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1500000017

第17章 保持平常心,一切皆如愿(2)

三祖僧璨禅师反问道:“是谁在捆绑着你?”

道信想了想,如实回答道:“没有人绑着我。”

三祖僧璨禅师笑道:“既然没有人捆绑你,你就是自由的,就已经是解脱了,你何必还要寻求解脱呢?”

后来石头希迁禅师在接引学人时,将这种活泼机智的禅机发挥到极致。

有一个学僧问希迁禅师:“怎么才能解脱呢?”

希迁禅师回答:“谁捆绑着你?”

学僧又问:“怎么样才能求得一方净土呢?”

希迁禅师回答道:“谁污染了你?”

学僧继续追问道:“怎么样才能达到涅槃永生的境界呢?”

希迁禅师回答:“谁给了你生与死?谁告诉你生与死有区别?”

学僧在希迁禅师的步步逼问之下,开始迷惑不解,继而恍然大悟,明白了的道理。

感悟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给自己减压,从而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快乐。

有时保持沉默也是一种智慧

从前,有一个和尚,因为听说开悟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崇拜,有一天,他就对外宣称自己开悟了。

古代的出家人有云游参访的习惯,因此,许多游方的僧人就不远千里来拜访、请教他。

他担心会露出马脚,经常一言不发,装出高深莫测的样子,自称“沉默大师”,把一切问题交给两个能言善辩的徒弟去回答。

有一天,两个弟子都出门去办事,正好—位云游的和尚来向沉默大师请教佛法,沉默大师只好亲自接待他。

云游的和尚问道:“大师,什么是佛?”

沉默大师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只好保持沉默,一边还东张西望,寻找两位能言善辩的弟子。

云游的和尚觉得沉默大师的左右顾盼充满了禅机,于是继续问:“大师,什么是法?”

这一次,沉默大师对寻找弟子已经绝望了,只好避开云游僧锐利的眼光,抬头看看天、再低头看看地,依然一言不发,保持沉默。

云游的和尚深感受到很大的启发,又问:“大师,什么是僧?”

沉默大师只好闭上眼睛,不做任何表示。

云游的和尚内心充满了喜乐,再问:“大师,什么是幸福快乐?”

沉默大师感到头痛了,只好双手一摊,表示再也不能回答问题了。

云游的和尚深深地鞠了一躬,兴高采烈地离开了,他觉得沉默大师果然名不虚传、深不可测。

他离开沉默大师不久之后,在路上遇到沉默大师那两位能言善辩的弟子,

他不知道他们和沉默大师的关系,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自己的心得:“沉默大师是个真正的悟道者!我问他什么是佛,他把头先转向东边、再转向西边,意思是说,人人到处在找佛,其实佛就在心中,不必东找西找。我又问他什么是法,他先看看上面、再看看下面,意思是说,法是完全平等的,并没有高低之分。我问他什么是僧,他闭上了双眼,意思是说,闭门苦修的才是僧,最后我想不出什么问题了,就问他:什么是幸福快乐,他摊开双手,意思是说能放下一切就是幸福,能帮助别人就是快乐!呀!沉默大师的悟道多么深切!教导也是如此的深刻!你们俩人应该赶紧去拜望他啊!”

云游的和尚说完,再度走上参访的旅程。两位弟子听得目瞪口呆,心想:师父怎么在转眼之间就变得这么高深了呢?赶紧回到沉默大师的身边。

沉默大师看到两个徒弟回来,不禁生气地抱怨他们:“你们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刚刚有一位好问的和尚,差点把我问倒了,还好我一直沉默到底,他才走了。”

沉默大师成功地保住了他的面子,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在不懂的时候能够保持沉默。当然,沉默大师欺骗别人的行径是值得我们批判的,但就处世交际而言,他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感悟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人毕竟不是神仙。每个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时,保持谦虚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真的不懂,但又要顾及面子,不妨保持沉默,这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个妇人是私生子,别人都对她指指点点,为此她整日烦恼不已。无论她走到哪里,这种烦恼都如影随形,不断地折磨着她。

有一天,妇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想投水自尽,一死了之。可是,妇人刚刚跳入河中,就被人救了起来。当听完妇人的不幸遭遇时,那个救她的人劝她投入佛门,寻求解脱。

于是,这位妇人拜访一位禅师,对其叙述自己的不幸。禅师在听完妇人的叙述之后,只是让她静默打坐,别无所示。

妇人打坐了三天,非但烦恼不除,羞辱之心反倒更加强烈了。妇人气愤不过,跑到禅师面前,想将他臭骂一顿。

“你是想骂我,是吗?只要你再稍坐一刻,就不会有这样的念头了。”禅师的未卜先知,让她既吃惊又心生敬意,于是,她依照禅师的教示,继续打坐。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禅师轻声问道:“在你尚未成为一个私生子之前,你是谁?”

妇人脑子里的某根弦仿佛突然被拨动了一下,她窘得双手捂着脸,随后更是号啕大哭起来:“我就是我啊!我就是我啊!”

感悟

我们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守住自我、守住本性,就能放下对自我的执著,就能够活得精彩活得自在。因为,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佛说,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活出真正的自己来

在河的两岸,分别住着一个和尚与一个农夫。

和尚每天看着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看起来非常充实,令他相当羡慕。而农夫也在对岸,看见和尚每天都是无忧无虑地诵经、敲钟,生活十分轻松,令他非常向往。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共同念头:“真想到对岸去!换个新生活!”

有一天,他们碰巧见面了,两人商谈一番,并达成换身份的协议,农夫变成和尚,而和尚则变成农夫。

当农夫来到和尚的生活环境后,这才发现,和尚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那种敲钟、诵经的工作,看起来很悠闲,事实上却非常烦恼,每个步骤都不能遗漏。更重要的是,僧侣刻板单调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虽然悠闲,却让他觉得无所适从。

于是,成为和尚的农夫,每天敲钟、诵经之余都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在彼岸快乐工作的其他农夫。

至于做了农夫的和尚,重返尘世后,痛苦比农夫还要多,面对俗世的烦忧、辛劳与困惑,他非常怀念当和尚的日子。

因而他也和农夫一样,每天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对岸步履缓慢的其他和尚,并静静地聆听彼岸传来的诵经声。

这时,在他们的心中,同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回去吧!那里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生活!”

感悟

别人永远是别人,你永远是你。不要习惯于羡慕别人,要学会羡慕自己。其实,只有懂得羡慕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羡慕的人。与其羡慕和嫉妒别人,不如活出真正的你自己来。

当行脚之时行脚,当隐居之时隐居

无德禅师一向在行脚,一天来到佛光禅师处,佛光禅师对他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可惜为什么不找一个地方隐居呢?”

无德禅师无可奈何的答:“究竟那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道:“你虽然是一位很好的长老禅师,可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

无德禅师说:“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下来。”

无德禅师在佛光禅师处住下来,一天,有一学僧问道:“离开佛教义学,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道:“如果是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说:“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

学僧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

无德禅师道:“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如何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问:“什么是您禅师的家风?”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的责问说:“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也就不客气的答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是认真的责问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说:“打坐!”

学僧更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个铜钱给学僧。

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报告说道:“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现在已找到了隐居的地方!”

感悟

禅是的随缘随性的,没有什么限制。自古以来的禅僧,有的行脚云水,有的陆沉隐居,有的躲藏盛名之累,入山唯恐不深,有的接待十方,等待有缘的传灯之人。究竟怎么做才是禅僧真正的生活行止呢?正如无德禅师说:“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古代波斯国有一个国王,喜欢在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而每次午睡时,他都让两个侍卫守候在自己的床边,以便随时服侍自己。

这一天,他照例又睡午觉了。两个侍卫一个站在床头,一个站在床尾,为他轻轻地摇着扇子。天气有些闷热,国王难以入睡,便闭目养起神来。

不知不觉之中,国王似睡非睡地过了一段时间,便又醒了,但他还不想起床,依旧紧闭着双目。这时,两个守候在床边的侍卫也有些困意,为了不至于打瞌睡,便聊起天来。他们以为国王还在睡眠之中。

侍卫甲问侍卫乙:“哎,你说说,你是靠什么活着的?”

侍卫乙回答道:“我是靠尊敬的大王活着的,是大王的恩赐给了我一切。”

国王本无意听两个侍卫的对话,但一听到对话中说到了自己,禁不住听了下去。

侍卫乙接着说:“那你是靠什么活着的?”

侍卫甲说:“我不靠天,不靠地,什么也不靠。”

侍卫乙奇怪地问:“什么也不靠?那怎么活下去呀?”

侍卫甲说:“我的一切只凭自己的命运。命里注定该有的,自然会有;命里注定没有的,争也争不来。”

侍卫乙有些不解,问:“那么什么是命运呢?”

侍卫甲刚要回答,见国王翻了一个身,赶紧把话停住,并示意侍卫乙继续摇着扇子,不要说话。

国王听到了两个侍卫的对话,心想:这个甲侍卫不依靠我的恩赐,只想靠命运,哼,等会儿,让你看看。这个乙侍卫不错,还知道感恩,我得想着多赏赐他才是。想着,想着,他翻了个身,侍卫们不再出声了,他也就不再闭目装睡了。

国王坐起身,待两个侍卫为他整好衣冠,就说:“你们两个退下去吧,有事我再叫你们。”

两个侍卫从国王的寝宫中退了出去。

国王把侍卫丙叫进寝宫,对他说:“你快到王后那儿去,说是我的意思,待会儿要好好地赏赐那个为王后送酒的侍卫,多给他些金币、珍宝和衣物。听明白了吗?”

侍卫丙低头道:“听明白了,臣这就去对王后传大王的话。”

国王说:“很好。”挥挥手叫他下去了。国王站起身,在寝宫里踱着步,边踱边想,侍卫甲呀,侍卫甲,你竟敢说不靠我活着,等王后重赏了侍卫乙以后,看你眼热不眼热。

国王越想越高兴,朝门外呼侍卫乙的名字,把他召来,说:“你把我喝剩下的这半杯酒给王后送去。”

侍卫乙端着那半杯酒,准备给王后送去,心中有些纳闷:国王宫中的酒有千桶万桶,为什么让我把这喝剩的半杯酒送给王后呢?

想着走着,不料,刚一出门,就撞在门外的立柱上了,顿时,鼻血流个不停。他赶快招呼别的侍卫过来,刚巧是侍卫甲。

侍卫乙一边用左手捏住自己的鼻子,制止鼻血继续外流,一边把右手中的半杯酒递给侍卫甲,说:“你快把这酒给王后送去,我鼻子碰流血了,去不了了,谢谢你了。”

侍卫甲接过酒杯,说:“你快去找医生吧,这酒我马上就送到。”

王后正在宫中等候送酒之人,见侍卫甲送酒来,就笑着说:“你来得正好,大王让我赏赐你金币、珍宝和衣物,我已叫人准备好了,你放下酒杯,收好赏物,快到大王那儿去谢恩吧。”

侍卫甲弄不清国王为什么要赏赐自己,但一想:既然命运中注定要得到赏赐,为什么不接受呢?他谢过王后,捧着赏物到国王那里谢恩。

国王一见得赏的是侍卫甲,大为惊异,立即把侍卫乙唤来,问:“我命你去给王后送酒,为什么你没有去呢?”

侍卫乙说:“启禀大王,并非我不愿去给王后送酒,只是臣刚一走出宫门,不小心碰破了鼻子,血流不止,只好请他替我给王后送酒去了。”

国王听后,叹息不止,连连说:“我现在真得明白了,佛语讲得实在有理呀,这可真是‘自作其业,自受其报’哇,命运啊,命运,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感悟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常常难测,谁也不会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走运,什么时候又倒霉。如果整天为了看不见的灾祸忧心忡忡,或是为了不切实际的利益患得患失,那么人生就不会有快乐可言。只有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命运中即将出现的事物,才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从而做一个自由快活的人。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3)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工作并快乐着

    工作并快乐着

    本书包括“抬头看”、“低头看”、“向外看”、“向里看”、“左右看”、“向前看”、“永恒的激励”七篇内容,介绍了如何从工作中得到最大的收获,使自己保持好心情。
  • 选对人做对事

    选对人做对事

    人是最伟大的资源。卓越的人,也就是有杰出成就的人,差不多都有一个不寻常的认识,即尊重和珍惜每个人的存在。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要像一个球队的教练一样,把每个队员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给他们清晰的目标并适时地激励他们,使他们发挥最佳的作用。一句话:选对人,做对事,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 人身安全卷(千万个怎样)

    人身安全卷(千万个怎样)

    本书即是要提醒与教导读者,如何了解并避开居家生活中的各种危险,让家成为永远“爱”与“安全”的堡垒。
  • 多彩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

    多彩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

    人生活在世上,其实就是活的一种心情。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面对艰难困苦,放松压抑的心情,将直接决定你的人生轨迹。好心情就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它能消除你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
热门推荐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精华版)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精华版)

    蓝天包容每一片云彩,故其绚丽多姿;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故其雄伟壮观;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故其浩瀚无涯——这是蓝天、高山和大海的特质,也是我们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多元化、多样性的当今社会中,面临激烈的竞争,拥有包容的智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心胸要像蓝天、高山和大海那样包容万物,真正地拥有那份宠辱不惊,那份得失的坦然,活出真正的自我。
  • 寄人篱下的黑少【完】

    寄人篱下的黑少【完】

    原本是挥霍无度的黑道少爷,却因为开地下钱庄的老头子突然失踪,而不得不自谋生路,原本想靠没有血缘的姐姐生活,但老姐生活拮据,终于不得不把三位少爷投寄到老头子的旧部家。虽然从小受到黑道冷漠的教育,但本性善良的孩子终究不会做坏事的,就算偶尔邪恶了一点,也是为了活的更自由而以。
  • 盛宠王妃:独霸天下

    盛宠王妃:独霸天下

    莫名的穿越成一国的公主,后又嫁给传说中杀人不眨眼,脾气暴躁性情不定的翼王,当上翼王妃,展开了一场虐心的爱情……第一次动心的她能否如意得到一人心……“我会爱你一辈子……”─寒夜羽“我用曾经的飞蛾扑火,换来今天手心里握着的一把余温尚存的灰烬。”─安雅馨
  • 相行陌路

    相行陌路

    十年前,她因为伤逃离这里,十年后,她带着一身的荣耀光环,重新回到这里,她不知道这里是否跟十年前一样,但是她知道,回到这里,她的心会开心。逃开十年的城市,她不知用了多大的勇气回到这里,也不知道把一切揭开,她是否能够去承受那份沉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劫仙纪
  • 校园王道:MVP女友

    校园王道:MVP女友

    她是被十九所学校勒令转学的问题千金,他是圣灵三少之首的霸道少爷。初次相遇便燃起凶凶战火,之后持续的火花碰撞之下渐渐发现,她的神秘背景以及性格上的极端,却成了他眼中致命的诱惑……
  • 龙虎兵团之前世大将军

    龙虎兵团之前世大将军

    传说,有一个组织,他们没有任何国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来历,只知道有一句话:龙虎出动,世界崩塌。
  • 消失的国青队

    消失的国青队

    2002年后,中国足球陷入了低谷,问题出在那?有人说足协、有人说教练、有人说联赛……假如历史能够重来一次,重新换一套人才选拔制度和足球环境,结果会如何呢?这篇小说想带您找回一支从历史中消失的国青队持续更新中……
  • 孟子传

    孟子传

    特立独行的“亚圣”,笑到最后的理想者!深刻解读一代智者光辉的仁政思想,生动描绘一个圣贤的平民生活。孟子是继孔子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理论家,被称为“亚圣”。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以及孟子一生不平凡的经历,通过艺术形象阐发了孟子的“性善论”理论和“仁爱”思想,既具有可读性也具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