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4800000048

第48章 为官之策(7)

同治元年六月,已经升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又写信给曾国荃,表达了自己升官之后的惶惶之情:我侥幸居于高位,又有一点虚名,时时刻刻都有摔下来的忧虑。我观察古今人物,像有我这种名位权势的,能善终的很少,我很担心在全盛的时候,无法使弟弟等们有所长进,我摔下来的时候,却要连累弟弟们。只有趁还没有事情时经常以危词苦语互相劝诫,才差不多免于大祸吧。

曾国藩所讲的宦海之途应当知道畏惧,是有特殊的背景的。在封建官场中,权力是最敏感的,权力太大的人总是很难有好的下场,所以曾国藩才有如此的畏惧。曾国藩强调要有敬畏之心,就是提醒自己要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态度。这一点,对于充满风险的封建官场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他事业的成功是得益于“倔强”这两个字,那么他哲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之道。这一点对于今天的领导也还是有启发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给你带来荣耀,也能给你带来毁灭。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放纵了自己,只有这样,才会避免大起大落,大成大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永远比什么都重要。

曾国藩的确是一个很清醒的人,他一生所经历的风险,确实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然而他时刻提醒自己,在顺利的时候,要考虑到终有不顺利的时候,在兴盛的时候,要考虑到终有衰落的时候。这使得他始终保持一种谨慎、清醒、冷静的心态,从而顺利渡过了宦海的风波,避免了历代权臣败家丧身的命运。

当然,曾国藩的为官之道,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有直接关系。在传统中国,谦谦君子是最受鼓励的人格。曾国藩以谨慎、谦虚作为为官的原则,体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生存智慧。今天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已经很不一样了,尤其在今天,社会更需要进取型、开拓型的领导干部。但曾国藩的四败之道,毕竟是从历史上总结出来的,对于今天的为官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自然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其实,官场即为名利之场,为官者最难处便是名利二字。在导致为官者身败名裂的原因中,最常见的原因,应该说是名利二字。所以才有了“利令智昏”这样一个成语。确实,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那么他就是再聪明的一个人,也会头脑发昏,忘掉一切的。所以,要做到保一颗清醒的头脑,必须将“名利”二字看得淡一些。

13

明哲保身,功成身退

曾国藩说:“甥初入京,总以‘勤俭敬信’四字为本,而以择交为用,无四字则凡事皆无根柢,纵有才华,亦浮荣耳,不择交则无观摩规劝之益,故须物色贤者,明以为友,暗奉为师,乃借以约束身心之货也。”

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曾国藩立下了赫赫战功,攻克天京以后,曾国藩手中的权力几乎控制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而身居高位的他心里非常明白:自己手掌重权,军事实力过分强大,利则能以此立身,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据说当时投降曾国藩的李秀成在狱中写了五万多字的自供状。李秀成投降,实属无奈,天京攻陷以后,他保护洪秀全的儿子出逃,在换马的过程中,被清兵追上,寡不敌众而被俘。在供状中,李秀成力劝曾国藩称帝,自成一代霸业。曾国藩看了供状以后,对其中做了删减修改。

曾国藩深知自己的实力,也明白自己权力过大会引起清政府的猜疑,为了保身之见,亲自下令裁减湘军,削减实力,这项措施使得清政府逐渐消除了对他手握重兵的猜疑。

曾国藩在给朋友、家人的书信、言谈中多次流露出“辞荣避位”的想法。他曾写信劝手握重权的弟弟曾国荃说:“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不居大位享大名,或可免于大祸大谤”;并一再诉说自己的心情“时时作罢官衰替之想”、“余决计此后不复作官”。他功成身退的想法在攻克天京以后更根深蒂固,看着周围同僚的荣辱升降,他的想法更加深了一步:“大约凡做大官,处荣安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的担忧。在他的儿子曾纪泽劝他辞去两江总督的官位时,他说:“平世辞荣避世,即为安身良策,乱世仅辞荣避位,尚非良策也。”

但是,他还没有等到“辞荣避世”的平世时,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使他成了千夫所指,最终郁郁而死于两江总督的官位上。

曾国藩“辞世避位、功成身退”的想法,是总结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而形成的。汉高祖刘邦称帝,怀疑曾立下显赫战功的异姓王心怀叵测,一个个都消灭殆尽;朱元璋建朝以后,手刃曾经患难与共的战将。古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忠臣亡。”这些经验对后世成就事业者有所警惕。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的自我意识很明确,自己觉悟得早,主动裁减湘军,完成了他终善其身的明智做法。

曾国藩始终有自己的官场哲学,他从不与人争名逐利,不居功自傲,不恃才傲物,不狂妄自大。在曾国藩家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曾国藩就曾国荃与曾少荃抢功一事,寄书说:“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哉?”“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而应“总以保全身体,莫生肝病为要,”以图更为长远之计。他说:“窃意居今之也,要以言逊为宜。有过人之计,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以不自居,乃为君子自厚之二道。”

以上这些,都是他“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积极想法。曾国藩一生受后世人敬服,很少受朝廷弹劾、受下属参奏,这就是秘密之所在。

曾国藩为人处世,接物应事,遵循“勤俭谨信”四个字。他说:“‘勤’就像天地之间的阳气,立身居家、做官治军,都依靠阳气支持,勤劳才会兴旺,懒惰才会衰败颓废;‘俭’可以端正风气,可以带来后福;‘谨’也就是谦虚恭敬,谦虚就不会遭人忌妒,恭敬就不会受人羞辱;‘信’就是诚实,不说一句骗人的话,不做一件骗人的事,这样久了,人人都可以信任你,鬼神也会钦佩你。”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终身履之有不能尽,不在多,亦不在深。”

在给王叶亭的信中,曾国藩说:“甥初入京,总以‘勤俭敬信’四字为本,而以择交为用,无四字则凡事皆无根柢,纵有才华,亦浮荣耳,不择交则无观摩规劝之益,故须物色贤者,明以为友,暗奉为师,乃借以约束身心之货也。”

曾国藩在给欧阳泉太守的信中说:“做人之道,以‘勤廉信慎’四字为要。‘勤’则可以补救愚拙,不知者将所知,不能者将渐能;‘廉’则临财不苟;‘信’则说话不欺。凡上司用人,称其结实可靠者,大抵不出此三句。‘慎’者,心则敬畏,而言则退让也。有是四端,小则谨身寡过,大则有守有为。愿切记之!”

咸丰十一年十月,清廷拜旨,命曾国藩统辖江、皖、赣三省,并管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管制。同治元年正月初一,诏授他为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三月后授曾国荃为浙江按察使。二月,诏授曾国荃为浙江布政使。这对别人实属求之不得的隆遇,但他却怕树大招风,在致国荃的家书中说:“京师十月以来,新政大有更张,皇太后垂帘听政,中外悚肃,余连奉运察谕有十四件,倚异太重,权位太尊,虚位太隆,可悚可畏。”

果然,清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同治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日讲官蔡寿祺由于内监的授意,上万言长书,痛陈时政,借助流言,对曾国藩的攻击不遗余力。三月初四,蔡寿祺又上疏奏劾恭亲王揽权、纳贿、营私、骄盈四大罪状。

蔡寿祺在十天之内连上两疏,除了嫉贤妒能以外,目的还在于翻肃顺倚任曾国藩诸人公案,企图搞一场重为旗人争取军权的阴谋,希望能将曾国藩连同湘军将领一网打尽。

曾国藩目睹当初保举他的二位朝廷大员肃顺、恭亲王先后被攻击,在日记中记道:“阅京报,见三月八日革恭亲王差事谕旨,读之寒心,惴栗之至,竟日忡忡,如不自克。”

曾国藩的部属得悉朝廷相信蔡寿祺捏造的莫须有罪名,无不愤恨、伤心,摇头叹息,甚至暗暗决心拥立曾国藩问鼎天下。当时,依照曾国藩的力量,有条件夺取满清天下,但曾国藩始终以传统的忠孝思想严格要求约束自己,不愿被后世人戴上乱臣贼子的恶名,最终隐忍让步保全晚节。

曾国藩裁撤湘军,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可见他规划周详,准备充足。取而代之的淮军依然势力雄厚,这是他在战事紧张时帮助其门生李鸿章组建的。后李鸿章向皇帝上奏,称剿除捻军非曾国藩不可,这才使曾国藩保全名位,也使得清廷消除了对他的猜疑。

曾国藩洞彻往高必危的道理,担心历史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在平定太平天国后,常游玩于秦淮河畔,以示及时行乐,并无雄心大志,从而使政敌不致再虎视眈眈,也乐得半生闲散,免受风摧晚年,可见,曾国藩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能保全性命,保全名节,其为官智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同类推荐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勾践雄才大略,阴鸷沉笃,杀伐果断,计谋通变。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斥之为“越之不重浊而汩,故其民愚极而垢”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这个曾在春秋时代尝人胆、卧蓼薪、灭吴国、成霸业的君主,其艰难的一生足以泣鬼神,动山河,撼人心!杨小白以勾践的一生传奇为蓝本,以当时的历史环境为背景,纵横交织,将勾践刻画得淋漓尺致、入木三分。
  • 半生流离半生爱

    半生流离半生爱

    雒尘编著的《半生流离半生爱》用最深情、最动人的讲述,为您婉约呈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诗词与爱情之美。与您于历史遗章里,轻诉那一幕幕的远景旧事。浅尝那一些字节间埋藏的,被珍惜或辜负的心事情意。讲述易安在那些错落动乱的华年岁月里,拥有与失去的全部经过。越过所有冰凉的时光,那个住在久远时光尽头的女子,她安静地端坐于古雅的木窗下,为遥远时空的探访者留落下一路婉约含蓄的封藏,一路内蕴深远的欢喜与悲凉。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 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热门推荐
  • FZ同人预言

    FZ同人预言

    《fate/zero》动画衍生双王CP架空同人向短篇作品。
  • 废武狂匪

    废武狂匪

    如果,你穿越了,你想干点什么?如果,你穿越了,你想得到什么?在其他人穿越成为顶级高手的时候。陈吉却有一个梦想:不要大把金钱,不要环绕美女,不要武功盖世,只要回归故里。回去看看父亲,回去再感受一下父爱,感受一下家乡的气息。回去把自己没能尽到的责任,尽完……
  • 皇朝经世文续编_1

    皇朝经世文续编_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河边缘:救赎者

    星河边缘:救赎者

    星河纪元,人类文明处于迷失与错乱之中。两大文明对太阳系进行了抢夺和改造。似乎已无视了人类文明。为抢夺太阳系,而发出了大规模的战争。但最后的结果,谁也不知道......
  • 镇魔世界

    镇魔世界

    这是一个阵吹无下限扔八阵图的故事。“进了,进了,漂亮的一个小无相阵,哎,又要坑几百万晶石了。”“砍我,杀我,还是爆我,哼,来啊!小乾坤阵,咱们走起。”从地师开始,凌熙面对的是专业,专业,还是专业。铭阵师,看上去很有前途的样子,随便的茅山鬼画符,啥?增幅200%,好吧!那随便纹个太极图上去,额,500%增幅,应该是很有前途的。铸阵师,好像也有前途吧,什么十二都天神煞大阵,什么周天星辰大阵,什么十绝阵,好像都能创造哎。还有什么阵器师,好像也可以炼炼诛仙剑,都天旗,星辰幡玩玩。凌熙郁闷了,原来选择是硬伤。
  • 权龙

    权龙

    来到这里,一切的一切都重新开始了。。。。
  • 参悟

    参悟

    谁的年少不轻狂,心比天高。少年时豪情壮志,少年仗三尺青锋助兄弟,护红颜,主苍天轮回,追寻天道真谛。
  • 创世狂神奏

    创世狂神奏

    一个丑八怪样的天使来到充满各种各样魔法,斗气,武魂的世界会有什么样的作为,是屈辱?还是创造奇迹?是否因为创世神的消失来缔造一曲狂神奏,来谱写新的乐章?一切的一切,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尽在创世狂神奏!
  • 萦回厮守

    萦回厮守

    她,倾国倾城,是辅佐帝王的功臣,位同女帝,却被召唤到了南诏国,变为丑陋无比的弃女,她怎么接受如此现状,她只会是女帝,受万人朝拜。他是南诏国的太子,却从娘胎里就带出一种怪病,天下的医师都说他活不过弱冠之年,纵使他绝顶聪明天赋异禀又能如何。初次见面,是他救了她,她自然是要送礼答谢的。弱冠之年,他意气风发,这便是她的礼,给了他一副健康的身躯。他说:“我的剩下的命都是你给的,我自然也是要送礼答谢的。”“送你答谢可好?”“夫人收下便是。”
  • 死神当家

    死神当家

    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睡觉。一个人,一个房间,时常会看到穿着灰衣的人出现在窗边。虽然他们从来没有伤害过我,但是却被他们吓得不轻。一次,一个红衣的女人走进家里,我疯狂的抓着妈妈指着站在墙角的她哭喊,但是妈妈却一直再说,她什么都没有看见。在我精神即将崩溃的时候,有一个大叔出现,带走了那些让我害怕的客人,他说,只要我相信看到的都是假的,他们就不会出现。二十年来,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些让我心惊胆战的来客,直到大叔再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