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不同选择的结果绝对不一样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老子
老子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观察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进而分析各自的特性,这种方法有实用价值。一种人听到某种道理或者面对某种规则,能尽力去遵循,付诸实践,并且能持之以恒,坚忍不拔,达到真人的境界;一种人听到这些自然法则后,半信半疑,即使实行,也缺乏坚强毅力,对自己迷误不清,还有种种坏习惯,都不合于道,甚至私心积重难返,却又多方自我辩护,屈服于心中的敌人,以致时而执行时而放弃,终于半途而废。一种人听到这些自然法则后,以为是一派胡言,嗤之以鼻。这三种人,现实生活中都很多。
分辨我们周围三等人士,也就是三种人的方法,当然首先应该知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三士的属类并非绝对地一成不变,也就是说上士如果智能衰退也可能降格为中士,中士如果智能增强也可能升格为上士,中士智能衰退则可能降格为下士,下士的智能如果因加强学习或特殊的训练,得到补益与提升,也可能升格为中士,甚至上士。一般来说,一个人降格比较容易,升格的难度却较大。如佛教所说,菩萨修炼的十地,就是智能上升到不同程度的分级,只有达到了第八地的菩萨,才可能保证智能不再出现减退,所以菩萨第八地又名为“不退转地”,由此可知,即使修炼到第七地的菩萨,如果遇到逆缘的干扰,也可能降格为第六地第五地……甚至退出菩萨道。
“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这句话说得太地道了。所以,我们常常鼓励人无论是搞学问还是创业,都不要怕人嘲笑。如果不被人嘲笑的话,事情就说明很容易了。《列子》上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智叟嘲笑老愚公的行为太傻,但老愚公所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是一种道,这种道,只有下士才会嘲笑。过去,我们班的一个老师,每次讲课前都说,不想听我讲课的同学,可以出去,我不反对。等有人离开了教室,他说,不用装听或者在心里骂我、嘲笑我了。他们不难受,我也不难受了。
这个老师很可爱,不听他课的学生并不是坏学生,所以他不强人所难,他甚至不愿让听他课的学生憋在教室里难受。让他们离开,反而使他们有时间干他们喜欢干的事。人的优点与缺点都是相对的,运用得当是优点,运用不当是缺点。也就是说,世上的人没有绝对的优点和缺点。
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灵活应变,如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它是牵涉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因而存在共同利益。社会公德、尊老爱幼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也存在共同利益。这些属于对立统一的框架之内。爱家乡、爱祖国表现为一个相对范畴,当自身的名誉、地位和利益与相应的整体密切相关时,则表现为对集体的爱,对家乡的爱,对袓国的爱。因而爱又表现为一种相对性。当不能达到统一时,得运用人类的智慧和理性,共同制定一些条约、法律来约束各自的行为。
能够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人,比能够理解“大智若愚、大器晚成”的人要少。老子把音乐分为两类:一类是道的音乐,也就是无为自然的音乐;另一类是世俗的音乐,也就是人为的非自然的音乐。道的音乐符合道的特征,它是一切人为音乐之本,无所不在,无所不容。它是最美的,又是无声的,是音乐的最高境界。人为的音乐则是动听的,因此它会令“过客止”,但这种有声之乐的美是世俗的、暂时的,会“令人耳聋”,所以不宜提倡。
对于老子这种论述,我们大多是“大笑之”的一种人了。现在哪一天不飘着流行歌曲,并没有让人听了变坏呀。老子主张取消一切人为的有声之乐,并因此剥夺人们享受音乐的权利,这是不利于音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而且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消极影响,这是我们不能不批判的。
对“大音希声”中“希声”的诠释,对于文义的理解非常重要,“希声”是“无声”,第十四章中有“听之不闻名曰希”。老子是谈音乐,更是谈道,他发现人们对道有不同的态度,所以他提出自己对道的看法,道既是不可见的,又是“无声”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处于“寂兮寥兮”的超然境界。大音是老子所推崇的音乐,所以符合道的特征,那就决不会是“令人耳聋”的音乐。老子不反对有声音乐,他强调“音声相和”,达不到这种效果,音乐让人听得心发烦,最好不要听,到大自然中去,听听“希声”,这样会有利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