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第5张底牌是:诚信。诚信是一种优秀的品德,也是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无论是治家还是经商,都要把诚信摆在第一位。手握这张底牌,我们就会问心无愧,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就会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子路》提到“言必信,行必果”。这两句话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诚信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诚”就是诚实无欺,做人诚实、实事求是;“信”即讲信用、守信义、不虚假。“诚信”二字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话,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着要跟她去。曾参的妻子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果然不再哭了。等她从街上回来后,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她忙制止道:“我只不过哄哄孩子,你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教孩子说谎。”曾参坚持把猪杀了。由此可见,言辞立其诚。不论对谁,我们要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曾参妻子哄小孩儿的事虽小,却能在孩子的心灵深处起到了不可估计的影响。讲究诚信,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却总是忽视诚信的价值。他们经常会随口答应别人一些事情,而过后却抛至脑后,当别人问的时候就随便找个理由推脱掉。还有些人会慎重答应对方,结果当他们没能完成答应别人的事情之后,就会找到百般借口来敷衍对方,甚至还有些人见利忘义,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置诚信于不顾。这种抛弃诚信的人,也会被诚信抛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他们自己。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有这样一个故事:香港金利来公司曾经和一家报社联合举行一次活动,奖品是金利来提供的领带。活动结束后,负责发放礼品的一位姓罗的女记者把剩下的三条领带交还给了金利来公司。这件小事却让金利来公司的总裁曾宪梓感动不已。几年后,金利来公司全面进入大陆市场,在招聘经理时,曾先生最先想到了那名记者,因为真理、正直、公平和高贵是永远分不开的。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多年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做事先做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诚信。”因为诚信是一种长期投资,唯有长期遵守诚信原则,才能建立和维护人的信誉和品德,才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其实,诚信一直是中国人有史以来恪守之根本。“诚”乃做人的基本品质,古人造字以“言、成”组合,这绝非巧合乃用意深远之为,试想一个人若言行不一、做人不诚实,焉有成功之理?至于“信”,则是“人、言”,这既是对人,也是对己,一个人若失去别人的信任,那他说什么对别人而言都非人言,他所说之言则与“鸟语”无异了。古人把“信”作为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并把他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孙子兵法中就认为是将帅者必须具备的品德,一个统兵百万、雄镇一方的将帅,上不能获朝廷信任,下不能取信于士卒,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处,因此,在关键之时,也就不可能号令三军、决胜于千里之外。所谓“人无信不立”,古人把诚信当成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实不为过。
做人没有诚信,就不能成就大事业;持家没有诚信,就不能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都需要诚信,社会呼吁诚信。在这大千世界中,诚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它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它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通行证,让我们在身处逆境时,能够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也”;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不作假秀才,宁为真白丁”;季布一诺胜过千金,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类似的故事和典故不胜枚举。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熏陶下,更应该以诚待人,守护人类最基本的传统和优秀的东西。
诚,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扩大,不缩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说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诚信是立业之本,做人的准则,是企业和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其中道理不言而喻。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于一个人,如果张口就是谎话连天,不守信义,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那个站在山头上大喊“狼来了!”的小男孩,如果能讲一点诚信,也就不会导致说话无人听,最后被狼吃了的结局了。其实,吃他的并非是狼,严格地说是他那不诚信的品质。
诚信意味着付出,意味着牺牲,也意味着回报。有时候,其回报之丰厚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沈阳市有一位女会计,大学学历,却下岗了。为了生存,她同一群下岗女职工搞起了编织。她们的举动引起了外贸部门的重视,并为她们争取来了一份韩国订单——编织毛线帽。客户把价格压得很低,质量要求极为严格,时间也很紧。为了赢得信誉,进而获得更多更好的订单,她们宁肯吃亏,还是答应下来。可是,当她们交第一批货时,客户又改变了图纸,从原材料到花色品种都要调整,交货时间却不能拖延一天。这简直是毁约,是刁难。可客户是“上帝”,上帝永远都是对的。面对韩国女老板挑衅的眼神,她们狠狠心,豁出去了,签约!她们知道这个承诺的风险有多大,搞不好,人人都要倾家荡产,但她们无怨无悔,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工作得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终于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了订单。苛刻的韩国女老板感动了,向下岗女工们鞠躬致敬。接着,一批又一批订单接踵而来,她们的编织队伍也一扩再扩,竟发展成浩浩荡荡的万人大军。上万名下岗女职工,就这样打开了新的就业之门,生活也有了着落。或许,从创收的角度可以计算出他的经济价值,然而,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一夜之间改变了模样,重燃信心,重塑自我,其社会价值却无法估量。而这一切都始于她们的诚信。
“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那些践踏诚信的人也许能得利于一时,但终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那些制假售假者,或专靠欺蒙诈骗者,往往在得手一两次后,便会陷入绝境,导致人财两空,有些甚至锒铛入狱。
在现代经济社会,如果一个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高学历的管理者队伍,有誉满全球的品牌优势,并建立了很好的采购和销售网络,但如果它在财务报表、在商品、在服务上做假,欺骗商品客户和投资者,丢掉了信用资本,就没有银行愿意给他贷款,也就没有人愿意买企业的股票、债券和商品。合作者和客户没有了,所有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企业必然会陷入困境,并最终在市场中消失。因此,诚信确确实实是做人、立业之本。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从自身做起,恪守诚信,让诚信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准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绚丽多彩,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为人真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
真诚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它与谎言格格不入,与欺骗无缘。真诚会赢得别人的信赖,拥有真诚的品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畅通无阻地奔向成功的目标。
真诚的人因真实而自然地生活着,而不会为伪装所累;真诚的人因为自己的诚信相信他人的诚信,而不会被疑虑所困扰;真诚的人因为不去捉摸、算计别人,也就不受挖空心思、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的折磨;与此相反,一个虚伪狡诈的人,由于生活在虚伪当中,就要费尽心机伪装自己,时时刻刻要夹着狐狸尾巴。虚伪狡诈的人因自己的狡诈,而不会相信别人的诚实,即使摆在眼前是真实的东西,听到的是真话,也不会相信它是真的,而自己只能在疑虑的困扰中苦苦煎熬。虚伪狡诈的人因尔虞我诈,不得不绞尽脑汁地算计来算计去,到最后,他们既不会轻易信赖别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赖。
下面是一个求职者以真诚赢得老板赞赏与肯定的生动事例。在国际函授学校丹弗分校经销商的办公室里,戴尔正在应征销售员工作。
经理约翰·艾兰奇先生看着眼前这位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忍不住先摇了摇头。从外表看,这个年轻人显示不出特别的销售魅力。他在问了姓名和学历后,又问道:
“干过推销吗?”
“没有!”戴尔答道。
“那么,现在请回答几个有关销售的问题。”约翰·艾兰奇先生开始提问:“推销员的工作目的是什么?”
“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心甘情愿地购买。”戴尔不假思索地答道。
艾兰奇先生点点头,接着问:“你打算对推销对象怎样开始谈话?”
“‘今天天气真好’或者‘你的生意真不错’。”艾兰奇先生还是只点点头。
“你有什么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
戴尔稍稍思索一番,不紧不慢地回答:“抱歉,先生,我没办法把这种产品推销给农场主。”
“为什么?”
“因为农场主根本就不需要打字机。”
艾兰奇高兴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戴尔的肩膀,兴奋地说:“年轻人,很好,你通过了,我想你会出类拔萃的!”
艾兰奇心中已认定戴尔将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因为测试的最后一个问题只有戴尔的答案是诚实的,令他满意,以前的应征者总是胡乱编造一些办法,但实际上绝对行不通,因为谁愿意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呢?今天,许多求职的人在参加面试的时候,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保持本色。他们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完全坦诚,而给招聘者一些他以为“正确”的回答。可是,这个做法一点用处也没有。因为没有人愿意要伪君子,正如从来没有人愿意收假钞票一样。真诚才会赢得信赖。
《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巧诈”是指欺诈别人而表面掩饰的做法。“巧诈”乍看之下,好像是机灵的策略,但是时间一久,周围的人怀疑甚至远离的可能性会提高。相反的,“拙诚”是指诚心地做事,行为或许比较愚直,但是会赢得大多数人的心。韩非子认为,与其运用巧妙的方法来欺瞒他人,不如诚心诚意地来对待别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诚然,拙诚的人也许不会一下子就抓住人心,但是时间一久,他的诚意就会逐渐渗入人心,赢得大家的信赖,从而获得事业成功。
一次失信,往往会影响一生的信誉
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盘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盘子计件付酬。有一个打工的学生为了贪图利益,提高工作效率,每个盘子只洗五遍,他自以为即便少洗两遍,盘子也已经够干净了。结果,等老板抽查后,说道:“你不诚实,请你离开。”老板又向其他餐饮业告知不能收留这个打工的学生。以后,这位学生又到其他餐饮业应聘,屡屡碰壁,万般无奈,他只好离开了这个城市。这个实例正应了孔子的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讲诚信的人可能欺人一时,但不会也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伤人害己。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一次失信,就有可能影响人一生的信誉。但一次的遵诚守信,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荣誉。有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继续向前跑着,转过了几道弯,他遇到一个岔路口,其中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而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可以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占而感到非常不满,但他还是朝着士兵的小路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他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根本连前50名的成绩都没有取得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比赛,也觉得奇怪。但大家突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啊!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谎言则是诚实的破坏者,谎言的破坏力不会因为谎言的结束而结束,谎言具有连锁效应。一个人在火车上坐下后,把自己的包裹和行李放在旁边的座位上。后来,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车厢也越来越拥挤。这时,有一位先生问他旁边的座位是否有人,他说:“有人,那人刚刚去了吸烟车厢,他一会儿就回来。你看,这些东西就是他的。”但这位先生怀疑他所说的话,就说:“好吧,我坐在这等他回来。”
于是,这位先生把行李和包裹拿下来,放在地板上和行李架上。这个人怒目而视,想说什么也说不上来,因为那位在吸烟车厢的先生是他编造出来的谎言。不久,这个人到站了,他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但那位先生说:“对不起,你说过这些行李是一个在吸烟车厢的人的。我有义务保管这些行李不被你拿走,因为你说这些行李不是你的。”这个人发怒了,他开始骂人,却仍然不敢碰那些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