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与耳聋二者与肾脏关系密切,且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在临床上常同时发生,故和而议之。《诸病源候论·耳病诸候》论曰:“肾气通于耳,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劳伤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曹元方认为耳鸣、耳聋有内伤、外感的治病因素,并且强调肾虚在发病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通过经脉与耳的联系而导致耳鸣、耳聋。久虚久损,经络不通,实为难治。
【病例1】毕某,女,74岁。双耳鸣1年半,肛门潮湿,足冷。舌红苔少,脉沉细。辨证:肝肾精亏,耳失所养。
治则:滋补肝肾,聪耳明目。
处方:枸杞子30g,菊花20g,地龙10g,赤小豆50g,熟地黄30g,山药20g,山茱萸15g,牡丹皮15g,茯苓15g,泽泻15g,磁石20g。7剂,水煎服。
二诊:舌红少苔,脉沉细。上方基础上加天冬15g,以其药入肾经,养阴清火;补骨脂15g,以补肾助阳;炒白芍30g,其性温,以养血和血。7剂,水煎服。
三诊:自诉足下湿感,舌红苔少。上方去补骨脂白芍,加入石菖蒲15g,以化湿开窍;肉桂10g,温肾助阳;熟地黄20g,以滋阴益肾;石斛30g,以补肾益阴。7剂,水煎服。另方以上方加龟甲15g,肉苁蓉20g,以血肉有情之品补肾填精;地龙5g,土鳖虫15g,以活血化瘀通经络。4剂为丸,每丸12g,每日3次服。
【按语】
肾开窍于耳,指耳的听力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盈亏密切相关。《灵枢·脉度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为藏精之脏,肾精充沛上濡耳窍,则听觉聪慧,肾精不足则耳鸣,听力减退甚则耳聋。本例为老年女性,舌红苔少,脉沉细,表明肝肾精已伤,证属肾虚耳鸣。方以杞菊地黄丸化裁,滋阴肾养肝为本。加地龙以通经络。磁石益肾阴,以求聪耳明目。赤小豆利湿化浊,性温和。全方共奏滋补肝肾,聪耳明目之效。
【病例2】
邹某,女,26岁。少寐日久,耳鸣腰酸,劳累即咳,恶心,盗汗、焦虑。舌暗红苔少,脉弦细。
辨证:脾肾两虚,耳失其养。治则:益肾填精。
处方:何首乌50g,生牡蛎100g,远志20g,白芍20g,生龙骨30g,首乌藤30g,桑寄生30g,熟地黄50g,女贞子40g,山茱萸25g,巴戟天5g,7剂,水煎服。
二诊:能寐,多梦,时寒热,舌淡红苔少,脉滑。多梦为心血不足,虚火扰心所致。故上方基础上加入知母15g,以清热滋阴泻火,7剂,水煎服。
三诊:主诉月经量少,腰酸,入夏手足心热,易醒,舌淡红苔薄,脉弦细。入夏阳气浮越,因素体气血不足,虚阳浮越则入夏手足心热,易醒。方药为桂枝10g,生白芍20g,知母20g,麦冬20g,女贞子50g,益母草30,杜仲30g,山茱萸20g,山药30g,牡丹皮15g,生牡蛎50g,覆盆子30g,12剂,水煎服。全方以健脾补肾填精为主。麦冬牡丹皮以凉血养阴清热。益母草化瘀利水通经。
【按语】
本例为年轻女性,证属脾肾两虚,耳失其养。脾肾两虚为先后天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既生,由手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脾气不足则无以化生气血,气血不足则心失所养,而见少寐、盗汗、焦虑。脾无以养肾而见耳鸣腰酸,全身气血皆不足而见劳累即咳。舌暗红苔少,脉弦细,皆为一派气血不足之象。故治疗应以健脾益肾填精养血为主。方中桂枝振奋脾肾之阳,白芍养血和阴,生牡蛎理脾养阴,熟地黄、女贞子、桑寄生、山茱萸、巴戟天补肾之阴阳,以补肾填精,生牡蛎合生龙骨重镇安神,全方共奏健脾益肾,填精养血之功。
【病例3】
杜某,女,29岁。右耳鸣3个月,耳鸣如蝉,夜晚加重。月经适时而止,月经规律及量正常。舌暗红苔薄,脉弦细。
辨证:血虚感邪。治则:养血祛风。
处方:菊花20g,川芎30g,白芍30g,当归15g,何首乌30g,桃仁10g,红花5g,熟地黄30g,甘草30g。7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上证好转,现乳房胀痛,项不利,舌红苔白,脉弦细。方药为上方加赤芍20g,连翘50g,以清热散结,葛根15g,以解利肌脉,白术20g,以健脾运湿化浊。
三诊:主诉大便可,耳鸣轻。舌暗红苔白,脉弦细。上方加橘叶25g,以疏肝行气,散结消肿,治乳房胀痛。
【按语】
本例耳鸣如蝉,且多于安静时明显,病情较复杂,无明显肾精不足之象。且患病日久,考虑为血虚又感外邪,治疗以当归、何首乌、白芍、熟地黄、川芎养血和血;桃仁、红花通经活络;菊花疏风清热。
【病例4】
张某,女,48岁。耳鸣以右侧为重1年,阶段性发生,加重2个月,心烦,多郁,时头晕。血压:140~160/100~90mmHg。舌淡红苔薄,脉细。
辨证:精伤伏邪留滞。
治则:养精血清伏邪。
处方:黄精50g,玄参15g,熟地黄50g,菊花20g,磁石30g,皂角刺15g,连翘30g,葛根20g,当归15g,甘松20g,合欢花30g。7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耳鸣白天轻,夜晚重,时头热,舌暗红少苔,脉细。上方加牛膝15g,以补肾引热下行,杏仁20g,甘润降利气机,7剂,水煎服。
三诊:自诉耳鸣仍夜间重,目热。上方减当归,加入地龙15g,以通络化瘀,木贼15g,入肝经善清肝明目,杏仁15g,以降利气机引热下行,7剂,水煎服。
四诊:舌红苔薄黄,上方加龙胆草10g,清肝火,麦冬25g,养阴清热。7剂,水煎服。另以上方为丸常服。
【按语】
本例为邪气伏留,时发时止,因气血不利所致。舌淡红苔薄,脉细表示精本已伤,故全方应以养精为主,在清伏邪的同时,加入散结之品以治疗邪结。故本方中大量应用黄精以补脾肾之精;熟地黄、当归以滋阴益肾养血,玄参清热养阴,皂角刺、连翘清热散结;葛根升清降浊以治疗头晕,磁石补肝肾聪耳明目,菊花清余火,甘松、合欢花除烦解郁,和心阴。
【病例5】
苏某,男,26岁。右耳鸣,左耳先天聋,初期阵发,现持续,口干不欲饮。舌暗红苔薄,脉弦细。
辨证:肝肾精伤。
治则:滋补肝肾,活络通窍。
处方:菊花20g,枸杞子30g,磁石30g,皂角刺15g,黄精50g,熟地黄30g,土鳖虫15g,桃仁15g,山茱萸20g,天冬25g。7剂,水煎服。
二诊:舌淡红苔白,脉弦细。上方加川芎30g,以活血行气,祛风邪。
三诊:自诉上症稍轻,口不干。舌边红苔白,上方加茯苓健脾利湿。
四诊:自诉偶尔耳鸣,舌边略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加葛根20g,以升清降浊,使清阳得升,以养耳窍。另以上方为丸常服。
【按语】
阴阳两伤,以伤阴精为主。肾精不足则无以养耳窍。阴伤则口干渴,阳气不足则水津不布,故见口干不欲饮。舌暗红苔薄,脉弦细为阴阳两伤即精伤之象。故方以杞菊地黄丸化裁以求滋养肝肾。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补肾益阴,黄精养脾肾之精;天冬滋阴清热;菊花清火;磁石补肝肾,聪耳明目。患病日久,久病入络,故佐以皂角刺、土鳖虫、桃仁活血通络散结。故全方共奏补肝肾之精,益耳窍之功。
【病例6】李某,女,58岁。双耳鸣半年,时腹满,高血压病史,舌淡红苔薄,脉细。辨证:阴虚阳亢,血瘀痰阻。
治则:滋阴潜阳,化瘀祛痰。
处方:何首乌30g,银杏叶25g,生山楂30g,菊花20g,丹参15g,郁金15g,地龙15g,土鳖虫15g,牛膝50g,杏仁20g,杜仲30g,桑寄生30g。14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服方仍耳鸣,脘胀,血压160/100mmHg舌红苔厚略黄,脉细滑,上方加夏枯草30g,以清泻肝火,化湿浊。7剂,水煎服。另方加天麻40g,疏利血脉,平肝息风,降压为丸常服。
【按语】
本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病机为阴虚阳亢,兼有血瘀。此证应以滋阴潜阳化瘀为主。方药以何首乌补益精血,同时合用银杏叶、生山楂以祛血中浊气。菊花清泻肝中余火,丹参、郁金、地龙、土鳖虫适合化瘀、活络通经。牛膝、杜仲、桑寄生补肝肾益精血,同时引热下行。杏仁降利气机引火下行。全方共奏益精填髓活络化瘀之效。
【病例7】
徐某,男,60岁。半月前双耳鸣,听力减退,恶心眩晕,口干行路不稳。舌暗红苔白,脉沉细。
辨证:痰湿困阻,气机不利。治则:祛湿化痰,畅利气机。
处方:通草15g,竹叶15g,菊花20g,熟地黄30g,沙参30g,当归20g,麦冬15g,泽泻20g,白术30g,地龙15g,石斛25g。7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行路稍稳,反应迟钝,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怀牛膝20g以补肝肾益精血。7剂,水煎服。
三诊自诉少寐,舌暗红苔白,上方减白术泽泻,因湿已去其大半,应以补肾填精养血为主。加远志20g,以养心安神。7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