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际关系恶化——不少孩子,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际关系十分紧张,这时他们往往处于一种疲惫应付和敏感防御的紧张心理状态。外界的些许风吹草动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掀起狂涛巨澜,当他们感觉不被别人接受或认可时,往往会选择逃避上学或离家出走。
2.外界的引诱——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面世界的诱惑。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这使得他们总想摆脱父母及师长对他们的管教和约束,幻想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们会幻想在外面的世界能够亲身体验某些奇闻轶事,像影视作品里面许多离家出走的青少年一样会有出人意料的奇遇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也很无奈。有时同龄伙伴的引诱和裹挟也会诱使孩子集体出逃。
3.心理压力过重——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为了孩子能“前途无量”他们甚至可以付出一切,这往往使孩子觉着必须为父母争口气,所以当他们考试失败或把其他事情弄糟时,他们常感觉愧对父母的一片苦心,如果这时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甚至打骂,他们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负疚感或反抗情绪,对他们来讲逃避和反抗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家出走。值得注意的是离、变异家庭的孩子与家庭幸福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心理压力与经受挫折的能力相对都要差一些,他们长期得不到帮助和关心,在家庭中没有温暖,在学校中因成绩差或其他原因备受歧视。他们更容易选择以出走来摆脱现实的窘境,而幸福家庭里的孩子又往往是在宠爱和娇惯中长大的。他们大都比较任性、随心所欲,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长大后,遇到来自学校方面的一些压力或家庭中的一点违拗,就会“愤”而出走。
4.心理缺陷——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往往有某些心理缺陷,要么性格内向,要么精神紧张,要么行为乖戾等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在不定的时间突然爆发出来。
青少年爱幻想,容易心血来潮。或炫惑于某个“明星”的光彩;或被某部影视片感染,突发奇想;或自以为是,去寻求狭隘的“独立、自主”等等。自觉不自觉地他们就加入出走大军。
另外,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如专制型、放任型和溺爱型管教方式等也都是孩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除了改变教育观念和方式之外,防止孩子离家出走,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保持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及时化解孩子成长的烦恼,掌握孩子除学习成绩外的兴奋点、苦恼、交友情况等精神、心理发展状况。
青少年离家出走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家长、教师、社会几方面共同努力帮助解决。
(一)家庭教育
家长对“小皇帝”们要施以正确教育,这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还要谈。无数父母正是因为太爱孩子,才“爱”走了他们。
而那些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则应多关心他们,爱他们,不要把家庭变成“苦海”。
在发现孩子有离家出走的意图时也要注意教育的态度和方法。
谁也无法准确预料孩子将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危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肯定会碰壁。虽然情况难以预料,但是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可以采取最好的应对策略。唠叨在这个时候是有害而无益的,孩子们大都对家长的“唠叨式家教”比较抵触,就仿佛《大话西游》里孙悟空无法忍受唐僧的“Only you……”一样。,试试用些其他方法来影响他改变主意,以避免他铸成更大的错误。比如说,家长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与孩子促膝长谈一次,用朋友式的口吻跟他交流,贴近孩子的内心,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父母对年龄已经不小的青少年过于严格与权威是不明智的,父母这样做,会迫使孩子蔑视他们的权威。因为孩子要证明他的独立性,也要显示他已经成年。还有一种情况,父母拍桌子、捋袖子,对倔强的孩子大叫大嚷,那么孩子反而会觉得不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孩子会这样想:你们对我像对阶级敌人一样凶,是你们逼我走的。不是我要走的。比较好的办法是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这样,如果孩子被赋予了成年人的地位,他就可能学着承担责任。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都会考虑一下应当承担的后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孩子作出不顾后果的举动。在他羽翼渐丰后,就不再需要别人为他的行为负责了。
有一个与我们讨论的话题很接近的故事,说的也是一个年轻的中途辍学者的事情,这个关于浪子的寓言广为人知。孩子出走后,他的父亲去找他,但没有把他拽回家。这个孩子显然已经长大,可以自己拿主意了,他的父亲让他拥有了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特权。
这位父亲也没有在这个孩子后来手头拮据时伸手帮他一把。父亲没有送钱,其他亲戚朋友也没有过来支持他愚蠢的行为。“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一点帮助和支援……他醒悟过来。”我们好像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不醒悟过来似的,总是不让他们感受自身所犯错误的后果。当青少年接到超速行驶的传票时,他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弄坏了车,他就应该负责修好;如果被停课,他就应该承自己担这个后果,自己去寻找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父母去学校提出抗议。从这些逆境中,孩子会得到教益。那些把孩子太快地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的父母也许是在害孩子,如果得不到教训,就不会“吃一堑,长一智”,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在儿子回来时,这位父亲表示了他的欢迎,父亲没有贬低儿子,也没有要求他作出补偿。这位父亲没有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你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的!”或是“你让我和你的母亲蒙羞。所有的人都在议论我们怎么养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相反,他说的是:“我这儿子死而复活,失而又得。”这体现了他对孩子深切的爱,而这种爱,又是那么明智不盲目。
(二)学校和社会教育
面对这人数日益增加的出走大军队伍,教师、学校有益不可推御的责任,因为这些浪子离开的不仅仅是家,他们要逃避的还有学校。除去正面教育外,还应丰富他们的生活。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多出去走一走。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求知欲,这对他们盲目向往外面的世界起到了一种缓解作用。对那些为寻求狭隘的“独立、自主”而出走的孩子,应讲清道理,肯定他们的意愿,否定他们的做法。
社会有关部门应对一些传媒加以控制,要保护孩子白纸一样纯洁的心灵少受传媒“垃圾”的污染。但是在容易引起青少年误会而盲目模仿的影视片、书本上,仅仅是象征性地加上一些形式主义的“纯属虚构、切勿模仿”的“禁忌通告”是不够的。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魔盒曾被宙斯严令禁止打开,但正是在这种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支配下,盒子被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最根本的还是净化我们的社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春的天空应飞满雏鹰,而不该飘着断线的风筝,让我们用责任、帮助、友爱的手扯住理智的彩线吧!
五、面对“三只手”的孩子
孩子的“偷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有过拿别人的东西的经历。这种行为,与我们常说的“偷”有着很大区别,甚至不能简单将其定义为“偷”。对青少年而言,“偷窃”有时并不完全是为了经济上的要求,很有可能是孩子心理上另有需求,却借“偷窃”表现出来。
对于孩子的偷窃行为相信好多家长朋友都曾有过困惑,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行为特征也不尽相同。
在幼年时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分不清东西的占有属性,没有确切的“别人的东西不可随便据为已有”的概念。“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在青春期之前和青春期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有意识地占有公私财物的欲念,其动机比孩提时更为复杂。有的是为了口腹之乐;有是为了娱乐;有的是为了孩子的虚荣心(“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有的是为了报复。所以我们要区别对待。
(一)孩子为什么会有“偷窃”行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知道东西各有所有权,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这时如果还有偷窃的坏习惯,家长就要注意了。一般来说,孩子并不是故意学坏,偷窃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原因。
1.想要的东西父母没有满足。
有些孩子看到别的同学有漂亮的文具或者玩具。就缠着父母要,如果父母没能给他买,他就有可能直接从别的孩子那里拿。孩子的道德观念并没有那么强,所以对东西的占有欲容易压倒做错事带来的心理自责。
2.孩子满足所谓的自尊心。
在同伴间极喜欢显示自己,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其实,这也是一种虚荣心。有些孩子当不能从正常途径满足其自尊心时,便选择了“偷窃”行来来达到暂时满足自尊心的目的。常常是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而没有被发现,孩子便把“偷窃”理解这是“英雄”行为,“勇敢”的表现,说明自己“有本事”。
3.吸引别人关注自己。
有些孩子客观上不能得到父母的爱或他人的关注,而选择“偷窃”行为,希望可以借此吸引别人关注自己。这种状况发生于以下情形中:父母感情危机,父母离婚前后,父母对事业、工作的关心超过关心孩子,父母对孩子感情投入缺乏等。
4.发泄其内心不满。
有的孩子出于对别人的嫉妒,或是在家长老师那里受到了批评和斥责,而有些孩子当受到挫折或遇到不公正的情形时,常用“偷窃”行为发泄不满。例如,某重点高中,最近一年连续发生了五起这样的类似事件。曾经是全班前五名的学生,在考试受挫以后,常将一些同学的饭票“偷”去撕毁;或将面包“偷”吃;或将同学的热水瓶偷去,然后在阴暗处砸毁等。心理测查结果提示:尽管这些中学生已十六七岁左右,但心理发育不成熟,具有典型的儿童思维等特征。
(二)家长们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家长不能细致深入了解这些根源,只是努力去制止表面的现象,常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孩子能暂时听从劝告,但只要源头没有堵死,还是避免不了会旧症复发。
1.面对孩子“偷窃”的不良行为,家长们需要先反思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
(1)对孩子的管教是“放任自流型”的
把孩子拿别人的东西看作是无所谓的事,进而视而不见,这与将孩子的行为斥为“贼”的做法同样有害!生活中确有这种家长,自己的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认为孩子还不懂事,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等将来长大了以后自然会好的。
还有一种情况的放任自流,开始本来孩子的行为确属正常的,但由于父母放任自流的态度,最终可能导致真正的“偷窃”行为。比如有些父母往往不在意而将钱乱放,当孩子发现后未征得父母的同意就拿去买好吃的、好玩的,事后也没有告诉父母。父母发现钱少了以后并没有去谴责孩子,孩子就自认为这是被允许的行为,并不属于偷窃行为,最终发展到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有这样一个家庭,一段时间里家中总是丢钱,搞得家里气氛特别紧张。最后,家长将怀疑对象放在其孩子身上。他们特别注意孩子的行为,但钱仍然到处乱放。最近这个孩子有一次竟将家中的200元钱偷出去乱花,自己花不了请其他同学一起下饭馆。因为害怕回家后会被父母发现剩下的钱,于是孩子将钱藏在上学的路边。回到家中其父母分析家中丢钱不会是外人所为,只可能是这个孩子干的,但孩子却矢口否认。这个孩子之所以达到今天这种地步是有原因的。小时候,孩子经常从姥姥家拿些东西回来,而父母一直认为:反正都是一家人,姥姥不会计较,孩子不一定是有“偷”的意识。另外,平时家中的零钱到处乱放,孩子拿出去买冰棍,父母并没有认真地看待这件事,这才使孩子发有了今天比较严重的行为。
可是,这种放任的态度其实就等于包庇、纵容,它会在不知不觉间助长孩子“偷窃”的欲望。
(2)对孩子管教过严。
孩子的正常需要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来得到满足,因而便会通过非正当途径即私下拿钱、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当有些家长不给孩子任何适当的零花钱,当其他孩子在自己面前炫耀其优势时,孩子自尊心似乎受到伤害,于是他会乘父母不注意,拿钱买东西在别的孩子面前炫耀,以获得所谓的心理平衡与自尊心。
(3)对小孩的感情投入过少。
心理咨询中,有这样的一些孩子,其家庭多处在国家干部或高级知识分子等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当好,可却出现了一些“偷窃”行为。究其原因是:这些家庭中,其成员普遍的对孩子感情投入过少。要么就是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事业;要么就是父母之间感情危机。这些情形促使孩子有意无意地选择用“偷窃”行为来获得父母的感情关注。其实这些孩子有时并不是真正需要钱和某些物品。而一些家庭关系紧张或父母离婚后,其子女这种不良行为多的原因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