地为1107元,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38074元,住宅每平方米为951元,分别是1959年的10.5倍、2倍和5.8倍。进入70年代以后,香港地产业经过5年连续发展,1979—1980年达到了顶峰。1979年房地产疾速发展,地价狂升猛涨得十分惊人。这一年,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约为13876元,约为10年前的12.5倍,20年前的133.5倍。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70976元,比10年前约增长一倍,为20年前的42.5倍。住宅用地地价一直高于工业用地,为10年前的15倍或20年前的87倍。随着地价几十倍、上百倍的猛涨,地产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就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了。

4.知己知彼,投资要纵观全局

我每逢作出商业决定前,总会先将其可能性研究得清清楚楚。

——李嘉诚投资箴言

自从李嘉诚1958年涉足地产业以来,长江公司的发展可以说一直是顺风顺水。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一年以后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且成功上市。1976年,长江实业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达到5.3亿元,在商界已经非常引人注目。

可以说,这时李嘉诚的房地产经营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业界和传媒,并没有人将李嘉诚看作是房地产大亨。也就是说,对于真正的地产大亨来说,李嘉诚此时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小打小闹,构不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然而,从1977年以后,李嘉诚的名字却已经家喻户晓,只要有他出现的拍卖场,就一定有大批的记者对他穷追不舍。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李嘉诚参与了地铁中环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地铁顶上的施工)的竞标。在这次竞争激烈的角逐中,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一举击败了当时的香港地产巨人置地公司,从此开始了华资向英资进军的历史性转变。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关键就在于李嘉诚能够从全局着眼,精确分析各方经济实力,从而做到了“知己知彼”。

中环站和金钟站的地铁工程预计耗资205亿港币,在8年内完成,是香港开埠以来最大的工程。中环站是地铁的首段终点,位于香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第一站,又是香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香港政府公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齐集此地,且毗邻中环银行区。中环站和金钟站的位置如此优越,如能为其上盖,就能完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业务。这样巨大的商机,令全港的地产商无不垂涎三尺,李嘉诚当然也不例外。

此地铁工程的资金来源有三种渠道:一是由香港政府担保获得银行长期贷款;二是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出售股权集资;三是地铁公司与房地产公司联合发展上盖业务,将利润充当股权。早在1976年下半年,新闻界就盛传香港地铁公司公开招标地铁上盖工程,1977年初这个消息终于得到了官方证实。一得到确切消息,李嘉诚便开始摩拳擦掌,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没有一点实力,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肥肉被别人叼走。

据跟随李嘉诚多年的下属回忆说,李嘉诚平时极少将工作带回家,他总是尽量放松自己,第二天好以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可是这次对地铁投标,李嘉诚却常常把文件和资料带回家去,足见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何等重大。这次夺标呼声最高的置地公司隶属于英资企业怡和,是香港房地产界的“大佬”。在香港有种说法,叫“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置地的实力和影响力有多么大。和这样的对手交手,没有全方位的准备,没有十二分的信心和胜算,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李嘉诚对于夺标的准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置地公司;二是研究地铁公司。

香港岛中区可以说是置地公司的“老巢”,在这里,置地公司拥有数十座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也称怡和广场)就在将来中环地铁站的两侧。虽然当时置地并没有公开声明,是否参与地铁上盖权的竞标,但是从形势来看,对于置地公司来说,这样的“囊中之物”是绝对不会让其他人轻易染指的。

李嘉诚深知,论实力长江实业根本不是置地公司的对手,但是,从长时间的仔细分析中,他还是找到了置地公司的弱点和缺陷。置地公司隶属于怡和有限公司,怡和第一大股东凯瑟克家族一向对内地政府持有防备的态度,始终力主将发展重点放在海外。同时,置地公司现任大班纽必坚又身兼置地、怡和两家的负责人,虽坐镇香港,但由于受到股东老板的制约,用于地铁上盖权争夺的精力必然会分散。何况,置地公司一向财大气粗、目中无人,是绝对不会对“势在必得”的事情进行认真分析和考虑的。多数人都被置地公司强大的外表所吓退,而李嘉诚却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对手的致命弱点。

接下来,李嘉诚又对地铁公司进行研究。他非常清楚,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在竞争中抢得先机。李嘉诚用了很多精力,从不同的渠道搜集信息,知道了香港政府对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估价约2.443亿港币,再加上九龙湾车厂的地皮估价,合计大概在6亿港币左右。香港政府将以公告地价把地皮费拨给地铁公司发展房地产,以弥补兴建地铁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是,地铁公司却与政府多次商谈,想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来支付地价,均遭到了拒绝。

在此情况下,李嘉诚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转机。地铁公司之所以提出以部分股票来支付地价,一定是因为资金匮乏的缘故。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用意,也许就是因为以高息贷款购买地皮而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当三方的情况都了然于胸之后,李嘉诚经过深思熟虑,制定出了最完美的投标方案。此方案的提出,将中环和金钟两地盘设计为一流的商业综合大厦,光从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李嘉诚的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建筑费由长江实业以现金方式支付;二是商厦建成全部出售后,利益由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分享,并且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的分配比率为51%和49%。

只确定方案是不够的,李嘉诚马上又开始实施具体操作。实行这个方案需要巨大的资金,这对于目前的长江实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于是,1976年的冬天,长江实业发行了新股,从中获得1.12亿港币的现金储备,再加上大通银行许诺的2亿港币的贷款和一年度盈利储备,李嘉诚手上能调动的现金大约有4亿港币。

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当时参加此次竞投的财团、公司达30多家,这其中包括了置地公司、长江实业、太古地产、金门建筑、日财团、辉百美公司、嘉年集团、霍英东集团和恒隆地产等实力雄厚的公司。但是,舆论界一致看好的,还是表面看起来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置地公司。

所以,当得知最终由长江实业中标以后,简直让所有人跌破眼镜。1977年4月4日,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与长江实业首长李嘉诚,签订中环站上盖发展事业协定,而金钟站上盖则由日后商议签订。第二天,香港所有报纸杂志都围绕“长实”击败“置地”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大做文章,称这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只有李嘉诚心里最清楚,他的胜利是一种必然。

同类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对投资工具的介绍全面细致,讲授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推荐的方法科学实用,切实可行;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投资理财之需。相信通过阅读《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你一定能轻松掌握有关投资和理财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尽快踏上财富的增值之路。
  • 长投专刊 精华版(一)穷爸爸,富爸爸

    长投专刊 精华版(一)穷爸爸,富爸爸

    这是一本像《男人装》一样紧随潮流,像《读者》一样贴近生活,像《故事会》一样充满故事,又像《花花公子》一样有内涵的理财专刊! 理财达人水湄物语出品,长投网倾情奉献:《长投专刊》与你分享实现财富自由的实用投资理财技巧!
  • 金多多财会日记:把握出纳工作的28个细节

    金多多财会日记:把握出纳工作的28个细节

    书稿讲述了金多多在出纳职场的励志故事。金多多,一个刚从财会学校毕业的学生,成功应聘了柏岭记家具公司的出纳岗位,刚工作的她遇到了很多的“麻烦”和困惑,还好有个师傅——李叔来指点,手把手教多多辨别钞票、票据、如何付款等做好出纳工作的28个细节。
  •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

    本书对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概念、主要产品、交易规则、定价模型以及这种交易策略加以简洁明了的说明。从具体内容来看,本书在重点论述金融衍生产品中最重要的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后,对金融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信用衍生产品等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也加以简要的介绍。全书共分为13章,依次为:金融期货概述;金融期货的主要产品;金融期货的定价原理;金融期货的套期保值;金融期货的套利与投机;金融期权概述;金融期权的主要产品;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金融期权的套期保值;金融期权的套利交易;金融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与其他利率协议;信用衍生产品。各章后分别有该章的小结、基本概念和复习思考题。
  • 雪球专刊第021期:股民的自我修养2

    雪球专刊第021期:股民的自我修养2

    最近有这样一种想法,即股市投资成功带来的收益,与一个人的层次、境界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层次和境界,即使从股市中得到了暴利,也很容易失去(2006年首次入市,在2007年大赚的投资人,估计只有不到5%的人到目前保住了牛市的成果)。更多的人是从未在股市中得到过较多的浮盈,而是在中国股市这个亿人坑中越陷越深。
热门推荐
  • 越吃越瘦的10种水果

    越吃越瘦的10种水果

    拥有窈窕的身姿是当今女性最大的愿望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追求娇好的身段而放弃了美昧的食品,认为只有少吃甚至于不吃才能瘦下来。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健康,对美丽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其实,一个人的美丽除了天生因素之外,还有后天的悉心调养。瘦身专家认为,好身材的关键在于对人体内部的调养,本套书介绍的这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对塑身美体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 误惹校草:小学妹,别跑

    误惹校草:小学妹,别跑

    第一次,她在游泳馆碰见他,害羞的跑掉了。第二次,她在小树林遇见他在被人表白,被发现后,又跑掉了。第三次见面,爸爸妈妈竟然告诉她她要和他订婚!她泪奔了,怎么就甩不掉他啊?第n次见面,她正想走,他喊道:“小学妹,别跑啊!”她怒了:“你到底想干嘛!”他邪魅一笑,在她耳边说:“小学妹,从今天开始,你不许跑喽!因为,你是我的未来老婆!”
  • 道之极:为人民服务

    道之极:为人民服务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之极,为人民服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块白丝绢

    一块白丝绢

    敢问情为何物,却让人如此执着!多少次情感交融、痛彻心扉。但,却矢志不渝。有人说他是怪人;有人说他不可理喻。但他心里始终藏着一个秘密——白丝绢。很多女人在他心里扎了根,发芽的只有雪莲。爱和情不一样——他一次次用生命维系了情,却没有爱。很多人都以为爱到终极一场空。不,他等到了——正应了那:有情人…
  • 校草大人,等一等

    校草大人,等一等

    某男无奈的捂住了自己的头,是谁告诉我,“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为什么那个小女人的身边围绕着一群男人,“这个长的太妖孽,不能要”“这个长的……,气息太冷,不能要”“这个长的太萌,不能要”“……”某女一脸懵圈的看着暴走的某男,把帅哥一个一个的扔掉,最后终于只剩一个自己了,某男兴奋的来到秋迎面前。“我做的棒不棒”全然没有了刚才的霸气,某女一脸无奈。(刚开始可能写的不够好,希望大家多包含,后来的章节会越来越有趣的)
  • 韩娱女王:林暖惜

    韩娱女王:林暖惜

    韩娱女王林暖惜,六年级时加入了YG,和权志龙,太阳成为同期练习生。
  • 农门医女之药香满园

    农门医女之药香满园

    一不小心穿越了,可凭什么别人都是王妃贵族,就单单她浑身没有二两肉,想她堂堂医学硕士,哪有低头吃别人瘪的道理,挖药草,配偏方,双手赚得一满钵,俊美秀才贴上来,可是,为毛,身后那个甩不掉的小傻子,老是爱娘子,娘子的叫!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赛尔号之光之心

    赛尔号之光之心

    叮铃,叮铃清脆的银铃声在夜空中响起恰似恶魔在月下的轻声呢喃死神在瑟瑟寒风中聚起了祝福光明依旧,却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温暖留下的只有那一抹彻骨的凄凉是刻骨铭心的背叛,还是永恒的守护?向前是地狱,向后是阴霾,难以抉择的命运或许早已预测到未来的命运,却傻傻的选择了放弃生的希望扑朔迷离的感情早已失控,心底唯一残留的只有当初的誓言,无论你曾记与否地狱边缘的彼岸花开,美得惊心动魄,宛如与世隔绝般的恐惧,屏蔽了喧闹,屏蔽了厮杀,时间在此刻凝固枷锁将肉体的自由禁锢,却始终禁锢不了那份灵魂中的那份思念与担忧,不以为然的时光化作温柔的刻刀,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刀一刀划在心口…在破晓的一刹那,我们终究发现,光明归来!
  • 重逢99次:暴萌小仙,轻轻亲

    重逢99次:暴萌小仙,轻轻亲

    坐看人间双飞燕,不见天上云中仙。“什么?双飞燕,你是说这个吗?”剑长锋将手中的一只香喷喷的烤乳鸽递给了张紫琳。“剑长锋,你...你...你要是在吃我的同类,我让你直接做晕中仙!!!!”“啊啊,剑长锋,你咬我干嘛!?”“我不吃你同类,只能吃你了。”“剑长锋,你给我去死!”呜呜呜,好想把这把破剑去卖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