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况让求才的企业分外头疼。面对简历不诚信的问题,上海市率先为求职者建立诚信档案,为用人企业开具诚信报告,以此来逐渐规范人才市场的诚信行为,首开先河。如果求职者不讲诚信,很有可能因为“诚信档案”和“诚信报告”中的“劣迹”而找不到工作。
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业绩档案部,曾接受了多家用人单位的委托,对三百多位拟录用的人员进行诚信调查,结果竟有30%左右的被调查者提供的简历材料有出入。在对这些人才进行诚信调查时,应聘者不够诚信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私造假学历、假文凭、假职称、假证书,从不说自己的过错和不光彩经历等。当公证的诚信报告提交到用人单位时,应聘者的求职愿望也就此破灭。
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人才职业道德的缺失已为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员工离职时不辞而别,或是拉走一帮骨干人才,或是带走企业的商业机密,或是卷走公司财物,或是留下一堆烂账……此类现象让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相当头痛。诚信即诚实信用,是言行和内心思想的一致,不虚假、讲信誉。在职场上受到青睐的是那些既有真才实学,又有良好职业信用的人,要知道,职业信用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商业信用。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留学生在德国乘地铁,发现护栏很矮,就自以为聪明地跃栏逃票。但当他找工作时,麻烦来了—一很多用人企业在查到这个不良诚信数据后说,你连地铁票都逃,谁敢录用你?
对于企业来说,更欢迎诚实的求职者。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说过,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如果让他选择求职者,他一定选择有诚信的人。因为个性诚实、耿直且积极努力的人,工作绩效自然出色。著名的英特尔公司更是明确地把“掺水”简历看成招聘中的大忌。凡是在简历上弄虚作假者,在英特尔的主考官面前均不能过关。因为这些负责招聘的主考官们,都是部门经理,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伪造的东西很容易被他们看出来,如果发现应聘者弄假,不管他有怎样的能力和资格,都会被淘汰。
松下电器在招聘时,最为注重诚实信用。一般,招聘长官都会这样问求职者:“你进公司后,要从基层工作开始一直做3年,你能接受吗?”这时,许多求职者会毫不犹豫地答:“能。”但这样的求职者松下是不会要的,因为这样的人太没有抱负。有的求职者会这样说:“我就是要从基层做起,再一步一步往上走。”这样的求职者,松下还是不会要的,因为这是故意讨人喜欢的回答。松下公司只想要真实的回答,例如求职者对自己发展方向的预期等。真话也许不好听,甚至听了会让人不满意,但正是松下公司所需要的,因为这有利于对应聘者做出正确评价,这种评价也是录用员工与否的前提。
松下幸之助曾说:“一个人要达到道德上的圆满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它的修炼比才能、经验重要得多。当道德与才能、知识、经验产生冲突时,松下公司一定会选择前者。”如果仅有知识,而不懂得做人,那么这个人的知识就很容易成为“恶智慧”。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求职者应当切记,诚实守信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是一个人的第一美德。千万不要玩弄所谓的“把戏”,忘掉诚信这个根本。诚信是求职者思想道德的根本。如果求职者们在这方面有欠缺的话,希望能加强积累。毕竟诚信社会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信用制度的建立是大势所趋。
教育重在诚信
孩子的培养,基于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家庭及学校教育。父母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人生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学前教育,有人认为是智商水平,有人认为是家庭背景等。其实,只有明礼诚信、老老实实地做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
几年前,美国一所学校的多名学生在完成生物作业时抄录了某网站提供的一些材料,任课老师就毫不客气地判这些学生的生物课为零分。这位老师说,第一天上课她就和学生订下协议并由家长签字认可,协议说,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支持她的老师们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课程更加重要。所以,选择一个能当国王的人不难,难的是选一个诚实的人。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诚信的习惯,不喜欢孩子撒谎。但是,许多孩子却是说的一个样,做的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另一个样。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许多父母是既生气又着急,对孩子来回训斥甚至是惩罚,然而,这种方法有时却促使孩子更擅长于撒谎了。
其实,孩子的这种不诚信的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后天的某种需要引起的,比如为了满足吃的需要、玩的需要甚至是为了逃避批评和惩罚。从心理学来看,儿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道德意识决定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又反过来体现着道德意识。但是,由于儿童认识水平跟不上道德行为,常常会造成认识和行为的脱节。许多孩子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由于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他们说话不算数,答应人家的事却又不做。
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孩子成长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行为举止。在诚实教育上,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方法。例如,培养孩子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孩子,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要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等。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安抚孩子一时的情绪,随口许下诺言,事后却抛到脑后的家长更是比比皆是。
在一个农贸市场,有一位妇女带着一个年约10岁的男孩在旁边的鱼档买鱼。当时,那档主一时疏忽,多找了5元钱给那位妇女,刚巧被男孩发现了,他正要出言提醒,那妇女却连忙把钱塞进口袋,将男孩拉到一边,悄悄说:“别作声,待会儿我把多出的钱买雪糕给你吃。”
父母本应该成为孩子形成良好品质的榜样,但很多父母不但不能将言传和身教统一起来,还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全部推给了学校老师。的确,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学校老师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考试诚信。
学校学生考试作弊,是个令各方面都头痛的问题。据一位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观察,日本的学生在考试时基本上无人作弊。因为在日本的学校里,有些考试方式根本用不着作弊,而有些考试,学生不敢作弊,因为作弊的代价非常惨重。日本的大学生考试,可以带词典、书本、计算器,凡是学生用得着的都可以带进考场。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可以随时翻书查找公式。老师发了试卷之后,就离开考场,也不进行监场。一个小时以后,老师回来了,也不收试卷,而是把标准答案写到黑板上,让考生自己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接着,考生开始自报分数,大家表情都很自然,高的有报“80分”,低的有报“10多分”,但是,从没有人趁机给自己多报分数的。
日本的学生之所以不会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主要是基于诚信。假如有学生考试作弊或者不是如实报告自己的真实评分的话,将被视为不诚实。而一旦被视为不诚实,该门功课的成绩肯定就是不及格了,这笔打分低一点要严重得多。而且,不诚实的学生今后找工作、走上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诚信是公平考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如果失去诚信,考试将成为不公平竞争。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能够经得起诚信考验的人,才有可能茁壮成长。
家庭成员之间要诚信
持家讲诚信。家和万事兴,家败难为人。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与国、家与业放在同一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家庭的重要性。因此,作为社会的细胞一一家庭来说,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也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家庭的重要性。
对家人的诚信,既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反映,也是当代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对家人讲诚信就是对上辈要尊重、孝敬,不能视为“负担”;对亲属要讲原则、识大体、顾大局,不能感情用事;对子女要言传身教,严管重教,不能过分溺爱。一个家庭需要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姐妹之间,妯娌之间,都要和乐,要团结,要谅解,互帮互学,有商有量,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这样,才能家业兴旺。
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的诚信建设应视家庭成员具体情况,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在和睦的前提下,对于一些容易引起误会又非原则性的问题,要懂得善意地说谎,这样可以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夫妻闹矛盾,其实,并非是因为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而起,往往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起。如果对家庭成员的性格、学识、处世态度等因素而有所考虑,有针对性地艺术地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但不影响事情的功效,而且还会增进家庭的和谐。试想,一对新婚夫妻,丈夫此时偏要硬着头皮吃着因妻子手艺不佳烹饪的难咽菜肴,边吃边赞,假装吃得津津有味,妻子即使知道你说的是谎言,也会乐意接受的。再如对丈夫买来的颜色和款式不适合自己心理的衣服,假如妻子说了实话,两个人都不开心,丈夫还会感到很尴尬。这时,一句谎言,就避免了不快的感觉,使夫妻之间充满了浪漫的温馨。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是家庭关系的基石。“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诚信道德对夫妻关系和睦与稳定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古人云:“贫贱之交不可弃,糟糠之妻不下堂”。诚信对夫妻双方有同等的要求,夫妇之间要互帮互助、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和和睦睦、白头偕老。在历史上,夫妻间恪守诚信,互敬互爱的动人故事不胜枚举。
众所周知的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莫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而“亮有妻黄氏,发黄而黑、才能独优,亮不嫌丑陋”。他将别人的讥笑置之度外,与妻以诚相待,相敬如宾,二者堪称夫妇诚信的楷模。
夫妻间若不讲诚信,家庭就不会和睦。魏晋傅玄说:“夫不信以遇妇,妇不信以承夫”,则“夫妇相疑于室矣”。陆九渊说:“夫妇不立于忠则乖”。魏征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这就是说,夫妇间不讲诚信,就会互相猜疑,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直至家庭破裂。
除了夫妻之间关系之外,一个家庭里,还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有的家里还有公公婆婆与媳妇之间的关系,甚至妯娌之间的关系等等。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呢?这可是一门大学问。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太微妙了,连清官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处理不好。另外还有一句俗语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家里都存在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这当然就会有因各种关系而产生的冲突与矛盾。然而,从实际情形来看,我们认为,唯有诚信,才是正确处理家庭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最为重要的原则。有了诚信的品质,家庭成员彼此诚心诚意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就会有父母与子女的和睦,就会有兄弟姐妹的融洽,就会有公公婆婆与媳妇的亲如一家,就会有妯娌间的相互关心与体贴。诚信品质所营造的氛围,能使一个家庭充满欢乐与幸福。
家庭诚信,于夫妻而言,可以融洽关系、增进感情,于子女而言,可以启蒙思想、规矩言行,于父母同胞而言,可以维系和谐友好的家庭氛围。因此,重温传统家庭诚信美德,对于家庭和睦稳定,不无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