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是在人情往来中不能少的手段,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值得注意的是,求人有别于市场的交换行为,不能太直来直去。孙子兵法中讲:“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这是辩证法的真谛。因此,运用“送”的方法求人办事时,也必须懂得“引而不发”和“以迂为直”的道理。
67.送礼必须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中国是礼仪之邦,送礼很有奥妙,很有讲究,很有窍门,可算是一门很有实际用途的学问。不好好学会这门学问,不懂得礼尚往来的人,多半是办不成事儿和办不好事儿或者说是办不了大事情的人。
古人说:“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意思是说穿了别人送的衣服,怀里就会装着别人的心事或隐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收下了别人送过来的礼物,就要为别人办事儿。这同民间所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和“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意思大体相同。送礼,在中国虽古已有之,却于今为然。自古以来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送礼都是和办事儿密不可分的,送小礼者办小事,送大礼办大事,这似乎也算是一个一般规律。
所以,要想找人办事儿,就要首先学会给人送礼,而送礼是需要自己往外掏钱的,要说情愿可能未必是真,但为了把事情办成办好,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既然“为之”了,就要“为”好,就要把礼送到位,把事儿办成功。
以下要谈的就是送礼必须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1.是给谁送的问题。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不会成为问题,而事实上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是并非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无益的。
送礼要送给关键人物,不能送张三点又送给李四一点,王五也收到一点,结果礼物被分割零散了,份量显得很轻,有时可能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心机泄漏,对事情百达而无一益。
所以,在送礼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力臂,查问好谁对这件事有裁决权,起主导作用。谁是办事儿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要办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次要的人物,可能就收不到相应的成效。
2.是何时送和何处送的问题。
送礼要讲究时间,讲究地点,讲究场合,这样,对方才可能接受。很多人送礼喜欢在晚上送到对方家里,其实这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晚上时间,对方可能不在家中,送去了礼物却未见到“真人”,未免有些遗憾。或者对方在家,却另有外人夜间串门,带着礼物进去未免有些尴尬,所以,最好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上为佳。因为这种时候带礼物进屋,既无外人打扰,又能把要找的人堵在家中,便于见面,便于说话,另外,有些礼物也可以在办公室送过去,如一些文化商品。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场合可以送礼,比如在酒店请酒时也可以当场送些烟酒让对方带回去。所以,送礼场合是可以随机应变的。
3.是送多少的问题
给人送礼送多少主要根据三个方面来划定:一是根据所要办的事情的份量轻重和利益大小来确定给对方送多少礼合适,事情较大,对自己的利害关系密切,就应该多送一些;如果事情不关大体,就可以少送一些,二是根据对方费劲和费周折以及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小来确定礼物轻重。如果事情难办,或者对方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那么要送的礼物就应该偏重一些,否则便可以少一些。三是根据当时社会送礼的惯例确定礼物价值的水平。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送上十几元钱买来的烟酒就算很贵重的礼物了,而如今办事儿恐怕远非这个水平可比了。一般而言,礼物这东西送多送少,一方面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有些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所以,礼物的轻重、多少恰到好处,既要达到办事儿的目的,又要有所节省,不致得不偿失。
4.是送什么的问题。
确定了给谁送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送什么好。这里的所谓“好”不是以自己喜欢的为标准,而是以对方的喜好为标准。所以,送礼之前要根据某上级的日常生活偏好分析上级到底喜欢什么礼物。比方说,有的喜欢喝酒,有的爱好吸烟,还有的很高雅,他们对古董、字画、典籍感举,还有的人干脆就只是喜欢钱,真是人心方圆,各有千秋。对方爱好什么,就给他送什么。要知道,只有给对方送上了他十分喜欢的礼物,他才会动心和动情的。对方只要动了心和动了情,就会拿出精力为你办事儿。
5.是怎么说的问题
送礼总得在说法上有个由头才好送上去,比如对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升学等特别时日,则是送礼的旯好时机,因这时“出师有名”,名正言顺,不用另外在说法上寻找送礼的由头。所以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接礼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但有些时候,人们送礼纯粹为了办事儿,大有点“先买先卖”和“现把现搂”的味道,这种时候把礼物送过去怎么说好呢?总不能蝎蝎螯螯地说:“今天想求你办事儿,所以才给你送些礼物让你受用。”那样一来,对方是不会接纳这个礼物的。怎么办?这就需要找一种让对方心发理得接受礼物的说法。一般而言,为了办事儿给上级送礼,上级总是要推辞一下或拒绝一下,如果把上级拒绝纳礼的话礼貌得体地挡驾回去,是能否让受礼者心理是否舒坦自然的主要手段。下面是一位记者就这一问题在送礼那里采访到的所谓“经验之谈”。
说法一:把送礼的话头推到不在身边的老婆身上
比方说:“是啊,我也说,找你办事儿用不着拿东西。而我老婆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老婆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儿,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说法二: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
比方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儿,就是没这事儿,随便来串门儿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说法三: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老人身上
比方说:“不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说法四:把送礼的话头推到托办事儿的朋友身上
比方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儿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她)客气。”
以上这四种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都觉得好受,“有道理”把礼物放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所以,以上六种说法堪称“经验之谈”。
送礼之技巧,可谓至关重要,掌握这一绝招,将有助于办事,往往起事事倍功半的效果。
68.巧妙掌握送礼技巧
送礼是一门艺术,在整个礼物馈赠过程中,送又是最后一环,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让人挡回,触了霉头,一定会堵心数日。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技巧,才能把整个送礼过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英国女王伊莉,白访问日本时,有一项访问NHK广播电台的安排。当时NHK派出的接待人,是该公司的常务董事野村中夫。野村接到这个重大任务后,便收集有关女王的一切资料,加以仔细研究,以便在初次见面时能引起女王的注意而给女王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打算送一份最好的礼物给女王,但却始终没有于到最适当的礼物。
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怒到好主意,偶然间,他发现女王的爱犬是一种毛狗,于是灵感随之而来。他跑到服装店特制了一条绣有女王爱犬图样的领带。在迎接女王那天,他打上了这条领带。果然,女王一眼便注意到了这条领带,撤笑着走过来和他握手。他所送的礼物就是让女王对他所打的领带感到认同,这一目的果然达到。
野村送出的礼物是非常艺术的,虽然他的礼物轻得非同寻常,但却使女王体会到了他的用心,感受到了他的情意,并欣然接受。
送礼必须懂得规矩,求人办事送礼必须遵循一不定的准则,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生活中,送礼的准则是不轻送,不滥送,不吝送!
第一,所谓“不轻送”就是“不轻易给对方”。
总是要让对方为这“好处”吃一些苦头,花一些心力,让他在“付出”之后才“得到”,这样子他才会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好处。如果你因为身上有太多“好处”而随便给人,或想以“好处”来讨别人欢喜,那么不但他不会珍惜这些“好处”,对你也不会有任何感激之心,反而还会嫌少、嫌不够好,甚至一再向你要好处,你如不给或给得不如前次好、不如前次多,对方便要怪你、恨你,比你不给他好处还怨得深。
第二,“不滥送”,顾名思义就是“不乱给”。
该给多少都要有准则,否则会出现和“轻送”一模后遗症,而且还会造成是非不明的结果。
第三,“不吝送”就是毫不吝惜地给,也就是前面说的要“敢送”。
这里的“不吝送”和“不轻送”、“不滥送”是潭有矛盾的。“不吝送”是指应该给、必须给、不得不给时,就要慷慨大方地给,不怕给得多,只怕给得少。这种情形包括人家有恩于你时、奖赏有功的属下时、要重用某人时、要收买人心时,以及情势所迫时。如果你给得少,给得不干脆,那么处”的效果,得不到别人的感谢也就罢了,有时还会招怨!
求人办事送礼应当讲究一定的技巧,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否则,即使把礼送出去,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送礼的技巧一般有:
1.打土特产牌
送礼的一大特色就是家乡的土特产品,可以说回老家—趟,顺便捎了点土特产品,让对方尝个新鲜。对于这些东西,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上级、同事,一般都不会拒收,因为拒收反而显得他们小家子气了。
2.踏冒无痕
如果想送给朋友烟酒一类的东西,可以用不霹痕迹的方式送过去。跟他打声招呼:“今晚上你那儿聚一聚,你准备菜,我带酒。”到时带上酒和烟,喝一瓶留一瓶,顺手把烟也给留下,礼也送了,感情也深了,踏雪无痕,是高超的技巧。
3.巧借东风
有时想给人送礼,但又跟受礼者不熟,不好唐突地登门拜访。可以找到受礼者的熟人,让他引见一下,如选择受礼者的喜庆之日,跟着他的熟人一块去贺礼,有熟人引见,受礼者一般不会拒礼,有了第一次见面后,下次你就可以自己去和他联系感情了。
4.投其所好
一位下级平时受上司照顾颇多,心存感激,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报答。一天,他偶然发现上级喜欢养金鱼,就到处寻觅,总算弄到了几条稀有品种,放到了上级的鱼缸里,令上级喜笑颜开,下级回报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
5.人情也是礼
送礼有时不一定要买实物,给人实惠,与人方便也是一种礼品,如利用你的关系。帮助朋友买到低于市价的东西,春朋友的孩子升学、转学等,你可能未花分文,只是帮他找找人,托托关系,对方已经将你这份“人情”当礼物收下来,记在心中了。这样,你收到的效果与关送礼一般无二民。因此,你可以充分调动手中的关系网,把你的礼品用人情的方式送出去,既安全又实惠。
6.醉翁之意
有时给家庭困难的人物送礼,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以免让人感到你是在居高临下地施舍。如果是用实物,可以说,这东西搁在家里也是闲着,让他拿去先用,等以后自己要用了,再找他要回来。送钱的话,可以说先拿去花,以后有钱了再还,这样,既达到送礼的目的,又照顾到了对方的自尊心。
69.送之前要掂量好“值不值得”
求人要送礼,“礼”多人不怪。但是,你送了东西就要有回报,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在送之前一定要掂量好“值不值得”,“划得来”才送。
例如,公元前197年9月,担任汉朝赵国代郡边防部队监军的阳夏侯起兵造反,自封代王,派兵攻打赵国和代郡境内的地方。
刘邦听说后,亲自带兵前去讨伐。到了赵国都城邯郸,问赵国的相国周昌:“赵国有能当将军的壮士吗?”
周昌回答:“有四个”。刘邦让周昌把这四个人叫来,劈头就问:“你们这样子能当将军吗?”
四个人猛一听这话,觉得自己真是不怎么样,都惭愧得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刘邦却说:“好了,你们既然来了,就让你们当个将军吧。另外,封给你们每人一千户,你们可以享受这一千户的赋税。”
四个人喜出望外,连连拜谢。左右的人不明白刘邦为什么这样做,都劝阻说:“跟着您进巴蜀、汉中,跟着您消灭项羽的人还没有都得到封赏,这几个人什么功劳也没有,干嘛要封他们?”
刘邦说:“你们懂什么!如今阳夏侯造反,邯郸以北的地方全被他占了,我发布紧急命令让天下诸侯出兵,到现在一个也没来,我只能用邯郸的兵去作战了。我封了这四个人,赵国的青壮年都会高兴,愿意为我出力。我又何必吝啬这四千户呢?”
左右都称赞说:“真英明!”
刘邦又问:“阳夏侯手下的将军是些什么人?”
周昌回答:“原来都是商人?”
刘邦满有把握地说:“我知道该怎样对付他们。”
于是派人拿着黄金财物,悄悄送给这些人,许多将军得了财物后,都投降了刘邦。刘邦又派人向阳夏侯的部下将士宣布:有杀死或活捉大将王黄或曼丘臣的,赏黄金一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